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42

第42章

那婆子笑道:“多谢紫鹃姑娘,这个我们理会得,不会耽误工夫的。姑娘如今口味儿轻,竹笋又是滋补的,我们闲了先弄点儿来,给姑娘吃着试试。”

这些婆子也是,见韦家婆子被带走,很是担惊受怕了一阵儿,又见紫鹃都被叫到外面,更是胆战心惊,唯恐一不留神惹下不是。再则黛玉平时宽下,那个婆子要说也是不忍心见黛玉这般下去,也是苦于没法子,和王嬷嬷一样,这会儿听说有这事儿,赶着邀功还来不及呢。

黛玉听的有趣儿,忙挣足力气叫道:“嬷嬷别去了,便是要去,也等神医来看过再去。古人有训:‘食笋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反是则有损’。我记得竹笋寒凉,只怕照我现在的样子未必吃得,你们若是想自己吃,挑竹林中间挖几根便是。”

几个婆子刚得了主意,被黛玉这么一说,都吓呆住了,之前刚说黛玉的药吃错了,这会儿又差点儿弄错,别功劳没请着,反而将自己搭进去,还真不知道下场会怎么样。

紫鹃和雪雁一块儿进来服侍黛玉梳洗,看着那几个婆子的样子笑道:“不碍事的,难得嬷嬷一片心意,等过几天神医来了,我们问问神医不就知道了?”

黛玉睡了一天半,这会儿精神已经好多了,虽然还是浑身虚弱没什么力气,但靠在那里也没什么大碍。紫鹃特意给她梳了个流云髻,看着清逸爽利了许多,又从匣子里找出一支春梅化雪簪来,给黛玉插了。两边的碎发结成几缕绑好,鬓边再插上一朵新送来的宫花,便大功告成了。这可是黛玉年后第一次这么好生打扮,看着果然是天资丽质佳人依旧。

为讨个好彩头,雪雁又给黛玉换上一身新衣裳,藕荷色长裙上绣着几朵精致的迎春,间杂着两朵春梅,将黛玉一冬的晦气一扫而光。杏红色对襟长袄上绣的是凤穿牡丹花丛中,霎时便现出黛玉的娇俏来,而非人们通常以为的她就一定是多愁多病的身。

一连两日,醒来梦中,黛玉听到最多的,就是宝玉的婚事和神医的巧遇。若说没奇缘,如何能三番两次遇见他?虽然那一段心事已虚化,可谁又能说她终将如此呢?

不知道为什么,越是将两个人放到一块儿去想,心就不由自主的发生偏移。不论宝玉过去怎么好,似乎,总是有些不懂她的意思,总要惹她不高兴,让她担心,直至现在,流言成真,让她一腔心事付水流。哭干了双眼,伤透了心,换来的是两人的无奈。

而他呢,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神医,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溜进她心里,不经意间将她的心一点点儿偷走。神医,肯定不是个神医,或者,是便不是,不是也是。他,似乎什么都是,似乎,什么都不是。那么轻易的就懂了她的心,或者那么容易的就征服了她的心,让她做什么都愿意听从。

然而,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她好。虽然这次的病,有人说是他没用药的缘故。但是黛玉和雪雁知道,他的药很有效果,而且,现在她又好了。历经千难万险,她还是好了。虽说伤春感秋对月长叹过无数次,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死过之后,黛玉忽然不想死了。活着多好,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希望!

虽然他不顾礼节,抱了她,也碰了她的手;但是,他是神医,医者么,而且又有柳下惠之怀。虽然想起来还是有些别扭脸红,但,等脸红了十几次之后,也就烧的不那么厉害了。虽然不知道被他抱着是什么感觉,但上次被他抱起来的瞬间,还是知道的。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双手那么有力,他的气息那么舒服,他的话语那么动听,他的双眼,明亮深邃。

不知道为什么,刚才说竹笋,会不自觉的提起他,会想遵从他的意思去做,这会儿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又想起他,看到雪雁递过来的药,眼前还是他的影子。黛玉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晃了下头,似乎,还是没办法摆脱。

“姑娘,想什么呢?”雪雁手里拿着药,见黛玉半天也没接,还摇头晃脑的,脸色微微泛红,想起她昨天的神情,大概便猜了个六七分。但是人多,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提醒道。

黛玉实在摆脱不了佛爷的影子,只好推脱道:“没什么,好像有点儿头晕,我还是到床上去靠着吧。”死里逃生,才两三天的功夫,起不了床也是常事。

紫鹃听说黛玉有点儿头晕,忙过来和雪雁扶着她又到床上靠着,见她神色如常,脸色泛红,两位姑娘相视窃笑,便赶紧服侍她吃药吃饭。黛玉胃口好,嫌薄粥太清,肚子饿,紫鹃只好给她熬得稠点儿,但还是不许她多吃。这会儿想想,可别是饿晕了?

