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015

第15章

黛玉静静的听着,好像也有点儿道理。虽然不曾专门研习医书,但这基本的道理还是知道一些的。想她小的时候虽然吃药,也不至于这么厉害。只是,听得佛爷提起宝玉,黛玉还是忍不住眉头紧蹙,咬着嘴唇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佛爷咽下一口酸水,想了想又道:“玉儿是个聪慧的姑娘,很多事情想想也就明白了。虽然与宝玉从小耳鬓厮磨,可到底你们缘法有限。而且他虽然口口声声,说的不错,可从没认真想过该怎么做。为了一份情,就该努力去做,而不是出家或者死,那是懦夫。玉儿该好好的活着,该有人好好的护着你,那才是真情。懂吗?

有情,不是拉着你的手一块儿去跳河;而是为了你上刀山下火海的去努力拼搏,然后看着你幸福的享受,他也就得偿所愿了。活着,才能证明这情,死了,都不知道转世成谁了,又怎么继续这份情?动不动就是出家,俗世的情还没参透,出家也是枉然。”

跟佛爷大活佛发牢骚要出家,那不纯粹是班门弄斧嘛。

“宝玉那是顺口胡说,表个意思而已。你怎么知道的?你不是世外神医吗?难道还认得宝玉?”黛玉艰难的听着这段话,脑子里想着去如何辩解。忽然想想,又觉得不对。难道宝玉还给别人许诺出家去?那听着就有点儿言不由衷了。

“想听我怎么说呢?我也不想编谎,大概他跟你说过不止一次吧。因此跟我哭诉的时候顺口也就说出来了。但这又能怎么样?他的悟性离出家还远着呢。大概就算是出家也只是一时义愤、心灰意冷,而不是真正懂了那许多的经义。就算修炼许久,也未必能成佛。”佛爷不打诳语,也不想哄骗黛玉,故而实打实的说出来。

“听口气难道你有悟性?你为什么不出家去?”黛玉气咻咻的道。不过看样子跟她寻常赌气撒娇有点儿像,舒缓过来的身子,也舒服多了,能好好儿说话了。

“想让我出家吗?我说一句话,玉儿别说出去。只怕天底下的出家人,还没几个能及得上我的。如果想跟我辩经,那就先好好儿养好身子,然后将显宗密宗大圆满法等都研习透了,咱们再来,怎么样?”这算是佛爷开出的第二个方子:激将法。

黛玉一脸疑惑的望着佛爷,见他一脸悠然自得,信心十足,而且说起来脱口而出,难道?他真是世外神医,世外的?黛玉皱眉侧头想了好久,才嘟哝道:“只听过金刚经南华经这些,你说的那些没听说过,我上哪里去学。做什么要辩经,修行的不都是参禅吗?”

呃……佛爷,看着黛玉,睁大两眼想了好一会儿才笑道:“辩经和参禅不一样。辩经,也叫法相,是僧人就五部规定大论里有关内容与其他僧人进行问难,求得真知的方法。不知道的人初次见了都以为他们是在吵架或者准备动手打架了。参禅则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最大的区别就是辩经必须要多人去辩,而参禅多半是自己一个人去悟。内容也不同,辩经是辩现有经文里的内容;参禅是自悟万法实相。知道了吗?”

这……黛玉好奇的看着佛爷,真不知道这个人是神医还是神,连这个也知道。

黛玉动了心思,佛爷也动脑子想法子。

黛玉和宝玉,多少年的情分,但大多都是小孩子的玩伴而已。宝玉出入花柳地,又时常以出家为证,如何算得是真爱,又如何能好好儿爱着她?

她,如兰如麝,干净脱俗,要的是一份同样干净的情。可是干净的情,她还不知道该上哪里去找寻,因此在看见宝玉还算干净的皮囊还有他的几句不负责任的话,就错信了他。如此下去,只会误人误己,留下千古遗恨。

佛爷必须想办法阻止这个,不过首先得让她明白过来,否则后面就没法继续。就像治她的病,如果脾胃不先调理好,越下药就越危险,好药也跟毒药差不多。而且看大皇帝的情形,只怕元春和贾府都不大稳实,她可千万别牵连进去,或者被连累。

二人各想各的,却听得雪雁的脚步声,原来粥好了。

“这是刚熬的吗?”佛爷不容怀疑的接过来,看了一下问道。

“不知道,是紫鹃姐姐端来的,我照着神医的吩咐,接过来了。”雪雁有点儿不知所措。

“恩。日后有空了看着点儿,给姑娘的吃的东西不要放什么补品,就要简简单单的饭菜。如果有空就亲自去给姑娘做,亲自给姑娘送来,看着姑娘吃下去。姑娘好了你才能好,是不是?如果姑娘有个三长两短,我是定然不饶的。”看着一点都不新鲜的粥,佛爷正色吩咐道。

