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10648800000012

第12章 东北亚军事安全形势评估

东北亚地区聚集了世界上的主要军事大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各国不断膨胀的军力,也培育了各国通过发展军力作为维护主权、解决纷争的意识。“冷战”结束后,整体局势趋缓,但各国军力仍维持在了较高的水平。即使日本二战后通过了“和平宪法”,并在安全上受到美国的保护,但随着其战后经济的恢复,对自卫力量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虽无军事大国之名,但已操军事大国之实。从各国战后军费投入可以看出,在美国军事保护下的日本虽然军费投入保持在了占GDP的1%左右,在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状况不佳,个别年份还出现了小幅的负增长,但其绝对值仍然保持了地区内最多的地位,并与其他国家拉开有较大的距离。以各国2006年的军费预算进行比较,日本军费高出中国25%,高出俄罗斯83%,高出韩国89%。若考虑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因素,美日韩三国的军费总投入则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14.8倍和21.7倍。从各国的经济能力与军费投入比例来看,除朝鲜较为特殊外,各国军费开支均保持在占本国GDP1%~3%的较为正常的范围。俄罗斯军费近几年占GDP比重才有所提高,约达到3.5%,原因是前些年国力陡降,实际对军队的投入比较低,近两三年才有稍大幅度的增长。这种平衡增长的情况基本反映了各国对当前东北亚局势基本平稳的预期。当然,这也与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在本地区占有绝对优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新军事变革思想的悄然而生,各国将着眼点都逐渐转向了打赢高科技下局部战争上,从而一方面进行军事体制调整,另一方面则更多地把军费投入放到了提升高精确打击能力上,包括新装备的采购和各自尖端武器的研究、装备上。由于这种变革与当代科技和经济能力相关联,因此,其竞争在顶端设计层面更加激烈。任何变革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重新洗牌”,谁掌握了新的制高点谁便可能异军突起,带来全局的改变。而在当今科学技术与经济能力发展十分不平衡的情况下,新的变革必将使军事能力的差距拉得更大,使不同国家的层次分得更开,表现出战略武器与常规装备齐头并进发展的趋势。与运用高科学技术提高精确打击能力思路相左,在东北亚地区还存在着一种谋求核力量发展,增加威慑和大规模杀伤能力的倾向,这给地区带来了新的不稳定,也是引发战争的最大变量。在现代文明中,原子武器已不再属于极其高精尖的只有少数国家才能够掌握的技术,是否拥有更多地表现在了国家的意愿和原料的获得上。印度与巴基斯坦轻松地越过核门槛虽表现为其技术水平提高的“质变”,更多的则还是反映为国际社会对此的容忍。东北亚的局势则完全不同,朝鲜半岛维持着敌对的状态,朝鲜又是美国认定的“无赖国家”、“邪恶轴心”,其发展核武器必将遭受坚决的反对。

所谓国家的军事实力,是指一国可资调动的主要以人员、武器装备、经济保障等要素组成的综合军事力量。它不仅包括现有的人员、士气、装备所形成的战斗力,还包括后勤补给能力、军事指挥水平、后续兵源潜力、思想感召力以及国土面积等多种支持要素。“军事实力并不等于军事能力”。“实力”表现的是军事力量本身,而“能力”则是指遂行战略目标实际所能投入军力而能达到的效果。两者关系总体成正比,但也存有反差,“能力”还受到军事背后各种制约和激励因素的影响。这种差别在进行实力分析时必须要加以考虑,赋予没有生机的军事实力以生命,从而使结论更贴近实际。如就当今军事实力本身而言,美国无与伦比,与各国几乎都是天壤之别,但他却没有能力单独应对没有多少反击力量的伊拉克的战争,而需要借助盟友的支持。因此,实力分析仅是大势的参考,而战争的胜负则包含更多的因素,比如当今的正义力量,体现的则是一种充斥世界各角落的争取和平的力量,是对战争机器的有力制约。

