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289

第289章

林隐龙笑道:“她,命好得很!”忽然却低头叹息一声,摇头道,“只能怪命不济吧。卫大爷手下几个没王法的,让他们偷了一次……”似乎鸳鸯不知道这事儿,忙打住,改口道,“那日薛大姑娘出家时,那模样儿格外好。一动心,想了个法子,隔夜就去偷了。一下手,竟然还是个嫩的,当下还有人想娶她做小。

谁知这事儿给闹大了,几人又没什么好法子,留肯定是不敢了,最后悄悄托人贩子带走。那人贩子都是惯做这些的,随便想个法子就弄走了。这一个多月,听说辗转卖了好几家。开始都看她模样儿好,谁知她心气儿也高,宁愿挨打也不肯屈就。那么好的模样儿,打死了多可惜?也有听说她是钦犯,不敢留。少不得,一家不行就换一家,也有给她下药硬上的,但总归不是个事儿。南边也不敢去,现在已经被弄到西边儿,爷若是想知道,我让人去找。”

鸳鸯不停的抹泪,没想到,她都已经出家了还躲不过这一劫。现在,人死活不知,可活着又怎么样,好好的一个姑娘,落得如此下场,谁的过?

佛爷叹了一声,淡淡的道:“你……看吧。先……还是不管了。她现在还是钦犯,咱们掺和进去总不大好。而且你刚才也说了,咱们现在在风头上,赶紧将你们的事儿办了,我们就走。但是……你们怎么办?”

林隐龙看一眼鸳鸯,想了一下,道:“若是姑娘肯,我一切听爷吩咐。江南姑苏那边有来升打点,我也看过一遍,应该妥当的。若是爷没有别话,等爷明年转道邛州的时候我再过去。至于姑娘,既然令尊令堂还在,暂时就别四处奔波了。而且这里还有大宗的东西,要有个可靠的人看着才能放心。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鸳鸯红着脸,想了好一会儿,低头红着脸道:“我回去问问老子娘。姑娘说还有几日功夫,再等等吧。”说完觉得又羞臊不过,赶紧起来跑了。

谁知过了两日,穗儿父母也到了;鸳鸯的老子娘也过来了,独不见她兄嫂。这下倒好,大观园内一时竟有些热闹起来。可事情似乎没这么顺利。金彩夫妇自然无话,见到林隐龙喜笑颜开。经过贾家的大起大落,金彩夫妇年龄又大,只想鸳鸯找个踏实的人过日子。

问题出在穗儿老子身上,他是当地的乡绅,有些见识。接到穗儿的信,心下便有五分不悦三分不满,全因递信的人受了齐文交代,不论如何要做成此事,因此少不得将黛玉的事儿还有惜春还是秀女的事儿说了。穗儿他老子还是不放心,递信的无法,便百般求他们亲自入都看看:除了看看新媳妇儿,也见见公主大驾,顺便到京里逛逛。这些可都是天大的面子。老子娘一合计,既然有公主出面作保,他们大概也不好强拗着。更何况穗儿心中只字不提他们现在的境况,封官了也不说,可见的是一番情意,少不得来一趟稳妥些。

黄昏的竹林里,黛玉和佛爷一身便服,端坐在凉榻上,两旁陈公公九儿雪雁疏影等小心服侍着。左侧金彩夫妇胆战心惊的坐在脚踏上,林隐龙与鸳鸯站在二老身后,不时对望一眼,偶尔拉个手,众人瞧见的无不欣喜。右边穗儿老子娘还不敢坐,恭敬的立着。穗儿则使劲牵着惜春的手往过靠,似乎有意要与对面的林隐龙和鸳鸯一比。巧姐儿和小红彩屏等远远或坐或站,等着看热闹。

黛玉淡笑道:“二老既然不肯坐。我也不勉强,但对于四妹妹,不如有话直说,不论何事,说出来大家好商量。既然那小崽子嘴快,已经说了。我不防再说一句,这事儿我已经问过皇兄,皇兄让我做主便是。因此,这事儿现在就看二老的意思。”

穗儿老子一脑门的细汗,忙恭敬的回道:“回公主,有公主做主,这事儿,原本是我们全家上下莫大的荣幸。但是……穗儿在京几年,年岁也大了,去年我们已经做主给他定了一门亲。而且……他们怎么可以……”看着背后的穗儿和惜春,依旧拉着手,他老子就看不惯。将儿子瞪一眼,又得瑟着道,“姑娘……乃是贾家的四姑娘,这……”

