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达延可汗的对手,首推王越。连老婆都死在他手里,说名将,那是相当的不过分。
就在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熬夜批阅奏章的朱祐樘,从堆积如山的奏章里翻出一封喊冤信,信里控诉了他在成化朝末年遭受到的,以及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还有如今艰辛的流放生活,强烈要求立即,并表忠心说,我身体好,还能为国家工作很多年……
朱祐樘很重视,立刻召来他最信任的两位大臣,兵部尚书马文升和吏部尚书王恕,出乎他意料的是,两位平时非常团结的爱卿,竟然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对立:王恕坚决主张此人不可再有,不但不能用,还要再踹上一脚,让他彻底不能翻身;马文升却委婉的表示,他还是有才干的,国家正缺人,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在听完两位老臣讲述了这个人的所有故事后,朱祐樘思虑良久,终于决定:同意他的要求,赐官职右都御史(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但这是名义上的,让他回乡归养,安享晚年。至于重新启用……等需要的时候再说吧。
这个人,就是大明朝一代名将王越。
中国古代戏曲素来有歌颂名将的传统,但凡是战场上立过功的,都能成为戏曲节目的主角,比如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宋朝的杨家将、唐朝的薛仁贵……至于王越,倒也是主角。只是这个主角很蹊跷,比如今天你要到他的家乡河南浚县,听一听剧团的豫剧,就能看到戏台上光芒万丈的王越,响当当的正面人物,舞台上斗奸臣,惩贪官,伸张正义为民做主,比包青天还包青天;可是再多走几步路,来到一河之隔的淇县,同样是豫剧,却见里面的王越鼻梁上一抹白灰,戏台上上窜下跳,强男霸女陷害忠良无恶不作,直叫人恨得牙根痒痒。
一河之隔,同是豫剧,反差怎么这么大?
翻翻史书里的反差就更大了,有说他建功边陲,有不世之功的;有说他爱民如子,体恤士卒,为官清廉的;还有说他勾结奸党陷害忠良的……五花八门的说法,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但不管是哪个说法,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他很厉害。
王越,字世昌,河南人,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出生在河南浚县钜桥镇冈坡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出身贫农,吃穿住行都跟人家没得比,但是,他却有着过人的天赋。
相貌的天赋好,《明史》说他“相貌奇伟”,标准的美男子。读书天赋好,再生涩的文章过目不忘,业余还爱好读各类兵书。射箭也准,《罪惟录》里说他“多力善射”。至于拳脚兵器,没有记载,但从他后来时常身先士卒力斩顽敌的表现看,应该不差。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王越参加科举考试,从乡试杀到廷试,各个关口全是一次性通过,可到了廷试,出事了,这让那年全国的廷试学子都记住了他:倒霉孩子。
事情是这样的,廷试现场,大家都在认真答题,王越也走笔如飞,对答如流,谁知就在快要答完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刮过,不偏不倚,恰好刮走了王越的试卷,真个倒霉到喝凉水都塞牙。
想想看,要是换到高考考场上,某个考生的答题卷子,在眼看就要答完的时候突然被风刮跑了,那该是什么感觉?心理素质差的,除了嚎啕大哭外,晕过去都有可能。
可王越既不嚎啕也不昏厥,而是不慌不忙,向考官重新要了一张空白卷,然后继续走笔如飞,竟然在剩余的时间里全部答完交卷,最后高中二甲进士。
临危不乱,处乱不惊,着实厉害。这件事不但见于明史,在当时更是作为一件奇事流传,有说他天生富贵的,有说他满腹经纶的,但是大部分人在啧啧称奇的同时,却忽略了这件事所表明的他最重要的素质:性格。
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无论多么困难的局面,都要坚持下去,绝不放弃,为达目的绝不罢休。纵观他一生的起伏,他就是这么做的。
而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件事:打仗。
王越爱打仗,不是为了升官而打仗,而是天生爱打仗。小时候他就喜欢习武读兵书,甚至上课的时候偷看孙子兵法,他在里写道:“寒窗苦读之岁,手不释卷,感两宋之亡,胡虏入侵之恨,时常愤懑于胸,故苦读兵书,以期有所为。”金戈铁马的梦想,应该是从那时起生根。
怀着打仗这个梦想的王越走进了官场,然而他的第一个工作不是打仗,而是司法。官职是陕西监察御史。
这个职务,差不多相当于省检察院检察长,权力很大,官位是七品,对于新科进士来说,不算差。但是这个任命,对于王越来说,却有别样的意义:实践意义。
因为他的工作地点是陕西,那里临近前线;而他的工作内容,也包括巡查前线的备战情况,在各个边关来回跑。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这个从小酷爱战争的青年第一次直面战争。从以往纸上谈兵的读兵书,到凭空的琢磨,再到亲临前线,看见时常入侵的蒙古骑兵,看到边陲的现状,铁马金戈的图景,渐渐在心中清晰。
可是刚刚触摸到战争的脉搏,王越却被调走了,调任浙江御史。那年头浙江是鱼米之乡,比陕西发达,各方面情况都要比陕西好,监察御史权力大,赶上案子还有油水可捞,应该说是个好差事。然而这个好差事,却给王越带来了麻烦。
王越刚到浙江,就赶上告状的。都是民告官:有告知府占地的,有告知县占地的,有告镇守太监侵占民产的,泣血哭诉一箩筐。
年轻气盛的王越愤怒了,大明天下,怎能容贪官污吏胡作非为:查!