虽然佛爷和黛玉之间的事情紫鹃不清楚,但看着黛玉最近的情形,她还是可以猜出几分的。而且雪雁总和黛玉说笑,又都是怀春的年龄,不用多说也该知道。幸好雪雁是个实诚人,这会儿得了黛玉的心意也不摆架子拿捏人,故而潇湘馆上下对此都没什么反应,便是紫鹃,也带着赎罪的心意坦然的接受了。

喝完粥,黛玉脑子清醒,想想没什么好做的,便又要看书。

紫鹃拦住她道:“姑娘才好些,别看那些劳神的了,若是不想睡,不如咱们坐着说话儿。”

黛玉靠在床头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点头笑道:“你想说什么呢?”

这一问倒是把紫鹃难住了,说闲话么,哪里有什么想说的,不过是没话找话,打发时间而已。不过看看黛玉的样子,倒是没有别的意思,或者话里带话。这原也是佛爷交代的,让黛玉近来软和些,少给人钉子难堪。如今也大了,人心险恶,就算不逢迎说好话,至少也不要多说带刺儿的,给自己树敌招灾。

不知道为什么,以往多少人说黛玉刻薄爱挖苦人,可就没人好生教过她别这么说。或者她也不是不知道,但总觉得这么说爽口畅快,可是,一旦真的有哪个人因为疼爱她而这么劝她一回,也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毕竟黛玉冰雪聪明,怎么会不懂?

想想黛玉也没别的意思,紫鹃才笑道:“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眼下有件事儿,按说也是正事,便是姑娘不喜欢,也该打点一下。到底姑娘是外人,虽说老太太总当姑娘是亲骨肉,但怎么也逃不过这个理儿。前些日子总是病着,也没提这个,但眼下日子就该到了,姑娘是否也该准备一下,也算是一点儿心意?”

这说的自然是宝玉和宝钗成亲一事。不论以往如何,到底大家也是表兄姊妹一场,这个礼还是逃不了的。这和湘云不一样,毕竟不在一块儿,随便送两样针线表表姐妹心意,也就打发了。便是送宝钗,也就两样针线,这两日紫鹃也预备下了。唯有宝玉,最是难办,按说林家乃是姑妈,但如今只剩下黛玉孤身寄养于此,自身尚且不保,又如何送的起礼?

再者说了,黛玉和宝玉相好一场,日后怕是更不能相见了。这个礼,究竟又该如何送?重,还是轻?重,是物重,还是情重?轻,是物轻,还是放心?

听的紫鹃如此问,黛玉心下自然明白她的计较,不过近段时间思来想去,自己与他终究无缘。而这两日脑子里总是佛爷的样子,宝玉已经退居一隅,大概都快缴械了,哪里还顾得上讲究?便是什么都不送,谁也没话说。

黛玉如此略微想了一下,看着紫鹃笑道:“那有什么,我寄人篱下,一草一纸都是府里的,别说我没什么,便是这屋里有的,只怕也未必是我的。不如就找出一套好些儿的笔墨纸砚,外加几本好书,又好看又省事儿,怎么样?”想起这个好主意,黛玉得意的笑起来。

“恩,就送这几样,虽说二哥哥向来不爱读书,但既然二太太要他娶亲,大概也是让他收收心,有个贤德的二嫂子管着,好早日高中金榜。便是林姐姐从来不拿仕途经济劝二哥哥,可如今这样,送过去大概也是给别人看的,不如一发随了她们的意,多好的!”惜春刚从贾母那里省晨回来,闲着没事儿就来看看黛玉,做个伴儿。

“我说也是,林妹妹的主意好,四妹妹解得也好。我前几日刚得了一套,是人家送给兰儿的,素云,你这就去拿来。”李纨竟然随后赶来,倒是让黛玉始料不及。素云闻言赶紧回去,黛玉连拦都来不及,只得由她去。

惜春解下斗篷就往火盆跟前凑,还一叠声叫彩屏给她找手炉,李纨也穿着厚长袄。黛玉笑道:“难得这么忙的大嫂子还来看我,既然大嫂子和四妹妹都赞同,就这么定了。只是这都开春了,你们怎么还叫冷?四妹妹裙子都脏了,难道外面又下雪了不成?还是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