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277

第277章

“不要!”没等大皇帝说完,黛玉就断然拒绝道,“我宁愿留在这里陪母后,和姐姐做伴。”

“为什么不要,那么好的地方,赏给别人朕还舍不得呢。又空下来没多久,稍微打扫一下,朕再给你们赏赐几百个人看着,连你嫁妆都不用动,多现成的。”大皇帝就不理解了,人家都恋旧,她为什么不喜欢?再一想,“再说了,你已经成婚,哪里能成天留在宫里,驸马怎么办?他就算是个天大的亲王,也是长乐公主的驸马,得听公主的,三从四德……”

“那种辱国丧家之地,不要。”黛玉怎么听怎么觉得膈应,也不管那许多礼节,拒绝道,“一早皇兄已经将竹殿赐给我做封地了,我就在那里住着。驸马爱去哪里去哪里,见不着才不用欺负我,姐姐也省点儿心。”不是说好成亲后就要离京的吗,她干脆慷慨些。

太上皇摇头笑劝道:“这就不对了,难道周继商后,还得将天下都洗一遍,涮一遍?唐承隋后,也不过是将大兴宫改扩建一番,又改个名字叫太极宫而已。可见得国也好,物也好,遇明主则兴,遇暗主则亡。与那死物又有何干?便是人,除了上智与下愚之外,多数还是‘可与为善,可与为恶’的中人。玉儿饱读诗书,但因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因此太多疑。如此容易给自己添堵,又不利于引领那些中人。现在已经长大了,要多改改。老错若是不好,只管打他,但切不可因他一人不好而怀疑其他人。”

这样啊……那还是打“老错”好了。大概都是他太过招摇,给她惹来这么多事儿。

看着黛玉嘟着嘴儿,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大皇帝笑道:“启儿,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老错会‘阴阳之术’的,让他去除除邪气,玉儿就不用担心了。”

皇太后笑道:“他是菩萨,还能怕这些邪气的不成?”

“玉儿不放心,我还是去除除邪气的好。否则长乐公主留在宫里不出去,我这……三从四德做不到,大舅哥不依呢。”佛爷看着黛玉得意的直乐,委屈的道。

“回……父皇,里面照着什么格局装饰呢?还有……到时候,儿臣来找永兴亲王吗?上哪里找他?”皇太子老实,这会儿就他最小,赶紧问清楚,免得误了这么大的事儿,又挨骂。

“他们两个都是博学多才的,那些规格设计,问他们自己。找老错……老错,你自己和启儿说。如果他不听话或者太笨你尽管教训便是,怎么说也是晚辈。”大皇帝当然笑道。又见戴德在殿门口探头探脑,想着秘事儿差不多了,遂问道,“什么事儿,说吧。”

“回太上皇,回皇上,酒筵已经预备好了……奴才来请旨,何时开始?”戴德赶紧进来跪启道。

“这就摆上,朕一会儿就来。”太上皇想了一下,看看大皇帝的意思,才将他打发走。这里看着大皇帝和佛爷,心下极是好笑,且看他们又怎么耍。也亏得黛玉出那个主意,又文雅又罕见,一会儿再和两个小的合伙,看台好戏。

这里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脸的怪异,唯有皇太子,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听说黛玉下嫁到北静王府,今儿回门,就想来问个究竟。一想他自己一个人来不妥,便将那些对黛玉不论是觊觎还是仰慕的都找来,谁知竟然遇到这事儿,还被狠狠的罚了一场。

太上皇心下好乐,站起来准备去更衣,忽然想起一事儿,问道:“皇上,老错的名儿不好透露,不如先补一道圣旨,赐他为驸马。只是……无缘无故给驸马册封亲王,也史无前例。”

“这个倒是不难,”佛爷笑道,“驸马陪着公主去小灵山诵经,于万仙谷发现上古神物,这不就是大功一件了?大舅哥还嫌那玉符金册没个好来历和说辞,这一下就都有了。驸马就这么点儿功劳,册封之后就溜了,带着公主溜之大吉,也说得通。”他倒是想得好,就算被拉下水,他也得给自己留个退步。

“先别急着溜……这说法是不错,小灵山……万仙谷……还有你们见到的那些奇异的东西。只是,菩萨借着裙带关系获册封,你不觉得……面子上不大好看?”大皇帝取笑道。

“怕什么?菩萨还计较这些名分,再说了,”见黛玉起来,忙过去拉着她的手,挑着眉头得意的道,“能攀上玉儿的裙带关系,也是莫大的福分。有多少人想还想不到呢。”

“尊重点儿啊。”大皇帝愤愤不平,取笑道,“你的浑脱舞呢,准备好没有?”

