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92

第92章

谁知第二日主事的三三两两不齐,等好容易办妥,薛蟠坐着轿子回来,都已经午后了。薛姨妈见了儿子,一边儿抹眼泪一边儿责备,但幸好这回伤的没以往厉害,当下宝钗做主将薛蟠留在宝玉的外书房歇息三两日,等好些儿了再让他回去。这里还没安顿完,就又听得金桂一行哭一行骂的闹进来,见了薛蟠又是好一阵揉搓捶打,只说这混账老公要丢下她不管,又怎么着在外面做尽偷鸡摸狗的事儿,还只当她是傻子,好欺负。

没奈何,薛蟠还是跟着金桂回梨香院去,否则只怕这里也天天有的闹的。

薛蟠回到家里,想来想去也冤枉的很,但到底也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妥的,毕竟人家告他的也没说错。倒是那个神医、老错,唉……一言难尽那!

真是个呆子,到了这会儿还想着老错,哪里知道这是老错给他的教训。宝灵宫观音殿内,大皇帝淡淡的道:“总算结束了,还算差强人意。周公公他们的事儿,外面到底还是会猜测,又到底该怎么说?而且眼下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

佛爷打坐在一旁有意无意念念经,听得大皇帝问,依旧闭着眼睛,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同样淡然的应道:“就这样就很好了。周公公的事儿,随便找个说辞,现成的就有千百个,外人难道还能来责问大皇帝是真是假?天下悠悠之口,任谁也难杜,猜测自然是无可避免的。至于眼下这事儿,纯属碰巧,他自己往里钻。大皇帝不是还赚了点儿零钱吗?”

大皇帝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淡笑道:“真是天要绝他,这事儿也能撞上来。却是可惜了那一大箱子的古董,不知道是些什么好东西?”

“大皇帝富拥天下,难道还会看中那点儿东西?”佛爷口气平缓,不假辞色。

“不论多少,送你如何?”大皇帝有些调笑。

“我佛国虽穷,也不缺那些。”佛爷并不领情。

“哦……”大皇帝恍然大悟,吃了一口茶,点头笑道,“你也曾有国数年,朕倒是差点儿给忘了。只是他那些大概也非善财,日后若是爱卿想取,朕绝无异议。爱卿日后时间还长,若是有,还是多少预备些,有备无患嘛。”

大皇帝倒是热心,见佛爷几次都将事情推得一干二净,似乎颇想拉他下水。就连狩猎那么大的事儿,也能借用他的金纰箭,让外人绝无知晓的可能。这大皇帝也是,人家既是菩萨,自然该洁身自好些,再则说区区小利,又何须去污他梵行?如此好意,倒是让佛爷难以推辞,但只略一思索,便有些明白过来,却是言有所指。

佛爷淡笑道:“钱财乃身外之物,有无又如何?人生能备的几多,又能备的几时?又该备什么?到头来,还不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来这个难不倒他,而且佛爷的修为日益见增,大皇帝点点头,也不多为难他,忽而想起一事来,问道:“有件事儿,朕还是有些不大明白。爱卿如何认定林姑娘就是你所要找的?还是见林姑娘品格出众,见异思迁?还是别有所图,亦或原本就是一场空言?”

佛爷缓缓抬起头来,如今有了密旨在手,他也不用多担心。既然大皇帝如此好奇,他便将当日神示大略解说一二,言辞间提起她,心里一股说不出的喜悦和感慨,还有浓情蜜意,听的人甜腻甜腻的,若是再看看他的模样儿,又实在不敢亵渎。

“花园?”大皇帝疑惑道,“大明宫也好似一座大花园,或者太液池原本就是,爱卿难道就那么肯定,一定是大观园?”前两天见到合昌公主,见她已经大好了,大皇帝才放下心来,至于她的病根,大皇帝也知道些,因此这会儿才会随口一问。

“大皇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液池并无人长住,大明宫只有公主……”佛爷只一开口,便明白了大皇帝的意思,又随口掩饰道,“宫女只能算是奴仆,不在小姐之列。再则太液池将万年兴盛,如何能跟那破败之相相提并论?”

“噢?”这回轮到大皇帝吃惊了,至于佛爷是否知道他的意思并不在意,而是问道,“爱卿是说,大观园破败,天神早已预示?还是爱卿牵强附会?”

