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10649800000004

第4章 概述

在本编的开始,有必要先交代两个基础性概念:“乡镇政权”与“乡镇组织”。什么叫“政权”?《辞海》第1658页的解释是:它也叫“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这里,乡镇政权即国家权力在乡镇一级的制度设置与安排。在我国,乡镇政权的组织形式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组织”是一个比乡镇政权外延更宽的概念,既包括乡镇政权组织,还包括其他的政治性组织(如党群组织)与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乡经联社、企业、学校)等。然而,在我国,乡镇政权实际上是指由乡镇党委、乡镇人大和乡镇人民政府所构成的权力结构,所以,本编选用“乡镇组织”的标题。

本编共有7节,另附录了两篇较为详实的调查资料。第一节对我国乡村治理与乡制变迁的历史作了一个简要的回溯,并分析了20年来乡镇政权建设的发展及其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第二节,则以乡镇权力机关——乡镇人大的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分析乡镇权力结构,对乡镇人大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剖析。

如果说前两节更侧重于制度的发展及其运行状况的研究,那么,随后的第三、第四节则偏重于对机构与人(干部)的研究,如乡镇机构与人员的增减,特别是乡镇干部的心态状况。此外,还分析了乡村债务、乡镇工作环境(如来自上级报刊发行的压力)等问题。

乡镇工作反映了乡镇政权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此,第五节从乡镇干部的实际工作感受与体验出发,分析了20年来乡镇工作难易程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乡镇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压力与挑战,由此可见乡镇政权的现实处境。

最后两节介绍人们对解决乡镇问题的积极探索,如乡镇示范服务基地建设、乡镇长直选等,同时评估了有关的学术研究。

本编的核心观点是:当前我国的乡镇政权与组织建设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不仅表现为人们常言所及的机构臃肿、乡镇干部作风粗暴、干群关系紧张、效能低下等问题,更表现为乡镇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机制严重缺乏,乃至于出现一些地方乡镇政府濒于“破产”、干部队伍涣散等方面的问题。就此而言,说乡镇治理出现了危机并不过分。这种状况之所以出现,除了乡镇本身(如管理不善、作风不佳)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家的宏观体制与政策,如,有如“虹吸”与“喷灌”现象的公共财政政策对乡镇的致命性影响。此外,我国乡镇政权建设的历史为期不长、经验不足,以致于理念偏失,如长期偏重于强化对乡镇自上而下的渗透与控制,而对乡镇权力结构内部的自我控制及自下而上对乡镇的控制设计不足,即乡镇体制改革的滞后,也是其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