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69

第69章

想到这里王夫人便想起来赶紧醒醒脑子,好生想个万全之策才是。谁知头疼的很厉害,一下子没坐稳又倒下去。王夫人扯着嗓子喊了半天人,才见玉钏急忙跑来,王夫人气得劈头盖脸骂道:“该死的小娼妇,又到哪里躲懒去了?”这屋里那么多小丫头,都是见她睡觉了,才敢出去走走,没想到才她躺下不久又要起来,也怨不得谁。

“回太太,才太太要歇息,将她们都打发了。后来太太又让我去问宝二奶奶要些安息香,这刚回来,并没敢躲懒。”玉钏勉强分辨道。虽说王夫人平时一副菩萨心肠她见多了,但生气的模样儿也见的不少,但再也没有如今动不动就骂人的。玉钏无法,也只得受着。

“香拿回来了?一边儿放着吧。快到琏二爷那里去一趟,让他去请个太医来,我头疼的厉害。还有……把那几个丫头都叫回来,小小年纪就学的狐媚子妖道,一天到晚上四处去献媚,还不想伏我管了,这样下去难道过些日子还想造反?”

“是,我这就去。”玉钏弄不明白她又在哪里受了气,这么夹枪带棒的乱撒气。

“等会儿,去让三姑娘来一下。”王夫人想想探春读书识字知道的也多,没准儿能帮上忙。再说多个人多个主意,一块儿商议总比一个人强。想到这里又有些失落起来,原指望宝钗过门之后能给她多帮忙,一块儿当家理事,将家管好。谁知道事不遂人愿,宝钗除了晨昏定省,多半时间都在屋里,也不知道守着宝玉守出什么来了。府里的事儿就算叫她也没能做出什么让她放心的事儿来,便是那天让她出一回头,还被老太太挡回来了。

连凤姐儿也敢驳她的话,还有宝玉丫头的月例……王夫人越想越来气儿。虽然过去已经有些日子了,但只要一生气,就会都跑出来让她头疼。这会儿想起贾琏,也头疼。似乎从去年年下开始,让他做事儿就有点叫不动,总有百般借口推回来。而且嘴比蜜还甜,比抹过油还滑,就算王夫人怎么勉强,有时候还是说不过他,或者得给他额外的补偿或好处。再使劲想想,似乎宝玉也不听她的,剩下还有谁?珠儿媳妇儿总帮黛玉说话;贾政总到赵姨娘屋里安歇,偶尔也到周姨娘那里,似乎好久没在她这儿过夜了……

真是一事不顺事事不顺,难道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是冲撞什么了?还是着魔了?王夫人头疼欲裂,实在想不明白,府里的人已经够难应付的了,如今还有神医,皇太后,不知道明天还会有什么。偏她只有一个女儿,虽然在宫里当娘娘,但寻常却帮不了她;虽然有个儿子,却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别人又怎么指望的上?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就见探春掀了帘子进来,后面还有几个小丫头,都毕恭毕敬的立着,胆战心惊的等着挨罚。连玉钏都无缘无故挨了那一顿骂,她们就更不用说了。

王夫人看了一眼,冷冷的道:“你们都大了啊,敢背着我出去了。日后也不用听我的,可以四处去了,既然这样,我这里庙小,容不下你们,留在这里也是委屈。一会儿就让你们老子娘来,都领出去配小厮,好遂了你们的意,一心做个小娼妇去。”

那些小丫头忙都跪在地上,不敢吭声,心下则是担心也吃惊。扭头看见探春在,更是吓得跟筛糠一般,磕头求饶不迭。以前凤姐儿当家,大家嫌她厉害,是个母夜叉。现在倒好,那个是不大管了,却有一个菩萨王夫人管着,下面还有一个探春,一个宝钗,都不是好相与的主儿,三人加到一起,比凤姐儿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兼以前还有平儿替大家求情调和,如今除了玉钏自己都担惊受怕以外,别人能不仗势欺人就不错了。

“行了,太太头疼,你们还只在这里啰嗦。自己下去一人领十大板,下次再要这样就没这么便宜了。”探春看了王夫人一眼,又看看这些小丫头,发话道。

小丫头还想求情,暗自打量一下,发现王夫人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还不如赶紧走得好,免得又改成二十大板,就亏大了。五六个丫头流着泪起来赶紧去了,玉钏见了也不敢求情。

