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62

第62章

什么?!黛玉猛的跳起来,脸憋得通红,使劲儿啐了一口,指着惜春怒道:“宝玉算个什么阿物儿,也值得遂我心意。难道除了他,天下就没了好男子不成!只怕比他好的还多着呢。再则纵使他是宝皇帝,我也犯不着如此作践自己!”气得狠了,一阵咳嗽,两手发抖,半天愣着没下话。

紫鹃忙过来拦住黛玉,雪雁给她又倒来杯热水,好言劝道:“难怪那天婆媳两个一唱一和,原来是早有打算。只是她们打算她们的,咱们过咱们的。何必拿自己的身子跟她们怄气。四姑娘也是好心来告诉姑娘一声,姑娘又何必生四姑娘的气?迁怒于人可不好。”

惜春也不恼,跟着劝道:“没什么,当初我听说时也气得要命,差点儿跟彩屏拼命,只当是她们胡说。但仔细想想那天的情形,大概没错。我告诉林姐姐,也是让林姐姐心里有数。”

好歹喝了一大杯水,听着她们几个劝说,黛玉才略略缓过气儿来,想想也是,生气是不错,但没必要迁怒惜春。忽然又觉得有些好笑,这些人真会算计,她不好了想办法下药,这会儿好点儿了,又想绊住她,似乎她就该一辈子跟她们拴在一起似的。越是如此,她偏不。唯一让她难过的,就是宝玉的心思,长此以往,只怕还有苦要吃。

见黛玉总算缓下来了,惜春才接着道:“林姐姐别生气,咱们不是已经说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林姐姐还记不记得那天老祖宗带她们来看你,宝二嫂子送了那份厚礼?那就是个预示,将来一应东西都跟林姐姐平分。我看还不如凤姐姐做的好看爽快。后来又想接林姐姐出去,那里四处都是人,哪里有这里自在?咱们大家也不能这么随便的说话,凡事又该被她们盯得死死的了。好在老祖宗拦住。”

黛玉点点头,半天没言语,真不知道这些人有完没完了。似乎从两年前抄检园子的时候开始,就再也没有往日安静的日子过了。人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以后就必须面对许多事情,愿意不愿意都没得选择。想起抄检园子,黛玉忽然又笑道:“四妹妹,你还记不记得,前年抄检院子,三妹妹一番话,下人都在传,没想到快应验了,三妹妹却将一只脚陷进去,可惜。”

陈年旧事,惜春和紫鹃都回想起来,惜春先笑道:“林姐姐不先顾着自己,却替她担心。谁知道她现在怎么为你着想呢。记得她好像说过:‘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我看说的很是不错。都说家和万事兴,咱们一家子骨肉,却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非要将林姐姐吃了方罢。只怕还没将林姐姐吃掉,她们自己就该成了人家镬中羹了。”

黛玉点头道:“我不过一个孤女,死活没太要紧,倒是这么大一个家,实在是可惜。你说三妹妹,总是太过聪明了。还记不记得当初宝二嫂子的螃蟹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不知道府里眼前的道路,是否还有经纬?”

惜春想了想,一把夺过黛玉手中的稿子,大笑道:“管她是否有意,她那样精干,又何须我们替她操心?我只看林姐姐手里拿着什么好东西,一直舍不得松手。”

这可了不得,黛玉自己还没看呢,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如果真是神医的什么秘密,岂不是要被惜春撞破?黛玉只是愣了一下,就起来扑上去抢。惜春转过身子来已经将第一页看完,赶紧交给黛玉道:“我当是什么好东西,原来是这个,搞不懂你们什么意思。只是听说神医仪表堂堂,貌比潘安,这字儿,也太差强人意了。”惜春拉着长音,将太字使劲咬了一下。

黛玉接在手里,也不知道惜春说的什么,赶紧展开来看了一下,也忍不住笑起来,说实在的,神医的字儿,确实“太差强人意”了,怨不得惜春嘲笑。上面写的内容倒也罢了,除了黛玉,别人只怕都看不明白。

只见头一页上写着:“林姑娘台鉴,在下诵读多时,总是不甚明了,烦请不吝指教。尤其是划线之处,请格外提点,跪谢!”随后紧接着的是:“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第二页上写着:“在下读来只觉得此诗流畅贯通,气势磅礴,爱不释手,怎奈多有不解,未能尽得其妙,望玉儿不吝赐教。另,此等困惑,时儿有之,致使进展缓慢,不知可有良方?”

