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64

第64章 5、牙龈癌

牙龈癌的发病率约占口腔癌的1/2,它的早期信号也同绝大多数的口腔癌一样,即主要表现是溃疡。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这种癌性溃疡同正常情况下的口腔溃疡相混淆。

“健康自测”

溃疡。

乳头状和结节状的硬物。

疼痛。

下唇麻木。

牙齿会出现松动、疼痛。

张口受限。

恶臭味。

“常识”

口腔癌的原因至今尚未定论,但目前相对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例如舌及颊粘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部位。

牙龈无粘膜下层,亦无腺体,故牙龈癌几乎均为鳞形细胞癌。在下颌磨牙后区发生的小唾液腺肿瘤往往来自磨牙后区粘膜下腺体,不属于牙龈。发生在牙槽粘膜上的鳞形细胞癌则属于牙龈癌。牙龈癌发病年龄较舌癌及颊癌晚,中位年龄在50余岁。国外患者年龄更大,约60余岁。男性患牙龈癌较女性多。

同时,内在因素比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癌发病前通常都有一癌前病变阶段,比如口腔粘膜白斑,创伤性溃疡,乳突状瘤等。

由此,口腔癌的预防在于减少外来刺激因素,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目前随现代治疗技术的完善,口腔癌的治疗有了较好的效果,很多病员在得知患了口腔癌后,常认为是不治之症而不积极进行治疗,或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一些偏方验方进行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机会,应强调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并以综合治疗为主,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可望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

对于骨质破坏程度的判断是决定手术范围的一项较重要的指标。目前临床上都结合X线片来确定。一般采取一侧颌骨切除手术。手术后颌骨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咀嚼和外观,一般根据病人的情况,可术中即刻用自身骨组织修复,恢复功能和外观。

下牙龈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35%左右。临床上早期的上颌牙龈癌淋巴结无肿大者可以严密观察,一旦发现转移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早期下颌牙龈癌可考虑同期行淋巴结清除术。超越中线或一侧接近中线的晚期牙龈癌也可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方案。

“预防”

保持口腔清洁。

防治炎性口腔病。

改变进食过烫的习惯。

戒除烟酒。

减少有害物质接触。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