查来查去就查出了麻烦,凡是涉案的官员,都是在朝廷里有点头脸的,不是太后娘娘的亲戚,就是朝臣们的亲信,个个得罪不得。但年轻的王越不管这个,他认真的履行了职责,如实的上报中央,并附带个人意见:严肃处理。
然后……然后就没下文了。
从此之后,王越发现,他在浙江越来越难过了。各个部门的同僚都不配合,查案的时候处处制造障碍,想做的事情一件都做不下去,本来打好主意为民请命,就是断头流血也在所不辞,但是现在却什么也干不成。这群人当面不骂你,却在背后搞你,呆在这地方,就像手脚被捆了绳子,啥也干不了。
好在这日子没过多久。景泰四年,王越父亲去世,回家“丁忧”。这是明朝官场的规矩。个别被王越打击过的官员,于是趁机弹劾报复。
伤心的王越就这样回家了,官场的头两年折腾一场,一事无成。
这以后他就开始思索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不缺才干,也不缺工作精神,缺的是什么?
人脉。上头没人,干什么也难。这是王越得出的答案。在丁忧四年之后,苦苦思索得到的答案。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忧期满的王越重新启用,回京城担任监察御史。
这次的王越可不一样了,回到京城后处处夹着尾巴做人,除了多干工作外,几乎很少说话。这种工作态度也很快受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寇深的赏识,并委任给他一个重要职务:执掌案牍。
所谓执掌案牍,就是批阅各地御史送上来的奏章,写好意见后送交上面。虽然也是七品,可这是个好工作。要知道,御史弹劾是明朝官场斗争的主要形式,在刀光血影的官场上,信息就是生命,掌握信息的王越,自然成为各方面拉拢的对象。
而在各方面拉拢他的人里,王越冷眼旁观,从不轻易下注。在经过了无数次选择以后,终于确定了一个人做为自己未来的靠山:李贤。
这个人在当时只是礼部侍郎,不显山不露水,但是王越却倾心结交,结交的方式就是向李贤透露各种有关于他的御史弹章。对于这种帮助,李贤当然感激万分,两人也成为了朋友,交往的过程里,李贤看出了王越一肚子的兵法,大为佩服。
事实证明,王越赌对了。
赌对了的结果就是节节高升。先是李贤高升,取代了徐有贞等人成为内阁首辅,又成为朱祁镇临终前重要的托孤大臣。当然王越的好处也少不了,四年后从正七品直接提拔成了正四品的山东按察使,这是官场上最梦寐以求的“连升三级”。接着北方边患吃紧,李贤推荐王越,自然继续高升,官至山西大同巡抚,兵部右都御史,级别为二品,又是连升两级,这是天顺八年的事情了。从回京到封疆大吏,仅用八年。
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越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打仗。
踌躇满志的王越来到了大同,然后不出意料地看到了他面前的军队:烂摊子。
士兵面黄肌瘦,官员贪污腐化,城墙年久失修。蒙古骑兵常常来骚扰,每次来了明军都作鸟兽散。这就是他所面临的现实。
王越是个现实主义者,二话不说开始动手改革。武器陈旧,没关系,有李贤关照,给中央打报告要钱换;战斗力低下没关系,练!怕苦怕累没关系,罚?不服我这个文官?拿弓箭来,骑马射箭,样样满分,服不?官员贪污克扣军饷?没关系,以后发军饷,都是每月初三统一列队领军饷,人人有份,谁也贪不着……
一番整治下来,大同面貌焕然一新,原先好似豆腐渣工程,常常吸引蒙古人光顾的地方,而今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但王越却遗憾,本来想好好打几仗,可蒙古人来了几次后,被打退了就再也不敢来了。如今的大同,风平浪静。
其实这不奇怪,抢劫也是要看成本的,柿子拣软的捏。没关系,王越,你很快就有机会了。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机会来了。
河套地区的蒙古问题越来越严重,多支蒙古部落在此聚集,时常南下骚扰,成了他们南侵的大本营。长此以往,边境烽火连天,永无宁日。
这个问题,即使是懒散了一辈子的成化皇帝朱见深也不能坐视了,打七精神开了几次会。此时李贤已经去世了,京城里的阁老们经过一致商议:打!
