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304

第304章

黛玉扭头就往前走,不理他。佛爷挑眉一笑,牵着她的手赶紧跟上来。二人才出了院子,就见齐文也换了朝服,蟒袍上一只麒麟,口中吐火,威风凌凌。后面跟着穗儿,也是一般的蟒袍,上面是红日黄彪,相比之下就秀气多了。其他如陈公公九儿等有品级的,无不一副新模样儿。一行人来到藕依榭,摆足势头,与往日不同。将齐府上下倒是吓了一跳。

但说实在的,满座就她一个凤冠霞帔,实在有些太过鹤立鸡群,便是远处白鹤鸳鸯不停的冲她叫,黛玉还是觉得太过喧宾夺主,不过坐了片刻,才上过一回酒,月亮也还没上来,便拉着佛爷下去更衣,将这幅行头换了。陈公公等见状少不得也都换了,免得多有不自在。

只等众人回来,齐府上一辈的自去假山上吃酒叙话,这里才渐渐热闹起来。齐文同辈的兄弟姐妹有十来个年龄相仿的,黛玉让他们都留下来。便是那些七八岁以上、略微懂些事儿的,也一并留下凑热闹。或者是想着自己的孩子将来不能在身边,因此看着那比她也就小一半的孩子,似乎有种特殊的感觉。

只等月亮升起来,一轮清辉,首先投在池水里,被欣喜的鸳鸯慢悠悠的摇晃着,似乎才出来便醉了。不远处还未败的莲叶中,躲着两只不安分的仙鹤,时而钻出来亮个相,转眼又不见了。枝头的鸟儿,这会儿却安静多了,甚至藕依榭顶上都栖息了好几只天鹅,一会儿看看远处一轮银盘渐渐往上爬,一会儿看看眼前一位佳人慢慢笑起来,脸色也红润起来。

第二轮酒下肚,众人便都有了一二分的酒意,也就是刚有点儿感觉。人都振奋起来,脑子也灵活起来,嘴皮子也利索起来,手脚也麻利起来。齐老爷和齐太太见齐府几个小的近来已经被他们带的活络许多,这会儿也都跃跃欲试,只得摇头失笑,又吩咐齐文好生服侍,便赶紧离席,往山上而去。不时遣人回来看看,别短了酒,也别少了菜,还有瓜果点心等。

黛玉和佛爷也不多讲究,毕竟年龄不同,背景各异,这会儿是团圆佳节,难得将齐文送回来,齐府众人已经很高兴。至于眼下,自然该各自尽兴才是。齐府虽然讲规矩,但并不死板,否则也教养不出这么灵巧的齐文。

正是,齐老爷和齐太太一走,齐文便站起来,捋起袖子,端起酒盅,将众人看一眼,又拉着穗儿笑道:“穗儿,今儿的酒如何?”

“好!今儿必须一醉方休,才不辜负这好酒,皓月。良辰美景,好!”看着旁边的娇妻,穗儿虽然不能举家团圆,但也算心满意足了,一高兴,早已偷偷灌了不少。

“九儿,今儿……有敝府的人服侍姑娘和爷,你也尽管吃,吃多了自有人将你扛回去。”这几个相互照应过的兄弟,齐文竟然先招呼,也不知道他将齐家的“礼”是怎么记的。而且回家这么些日子,也不顾齐府上下目瞪口呆,依旧是一口一个“姑娘”,或者“好姑娘”,极少叫公主。佛爷瞪了几回左右也习惯了,两人,三人,众人,都习惯了。

九儿可没这么豪爽,忙摇头谢道:“侯爷赏脸,我本不该辞。但我酒量浅,吃不了多少。也不惯那醉,头晕脑胀的,一点儿都不好受。”

“一醉解千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你若不醉,哪里能品出这酒的好处?”齐文人还没醉,心倒是先醉了。只觉得黛玉的模样儿,格外好看,只可惜,他要尚公主,而且不是长乐公主,而是合昌公主,因此不能长陪着她。唉……

陈公公拉着他在身边坐下,笑道:“你今儿是主,若是醉了,谁来服侍公主和爷?还有这许多客人呢,留给我替你招呼?想得美!”趁着齐文不注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得双思的胭脂,轻轻抹过齐文的脸,就是一抹红。还漫不经心的道,“饮者未必要醉。我倒是奇怪,你现在年纪轻轻就志满意得,这会儿举家团圆,回京就是驸马爷,又哪里来的‘愁’?”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齐文偷偷看一眼黛玉,低头叹道,“‘愁’的是心,不是那些荣华富贵。今儿的酒,家父已经窖藏了十八年。原本准备贡上的,但见到公主和爷,还不如吃掉干净。九儿……别以为你吃得少,若是明儿午前能醒来,我才服你。”

“难不成你在酒里下药了?”穗儿笑道。

齐文摇头叹道:“这酒,闻着香,吃着醇,后劲重。醉了不头疼,但能做够美梦,睡够一半天才醒。醒来口边还有余香,那才是上品。所以,九儿……够意思就吃够,明儿睡一天,那才叫舒服!”一回头又见穗儿和他几个弟弟偷酒吃,忙喝道,“你们几个,担心吃多了明儿起不来,老爷不罚你们!”

