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71

第71章

“二爷,你也听二奶奶一句劝。老爷太太还有多少人都知道二爷聪慧过人,颇有些才气,就是不肯用在正途。以前小,淘气贪玩些也就罢了。如今也不小了,很该听人劝,于正途上多用点儿心,有些长进,老爷看着也高兴,日后也不用再那么管着你让你不自在。”袭人一边儿给他梳洗一边儿劝道。

好个娇妻美妾贤惠人,除了仕途经济功名利禄,眼里就没有别的,似乎男人就该做这些事情,不做便是误入歧途,一辈子也抬不起头来,堂堂正正的做人。宝玉心下冷笑一声,鼻子嗤了一下,任由袭人给他梳头更衣。

如今已经成婚,头发自然是不能再披散下来再做小子打扮的。因此都往上梳起来,编条辫子,小心盘起来,再戴上紫金冠,倒是比以前简单方便多了。身上也换了,不再穿那些大红袍褂,像个女孩儿一般。如今娶了媳妇儿,年岁也不小了,就很该有个大人样儿,成熟稳重些。就算他心下不乐意,这穿着打扮,还是要换过来的。

袭人依旧那般温柔体贴,见宝玉闭着眼睛不搭理,又问道:“二爷,是不是没休息好?外头书房床褥不舒服,小厮们也总偷懒,没个细心的,一定照应不周到。还是回来住吧,若是老爷知道了又该生气,对二爷也不好。”

宝钗早给他把墨研好,这会儿拿着双新鞋子过来放在一旁,接过小丫头手里的茶递给宝玉道:“喝点儿茶醒醒神。若果真没休息好,中午再歇歇,别书没读好,还把身子给耽误了。外书房那些人总不管你,任由你贪玩,还是在内书房看书吧。我已经让人把东厢房收拾好了。你日后就在那里看书,我们服侍着也细心点儿,不让你受委屈。若是偶尔想在那里睡也行,总归便宜一些。再则便是你心烦坐不住,一日好歹看上几个时辰,日积月累,总能有些进益。”

原来宝钗守在屋里这么长时间,却是守出这个来了。宝玉的院子地方大,收拾一两间书房出来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又是自己院子里的事情,宝钗大概还没想到要去告诉王夫人,想来王夫人知道也会高兴的。大概也真是因为心中有数,宝钗才懒得事无巨细请示王夫人,免得又要让她操心,让她头疼。

当然,守在屋里守着宝玉,宝钗还想了很多事情,也做了不少打算。比如宝玉喜欢黛玉,必定是喜欢她单纯率性、清雅俏丽。因此时值仲春,柳吐嫩牙,桃绽新花,她也脱下红艳的新服,换上清雅色的衣裳:石青排穗褂上几支竹叶,水绿长裙,看着果真清爽不少。只是便是这般装扮,似乎宝玉也从来就没多看过她一眼。不过凡事总得有个过程,不能急躁。

那里宝钗的话交代完,宝玉还是没话说,袭人高兴的夸赞道:“还是二奶奶心细周到。虽然东厢房书房不如外头齐整,但看个书是足够了。寻常起居有我们服侍,爷也舒服些。若是每日能读三两个时辰的书,不懂的又有二奶奶从旁指点,不说今年就高中,最多也不过是三两年的功夫。到时候光宗耀祖,老太太喜欢,又有娘娘关爱,日后就不愁了。”

“二奶奶知书达礼,不如自己考个状元去,强过我多了。”宝玉实在受不了了。

“你……”宝钗冷不丁受了这气,想想又赶紧压下去,否则吵起来更难让他听话,过了片刻忽而冷笑道,“我若是个男子,不用你说我早高中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还这么百般委屈你?你除了制胭脂膏子,和几首拿不出手的诗,还会做什么?有本事别跟我逞强,考个状元骑马游街或者戴个乌纱帽回来,我从此半句话都不多说,随你怎么去。”

“不是男子又如何,你不是一向自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多好的时机,你不如也效仿《双救举》中的冯素珍,去考个状元。到时候我也托赖做个驸马,你这个二房夫人也能风风光光名垂千古。还有你,若能跟春红一样,到时候少不了你个三房夫人,一样风光富贵。”宝玉从袭人手里夺过抹额来自己系上,便起来准备往贾母那里去省晨。

“你……”宝钗和袭人气的脸色发青,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浑话,如今越发癫狂了。

袭人也是许久不曾受过这般气了,自打宝钗进门,宝玉就没好脸色给她,也不知道为的什么。任她怎么哄劝,又下足了功夫,宝玉就是不到她房里去,也不跟她说一句好话。有时候有事儿还找麝月去,不知道是不是麝月背后下了什么功夫?想到这里,袭人忽然有些不顺气,指着麝月道:“二爷最近说话越来越颠三倒四了,你也不劝劝?”

