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155

第155章

太上皇道:“你这会儿匆匆忙忙过来,又有什么事儿?”

皇太子挠挠头,忙回道:“回皇祖父,没什么事儿。一早父皇让孙儿批阅奏章,孙儿有几处不明白,偏父皇还在忙,孙儿就来请教皇祖父。”

太上皇拍着他头道:“这么大还跟皇祖父弄鬼,是不是觉得皇祖父老糊涂了,好糊弄?”

皇太子忙摇头道:“回皇祖父,孙儿不敢。皇祖父圣聪天下不及,孙儿……”皇太子老实,既然瞒不过,也不好再抵赖,便有意撒娇,黏着太上皇痴笑。

祖孙俩来到含元殿,站在门外都吃了一惊,只见皇太后心力交瘁,似乎极为痛苦。皇太子一边儿赶紧吩咐宣御医,一边儿又四处打量,总也不见黛玉,神色焦虑间难掩失望。

皇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下子还真病倒了。

话说阴差阳错,无巧不成书。

这还真是巧了,佛爷在竹殿见黛玉,两人浓情蜜意尽在不言中;这里水溶进宫请旨,跪地硬请,皇太后无法,只得应了,水溶志满意得春风得意;这还不算,偏有皇太子痴心,忙忙的做完正事,便跑来找太上皇,满心希望能有个巧遇,谁知竟遇上水溶。

皇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猛然间想起若是水溶强娶黛玉,让皇太子怀恨在心,便是百年之后也可以伺机报复,如此则北府终究难逃厄运,除非皇太子和大皇帝当年一样,立誓不为难林如海,又肯容谅,那倒是皆大欢喜。

唉……父子二人,有类似的命,可未必同样宽宏大量,父子……想起这父子,皇太后心下更急。若是皇上知道了,眼下北府又已经有证据在他手,搓扁揉圆全在他高兴。这贾母也真是的,北府既已和她是世交,若是不肯尽力相佐,这搭上一个外孙女儿也未必,偏来为难皇太后,如此岂不是连北府也一块儿害了?偏这种事儿,又不能十分明说,真是愁人!

看着皇太后急成这样,太上皇不知就里,将众人遣到门外去等着,才悄声问道:“水溶到底所求何事,就把你气成这样?大不了不应他,或者赶紧告诉皇上,若是他不允,事情还是不就,也不大要紧。”是啊,朝中之事,若是大皇帝有圣旨,皇太后的懿旨就无效了。后宫干政,问她个罪都可以,再要狠的,像秦始皇那样,将他娘幽禁,外人也无话可说。

皇太后想了想,也有些道理,叹了口气,勉强应道:“史太君倒是好巧的心思,说林姑娘孤身无着,要将她托付给水溶,这事儿她说过也就罢了,非要我应允,我这一下旨,寻常人是无可奈何。但……启儿的样子太上皇也见了,大概他也想着林姑娘从此一个人,如今既已入宫,想来留下来是轻而易举的。他又见过林姑娘,若是有心相爱,再要他放弃,只怕难。

而且还有更要紧的,那林姑娘的意思现在还不知道。她不是个寻常的姑娘,凡事有主见,而且明辨是非,看事情清楚明白;对荣华富贵又不在意,一心只想做个单纯真诚之人,若是勉为其难,非要将她拉到俗世之中,让她也和别人一样,上下打点左右逢源,照着她的性子,只怕难如愿。就算这种事情她说不出口,大概也会抑郁终身,或者落个贾敏的下场。”

想起贾敏,太上皇和皇太后都叹息不已,那样一个出色的女子,性情谦和但有一身傲骨;待人和善又不错规矩,大皇帝也是爱她这个,才最终下了那样的决心。只可惜……二人都不禁摇头,她竟然会死在亲娘的算计之下。

太上皇凛然道:“既然如此,就决不能让林姑娘落得如此下场。如今你懿旨已下,但水溶答应等此事完结之后再来迎娶。中间还得些时日,不如从容安排,再不济就告诉皇上,若是他另有借口说辞,这事儿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日后若是有机会,你也问问这孩子的意思,看她可有合意的,或者想配个什么样的。想起贾敏的样子,这孩子是兼得父母之长,傲骨更胜,聪慧伶俐,但也如贾敏一样,端方大度。若是勉为其难,她大概也会去,但不会……”

皇太后叹道:“我问问她,也可以让合儿问问她。这事儿她肯定有看法,但可能难以启齿,合儿和她朝夕相处,想来更容易开口些……我是担心,过几天就要选秀,到时候皇上见了若是一定要将她留下……这……”怎么越想越头疼,越想越乱。

皇上要下旨册封,只要她尚未婚嫁,自然都可以。但……这样一来,下明旨比这么以长公主名义留在这里更麻烦,也会让黛玉很为难。皇太后忽然想起来,问道:“不如册封林姑娘为公主,如此则皇上和启儿就都不用想了。倒是清净许多。”

太上皇摇头道:“不可,林姑娘素来谨慎又淡然,若是果真册封,一来她必定疲于应付,二来也未必能解她心头之忧。如今最要紧的不是皇上和启儿,而是她的意思。若是她不愿意,皇上肯定不会勉强她,这个还罢了。至于启儿……”唉……这小的掺和什么呀?

