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324

第324章

“此事不可儿戏,你可想好了。”黛玉苦着脸问道,“你父王国书上是为王储求妃,你就是王储?”王储也轻易出来?这都什么事儿呀。

忽儿冉点头镇定的应道:“父王原本只想遣奈婆和吉郎来的,但我自幼听闻天朝繁荣富强,为天下首,故而想来看看,顺便自己择妃。之前也有和亲的,但有时候也不如意。我……”

“你知不知道你是王子,该娶个公主郡主回去?巧姐儿十岁还不到。”黛玉快崩溃了,干脆有话直说,以免这个看着还是个小孩子的王子没搞清楚。

“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公主也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宗室女。而且……”忽儿冉红着脸看着郑和,很想自己说出来,可惜汉话还是太蹩脚,只得解释道,“我虽然要立妃,但未必急着成亲,更不急着就……总之也要等她长大的。”心下则想着,巧姐儿经历磨难,格外早熟,身子也已经长开,大不了三两年,就长大了。

“你问巧姐儿的意思了吗?别她就当你是个小哥哥。”黛玉已经快无语。

“没有明白问,但看意思差不多,还请公主成全。”郑和小心的看着黛玉,又看着忽儿冉,慢慢翻译出来。

“算了,你先下去吧。我再想想。你也和你的使臣商议一下,还有你父王。我……找巧姐儿和我父皇商议去。”黛玉无奈的应道。看着忽儿冉的神情,有些沮丧可又不放弃,黛玉摇头又道,“再看吧,别着急,不是还有些时候的吗?”

不知这件好事儿,到底做成没有?

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而且黛玉和宝玉打小耳鬓厮磨,可不是……不是到头来竟发现宝玉其实并不能托付终身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好,很好,非常不错。可那不过是小时候的玩伴儿,和白头偕老过一辈子不是一回事儿。再则说,这两人才见了两日,话大概连比带画也没百十句,连耳鬓厮磨都远远算不上,这不是……

人都走完了,黛玉还愣着那里发呆,实在有些不明白。

“拜见公主,给公主请安。”惜春拉着巧姐儿进来,一块儿给黛玉见礼。

“罢了,”黛玉懒懒的靠在佛爷身上,又看着惜春问道,“四妹妹,这事儿,你知道吗?”

惜春和巧姐儿一块儿过来在黛玉跟前脚踏上坐了,问道:“什么事儿?”

“巧姐的好事儿。”黛玉忽然没好气的愤愤然起来。

巧姐儿忙站起来,恭敬的低着头应道:“林姑姑……我不过是见到他……觉得他……”

“你才多大!就‘觉得’!”黛玉咬着牙责问道,“你问问你四姑姑,当时她就对着几个人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不过见了个乳臭未干的毛孩,‘觉得’什么了?”

“玉儿……”佛爷赶紧搂着她,安慰道,“有话好好说,别发这么大的火。听巧姐儿将话说完嘛,好不好?乖乖的……再说了,巧姐儿遭逢如此巨变,只怕和玉儿小时候也差不多,若果真遇见合适的人,也不能就因为年岁小就一概否认了。”

“你还替她说话……”黛玉忽然落下泪来,泣道,“当初凤姐姐就怕你没着落,百般担忧,说要将你托付给刘姥姥,好歹有个稳妥的去处。你现在倒好,才多大,就要自作主张,跟一个几句话都说不到一块儿的王子好上了。你是不是做惯了公侯府里的小姐,受不了委屈,这会儿想拣个高枝儿做王妃去?咱们家已经出了一个‘王妃’,你难道没听说吗?他真腊算个什么地方,偏远小国,又穷,是不是他送你红宝石了?”黛玉忽然厉声责问道。

巧姐儿忙跪在黛玉跟前,从身上掏出一个荷包来,也不敢给黛玉,反而递到佛爷手里,小声应道:“回林姑姑,是有一颗,他说……红宝石……”

“陈公公,照这样子给她拿十颗来!”黛玉火气更大,伸手就要将那颗扔了,被佛爷一把拦住,才骂道,“你怎么就眼皮子这么浅?不就是一颗红宝石吗?要多少我没有?这里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头面首饰绫罗绸缎,哪一样少过?也没有叫你低声下气受过委屈吧?就能为了一颗红宝石就兴冲冲的要将自己卖到那个只怕一辈子都回不来的穷地方去?”

佛爷回头看着九儿,忙让他赶紧点檀香来,又让人去沏茶,一边儿小声安慰道:“玉儿……巧姐儿小,说话也留些余地,她面子上也好看些。再则说,我看她也不是那样的人。玉儿,事情不是也还没到那个地步吗,别急,恩?看头发都湿了,只怕凤姐姐在,也不会像你急成这个样子。要不,一会儿写封信,我让人快马送过去,让凤姐姐也出个主意,好不好?”

