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206

第206章

这有点儿绕,有人没听明白,那老僧却是一愣,看看佛爷,又看看轿子,软软娇音,温柔婉转,可落在心头,无异于闷雷,震得他心头之执登时分崩离析,呆在那里,无话可说。

佛爷道:“今儿阿弥陀应该没来,至于如来,不知道别人见了没有?但看样子大师是个悟道之人,也受寺中弟子敬仰,就不该让弟子沾染尘俗恶气,有辱佛门清誉。难怪中原至今大藏经不传,只怕与你们这些只剃度不出家的弟子有关。若是如此,只怕修持十世,也无济于事,除非……有人借着佛门的名义取不义之财。”

皓眉老僧一头大汗,忙道:“不知弟子们有何得罪之处?还请菩萨……指点迷津。”看看佛爷,似乎也不相信他能是菩萨,可想想黛玉所言,又有什么不可能?

“师父,他……师父不是在后山参悟吗,怎么来了?”住持还是不认账,或者这会儿有点下不来台。屋里几十个请来的和尚都虎视眈眈的看着,心下一阵阵震动。

“我是在后山坐着,今儿一早给我送柴的吴小哥一脸喜气,我们说起来,才知道这回事。没想到,我们的悟性还不如他,枉我自诩高僧,竟然只会念经,却不懂禅,可惜……”老僧忍不住长叹一声,叹息不已,说着又看着佛爷道,“不知菩萨可愿为我摸顶加持,赐我无上的灵力?”

佛爷摇头笑道:“住持说我是假菩萨。可不敢造次。主子在轿子里坐这么久,也该累了,我们走了。”

“菩萨……”老僧忙就地跪倒,求道,“不论有什么事儿,请菩萨吩咐,弟子一定照办。”

看了老人家一眼,佛爷……菩萨心肠,摇摇头,看着赵尼道:“这会儿也晚了,你和老人家商量,我们先上去走走……陈公公,让御厨和他们一块儿准备晚膳,咱们赶在未末申初前下来用膳,然后再做晚课。主子,您的意思呢?”

“快走吧,我听到乌龟了。”黛玉在轿子里应道。

众人一愣,不知她何出此言?

乌龟王八,特别能活,千年王八万年龟,你拿他没办法。

只是这山上哪里来的乌龟?还是刻薄的黛玉又含沙射影夹枪带棒的嘲弄谁呢?

“爷,买只灵龟吧……”一个一身尘土的乡民,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两只碗口大乌龟,满脸讨好、眼角也笑,看着陈公公等人,站在路中间,叫卖道,“我佛慈悲,放生一次,积德积福,放这乌龟,福德比别的都深厚。爷……看爷都是富贵人家,想来别的都不缺,就怕寿数不够,放着许多的荣华富贵享受不完,实在遗憾。这乌龟最是多福多寿的灵物,菩萨知道了,一定能保佑众位,福寿绵长,子子孙孙享不尽。”

众人正调转马头轿门,被这么当中一拦,走不得了。看那乡民的架势,还就不害怕,或者是势在必得,虽然一脸憨厚纯朴的笑,但胆子可不小,要不然就佛爷陈公公的势,他也不敢当。身上一件旧便衣,旧是旧点儿,但没有丝毫破损;底下挽着裤腿儿,想来是刚干活干到半截子跑回家去拿来买的,光着脚,腿脚上还有些泥,就清楚了。只是这人寻常干活都能穿这么齐整的衣裳,想来也不是什么穷人家。

看着他的架势,佛爷有些不耐烦。虽然这里的规矩他已经听说一些了,但似乎总觉得这些人有些太过奸诈;或者他对这里不是十分熟悉,唯恐说过了,一不留神还真冲撞了谁不好收场。陈公公在先,看了一眼,若非才刚和寺里众僧一顿闹,只怕就下手了。可这会儿怎么都觉得有些不顺眼,或者觉得这乡民和那些寺里的人有些瓜葛,看着肚子里有些闹腾。

就这么一耽搁,那乡民又接着叫卖道:“这都是新鲜的灵龟,早起干活才抓到的。看众位爷们都是慈善人,将来一定能多福多寿,看这么好的灵龟,就放两只吧。每只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买一只乌龟!”轿夫嘟哝道,“金龟呀,这么贵。”

“不是金龟,可这灵龟是这灵山里长的,格外灵验;而且就在这寺附近,想来一定听过不少经文,没准儿将来还能成佛。若是众位爷买去放了,将来一定能得佛保佑,百万家产,也容易的很。”乡民看轿夫似乎有些意思,赶紧凑过来,一手还提着一只龟,递过来给轿夫看,道,“爷看,这灵龟背呈银色,大概已经修炼有成,再过些时候就该成佛了,这节骨眼上若是爷能把它放了,功德比寻常还要多十倍。”