就军事实力本身比较,在东北亚地区无疑以美国为首的美日、美韩军事集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而造成了军事力量对比的巨大反差。但这也仅是一方面,各国也都有其相对独立、独特、优势的力量。况且,因为环境的约束,对现代军事的超量投入也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从战略力量衡量上看,在东北亚地区三大支撑国都有相当强的摧毁能力。美国已装备核弹头4896枚,其中战略性核弹4216枚,非战略性核弹680枚;俄罗斯已装备核弹头7360枚,其中战略性核弹3980枚,非战略性核弹3380枚;中国装备核弹头400枚。核弹拥有量表明,美俄仍是核力量超级大国,各自都具有对全球的毁灭能量。两国间虽然在核弹技术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在固体燃料推进、体积、准确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俄罗斯则在推力强、多弹头、数量大方面占有相对优势,但两国都没有一次摧毁对方反击能力的把握,同时两国又都有进行第二次反击将对方完全毁灭的能力。中国坚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但现有装配也完全具备所需的威慑力。这也是三国在东北亚地区能起到支撑作用的重要保证。当今一超独霸的美国在世界各地动辄使用武力,但尚没有对任何一个真正的有核国家诉诸武力。日本也当然拥有在短期内制造出核武器的经济和技术能力,但这种意向受到了各方面的制约。朝鲜和韩国也都具有这方面的能力,且有谋求意图。当前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要保障半岛无核化其实也是对南北双方的制约。

从常规军力上来看,各国的差距也比较明显。由于受到国土、人口、地理位置的局限,各国的发展追求的目标与发展方向也存在着差异。例如,蒙古,国土面积156.65平方千米,人口只有238.7万人,处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冷战”时期完全靠向俄罗斯,“冷战”结束后俄(苏联)军队从蒙古撤出,蒙古与俄罗斯和中国都保持了较友好的睦邻关系,军队也保持了极其有限的规模。目前蒙军总兵力1.1万人,其中陆军8500人,空军800人,没有海军。陆军装备有坦克650辆,各种装甲车820辆,各种火炮总计约900门。空军装备各种战机42架、运输机42架,高射火炮150门,地对空导弹300枚。另外蒙古还有准军事部队7900人,预备役13.7万人。

常规军力中俄罗斯仍是大户,不仅维持有相当的数量,且保持了较高的质量,其主战飞机、坦克、军舰都属于当今世界装备先进水平,这也是俄罗斯对外保持高比例军售的卖点。在美国与印度举行的代号为“对抗印度——2004”联合军事演习中,印军的苏-30MK对美军的F-15C全盘胜出,使西方世界大为震惊,由此人们也在普遍怀疑美国最先进的F-16Block50/52战机在性能上是否能敌苏-30MKI。但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长期处于困境,军费严重短缺,导致近10年来军队装备研制与更新放慢。本世纪初普京上台后,对此极其重视,情况明显好转,研制与更新也在强势跟进。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万平方千米,人口1.47亿。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国际上树立了俄罗斯极强的战争忍耐能力和持续保障能力的优秀形象,再一次证明了大国不会屈于强兵而亡的真理。目前俄军队总兵力113.48万人,计划到2010年减至110万,2016年减至100万,实现优化军事体制、完善指挥系统、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遏制力量以根本提升应对未来军事威胁能力的目标。俄罗斯拥有战略威慑部队14.9万人,包括内辖海军1.1万人、战略导弹部队10万人,拥有地面运载工具725个,战略核潜艇20艘、战略轰炸机78架。陆军兵力36万人,装备T-72、T-80、T-90主战装备坦克43890辆,各类装甲车27975辆,各种火炮20746门,地对地核导弹约200枚,防空导弹约2670余枚。海军兵力15.5万人,装备有各型舰艇638艘(含航母、巡航舰等大型水面作战舰艇77艘)和潜艇53艘,并辖海军航空兵3.5万人,装备飞机319架,辖岸防部队9500人,装备坦克和装甲车1120辆、火炮321门。空军兵力(含航空军)18.46万人,装备各型轰炸机606架、战斗机908架、防空导弹约1900枚。另有准军事部队约40.91万人,配备装甲战车1000辆、火炮90门、各型飞机约286架、水面舰艇237艘。俄罗斯法律规定50岁以下公民均有服预备役义务,由此,预备役人员高达2000万人。