“大舅哥为尊,我不敢抢先。”佛爷毫不示弱。

“你今儿是回门的新女婿,贵客,自然该先上。”大皇帝也不好糊弄。

“喧宾不夺主,还是大舅哥先。”佛爷赶紧应道。

“别一口一个‘大舅哥’,这会儿跟朕套近乎,没用。”大皇帝道。

“早上大舅哥非逼着玉儿叫皇兄,玉儿不爱叫。我勉为其难帮她叫几句,大舅哥还不领情?”佛爷揭他老底儿。

“玉儿是朕御妹,她叫朕爱听。你算什么,叫十句也抵不上。”大皇帝哼道。

“才好,又得意忘形了!”太上皇领着众人去偏殿,一边儿毛着脸喝道,“你们说你们的,又说到玉儿做什么?都太高兴了,一会儿也不给酒吃,让你们舞去。舞不好也不许停!”

黛玉甩了佛爷的手,与合昌公主一左一右扶着皇太后,三人在太上皇后头捂着嘴直笑的肚子疼。偏殿内,已经灯火齐明,虽然日已西斜,殿内却恍如白昼,金碧辉煌,喜气洋洋。佳肴罗列,美酒飘香。宫娥侍立,太监穿梭。觥筹交错,笑声朗朗。

直到这会儿,这回门才有了喜气,都很是舒心,难得。

酒至半酣,众人离席更衣,片刻之后才有重新入席。

上席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二人,右侧一席是大皇帝和佛爷;左侧是合昌公主和黛玉;皇太子在右下一席坐了,刚巧有淮阳王来省昏,便留在皇太子一席打横陪坐。

看着是亲密的一家人,可在皇太子眼里看来,总有一种太过过家家的意思。人一旦托生在皇家,便没有了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其乐融融,不论举手投足还是一言一笑,都有着太多的意义在背后。哪里指望,今儿这一众人等,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哪里还有半点儿皇家的威严在?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大皇帝,和那个不知来历的“菩萨”,“你”“我”的热闹,一会儿又是大舅哥一会儿又是妹婿,话也不算错,可皇家谁这么称呼?

再看首席,太上皇和皇太后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小家人,看情形就知道他们比寻常要开心的多。而且还不停的关照公主那一席。两位公主,就在皇太子斜对面坐着,不太远,黛玉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他眼里。她的风姿,已经非言语所能形容,尤其是酒后,俏脸生晕,看得人不由得心醉,可心醉又有何用,佳人已为他人妇。都说一醉解千愁,不知道吃了多少酒,却还是不能醉。淮阳王也不知道皇太子怎么了,不过简单劝几句,劝不住也便罢了。

更衣回来,见黛玉又添了一件衣裳。这大热的天儿,屋里摆满冰盘众人还觉得热,唯有她,竟然还添衣,皇太子怜惜之心陡生。一错眼,却见她的素手还牵在另一只大手里,二人眉目间的情意,那么显而易见。一阵心痛,疼的他眼花,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然而,今夜,无人在乎他。所有的烛光都为她而燃;所有的星星都为她闪耀。

在等候重新上菜的时候,皇太子忽然想做点儿什么,至少,也想让佳人记住,曾经有个他,一样的默默的注视着她,哪怕就是为她添衣,他也愿意。

“回皇祖父,孙儿有个提议。”打定主意,皇太子上前启禀道。

“哦,启儿有什么事儿?”太上皇早看在眼里,留下他,告诉他那些话,也是为了解开他的心结,也让他重新面对。但心结,自己打上的,还得自己解,别人无能为力。

“回皇祖父,孙儿想着,今日本是大喜之日,不仅是长乐公主和永兴亲王赐封,而且也是他们三朝回门,很该有些助兴的。孙儿不才,愿献歌一曲,恭祝姑母与姑父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皇太子强忍住心头之痛,恭敬的回道。

“恩……这是个好主意。不如就启儿开个头,孝敬尊长,好!”太上皇正愁没人开头,总不能赶鸭子上架让大皇帝献丑,到底有些不大好看,有这么好的事儿,赶紧准了。

大皇帝怒气冲冲的看着儿子,不知道他又有什么好主意,逞什么能不好,非要让老爹丢脸。这儿呀,被佳人给迷昏头了,连点儿长幼秩序都没有,哪里就轮到他开口了?可太上皇准了,怎么办?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