就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还真将那几个弟弟给唬住了。众人一阵笑,双思看看黛玉的神情,有些黯,忙插话道:“齐文,我也不叫你侯爷。若是不乐意我再改。但是你文武双全,今儿可不能光念别人的诗,那不算。要自己给我们做几首,或者出对子,大家一块儿对。这样才高兴。还有……这会儿怎么了?月亮才出来,就装睡了?”

齐文摇头笑道:“叫什么都不要紧,就像我叫‘好姑娘’一样,好姑娘也不会介意的。既然要作诗,大家就都要做,不独我一人。而且好姑娘和爷都要做。大家先想着。我这里刚好有一句顺口的,你们看着接。”停下来吩咐家丁去安排笔墨桌几等,又吟道,“断肠醉,人憔悴,繁华飞谢,春归人未归。”

众人一听,都不由得作色,没想到一直高高兴兴的齐文,竟然也有这种时候。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劝起。黛玉似乎看出几分来,兼之自己也不忍离别,不假思索便接道:“满口香,是杜康,杯壶倾尽,月凉心不凉。”

穗儿也不甘示弱,上次和惜春怄气没顾上,今儿可不想错过,想都没多想,随口便接了一句:“到闻喜,见地痞,挥剑掷枪,无理也是理。”

众人一听,有些意思,忙赶紧想起来。双思似乎早有准备,趁众人想时起来朗声吟道:“瑟瑟秋风起,依依双燕归。来年春再到,并肩把家回。”

黛玉再一愣,脑子一亮,原来才刚双思说有主意,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忽然又暗下去,似乎意犹未尽。就这功夫,就听得惜春吟道:“揪心念,渐生怨,豁然开朗,不见便是见。”

就在这时,齐文一个弟弟站起来,接过下人手中的托盘,里边一大盘寿桃,旁边一大碗索面,另有几样拜礼,是有些体面的老家奴等托人带过来的,忙递到齐文跟前,笑道:“睁眼瞧,是寿桃,大哥生日,生好福也好。”

一个小姑娘赶紧过来拜寿,又咬着自己手指头做垂涎状,腼腆的恭贺道:“素手咸,寿桃甜,欢聚一堂,月圆人更圆。”说完讨好的看着黛玉,唯恐失礼被取笑。

众人一阵叫好,好个小丫头,看着也不过七八岁,头发都没梳起来,不过随意绑着,白嫩嫩粉嘟嘟的婴儿脸,娇俏俏伶俐俐的小模样儿。胸前挂着金项圈等,宛然一个小孩子。不想齐府还真是文武兼修,子女皆学。这等幼童,大概也只有黛玉宝钗等小时候能比得过,惜春看着她啧啧称奇,自叹不如。

再一看黛玉,却已经愣住,过了好一会儿,大笑道:“有了!”

众人都是一愣,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么入神,又这般高兴。

黛玉看看众人,又看看齐文,见他正好奇的看着自己,两眼关切。这才想起才刚听得说齐文生日,又有弟妹祝寿,又见齐文眼睛一亮。黛玉忙摇头笑道:“小妹妹对得好,不过不要再吃手指头,雪雁,将前儿母后送的香饼荷包送她两个。小爷祝的也好,你们两位驸马爷看着赏吧。我却不管了。”原来黛玉一心两用,虽然不能同时深思,但却也听得记得。

众人不大明白的,少不得又是一愣,小姑娘赶紧过来谢恩,恭恭敬敬,丝毫不乱。齐文看着黛玉高兴,忙介绍道:“姑娘过奖了,她是我六妹,叫齐眉。”

“举案齐眉……”黛玉掩嘴一笑,再看齐眉,虽然小,但也进退有度,大方从容,便是这等名字,也只当作是家教,并无别的意思,果真难得。再问齐文他弟弟,名叫齐敛,齐老爷是单名一个“礼”字。众人听得无不啧啧称奇。这一家上下,也真够难为的,至于齐文别的弟妹叫什么齐散,齐攸,却都是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