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23

第23章

“既然四妹妹话说到这里,不是我说句不好听的,我说完你听完,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怎么样?”感慨于惜春将这些事情据实以告,黛玉也不想太瞒着,显得生分了。

“林姐姐什么都没说,我什么都没听见,咱们只管看书参禅,如何?”惜春淡笑道。

“神医说,读经不仅是为得参禅,也是修心,这一册是《大乘缘生论》,讲得就是缘分一事,我看得也不怎么懂。咱们一起看,但不许提出家一事。如果无缘,便是出家了也不过是徒有其名而已,修炼千年也不能成正果的。”想起佛爷的交代,黛玉浅浅的笑道,小酒窝似乎也感染了她轻快的气息,欢愉的跳动起来。红润的脸色,看着都不大像是个病人。

“林姐姐是说,这是那神医给的?倒是有些意思。我看林姐姐也是心病多,然后那些药吃的乱,如今有神医这么一调理,日后就该好了。不过我跟林姐姐一样,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女,这个家有跟没有也差不多,不出家也没家,有什么所谓呢?”惜春长长的睫毛闪动着无尽的凄凉和哀思,那种冷漠,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也暂时的卸下来。

“没有父母咱们也要想法子过自己的。不能让那些巴不得咱们不好的人遂了愿。你总之是比我好,如果下次有缘,也让你见见神医。我也说不清楚他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很有趣儿。”第一次这么夸赞佛爷,黛玉的脸愈发红起来,娇羞无限。

先按下贾府此时风生水起、小姑娘面带桃花议郎君,郎君此时却百般担忧为佳人呢。

大明宫内,佛爷被留了三天,虽然大皇帝没说,但想来就是让他见黛玉的代价。真是的,这大皇帝一点儿亏都不吃,一帐一帐算清楚。而且讲经说法对佛爷来说轻而易举,因此也实在难以推辞。兼之太上皇皇太后还真是虔诚,听得如痴如醉,让佛爷钦佩不已。

三日之后,佛爷又提起要走,让多多留下来陪太上皇。太上皇才笑道:“你且先去吧,这会儿到年下了,过完年他们定要请吃年酒,到时候一并去,名正言顺。你尽管放心便是。”

不过这是中原过年,非佛国新年,佛爷他们也不怎么庆贺。

回到客店,小二赶紧迎上来。一边儿回话薛蟠又来了一次,后来忙的就没来了。另外贾府的事情也打听到一些,佛爷坐下来歇息了片刻,才让小二进来服侍说话。

对面的古董架上,随意摆放着几件客店安插的玩意儿,还有几件佛国带来的珍贵之物,其中有三个五寸高纯金佛像,中间是如来,右边是观世音菩萨,左边是佛爷自己。佛像前摆着一个小香炉,焚着佛国带来的上好香料,地下铺着个大蒲团。

佛爷坐着蒲团上,拉着小二在旁边坐下,才让他回话。

原来贾府年下比前些时候压得更厉害,下面办事儿的艰难的很,多有抱怨的。就是那些本家偏房家小,也就是贾芸贾芹他们,也抱怨不断。其二就是薛家如今家底已空,虽然摆着个大架子,但家底已经空了,而且还欠着官银。小二连薛家用贾家的银钱体面办婚事也打听到几分,顺便的,也打听到薛家姑娘不大满意的话。

当然,私底下已经传开的选秀之事,小二也说了。至于贾府和贾雨村还有甄家等的些微事情,小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过据实以报。还有些零零碎碎的,包括有几分可信,也给佛爷说清楚。免得道听途说误了事儿挨骂。

“很好,既然你年下还得在这里辛劳,咱们就一块儿过,你去收拾准备一下。我没过过这里的年,都听你的。这里有些银子,你看着办就行。”佛爷掏出十两银子,将小二打发了。

小二也不知道佛爷到底要做什么,但既然他说是外地人,来了这里想跟贾府打交道做些什么,且看佛爷器宇轩昂、人物风流、坦荡大度,大概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因此让他打听消息他就打听,左右也不是什么难事也不算违法犯罪。

“好利索的小二,这事儿打听的这么清楚。”曲折进来笑道。

“我说过他不会辜负那十两银子的,是个老实可靠的人,而且机灵能干。”佛爷点头道。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曲折给佛爷送上热茶,坐下来问道。

