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10649800000029

第29章 概述

对“乡村稳定”,既可以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也可以作为因变量来研究。不过,笔者倾向于将它作为因变量来研究,如此更有利于对它本身的解剖。如将它作为因变量,那么,很明显的是,它即为农村社会的组织建构及其整合功能、农村经济与社会、政治的协调状况,以及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实际后果。因此在这里,笔者更多的是力图从农村社会内外的环境来把握农村稳定的实际状况,并对其背景与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本编收录了8篇相关的调研报告。其中,除了一篇(第27节)系讨论整体社会的稳定问题,其他的都是直接针对着农村稳定这一主题。第23节在界定了“稳定”的一般概念后,对我国自1949年的农村稳定状况作了一个历史性回溯与阶段性分析。第24节从社会稳定类型及其机制变迁的视角,重点解析了农村稳定所处的背景变化,以及实现稳定类型转换的意义。在随后的两节,则从农村社会的组织化出发,分别研究了宗族重建与宗教复兴的状况,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28节是对农村社会稳定状况的一个全面性调查,而第29、30节则是对广昌县稳定状况的个案研究,前节是经验总结,后节是提出若干有关农村稳定的深层问题。

本编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观点,在于对农村稳定格局变化及其背景的分析。第27、28节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已从原来的农民与农民之间群体性械斗,转变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因此,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将是稳定农村的根本之策这一调查结论,最早形成于笔者发表在1997年的一篇文稿(见本书第16节)。其他各章的研究,实际上均服务于这一核心观点。比如,对宗族与宗教的调查表明,它们的重建和复兴即有农民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原因。对广昌县农村“二十年太平”的案例研究也发现,当地政府也正是在处理农民负担等问题上,能以不侵害农民利益为前提,所以才能出现周边地区农民群体性地冲击政府时本地却安然无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