所谓打,就是要发动军队,打一次大仗,彻底剿灭河套地区所有的蒙古部落,一劳永逸地解决河套问题。计划很激动人心,很严密,当然,也很不靠谱。
蒙古人的战斗力是什么档次?明军当时的战斗力是什么档次?皇帝不清楚,纸上谈兵的大臣也不清楚,但是王越清楚。
不过清楚也没用。不靠谱的计划是皇帝订的,你敢说半个不字?不但不能说不,还要坚决执行。
于是,王越被任命为赞理军务(参谋长),与总兵朱永一起,承担起这个重任。
很快王越就发现,朱永是草包。
草包干的草包事很多,最突出的一件就是,有一次两人带千人巡逻,突然遇到蒙古人的小股骑兵,身边的士兵当场跑掉大半,身为统帅的朱永吓得惊慌失措,想立刻拔马逃命。关键时刻,还是王越喝止了他,命令剩余的士兵列阵,和蒙古人对峙。对峙到黄昏时刻,蒙古人怀疑有埋伏,全军撤走,这才安然回来。
见了敌人就吓破胆的军队,见了敌人吓破胆的统帅,这就是大明的兵,这就是大明的将。靠这些人来收复河套?孙武再世也办不到。
王越不是孙武,可办不到的事情也要办,咋办呢?
八万人的军队,按照王越的估计,能和蒙古人拼命的只有一万多人。大战当前,训练士卒是来不及了,有多大锅下多大米吧。
王越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步步为营,以碉堡为依托,不是主动进攻,而是积极防御。打一下就跑,吸引蒙古人来攻你的碉堡,几番下来互有胜败,看似不怎么样,可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本来不错的局势,到了朝廷重臣眼里,却很糟糕。于是各类弹劾如雪片一样飞到朱见深那里。成化三年、成化六年,明朝两次大规模的搜套行动,都是由王越用这种方式完成的。
在大臣们看来,这事说轻了是抗旨不尊,说重了是畏敌如虎,胆小怕事。尽力抵御外敌的王越,就这样受尽了朝臣的唾骂。
可是王越不反驳,也没法反驳。大臣们不知道前线是怎么回事,一个个夜郎自大,要证明自己,口水说干了也没用,只有等待机会,一个打胜仗的机会。
他等到了。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九月,王越收到线报,蒙古可汗满都鲁率各部全线出动,向甘肃天水、定西地区发动大规模抢掠。其设在红雁池(今内蒙古鄂尔多斯旗王府西南)的大本营兵力空虚。王越抓住战机,调集了五千精骑(这是他麾下仅有的可以抗衡蒙古骑兵的部队),直捣其大本营。大军从延绥出发,夜行八百里,直插红盐池。路遇狂风大作,众军皆慌,一老兵坦然道:“此天助,乘风击之,必大捷。”王越连忙下马行礼,当场提升这位老兵为千户(团长),一时间全军士气大振。虽后是总攻,血战,大获全胜。
当饱掠而回的蒙古大军乐呵呵归来时,他们看到的,是红盐池遍地的尸首,烈火焚烧过的痕迹,是一场直捣其死穴的失败。全军嚎啕,渡河撤出河套平原。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一场正确的战争。
付出了无数次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夹板气,撺掇挑唆,王越终于打了一场打胜仗。
可王越却继续迎来麻烦。
首先是继续弹劾,谣传说王越这一仗抢了多少金银财宝,说王越“杀良冒功,屠戮无辜,尸横千里,惨不忍视”,“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虚耗天下国力已成个人之功”……一场大捷,四面树敌。
明宪宗的态度也很微妙,先是加太子少保,象征性的赏赐了一下,然后又封为三边总制,这是一个掌握延绥、甘肃、宁夏三地军政大权的实权职位,可不久之后又派威宁伯蒋婉接任,命王越“提督军务”。虽然兵权依然在手,可味道毕竟不对了。王越聪明,知道这是功高震主,连忙上书请求交出兵权,回都察院任职。明宪宗果然龙颜大悦,立刻允准,并赏赐王越正一品禄。一场灾祸,总算躲过去了。
可以后怎么办?树敌这么多,而今又没了兵权,回京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在高层找到一个支持者。
这时候,有个老部下却给王越牵了条线:找他,一定行。
这个老部下叫韦英,是从前王越军中的百户(连长),后来调任到御马监(宫廷卫队)任千户(团长),而他给王越介绍的人,正是他的直系长官,大内宫廷御马监总管:太监汪直。
他确实有权,是当时明朝宦官中最受明宪宗恩宠的人,也是当时几位宦官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攀附上他,就可以呼风唤雨。
但是怎么攀附呢?王越穷,送礼,那是倾家荡产也送不起。让人家当你后台,凭什么?