日本军力在地区中也是非常强大的,尤以高技术含量胜出。作为日本谋求“普通国家化”内容的一部分,近年来以小泉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正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自卫队成军”,并着力加强与美军事合作,一方面以朝鲜导弹威胁为由引进美军装备,加大投入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美军调整战略部署,增加与美军协同演练,推进与美军一体化发展。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近年日美军事合作的重头戏,也是日本巩固与美联盟关系,拉美国支持其政治、军事大国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日本防卫厅已拟定计划将于2004—2008年4个财政年度投资5000亿日元(约合46.2亿美元)用于从美国引进装备和研制开发。现已先后投入了2865亿日元,2006年预算又投入1500亿日元,力图于2007年内实现由安装在“宙斯盾”驱逐舰上的“标准-3”反导系统进行高空拦截,若拦截失败再由安装在陆上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进行低空拦截构成的两阶段拦截导弹防御体系的建立和初步运行,继而于2010年前完成对4艘装备有“标准-3”反导系统的“宙斯盾”驱逐舰和3个“爱国者-3”反导部队的部署。反导系统一旦建立,将不仅意味着日本导弹防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日本将拥有相应的远程打击能力。日本国土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人口1.262亿。自卫队总兵力23.8579万人,其中陆上自卫队14.496万人,装备有坦克1000辆、装甲车1220辆、主要火炮7660门、岸对舰导弹发射架60部、反坦克发射架605部、防空导弹发射架1099部、陆航飞机511架;海上自卫队4.439万人,主要装备有舰艇146艘、海航飞机203架;航空自卫队4.5459万人,装备有各型飞机468架、防空导弹发射架140余部。另有隶属海上保安厅的准军事部队1.2258万人,配备各型船艇518艘、飞机75架和预备役4.47万人。仅从以上数字便可以看出,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其军力早已大大超出了自卫的需要。

韩国与朝鲜是东北亚地区最具对抗性的两个实体。“冷战”结束后,双边关系虽然持续趋缓,但双方戒备与军事扩张却一直没有停止,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随时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作为首要目标,把维持对军队的投入和保障作为最优先的政策选择。这一点在朝鲜表现得更为突出。朝鲜战争后,朝鲜的经济便融入了苏联构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在安全上受到苏联和中国的支持。苏联解体与“冷战”结束不仅使朝鲜经济一下陷入了困境,同时也使之感到了来自由美国支持的南方的更大威胁,因此无论国家如何困难都始终坚持“先军思想”,始终保持了对军队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较高的比重,基本占到了25%左右,从而也使朝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相比之下韩国的情况则相对较好。其利用美国为其守卫国门之机将精力主要投入到了经济建设上,并很快与朝鲜拉开了距离并保持了相对的优势,军费投入虽然占GNP比重不高,但绝对值则一直多于朝鲜。

朝鲜国土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比韩国稍大,自然资源也较丰富,而人口则仅有韩国的一半稍强,计2200万人。但朝鲜保有的常规兵力多达117万人,远远高于韩国。此外还有准军事部队18.9万人和包括教导队、工农赤卫队、红色青年近卫队在内的预备役兵力748万人。朝鲜的作战力量仍主要依靠陆军,经济的长期困难也使得朝鲜武器装备老化较为严重,许多较早期从苏联进口的装备都处于需要更新和升级状态。1999年6月15日发生在黄海海域的朝韩海上冲突中朝鲜舰艇一沉三伤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双方军备性能上的差异。但朝鲜方面对新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却一直没有停止,目前最大射程为300千米~500千米的飞毛腿B/C型导弹和最大射程为1300千米的劳动者1号导弹已实战部署,最大射程为6000千米的大浦洞2号也已成功地进行了试射,1998年8月还进行了“人造卫星”发射实验。此外朝鲜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已基本掌握铀浓缩技术,并拥有一定数量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钚。在生化武器方面,估计拥有炭疽、天花、霍乱等菌体13种,神经、血液型化学制剂约3000~5000吨。