黛玉轻轻拭了泪,看着巧姐,恨铁不成钢的哼道:“我不知道你娘会怎样,但既然你叫我一声姑姑,眼下情形又是这般,这事儿皇兄又让我管,我就不敢做个罪人,到时候被你娘俩怨恨一辈子。再说了,若非你在这里,我又将他让进来,管你怎样我也懒得管。若是想要嫁个富贵人家,我也可以给你想办法。之前也已经让人给你留心合适的人家了,你急什么?才多大,就想小女婿了?看鸳鸯姐姐,比你娘还大,也是才成的亲。”

鸳鸯等随后进来,不知道黛玉怎么忽然生这么大的气,也不知道该怎么劝。

巧姐儿跪的直直的,落着泪应道:“回林姑姑,巧儿不是这个意思。巧儿已经听卫姑父说了,还问巧儿大致喜欢个什么样的人家。巧儿虽然小,但也知道肯定是姑姑想替巧儿终身打算。姑姑的大恩大德,巧儿和父亲母亲一辈子都感激不尽,来世必结草衔环,以报恩德。只是……”抬起头看着佛爷,不敢开口提这事儿,唯恐黛玉又生气。

随着檀香飘起来,又就着佛爷的手吃了盅茶,黛玉才缓过来,叹道:“不是我不近人情,非要坏了你的好事儿。若是你再大些,便是和四妹妹一般大,我也放心。而且真腊非常远,也穷。陈公公说那里穷得很。虽然做王妃未必能穷了你,但也不能和这里的王公侯府相比。算了……我也不敢替你做主。此事非同儿戏,是要经过皇兄的。若是你想好了,我就写信给凤姐姐,让她拿主意。”看着巧姐儿虽然低着头恭敬,但态度还是不改,黛玉有些累了。

巧姐儿点头道:“回林姑姑,姑姑说的也有理,巧儿再想想。姑姑……别生气了……”

不生气,能不生气吗?一连几天,想起来黛玉就觉得心里堵,不知道为什么。

过了几天回到宫里,天天赴宴,本来就心烦,再加上大皇帝还催,黛玉愈发心烦。将忽儿冉的红莲送上,大皇帝也召见过忽儿冉了,也不算君臣,就是友邦,客气的说几句,也没提到巧姐的事儿。看看年将近,天天都要忙,有时候能将黛玉烦躁的想咬人。

“玉儿,才刚有人来回话,巧姐儿和忽儿冉二人天天在一块儿,叽叽咕咕,也不知道说什么,越来越好了。”佛爷抱着黛玉坐在床上,小心说道。

“你说,到底怎么办嘛……”黛玉嘟着嘴儿,一脸的愁苦,比将自己女儿嫁出去还难过。

“玉儿……”佛爷亲着她,小心安慰道,“乖,两三个月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发脾气,也着急,等过去就好了。这事儿,我让人去安排,好不好?”

“是吗?”黛玉很不相信,疑惑的看着他。

紧紧搂着她,拉着被子给她盖好,佛爷咬着她鼻子笑道:“是啊。骗你做什么。而且,这事儿我也准备好了,只等玉儿点头,很快就可以做好,好不好?”

“你又背着我捣鬼,想将巧姐儿卖出去?她太小了。”黛玉一百个不乐意。

“不要担心。前几天让人给凤姐姐他们送些年礼去。如今风雪阻路,往返最快大概也得半个月左右,等回信一到,若是他们同意,玉儿只管应了。真腊那边贾芸已经同意和小红一块儿去服侍巧姐儿。忽儿冉和吉郎同意给巧姐儿建别宫单住,等巧姐儿及笄的时候再成礼,是不是就妥当了?”佛爷小心说给黛玉听。

“若是到时候他们不合意呢?而且……还要让贾芸他们去,他们愿意吗?”黛玉还是不放心。但听着佛爷的安排也算周全,谁知道呢,他竟然说她这个时候比较容易急躁。

“都已经说好了。他们一口应承,绝无半点儿迟疑。到了那边贾芸还算国舅,大概比这边过得更好,他也愿意。而且以前就有商人,辗转各地,互通有无,贸易获利。贾芸也想试试。若是巧姐儿好,他自然自在。若是不好,他可是族兄,比林隐龙和玉儿亲近多了,很该照顾好巧姐儿的。到时候我们再设法周全,就不会委屈了巧姐儿。恩?”佛爷小心劝着。既然必须得有人去,而且他们二人情投意合,没什么不好的。佛爷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