可攀附汪直,未必要用钱。王越很快找到了办法:尊重。
汪直是战俘出身,多年来受尽了歧视,即便如今权倾朝野。不但许多文官瞧不起他,连宫里的一些太监也瞧不起他。可王越不然,见到汪直,每次都毕恭毕敬,极尽讨好赞美之词,满腹的经论,全用来唱赞歌。甚至在无人处遇到汪直,还会毫不犹豫的对其行跪拜礼,这礼貌,一来二去,把汪公公乐得脸上开花。
果然,不久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王越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左尚书,浴血奋战十年没能得到的职位,在一个太监的帮助下得到了。
得到的结果,是另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的大捷。王越率兵,汪直监军,从大同出发,杀至兴宁海(内蒙古绥宁县),大破鞑靼军主力,鞑靼可汗只身以逃,北部边陲的蒙古游牧骑兵遭到致命打击。战后论功行赏,爵封咸宁伯,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位因军功封爵的文臣之一。另一位边臣余子俊在王越打下的地盘上修筑起边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存于内蒙古地区的,佑护了无数边关百姓的明长城。
这是他在成化朝最光辉灿烂的一场胜利:踏破贺兰山。
可光辉灿烂了以后就是灾祸。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汪直失宠被贬。王越受株连,贬官安陆。
攀附过权阉,打过胜仗,有本事,没名声,这就是王越,清廉的王越,才能卓越的王越,身背骂声的王越。
他的才能、苦心、决心,朱祐樘都知道。可知道也没用,这人不好用,谁用谁挨骂,只好这样,用得着的时候再用吧。
到了弘治十年(公元1498年),用得着的时候到了。
此时国内形势一边大好,吏治经过整顿,政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由刘大夏、白昂、徐贯等大臣修建的水利工程也都全线竣工,经济改革如火如荼,国家财政收入直线上升,百姓生活也日益安定。却唯独一件事情,让朝野上下如芒在背:边患。
边患的主角当然是达延可汗。在弘治初年的国书事件后,达延可汗消停了一段时间,可是从弘治六年开始,随着鞑靼势力的日益强大,达延可汗又开始频繁侵扰明朝边境。先是鞑靼六年入侵瓜州,都督许钦战死;接着弘治八年入侵大同,联营二十里,火光通明,当地军队不敢与之作战,只能远远观望;弘治九年侵扰延绥地区,掳掠人口牲畜无数……
朱祐樘急了,边患问题不解决,国家将永无宁日,怎么办?
按照马文升的意见,朱祐樘搞了一系列动作,裁撤冗兵,整理军囤,更换装备,加强边境将领的自主指挥权,能干的都干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大为提高,可是碰到达延可汗,却照样打败仗,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明朝并不缺乏将才,可是明朝的边境防御,是以“九边”为核心,依托长城工事进行防卫的,漫漫长城边界,蒙古人集中力量,就能破其一点,而明军被动增援,可以说是顾此失彼。加上达延可汗又是一个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虽然汉人的兵书没有读过,但什么声东击西、虚实结合之类的花招,多年来耍得炉火纯青,牵着明军的鼻子走。以至于明朝边将一听到他的名字就怕三分。大同一战,明军根本不敢与之作战,只能被动防御,眼睁睁的“礼送”他抢完了离开。
所以,要对付这个人,就需要有卓越进攻天才的将领,主动出击,在硬碰硬的野战里打败他。
在当时,擅打攻击战的人里,最出色的当属王越。
可这是个问题人物,和汪直挂钩呢!用了就要挨骂,还是能不用就不用,明王朝搞全国选拔,先后选择了七个人担任“三边总制”,结果证明全不合格。最后实在没办法,吏部尚书屠庸推荐:用王越吧。
问题越来越严重,不用也要用了。
弘治十年十月,朱祐樘下旨:王越起复三边总制,负责延绥、宁夏、甘肃三边事务。任务急,责任重,对手,就是和王越有“杀妻之恨”的达延可汗。
刚到任没一个月,达延可汗来了。
这次入侵来得很凶猛。蒙古人兵分数路,在延绥、宁夏、甘肃三省疯狂入侵,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来无影去无踪,叼一口就跑。
目的很明确,打的就是王越。我分路出击,你朝哪里打?打完了我就跑,有本事你就来追!
