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651900000037

第37章 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赵州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赵州桥是鲁班所造,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竟被压得摇晃起来。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撑住大桥东侧。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

其实,赵州桥建于隋代,是安济桥的俗称,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社会经济得地保证了赵州桥在1400年的历史中,经受住了多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仍挺立在洨河之上。

赵州桥桥体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头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它首创的敞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充分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

延伸阅读

对赵州桥的保护

解放以后,赵州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对这一古代大桥进行了彻底维修,以保持其辉煌的历史地位。赵州桥已成为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象征和进行爱国主又、历史主义教育的场所。但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多年来一直被环绕周围的污水困扰,大大影响了旅游环境。1994年,石家庄市投资650万元,对赵州桥实施污水改造工程,在桥的上下游分别建坝,并开挖明渠引导污水绕桥而过。随着洨河水污染防治工程正式启动,穿桥而过的洨河有望恢复昔日清水潺潺景象。

到了良好的发展。当时,赵县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北上可抵涿郡,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因此,隋朝大业元年(595年),政府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并管理大桥的施工。李春率领工匠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把桥台建筑在河床密实的粗沙层上,桥台由五层石料砌成。同时李春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单孔圆弧敞肩的大桥。经过精心细致的施工,李春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

赵州桥横跨洨河南北两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是一座由28道相对独立的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就是它“敞肩拱”

的创举,在大拱两肩,砌了四个并列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又增强了桥身稳定性。这就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