“接下来,一定要弄明白大皇帝的意思,否则他让咱们做什么就闷着头做,到时候会吃闷亏的。我想要不要跟贾府打交道,还是跟都中谁打个交道,否则总是这样做个“世外”的可不好,而且在大皇帝跟前会势单力孤。你看有谁那里比较可靠,能倚仗的,尽快告诉我。打探消息的事情我让倪二哥和小二去就行,他们是本地人,不大显眼。”佛爷交代道。

“太上皇那里不是已经答应下旨让谁去大观园了吗,大皇帝难道还会另外带着旨意?还有,佛爷既然见到那位姑娘了,为何不直接带走她?”曲折有些迷惑。

“太上皇和大皇帝不会那么轻易答应的,难道这个你还能不明白?玉儿,我怎么带走她?她连我是谁都不知道,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跟我私奔?亏你想得出来。而且如果大皇帝不应允,我们跑到哪里去?我也不能让她受苦,这事儿一定要前后稳妥才行。”佛爷道。忽然想起私奔来,觉得很是好笑。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想办法。”曲折也觉得有些好笑,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佛爷是肯定不会做的。他是光明磊落之人,就算黛玉同意,佛爷也绝不肯做的。

“听得小二说江南甄家的事情没?还有那个贾雨村,你赶紧让人打听一下。我看这两个可能有些来头,还有大皇帝和太上皇如今的意思。大皇帝似乎对贾府有些成见,但太上皇和皇太后一直想回护。咱们得弄清楚两头的意思,免得或左或右了,吃不了兜着走。”佛爷道。

“这个我倒是知道些。贾府原先是负责宫廷选秀上贡的,因此后宫之人,皆与贾府有些干系,也可能承情或者感恩。否则贾府的姑娘那时候年纪轻轻,怎么能封得了贤德妃?而且往常如果后宫有格外加封的话,娘家也会得到厚赐的,但据说当时并没有。而且此事有些蹊跷,贾妃晋封后也不见额外的体面,这么多年也不见册封皇后。”曲折将知道的都说出来。

“你是说,大皇帝是在贾妃的事情上有些耿耿于怀?可既然如此,为何又会让她怀上龙种呢?这不是两相矛盾?一旦她生下龙子,这事儿不就更难办了?还有,贾府负责选秀一事,跟后宫有些干系,那应该是过往之事了。不知道史太夫人和皇太后有什么关系,而且,既然有些关系,听口气似乎皇太后许久都不曾给贾家下旨或者有联系了。又是为何?”佛爷问道。

“这事儿我听戴德隐约提到几句,另外有个老太监,见我给他念超度经文,才告诉我的。这事儿还有些纠结,大概一时也说不清,佛爷就凑合着听吧。”曲折给佛爷添了茶才接着道。

原来当年国公爷佐定太祖皇帝定江山后闲来无事,太祖皇帝就给他安排了这么件儿轻松又讨巧的差事,而且还是个肥差。如今的皇太后也是当初国公爷选出来送进宫去的。当初元春才色出众,贾母就顺了这个心思,将她送进宫去。皇太后也一直照应着,故而才能在年纪轻轻加封贤德妃,为一宫之主。

因着这么层既明且暗的秘密关系,贾府和宫里的关系也非同凡响,和王公侯府的结交也因此格外亲厚且事事占上风。大皇帝也因此自小就知道贾府有位年轻美貌的小姐贾敏,奈何贾母不想让她入宫受苦,而且太上皇那时候就忌讳贾府的权势,几乎不可能册封贾敏为皇后,如此一来做个妃子为人下,也就是寻常人家的妾,贾母更不愿意。

大皇帝因此跟贾家结怨。贾母为了平息此事,将元春送入宫,大皇帝却难以释怀,也因此自皇后早逝后一直不肯再立后。这只是缘故之一。

第二个缘故却是贾府自那时就气焰嚣张的很,时常连亲王府都敢对着干,还敢要挟大皇帝,让大皇帝极为恼火。听闻贾府还敢将皇帝通缉的谋逆亲王之后养在府里,后来贾妃见大皇帝总也对她不冷不热,才知道贾府无论如何是斗不过大皇帝的,才设法怎么将那亲王之后给除去了,偏大皇帝又觉得那是他至亲骨肉,这下又恨贾妃心狠。

贾妃和贾母似乎都知道大皇帝盛怒,因此便开始收敛些,子弟不怎么读书上进,也不大狠管,免得又触怒大皇帝。谁知那些娇生惯养的子弟,不上进了又开始为非作歹、以权谋私、欺压良善颠倒黑白,百般恶事,但凡想得到有些好处的,都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