佛爷看看黛玉不好说,代她应道:“儿女之事,总得儿女情投意合最好。之前定亲,都未曾经过穗儿的意思,有些太过仓促,婉言退了罢。否则等这事儿完了穗儿亲自登门谢罪去。至于小儿女心意相通,只要不违礼制,亲近些更好。四妹妹是姓贾,可贾姓未必都是恶逆。皇上都不追究,难道你还要揪着不放?依得我说,他们的事儿就很好。与其阻拦,日后酿下恶果,还不如赶紧定下来,整好与鸳鸯姐姐的事儿一块办,也热闹些。”

“这……”这,穗儿老子有种势单力孤的感觉,讲理讲不过这么多人,论势,在公主跟前,哪里来他的势?就算仗着是穗儿的老子,他也不敢冒犯。更何况眼前坐着的两位,一个是菩萨像,一个是仙女态。难怪当初递信儿的非说能见公主,绝对是这辈子一大幸事,而且管保这事儿妥当。再看惜春的样子,伶俐可爱,绝对配得起穗儿。

如此僵持了片刻,还是穗儿他娘先开口道:“虽说如此,又有公主和皇上赐婚,但婚姻大事,非同儿戏。从纳彩开始,到迎娶过门,还得些时候。而且穗儿……也该回去办事儿,招待众亲戚朋友,也算酬谢众人的关心。还有他姑老爷姑太太。若非他姑老爷,他也没有今日。公主也是知文守礼之人,应该……”

“老人家多虑了。婚姻大事,是该按着规矩来。”陈公公有些不悦,忙替黛玉应道,“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该守的便守;有些没要紧的不理也罢。难不成大活人还要被死理儿拖累死?照着皇上的意思,公主成亲也一切从简,穗儿也不用那么麻烦了。你们给个聘礼,我们给个嫁妆。赶紧将事儿一办。只要小两口日后和和美美的,再过一两年给你们添个孙子,趁着满月或者周岁的时候小夫妻回去将你们那里所有人都请上也不要紧。”

这话倒是干脆,而且拿着腔儿,将穗儿老子娘吓得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却将黛玉等逗得哭笑不得。一再说让大家要好好说,没想到还是连哄带劝,还有吓,若非穗儿和惜春这几日好的蜜似的,黛玉还真要将他们都打一顿。惜春羞红着脸,这会儿也不惧,只听着众人怎么说,等拿定主意,她日后也不用黛玉太操心了。

穗儿老子娘左右瞧瞧,好像今儿的事情他们做不了主。只得支吾道:“这聘礼……”

“给,伯父伯母,这就是穗儿的聘礼。”九儿凑过来,手里拿着一条编好的竹枝、一个搓衣板,递给穗儿老子娘,挠着头嘻嘻笑道,“伯父伯母,这个聘礼比什么都好。日后若是穗儿不听话,任凭四姑娘责罚。”众人看着一阵大笑,倒是有趣儿。

众人还没笑完,又见齐文穿着蟒袍,手里托着一套官袍,冲黛玉嘻嘻一笑,站到黛玉旁边笑道:“这是四姑娘的嫁妆。六品御前侍卫,贴身护卫长乐公主。”众人一看,愈发笑倒。

穗儿老子娘没了话说。永乐堂(原来的嘉荫堂)内已经布置好喜堂,众人忙簇拥着两对新人去拜堂。阵阵鞭炮声,好不热闹。却有一人,徘徊在沁芳溪畔,若有所思。

喜相逢,俏冤家,今生遇见他,不如牵手,共筑一个家。

几家欢喜几家愁,正当鸳鸯和惜春与相爱之人拜堂成亲之时,却有多年老燕,纷飞天涯。

“姐姐,在想什么呢?”巧姐儿不知何时也溜了出来,静静的朝小红走过来,轻声问道。

“没什么。”小红淡淡一笑,轻轻的叹息,犹如夜风中吹来的一丝热气,带着几缕烦躁。“姐儿怎么不在里面吃酒?”

“我不爱吃酒。”巧姐儿沿着石栏坐下来,抬头望着阴暗的天空。没有月,几颗星,稀稀拉拉,犹疑的闪耀着。好几处似乎都有乌云,虽然一时还下不了雨,却将人心遮住,沉闷的紧。轻轻理一下背后的头发,一头乌黑浓密的烦恼丝,轻压着背上,有些热。

“你说……”小红拿着手中的绢扇轻轻给巧姐儿扇着,恍惚的问道,“二爷和二奶奶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他们在那里,会好吗?”

“应该吧。林姑父不是已经安排好了。等过些日子……有机会了就将他们释回来。”巧姐儿垂下长长的睫毛,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自己也不那么确定。忽然想起来,抬头问道,“姐姐,你是不是想芸二哥了?要不我去和姑姑说说。芸二哥不过是受牵连,若是姑父肯帮忙,他应该就能赦回来的,到时候……我可要吃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