太上皇话还没说完,也没得可说了,便听得外头御医已到,只得暂且停下来。幸而皇太后是忧惧而已,也算不上什么要紧的症候,御医开了几服调中理气安神的药,回头让皇太后好好睡一会儿,想来也就没事儿了。皇太子这会儿有了理由,坐在这里服侍皇太后也不走,太上皇也不好让他走,更何况他也果真素来孝顺。只是越看他皇太后心里越愁烦,病就更难好。这孙儿可是她最疼爱、最得意的,打小便比别个出色许多,如今也算顺顺利利的长大、也是满腹经纶,若果真说起来,这会儿拉着孙儿的手,便是将黛玉配给他,皇太后也愿意。

唉,老人家的心思……也真够难为她的。

眼下皇太后吃过药,稳稳的睡下,暂且先按下不表。且说那无巧不成书的,却还有更为奇巧的一桩,一会儿皇太后知道了,不知又该怎么愁烦。

话从头说,水溶请旨觐见,太上皇和皇太后面带忧色,合昌公主忙知趣儿的告辞出去,回兰林殿用膳过早膳,想想还是去看看黛玉。虽然太上皇和皇太后有那么一说,但日里和她一块儿玩,或者看看她到底有何心事,也好开解开解,也很不错。而且这会儿她自己也有心事,不如顺便走走散散心,或许见了黛玉她就开心了。

想到这里,合昌公主忙更衣出来,一袭鹅黄袍子,加上她个子原本就高,又天生一股威仪,走在路上,众人都忙不迭的行礼,不敢斜视。合昌公主也不在意,这些都是规矩习惯,哪里在意的过来?心下唯想着才刚的事儿,一会儿是黛玉紧蹙眉头百般忧愁,一会儿是佛爷俊逸容颜无限风流,惦记着这个妹妹,放不下那个心上人。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恍惚的想着,才拐到太液池畔,却见迎面来了一群人,当中那个就是佛爷,佛爷!正是,他刚吃过早饭,又安慰了黛玉几句,忙着离开,却和合昌公主碰个正着。

当下两人都让到路旁,合昌公主只看一眼,就挪不开脚。这么久没见,谁知道佛爷的神情眉梢,除了初夏的热情,还有暮春的温暖,就连他嘴角的笑,也那么明显而深情,那是发自内心的愉悦,放在他的脸上,将他的脸点缀的如花如画,让人忍不住要回头再看一眼,再看一眼……按礼应该合昌公主先过去,但此时……她宁愿永远留在那里,羞涩的不停偷眼打量着佛爷,心儿砰然乱跳,脸也烧得厉害。

只是被合昌公主这么打量着,佛爷心下可不好受。原本就担心黛玉在宫里受委屈,才刚又将陈公公和雪雁颠来倒去一番嘱托,又拉着黛玉看了她好久,才下狠心走的。怎么谁不好遇见,偏遇见她?真个不是冤家不聚头,难道这辈子就非要和她计较上?若是合昌公主安分守己也就罢了,若是她……佛爷满腹苦恼,真恨不能化身离去。

如今是大势已定,可有时候小事才磨人,偏那个可恨的大皇帝,非要留他,看样子还是真的。可若是他在这里,就无法和黛玉成亲,否则亲友不到,黛玉必定心下难安,可贾家众亲又如何到场?忽而想着,还得给黛玉找个说辞遁去才好,从此二人逍遥自在,赛过神仙。否则日后有人想起来,再寻根究源的查找,还不得找出他来?

这事儿大概也得等贾家的事情了了,从此被人遗忘,或者顺带将黛玉也“算”在贾家的帐下,将她也“裁决”了,不论是充军还是发回原籍、还是官卖,总之给她寻个由头,从此就是没了,也自在些。问题是眼下,眼下该怎么办?站了好一会儿,合昌公主还是不过去,佛爷越等越急,看样子就越难办。等了好一会儿,见实在有些不像,才勉强行礼道:“见过公主。”这也难怪,佛爷见谁都没行过大礼,如今给她低头就算很大的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