韩国的国防则仍在依靠美军的协防。2003年驻韩美军开始按新部署计划调整,逐步从三八线前沿及前方地区后撤,2011年前将全部撤到北方常规炮火覆盖以外的汉江以南地区。同时韩军也在逐渐接管更多的安全防务。此外,驻韩美军的人数也将按计划削减,至2008年将由现存定员的3.7万人减少到2.5万人。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先后从驻韩美军中调走3790余名官兵支援伊拉克战场,至今均未返回。韩国国土面积9.93万平方千米,人口4545万人。韩军目前总兵力68.77万人,正在计划裁减。根据韩国防部2005年9月公布的“2020国防改革方案”,至2020年韩军将减少人员18万人,保持50万人水平。韩国裁军是基于对朝鲜半岛形势趋缓,朝鲜经济困难无力“南侵”的认识,同时也是为了推进质量建军,向高技术发展,实现由人力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韩海军目前已建造了7艘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韩国型驱逐舰”,空军2008年8月前还将装备40架F-15战斗机。届时韩军将更有能力预防日本潜在的海上威胁,同时空军作战范围也可以覆盖整个朝鲜半岛。目前韩国陆军56万(2020年将减至38.3万)人,装备有坦克2330辆、装甲车2520辆、各类火炮约11432门、地对地导弹发射架12部、防空导弹1090余枚、陆航飞机424架;海军6.3万(2020年将减至5.9万)人,装备有水面作战舰艇164艘、常规潜艇20艘、海航飞机59架,辖海军陆战队2.8万人,装备坦克60辆、装甲车102辆;空军6.47万人,装备各型飞机849架(其中战机538架);准军事部队4500万人,配备各型舰艇84艘、起重机9架。另有预备役304万(2020年将减至150万)人。

东北亚区域的军事战略态势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美国在亚太军事力量部署的影响,考虑到美国超强的远距离投放能力,甚至直接受到其整体军事战略的左右。美国在亚太地区常年屯兵10万人,除在韩国驻军外,还在日本建有横须贺、厚木、佐世保、岩国、普天间、横田、嘉手纳、三泽、座间兵营等基地、设施133处,常驻兵力4.5万人。随着“先发制人、灵活反应”军事思想的确立,美国围绕向全面信息化转型、加大应急反应和快速部署能力的全球战略部署调整已拉开序幕。在亚太地区重点加强以美国本土关岛基地为中心的网络布局。在减少驻韩国美军的同时将在三年内投入110亿美元用以提升战斗能力,包括提高情报搜集能力、升级武器系统和部署“爱国者-3”导弹系统。美第1军作战司令部由美国本土移至日本座间基地的计划已获得日本政府的批准。届时新整编的美第1军“新概念陆军指挥部”将具有某种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性质,必要时可指挥陆、海、空、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联合作战。同时驻日美军司令部也将由横田移至座间以便于协作。驻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第13航空兵司令部将移至日本与驻扎在横田的第五航空兵司令部合并重组,以加强威慑和作战能力。此外,驻日本冲绳的海军陆战队也将部分移至澳大利亚,空缺由日本增兵弥补,日本还计划在冲绳增加部署F-15战斗机。调整后的美军太平洋地区的部署将大大增强其作战的整体机动灵活性能,从而增加对该地区的威慑和干预能力,同时又降低了美军自身的风险。

综观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形势,仍然比较稳定,与地区政治相配合基本保持了地区不对等的均衡,但也稳中有忧。表面似乎更加趋于平和,而各国战力则都在提高,且差距拉大,特别是在部署上带有明显的针对性。美国调整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加强美日、美韩协同,增强军事干预能力,无疑将鼓励其在参与、处理亚太事务中表现出更强硬的一面,也无疑在态势上加大了其对东北亚热点地区的威慑力,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以武力干预朝鲜和台海事务的可能性。毋庸讳言,中美间的战略合作也是靠实力支撑的,当前美国与中国“加强”合作是主流,是出于反恐、解决朝核问题等客观利益需要,但就长远战略而言,美对华全方位遏制才是本质,他不会甘心容忍一个可能与其平起平坐、一个可能对其霸权构成挑战的国家或集团的崛起。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军队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性发展,维持了国家应有的必不可少的军力。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装备水平均有相应程度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证国家不被分裂的能力,同时也为中国成为地区大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整体衡量,中国对军队的投入还是低水平的、军备也仍是低水平的,尚无法与日本和俄罗斯相比,与中国的地位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有相当的差距。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实质上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力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无理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