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30

第30章 8、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也叫骨刺,是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之一,虽然不至于要人命,但是患者必需长期忍受各种麻痛的感觉,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同时该症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健康自测”

肩关节到上臂、下臂连手指的肌肉内一条线的痛、胀、麻感。

沿坐骨神经反射到脚后跟处酸痛、麻胀。

腰痛,晨起重,活动后减轻。

多无明确压痛点。

腰部活动受限。

扣击腰部有舒服感。

“常识”

骨质增生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一般在人群中四十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最高。诊断是不是骨质增生病,一般可去医院拍一张X光片即可。床研究标明,20~40岁骨质增生占36%,40~50岁占78%,51~60岁占93%,由此可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其骨关节的生理退行性变化,出现临床症状,并不一定与骨质增生有关,即使有关也并非由骨质增生直接压迫引起,而是由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刺激造成,而且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与骨质增生的大小多少也无正比关系。

骨质增生患者没有必要把目标放在骨质增生上,截至目前,尚无彻底根除骨质增生的办法,但是这并不就是说骨质增生病无药可治,只要科学治疗、科学选药,骨质增生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骨骼在生理活动中部分骨质失去正常形态而出现异常是骨质增生的具体体现,比如长有刺状,有圆形,嘴唇形,波浪形等等。从表面上看好像多出了一部分,其实这是人体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好发于颈椎、腰椎、髋、膝、踝、跟骨,以及上肢多见于肘关节,指间关节等处。膝关节最好发,因为担负着身体的全部重量。当人在行走时,一只足抬起,另一只足落地,这时,身体的全部重量都压在落地下肢的关节上(包括膝关节),此时膝关节上所受到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其它各关节,这是导致骨质增生的最主要原因。

骨质增生通常又形象地叫“骨赘”、“骨刺”等。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一种叫法,在膝关节、足跟都可表现为刺状增生,因此形状象刺。中医称骨质增生为“骨痹”。西医称骨质增生及其引发的疾病称为退性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骨退行性改变、肥大性关节炎等。

若由骨质增生而引起麻木、身体不适、疼痛等状况就应治疗。治疗不是消除骨质增生,因为增生是一种人体内的正常生理现象,只要没有引起病理改变,就可以与骨质增生和平共处。如果引起关节软骨损伤,韧带软化、滑膜一些部位的不适及无菌性炎症表现,应当就医治疗。

只要及时就医治疗,骨质增生是可以康复的。正确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炎症,软化正在形成钙化组织,控制骨质增生发展,解除疼痛,促进损伤组织愈合,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然后坚持康复保健锻炼控制病情复发。治疗时,有些医生标榜其独家研制的药可以溶解或消除骨刺,永不复发,这是不科学的。

患有骨质增生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经常由缺钙引起,但患者血钙往往反而会增高,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钙。缺钙,使甲状腺功能刺激代偿,动员骨钙释出以保证血钙而维持生理需要。这样使得骨钙缺少,而血钙、细胞内钙和组织间钙增加。由于血钙增加,使降钙素功能增加,促进成骨活动及新骨形成,在骨骼某些部位形成骨质增生。鉴此,建议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重视隐匿的缺钙现象,应该按常规积极补充钙剂。

关于补钙,外科、骨科补钙好似有局限,跟妇科的专业看法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妇科认为女性到了更年期就可能由于雌激素减少而缺钙,必须及时补充尼尔雌醇片。这是非常重要的,年龄稍长的女性应当与补钙片同步进行,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治疗”

骨质增生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关节活动僵硬,甚至行走困难、跛行。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以颈椎和腰椎居首位,其次是膝关节,第三位为髋关节。虽然各个部位的骨质增生影响不一样,但绝大部分病人还是以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解除水肿和炎症反应,使受压的神经、血管水肿的滑膜有可能恢复。

1.常用药物。

药物治疗虽不能根本改变病理过程,但可以减轻疼痛,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

(1)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老年妇女多有骨质疏松,一些治疗骨质疏松的中成药,如仙灵骨葆、骨松宝等有抗炎镇痛作用,对骨质增生有一定疗效。而骨质增生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有一定联系,故治疗骨质疏松之药物如益钙宁、阿法迪三等在改善骨质疏松的同时,延缓了骨质增生的发展。

(2)中草药类。

骨质增生症属于中医痹症,故应多用活血化淤及祛风湿药,并可加用一些扶正补虚的药物。临床以中成药最为方便,如壮骨关节丸、骨刺宁胶囊、野木瓜片、骨刺片、活络凡等。此类药物镇痛作用稍弱,但对轻度或中度疼痛者效果较好,可较长时间应用而不良作用较小。

2.手术适应症。

有较少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当严格选择,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1)对膝、髋关节骨质增生且骨关节炎明显伴关节不稳时,或关节间隙过度狭窄致疼痛严重影响行走时。

(2)当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时。

(3)压迫神经根较重,使手指麻木、肌肉萎缩、控物困难等症状显著时。

(4)当颈、腰椎部的骨质增生压迫了脊髓、椎动脉引起走路不稳且相应肢体肌肉乏力时。

“预防”

注意合理的饮食。祖国医学对饮食和骨代谢的关系有长期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们认识到胡桃、生地、黑芝麻等食物具有补肾益髓的功效,合理服用,可以起到强筋壮骨,预防和延缓骨质增生的作用。

加强颈部功能锻炼。通过颈部的功能锻炼,可以缓解肌肉和韧带的紧张和痉挛。同时,颈部肌肉力量的加强,也有利于颈椎的稳定。因为,颈椎的不稳定是颈椎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

注意工作、学习时的姿势。对于从事办公室和案头工作的人来讲,由于长时间低头,使颈部肌肉处于非正常的受力状态,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的劳损和损伤。同时,人在屈颈低头时,颈椎椎体前缘相互靠近,产生组织的摩擦或碰撞,造成颈椎的骨质增生。为了预防颈椎的骨质增生,应注意工作时的姿势,保持胸部挺直,头部略向前倾。为了避免颈部过于屈曲,可以适当将座椅调低,或将桌子适当垫高。

避免颈椎损伤。人的颈椎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因而损伤的机会也比较多。颈椎损伤后组织会出现血肿、韧带损伤、间盘损伤等病理过程,从而导致颈椎部位的骨质增生。为了防止颈部损伤,人们在劳动、运动等剧烈活动前,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使颈部的关节、韧带、肌肉充分放松,以防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