“三姑娘,你也大了,很多事情,也只有你能帮着我,要不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王夫人靠在床头,轻轻叹了一口气,脸色有些苍白,感觉没一点儿力气。看着她的慈眉善目,这样子很是让人心里难过不安,不由得为她担心。

探春给她拉着被子盖好,小心安慰道:“不会的。这些小事儿,太太又何必计较?不听话拉出去打一顿,下次肯定就长记性了。太太还是放宽心思,好好休息一下就没事儿了。”

“你也坐下歇会儿吧。咱们娘俩好久没好好说话了,这会儿头疼,更想看看你,心里觉得舒坦。你大姐姐在宫里,一个月最多只能见一次,还得守着君臣的礼,母女说话都不能尽心。还是你好,现在还能在我身边陪着我,只是不知道还能陪我多少时候?”说起这些事情王夫人很是有些伤心落寞,眼角也落下两滴泪来。

“太太多虑了。凡事总有个定数,太太若是能放宽心,身体也就好了。太太福气比老太太好得多,将来也一定比她好,等将来跟老太太那样,儿孙绕膝,天天乐乐呵呵的,哪里还用担心我们?再者说了,一个月能见一次,总比姑妈那样见不着强。太太不用太担心了。”探春拉着王夫人的手缓缓解释道。

“你说的也是。”听了这几句很是受用,王夫人摩挲着探春,露出淡淡的笑容来,笑道,“若是儿女都能像你这样,我也少操好多心。”

“太太过誉了,我也不过是力所能及的做一点儿,还望太太别嫌弃。”探春谦恭的应道。

母女二人如此诉了一番衷肠,王夫人感觉头已经不那么疼了,心下很是满意,想想道:“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儿来,想听听你的意思。”

探春终于等到王夫人步入正题,也不着急,从容劝道:“什么事儿要太太这么操心?我看不如先休息吧,还是身子骨要紧。便是天大的事儿,到跟前也总会有法子会过去的。太太不如得过且过,把身子调养好了,便是多少事儿也操心得。”

“唉……你说的也是,但这事儿我实在不放心。你林姐姐如今病总算好点儿了,可到底先天身子弱,这你也是知道的。她今年也十五岁了,若是圣旨下了,她必定要去应选,宫里的日子多难的。你大姐姐熬了这么多年,才有点儿盼头。还有多少人一辈子不能得宠,也就一辈子埋没在那里,不仅连爹娘都看不见,可能连天日也看不见,我于心不忍那。她如今没有父母,如果我这个做舅母的再不替她操心,还有谁会关心她呢?”王夫人叹息道。

“太太说的是,林姐姐确实让人怜爱。既然宫里进不得,那就设法别让她进吧。虽说这会儿被皇太后召进宫去了,但那也只是暂时的,过几天也就回来了,不会有事儿的。再则说,她身体虚弱,便是去参选,怕是也未必能选上,太太又何必多虑。”探春安慰道。

“你说的也是,但我是担心她生的那边千伶百俐的,若是皇上去给皇太后定省看见她,一下心生怜爱,如你我这般,她可不就回不来了?或者就算回来了,日后惦记着她,定要召她入宫,那可不要害了她一辈子?”王夫人还是不放心,唯恐甥女儿受到一点儿委屈。

“这倒也是,不知道太太意下如何?”探春没想到这么多,若果真如此,那也没辙那。

“我在想啊,除了赶紧抢在皇上下旨之前让她成婚,给她一个安稳的日子,别的只怕都难。只是这成婚,得找到合适的人家才是。若是不知根知底儿,她那样性子,你也知道的,只怕将来还要吃亏。若要知根知底,又能仓促间办成这件事儿,就更难了。毕竟婚嫁乃是大事,太过仓促容易失礼有失尊重,让她受委屈。”王夫人不无担忧道。

“知根知底?那就只有宝哥哥跟她最知根知底,可是现在……”探春忽然吃了一惊。这做二房连她都不愿意,更别说黛玉。再说了……

“现在的事儿你也应该听说了。如今宝玉还没圆房,我跟宝姑娘已经商量过,她愿意二女共事一夫,在家里不分大小,如果将来谁先生了儿子,自然母以子贵。而且宝玉和大姑娘一向情投意合,虽然不能体面的办婚事,但府里好好热闹一番总是可以的。将来就算大姑娘命不好,身体欠佳,我们一来好照应,二来她也有个依托。你觉得呢?”王夫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