听着还挺诱人的,几个侍卫还真有些动心,心下还想着,昨儿个有菩萨给他们加持,今儿又撞上这等好事,可不是上天有眼,照应他们?如果真的这样,只怕日后加官进爵,福禄满门,还愁没有富贵长寿?可这会儿主子们没开口,又不便抢先,小心挨训。

那乡民还真有眼色,看了侍卫一眼,估摸着轿子里的才是正主,前面佛爷骑着高头大马,不像寻常下人,别是王府的子侄,陪着王妃太妃等出来进香。这些人什么都不缺,就是怕死;多得是银子和慈悲,因此忙凑近轿子,吆喝道:“王妃夫人太太们,这灵龟可是灵山灵物,只有有缘之人才能遇见,想来是府中不日就有喜事,因此特来送福的。只要十两银子,王妃不仅子孙满堂,而且福寿绵长,将来贵不可言,太太慈悲……”

“真有这么灵验?”黛玉坐在轿子里,实在受不了了,这么没完没了,一会儿夫人太太,一会儿子孙满堂,想着一会儿佛爷很可能会如此笑话她,就恨得牙根痒。

“就是,南安太妃放过两只,如今老人家多福多寿,子孙加官进爵;镇国公夫人放过一只,多年的眼疾也好了,现在孙子很快就要入仕,将来也必定步步高升,贵不可言……”乡民看着事情有门,高兴的点头哈腰,赶紧兜售,听口气,轿子里一定是位尊贵娇滴滴的主,不过十两银子,没准儿一高兴又赏他十两都可能,心里一下子像吃了蜜似的,嘴也特别甜。

“噢……”黛玉悠悠的打断他的话,一笑,道,“看你的样子,似乎是附近的乡民吧,不知家境如何?日子过得可好?”

众人闻言一愣,都不知道黛玉想做什么,难道菩萨心肠,不仅要买龟,还要大发慈悲,将人家一家人都接济了?这倒是有些始料不及,陈公公捏一把汗,幸而老实,虽然在这荒山野岭,身上还带了百八十两银子,否则一会儿可就出糗了。

那乡民更是高兴,今儿个可是遇见活菩萨了,偷偷打量一下旁边的侍卫,似乎不像寻常南安太妃的随从,明显要比她的下人要英武的多。乖乖,莫非遇上亲王妃了?虽说这法华寺偏僻,但因为有些名气,经常也有得道高僧前来,今儿还真没准儿有贵人来,他可就大发了。想到这里,忙哭丧着脸道:“王妃慈悲,我是山脚下的乡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娘七十多,卧床不起;儿子才两岁,经常有病痛,我一个人,实在顾不过来,这日子,过得可……”

“哟,还挺可怜的。”这出戏,演的惟妙惟肖,黛玉透过薄薄的轿帘,看了个大概,娇笑道,“陈公公,赏他一吊钱,让他将眼下对付过去。既然这龟这么灵,你还不如自己将它放了,没准儿不日你就能加官进爵,步步高升,不日做个国公大将军翰林院大学士,或者一不留神再封个富贵霸王,可就应验了。若是眼下还有困难,这寺里众僧最是怜贫爱老的,主持,你不会见死不救吧?”见那主持及老僧等都站在一旁看戏,黛玉顺带让他们也唱两句。

一语即出,众人一愣,旋即,全部笑倒……

这下子,就连严肃的老僧和皓眉大师也忍不住,只觉得这话,说的怎么就这么……对呀,黛玉的话,在情在理,有哪句不对的?放生好,你自己为什么不先放?还一只乌龟从五两涨价涨到十两,打劫呀?尤其是那皓眉大师,刚刚被黛玉点破,心宽了,也笑起来,笑的那么轻松惬意。小和尚更是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似的,笑的趴在门槛上直不起腰来。

佛爷也笑。以前在佛国放生,也不过平价向谁家买个羊或者狗,系上红绳子,就是做袈裟用的碎布头。畜生被放出去后,就在街上悠闲的溜达。路过的人偶尔也给它们喂些吃的,但绝不会有谁打主意将它们悄悄拉回去再卖一回,或者宰着吃了。这里的人倒是脑子灵活,一直乌龟也不知道能卖几回,甚至有寺里的和尚悄悄从放生池里捞出来让人卖的。一到初一十五或者大法会期间,寺庙门口排一大溜,每人篮子里放几只各种动物,龟总是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