经过达延可汗数年的经营,蒙古军的纪律性和机动能力,都大为提高。绵延的烽火间,王越忧愁地看到,眼前的蒙古人,比几十年前更强大;眼前的达延可汗,正值二十四岁,春风得意马蹄疾。而自己,已经是七十二岁的白胡子老头了。
后生可畏啊。但来不及感叹了,重要的是如何打退这次进攻。眼下正是秋收的时候,如果任其肆意攻击,边关一年的粮食收成、百姓的家当,恐怕都要荡然无存。而且,这次任命他这个职务,朝廷的非议相当大,言官们正轮番骂着,一旦打不好,一世英明尽毁。
更重要的是,他是惟一一个被认为能够对付达延可汗的人。他不行,还有谁行?
论战斗力,明军此时的战斗力,比成化朝时候要强许多了,但是真要恢复到永乐时期,和蒙古人能够进行硬碰硬野战的地步,也还需要时间,所以硬拼是不可取的,还是只能智取。
可怎么智取呢?达延可汗勇悍如狼,狡猾如狐狸,他这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先通过持续频繁的小规模骑兵骚扰,把你累得气喘吁吁,然后再集结兵力,发动致命一击。可问题是,你明明知道,又能怎么办?追你追不上,守你也守不住,还有什么办法?
有,有一个办法,一个十多年前用过的办法,只是这次,他还会上当吗?
这个办法就是集中兵力,猛扑敌人的老巢,直接纵深打掉他的指挥中心,如此一来,敌人的进攻就将全面瘫痪。
可这次他的老巢会在哪里呢?咸宁子海?红盐池?王越按兵不动,并传令三军不可轻易出战,然后大量派出侦查骑兵仔细搜索,在经过了无数次细致的判断以后,综合所有的细节,王越找到了这个地方:贺兰山。
一定在这里。但是怎么打?像上次那样,直接轻骑奔袭,直捣老巢吗?不可能了,蒙古人的防备一定非常严密,稍微一点风声他们就会做好准备。那怎么办?
王越终于做出了决定:打!
这次不再是五千骑兵,而是全军尽出。和上次不一样,这次是分四路。其中三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游进,迷惑敌人;第四路跟随自己,直捣贺兰山;其他三路绕道后在贺兰山外会合,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贺兰山发动猛攻!
七月十五日,明军全体出动。经过急行军,来到贺兰山外围。达延可汗果然上当,蒙古军没有做任何防备。攻击。四路明军同时发动进攻,杀声震天……
数日后,一道报捷的文书传遍了京城——贺兰山大捷,鞑靼可汗仅以身逃。
两次。两次直捣鞑靼的老巢。两次与活捉鞑靼可汗的奇功擦肩而过。命运给王越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但这没什么了,重要的是打赢了。朱祐樘大喜,蒙古人成群窜逃,北部边关,又一次重回安宁。
北边安宁了,王越却又麻烦了,因为宫廷里死了个宦官。
这个宦官叫李广,是朱祐樘的贴身内侍,平日里作威作福,民愤极大,后来犯了事,怕朱祐樘降罪,竟然服毒自杀了。
人死了,可账不烂。言官们来精神了,拼命上奏章鞭尸,还爆了个猛料:李广和王越有勾结。依据是,王越曾经和汪直有勾结,所以这次也一定和李广有勾结。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就是明朝言官的水平,足够给联想集团做广告的水平。
可饱受谩骂的王越却再也受不了打击了。虽然皇帝没有表态,但成化朝末期对他的清算历历在目,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死不怕,怕的是折腾。就这么怕了数日,终于惊惧而死。
而死前他给朱祐樘的最后一道奏章,是关于哈密卫的。其中“哈密不可放弃”“边民不可轻弃”,字字句句真知灼见,关于个人的清白问题,只字不提。
有前科,有仇家,军人的战功比不上文人的生花妙笔,踢又何用。
王越死讯传到京城,朱祐樘大为悲痛,停朝一日,以示悼念。
在整个弘治朝,享受到这种待遇的臣子,除了王越外,只有一辈子做好事的徐溥了。待遇相同,生前身后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但他们都是伟大的,无论言官如何刻意的抹黑,无论今天红脸白脸的争论,我们所记住的,是他坚持的一生,和踏破贺兰山的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