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
尊老不是说空话,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养成尊老敬老的习惯。
1.尊老是亲情的重要体现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老年人最大的一个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痕迹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是支撑他们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
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绝大部分都记不住多少。由于长期独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大多数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这就需要我们有加倍的热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结,取得老人的信任。
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就以自己的才华和敬老而闻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黄香读书到深夜,母亲叫他早点休息,他却钻进了父母的被褥。
父亲问他在做什么?
黄香从被褥里爬出来,说:“冬夜十分寒冷,我为双亲温一温床,好让二老歇息呀!”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出黄香对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孝敬啊。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他们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魂。
我们要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选择,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为老人创造颐养天年的环境,并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新的社会价值和家庭价值,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每个人都会变老,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家里,许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们,再想到自己。所以,我们做什么事也应该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们不仅要尊敬家里的老人,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没有儿孙的老人如果是你的邻居,就抽空跟他聊聊天吧!
2.尊老是必须培养的美德
尊老不是说空话,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养成尊老敬老的习惯。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尊老呢?
(1)奉献爱心
爱心是对长辈无日无夜的关怀,虽贫病交加而不弃,作为子女对老人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因为老人曾经对社会作出过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子女操劳终身,倾注了全部心血。因此,当他们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应当得到社会、子女和家庭成员的尊敬、关心和照顾。
尊重、尊敬、赡养老人,既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子女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精神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经常与老人谈心,悉心进行心理疏导和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老人的想法和需求,消除孤独感、怀旧感、退化感,时时、处处、天天让他心情快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倾注孝心
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
为人没有孝道也就没有道德,而没有道德的人是不可能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服务社会、做好工作的。
我们要把孝敬老人当做做人的起码准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当做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做家庭必须做到的美德,把关爱、孝敬、尊重老人当做自己神圣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老人在世时,真正做到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他们,从精神上亲切热情地安抚和宽慰他们,让他们无论是在物质世界和还是在精神世界里都能够幸福地安享晚年。
(3)做到细心
奉献爱心,倾注孝心,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亲切热情,关心备至,让老人心情舒畅;更表现在行动上周密细致,细心照料,让老人感到温暖。
总之,我们要向老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孝心、细心、耐心、恒心,让老人安心、放心、开心、舒心、宽心,形成温馨、和谐、融洽、和睦、美满的家庭氛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人尽情享受儿女给予的关爱和温暖,健康生活,心情舒畅,晚年幸福。
贴心小提示
朋友们,其实尊老敬老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让我来给你再介绍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吧!
1、不要公开顶撞长辈
老年人的自尊心很强,即使在家中已经不是处于主导地位了,但还是喜欢发表一些权威性的意见。对此,我们小辈切忌公开顶撞,特别是在外人面前公开顶撞,会使老人接连几日耿耿于怀。而尊重他们的意见,则会使他们高兴。
还应注意,老年人往往习惯于过去曾经成功地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有些方式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但他们仍要坚持,表现出明显的固执现象。
对老人提及的一些似乎可笑的问题,不应嘲笑;对老人的固执己见,也不应顶撞,而应该耐心地把意见听完,采纳其中合理的成分。
2、不要限制老人活动
老人原来天天上班,接触的人和事很多,觉得不得闲。一旦退休,会感到生活冷落下来,甚至有被隔绝在沸腾生活之外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产生各种渴望,如渴望找点事做做,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小辈陪陪他。
因此,我们小辈不要替代老人做他们能做的事,使他们处于孤独状态。相反,应积极鼓励并安排老年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使他们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3、不要嫌老人唠叨
人到老年,由于对远事记忆良好,常常十分留恋过去的生活,并经常回忆和唠叨往事,乐此不倦。我们年轻的小辈想象未来比较多,因此,对老年人的这种叙旧往往不耐烦,这不应该。
怀旧现象是老人的一大心理特点,他们往往从怀旧中得到某些精神安慰,但过多沉缅往事也会对老人身心健康不利,因此,可多劝慰老人,使他们热爱现实生活。
4、不要厌烦老人的衰退
一些老年人由于视觉减退,不能胜任某种工作或参加某些活动而情绪消沉;由于听觉迟钝而再三询问,或者因误听别人的话而情绪激动;由于味觉失灵,对茶饭不满而发脾气等。
这些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往往使一些老年人感到自己已进入迟暮之年,所以明明身体没有什么不好,却觉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我们小辈应体贴老人的这些心理变化,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