第三页写的是:“玉儿,这一首更是不懂,伏请赐教。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黛玉一边看一边笑,字是写的不怎么样,但能看出来写的很认真,必定非敷衍她而写。而且如果不能从容下笔,则要写下这一沓纸,只怕费了不少功夫。只是……真是个傻子,笨神医,让他先看杜工部,他非不听。李青莲的诗,激情恣肆、豪放飘逸,杜工部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一个世外之人,一时半会儿怎么能看得懂?

只是,难道他果真是世外之人?李青莲他都不知道,“斗鸡事万乘”,还有剧孟、萧曹、原宪,也不知道,那……要读懂这些诗,还真是难为他。真是搞不懂,那他都知道些什么?难道真是菩萨化身,因此给她这些她从没听说过的经书?不可思议……

“林姐姐,想什么呢?是不是林姐姐又要收徒弟了?”惜春看着黛玉粉面含春,羞笑不已,肯定是有什么事儿,便赶紧取笑道,还一边儿探头过来看。

黛玉赶紧将稿子收了,勉强止了笑,应道:“什么呀,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神医大概是怕我闲着没事儿做,因此找点事儿让我打发时间而已。他是世外之人,大概以前也没学过汉字,听他说话也有点儿口音,写得不好也有可能哦。琴妹妹到过的地方多,外国的文字跟咱们这里不一样,说话也不一样,也没什么好笑的啊。”

惜春大笑道:“没什么好笑的?那林姐姐刚才笑什么?我不过随便笑一下,林姐姐就回护他,不许我说,那我日后不说就是了。不过我会说梦话,那算不算?”

这不是敲诈勒索么,至少也是敲竹杠。看她阴阳怪气的样子,黛玉站起来就要拧她的嘴,一头撞上刚进来的鸳鸯,忙拉着她道:“林姑娘才好,又淘气了。快去换衣服,紫鹃和雪雁快去给林姑娘收拾日常使用衣物。我来服侍你梳洗。”说着便把黛玉往里屋拉。

众人都吃了一惊,不知道鸳鸯急急忙忙的是什么缘故。鸳鸯也是急了,一边儿催着几个人赶紧收拾,又吩咐留下春纤看院子,又赶紧让人告诉李纨,让她帮着春纤盯着点儿。才硬拉着黛玉在梳妆台前坐下来,一边儿给她重新梳头,一边儿才赶紧解释道:“皇太后下懿旨,召林姑娘入宫,想要见见林姑娘。

戴公公说林姑娘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只怕皇太后见了也会喜爱,因此让赶紧准备准备。老太太担心林姑娘身体还未曾痊愈,谁知他是有备而来的,连版舆都带来了。戴公公说皇太后心下惦记着林姑娘,三番两次的见不到,心下着急;如今知道林姑娘已经能起来,大概是不碍的;便是劳累了,宫里也有御医。还说不过闲聊而已,回头必定将姑娘好好儿的再还给老太太。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老太太如何还能拦得住。

要说也真是奇怪,皇太后怎么会这么惦记林姑娘,比亲戚长辈还要关心。林姑娘也真是好福气,命中有贵人扶持,看来不仅病肯定会好,大概将来还能得个佳婿,一辈子就不用愁了。别动,我说得是实话,能得皇太后召见的人可不多,而且林姑娘人品出众,只要一传开,不怕求亲的不踩烂门槛。这回我可要替林姑娘看准了,一样不好都不行。”说到佳婿,黛玉就不愿意,被鸳鸯赶紧按住,又自顾自的唠叨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