“是否神示,早晚总会知道。至于大皇帝之怀疑,其实当时我就见到一个纤弱窈窕的女子,容貌与林姑娘极其相像,因此一见之下,自然无误。”大皇帝不想在神示上多做解释,毕竟那是天意。神道爱用“天机不可泄露”糊弄人,佛爷也不想随便猜疑神示,以免不敬。

大皇帝点点头,忽然笑道:“朕只是好奇,如此大事,也算是弄清楚些,免得欺了菩萨。至于别的,朕既然已经下旨,自然没有更改的理儿,爱卿自是不必多虑。听闻林姑娘仙姿丽质,窈窕动人,朕倒是很想见一见,不知爱卿意下如何?”想想还是不妥,到时候未免多心,因女思母,又赶紧摇头道,“罢了,你总是不愿意的。只是听闻她最近病情反复,御医束手。而且她在宫里呆的也够久了,再呆下去于理不合,明日爱卿前去荣府一趟,为史太君诊视。”

想到贾母,大皇帝忽然又笑起来,摇头道:“听闻元妃给她托梦,她倒是利索,想进宫求情,谁知却遭此横祸,再不想竟是贾府之人,真是天意!天意啊!爱卿既要前去,顺便……酌情开方。母后终究心下不忍,不论如何,定要她寿终正寝,爱卿就勉为其难去一趟,也好探听虚实,伺机而动。另外顺便去给林姑娘诊视一番,免得你多牵挂。”

大皇帝到底还是体贴人心,既如此,第二日一早,皇太后和合昌公主便依依不舍的将黛玉送走,又赏赐绫罗绸缎奇珍古玩无数;另外赐懿旨,大明宫准她随意出入。合昌公主和水月给紫鹃和雪雁也赏赐了许多物件,算是堵她们的嘴,免得回去抱怨。又有太监先行到荣府传旨,准备迎接;一会儿又有圣旨,御赐神医给贾母看病。

且说荣府好容易将薛蟠的事儿忙完,又有元妃之事已了,准备歇息几日。谁知一天都没歇好,这事儿又来了,而且还是两宫同时有旨,谁还敢怠慢?

贾母的上房里,才接到皇太后懿旨,薛姨妈先笑道:“恭喜老太太,林姑娘这么好福气,在宫里呆了这么久,却是少见。别是皇太后已经看上她,到时候凡事有皇太后做主,林姑娘这辈子就有着落了。老太太日后也能享上外孙女婿的福。”

贾母虽然病着,但人还清醒,听得这话淡淡的应道:“姨太太客气,皇太后不过是怜恤玉儿幼孤,而且府里最近有事儿,不过勉强多留她几天,哪里就管上她日后的事儿了?玉儿身子才好些,别的事儿都不着急。只要她好好儿的回来,我老婆子就够了,哪里还敢指望别的福气?这么久也没人去看看她,或者请旨把她接回来,失了礼数,却是我老糊涂了。”

王夫人忙起来应道:“老太太一直病着,这事儿应该是媳妇儿的不是,光忙着娘娘的事儿,将大姑娘给耽搁了。只是既然皇太后喜欢,她能多服侍皇太后几日,也算是替咱们尽忠,日后若是能得皇太后眷顾,也算是大姑娘的福报。”

“罢了,凤丫头,你赶紧带人去把潇湘馆好好收拾一下,这么些日子没住,春纤一个小丫头,大概也顾不上,里面必定脏乱。别一会儿让外人见笑,说咱们一点儿顾念之意都没有,还真当玉儿是个外人,去了就去了。”贾母懒得听那些有的没的,事到如今,也没心思跟她辩。姐妹两个一个把黛玉捧上天,一个踩到地下,就没个寻常的想法。

“回老太太,还是让宝玉媳妇儿去吧。如今府里凤丫头不大管,若是缺个什么,或是要使唤人,只怕下人不大听。”王夫人还是不想让步。这黛玉突然回来,让她听着就头疼,最好能再把她摆布了,去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怎么,才几天不管家,这府里连上下规矩都没有了?宝玉媳妇儿还要忙着府里的事儿,这点儿小事情凤丫头就办不成?珠儿媳妇,你跟着一块儿去。之前就是你帮着看院子的,凡事你熟悉些,好生收拾,缺什么来问我要,别委屈了你妹妹。”老太太如今只想护着黛玉。

王夫人看一眼宝钗,见她没吱声,正在烦难不愿意,却听得大皇帝的圣旨又到了,还非要遵旨亲自下给史太君,这下里头又是一阵忙乱,众人心中各有些想法。

李纨和凤姐儿一块听完圣旨,又替贾母磕头谢恩,这才赶紧到潇湘馆收拾预备去。

小太监勉强坐了,一边儿吃着茶,一边儿笑道:“恭喜老太君,真是皇恩浩荡,小的宣了这么多的旨,也没见谁能不用行礼、甚至不用起来的。听闻神医的医术非常高明,连公主的病也治好了,如今能来给老太君看,想来不日就能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