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亮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换一种思维方式,另寻出路。发现这种虫子后,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
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接着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7天之后,法伯再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的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随之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其实,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生存的不仅仅是虫子,还有比它们高级得多的人类。
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丰厚的薪水和各项福利待遇吸引了数百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经过一番初试和复试,只剩下了10名求职者。主考官对这10名求职者说:“你们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一个星期之后,本公司的总裁将来亲自面试你们。”
一个星期之后,10名做了充分准备的求职者如约而至。结果,一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被公司留用下来,总裁问这名求职者:“知道你为什 么会被留用吗?”这名求职者老实地回答:“不清楚。”总裁说:“其实,你不是这10名求职者中最优秀的。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时髦的服装、娴熟的面试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准备那样务实。你用了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对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及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提交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你没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谁呢?”
世上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就能获得成功。比如,那种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虫子为什么就不能动动脑筋,对自己固有的习性进行一下创新——不跟在别人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而像那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呢?
当然,让虫子摈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虫子毕竟是虫子;但是,人呢?
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命运也会迥然不同。
“如果”和“幸好”
[新加坡]尤今不幸发生以后,最最重要的是:莫想“如果”,尽想“幸好”!
有个孩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他的母亲日夜悲泣,脑子尽在千百个“如果”上回转:“如果当日我不答应让他出去,如果我自己开车送他去,如果司机不那么粗心鲁莽……”越想越悲伤,几乎要精神崩溃,每天都要靠强力镇静剂来过活。
有个女人,婚姻美满,衣食无忧,然而,某天早上,她的丈夫忽然因心脏病暴发而猝然去世。她身无一技之长,家里又有两个稚龄孩子,然而,她不怨天尤人,不消沉自卑,而是勇敢地站起来,很快便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立志要把孩子抚养成人。别人慰问她,她坚强地说:“幸好我还有两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日子一定可以过下去的。”
同样是灾祸,但是,“如果”这念头使人坠入痛苦的深渊而难以自拔;“幸好”这想法却使人从不幸中迅速地振作起来,重新适应调整生活。
另有个幽默的外国小故事,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某人外出,家里被小偷偷窃一空。他发现后立即自己安慰道:“幸好贼人只偷去财物,没有伤害到人。”想了想,他又说:“幸好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被窃者的悲哀和愤怒,顿时被这两句“幸好”减轻了许多。
在人生漫长的旅程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而不幸发生以后,最最重要的是:莫想“如果”,尽想“幸好”!
——幸好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糟,所以,微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