“这冰糖燕窝粥,姑娘往常都吃的。而且姑娘老不吃,或者只能吃一点儿,就总这么热着。也不能总是熬新的。”雪雁不理解佛爷为什么要大动肝火,赶紧解释一下。在她眼里,佛爷正色说话比寻常人发火还厉害,一身正气、中气十足,比淫威怕人多了。

“日后不要吃这个了。这燕窝也不是好燕窝,姑娘不能吃。赶紧去熬点儿白粥来,日后也是,听明白没?要什么补的我知道,不用这些。如果乱了药性治不好姑娘,我名声坏了不要紧,只怕皇太后也不饶的。”佛爷一边儿说着,又怕小丫头不知轻重,便将皇太后也搭上。

“知道了。奴婢听着就是。”雪雁吓得胆战心惊,赶紧应了话下去。

“你吓丫头做什么?我以往都是这么吃的,感觉还好啊。”黛玉不满的看着佛爷抱怨。

“这会儿饿了,先胡乱吃两口,一会儿再喝点儿白粥。燕窝虽然补,但不好消化。你脾胃不好,刚吃下去感觉还可以,时日久了对身子不好。这丫头虽然没那个丫头聪慧,但老实可靠。日后多倚重她些,你们是一块儿出来的,也算是故人。”佛爷一边儿交代,一边儿舀了一勺,轻轻的吹了几下,喂黛玉吃粥。

也真是奇怪,从小金尊玉贵的佛爷,只有被别人服侍的份儿,这头一次动手,还有模有样儿的。难不成是天生的劳碌命,还是缘分至此,浑然天成?

黛玉可没这么自然,看着眼前的这个男子,终于觉得有些奇怪别扭起来。

打量一下,他果真有着些世外的气息,干净的看不出一丝浊世的痕迹,尤其是心里。每一次触碰,都是源于自然,还有他的真心,而丝毫不见扭捏或者其他想法。长的那么俊秀的外形,也是一般的风流富贵,可懂得既多、心思也细,温柔体贴,绝非其他之人可比。更奇怪的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深闺大院,他来的自然,处的自在,似乎这里都是他的天下,听从他的号令摆布。

男女之大防,为什么在他眼里视若无物?刚才那样对她,这会儿还……这,是不是有点儿让她太为难了。可是如果想骂他几句,或者拒绝一下,似乎又无从说起。他是为医而来,难道这也算?可如果不算,那又是什么,毕竟他们素味平生。难道去了个天魔星,又来了个……什么?这个看着,还挺神的,别是什么神吧?

“快吃,吃了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再拖延粥凉了就更吃不成了。好歹吃点儿,胃里不空着,乖。”看着黛玉犹疑不吃,眼里透露出种种疑惑,佛爷宠溺的劝道。

黛玉看着似乎也没法子,他说话简直就是圣旨,赶紧张口吃了几口,到底也是饿了。

这神医也真是神,不仅号脉准,而且治得好。她一会儿就浑身热乎,眼睛也好多了,胃口也开了。除了还有点儿没力气,大概跟以往就差不多了。不过,她是否还要继续活着呢?

“想什么呢?不是想参禅悟道的吗?这几天好好休息,自己想想。等过几天稍微好点儿了,也别总躺着,起来看看书。我让人给你拿几册《大藏经》来,每天看着,等好了你也就该快看完了。到时候咱们来辩经,好不好?”佛爷将碗放到一边儿,看着黛玉笑道。

“《大藏经》是什么,我好像听过。为什么要看那个?”黛玉疑惑道。

“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吗?连《大藏经》都没看过,还想参禅,那不是离得太远了?你左右都是闲着,不如看一些解闷儿。而且玉儿聪慧伶俐,又有些悟性,怎么样,想不想研习一下?”佛爷在开第三个方子,那就是让黛玉有事儿可做,就不用成天想着那些事儿了。而且佛教经义深厚,一旦钻进去而且有点儿兴趣,不得缠着她好久呢。

“不看那个,我宁愿看四书,或者看看《李太白集》《王摩诘全集》,好歹我能看得懂。”黛玉似乎打着注意要跟佛爷对着干,或者果真没看过《大藏经》,没个头绪,不想输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