这一语既出,众人皆惊。宝玉一脚没迈出去,便停在那里,索性看看她们准备怎么闹。

宝钗也吃了一惊,细细一想,莫不是最近宝玉总跟麝月亲近,让宝玉有了新人忘旧人,顺带连她也不理不睬,兴许是还没过那个亲热劲儿?既然如此,她不如隔岸观火,顺便再拨一下,于是淡淡的道:“大家都是屋里人,你也该劝劝二爷才是。”

麝月正拿了宝玉换下的衣服准备拿去洗,冷不丁听了这么两句不凉不热的,意思却明白的很,心下很是不受用。但宝钗是正室奶奶,又是刚过门,素来的手段也略知一二,这个她不敢得罪;至于袭人,她做的那些事儿没有她不知道的,要让她白受这顿气,她可不愿意。只等宝钗说完,麝月忙应道:“二奶奶说的很是。只是二奶奶知书达礼,说的都是大道理,二爷都不肯听。袭人贤惠端庄,最受二爷信用,往常也都是她服侍二爷,这个二奶奶您也知道。如今连她也劝不动二爷,我不过一个做粗活的,只怕还没我说话的份儿。若是多嘴越了规矩,或是说错惹恼了爷,又有不是,还请二奶奶体恤。”

“你别跟我打马虎眼儿,别打量你的事儿我不知道。二爷信谁不信谁,那是爷的事儿。你若是还知道自己的本分,那就该守着规矩些。如今爷也不小了,不再是胡玩打闹的年纪,凡事也该有个样子才行。若还是这样,我也服侍不了,明儿回了太太,我依旧回家去的好。省的操碎了心还不讨好。”袭人一边儿说着一边儿落起泪来,辛苦服侍宝玉一场,不仅宝玉不念她辛苦功劳,二奶奶也不帮她,连麝月也敢说她,越想越委屈,摔了帘子回屋哭去了。

袭人不能不委屈呀,辛苦服侍宝玉这么多年,全身心投入尽心尽力,原指望着二奶奶进了门,再过些日子就能把她收房,做个二房奶奶,也算终身有了依靠。毕竟宝钗能进门有她很大一份功劳,就算别人不知道,宝钗一定知道。谁知道宝钗以前和她是亲如姐妹一般,如今却跟她分的清清楚楚,上下尊卑一点儿错不得,看情形也没什么指望,这不是明显的过河拆桥吗?而且看王夫人的情形,如今忙的也不顾上她了,当初为了这二房奶奶的位置她什么事儿都肯帮王夫人做,也都做了,如今那些事儿还没完,难道就准备不要她了?

想起那些事儿,袭人也有些后悔。要说实在的,若是黛玉做了二奶奶,虽说她尖酸刻薄些,但待下人着实宽厚,否则紫鹃也未必能那么大胆;再则黛玉一介孤女,孤掌难鸣,凡事还不得听她三分?就算紫鹃聪慧,大概能跟她平起平坐,但她已经收了宝玉的心,而且也得王夫人的心意,日后再借王夫人的手加上她不喜黛玉,慢慢的设法将紫鹃疏离了,也不是难事儿,至少总该比莺儿好对付一些。

莺儿这丫头看着老实,背过宝钗一点儿都不好对付,更兼又宝钗撑腰,还有她娘在,不像紫鹃老子娘还在南方,依靠不上。唉……一失足成千古恨,悔呀恨呀……袭人趴在床上越想越委屈,如今弄得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她可如何是好?往常这样大概宝玉该来求她了,然后任由她说什么便都依了她,如今呢?谁知道还能不能保得住她的位置。

要说袭人不该等到这会儿来后悔。如今贾府有三位王家的女儿,还有一位王家外孙女儿,她很应该看清楚才是。头一个王夫人,把赵姨娘管的多死,如今儿女都大了,还跟丫头差不多,每天都要服侍她,不时还要挨她骂。若是寻常丫头,不过骂几句也就罢了,偏赵姨娘有儿子,是她的眼中钉,骂的自然更厉害。若是再加上贾政一直偏向赵姨娘,她就更不爽气了。

次一个薛姨妈,虽然算是客居,但宝钗没有庶出的兄弟姐妹,就知道薛老爷若非没有姬妾,便是有或者爱也不敢太宠,至于有没有子嗣,就不得而知了。但宝钗好几岁上薛老爷才过世的,按说若是有姬妾,也很该有子女才是,如此看来,便不言自明了,至少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