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被遗忘的盛世
10646000000010

第10章 大明最强内阁:弘治朝的阁老们

如果我们把明朝政府比作足球队的话,那么皇帝可以算是足球队的主教练,而负责国家行政方针运转的内阁,则可以被看作足球场上负责球队攻防运转的中场。而身为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更可以被看作足球场上佩戴袖标的场上队长。

而明朝皇帝与内阁的关系往往会碰上如下的情况:队员迷糊,教练无能(成化朝时代);教练专横,队员挨整(崇祯朝时代);队员不错,队长混蛋(嘉靖朝时代);队员互掐,教练无能(隆庆朝时代);而最让人抓狂的,却是球队战绩不错,但教练碰上了球霸,说话不管用(万历朝张居正时代)……

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教练有水平,队员有干劲,上上下下团结一致争取胜利。这是每个明朝皇帝都梦寐以求的,做到的人却并不多。朱祐樘,则是这为数不多里的一个。

他能做到这一步,也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找到了最佳的搭配组合。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清洗了前朝旧臣的朱祐樘,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套内阁班子:刘吉、徐溥、刘健。

三个人都是朱祐樘做太子时的老师,其中两个在前面已经露过面了,刘吉是个老油条,刘健是性格暴烈的炮筒子。而露面不多的徐溥,在弘治朝初年的内阁班子中,却是最受朱祐樘信任的人。

徐溥,字时用,江西宜兴人,景泰五年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工作,入阁的时候已经五十九岁,可谓是饱经风霜了。

所谓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宦海沉浮几十年,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不被人骂也是不可能的。在明朝做到中央级的高官,如果背后没人吐口水,那是相当不正常的。

可徐溥偏偏不正常,从基层到中央一路爬上来,人人一看到他,准想到今天政府机关门口看传达的慈祥老大爷,不管奸臣还是忠臣,都会情不自禁的赞叹一句:好人啊。

徐溥是好人,在那年头好到地球人都知道。内阁里的搭档刘健,是个标准的急脾气,从来都是三句话不合就翻桌子,唯独和徐溥讨论工作的时候客客气气,凡事礼让三分。内阁首辅刘吉,是坏到脚底长疮的小人,素来善搞蝇营狗苟打击报复,却对徐溥尊重有加,出了矛盾也退避三舍。至于拿得罪人当家常便饭的王恕,竟然也和徐溥保持长期良好的工作关系,退休回家了也不忘写称赞徐溥,表扬他“一心为公,国之干器”。做人做到这一步,可谓是登峰造极啊。

但这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还是因为他为人正派。正派到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自我批评。他做“自我批评”的方法很有趣:在在书桌上摆两个瓶子,一个瓶子装黄豆,另一个瓶子装黑豆,如果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往瓶子里装一颗黄豆,如果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就往瓶子里装一颗黑豆。每天都要检查一下两个瓶子到底是黄豆多还是黑豆多,如果发现黑豆多了,就做深刻的自我反省。大半生的宦海沉浮,他就是从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走过来的。

严于律己的徐溥是个绝对的好干部,生活艰苦朴素,不背后乱说闲话,不耍阴谋诡计,不搞贪污,只是一门心思干工作,光明磊落对待同事,勤勤恳恳上下班。他的为人处事,忠臣服,奸臣也服。一句话,这是个品德高尚的厚道人。

但选阁老不是选标兵,人品好也不一定意味着工作能力强。事实上,朱祐樘之所以重用徐溥,除了品德原因外,更因为《明史》中评价他的一个词:凝重有度。

解释一下:凝,是指含蓄;重,是指稳重;有度,是指有气度,胸怀宽广。这个词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徐溥是一个含蓄老练,做事稳重,胸怀宽广的人。

这样的人不进内阁谁进内阁?

这正是朱祐樘重用徐溥的原因:弘治朝初年的国家政局,其实还处在过渡阶段,前朝的弊政要革除,积累的问题要解决,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找好,但这一切都要有个前提:国家稳定。

治国就像开车,不开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开快了也有可能翻车,翻车就会没命。只有开得又快又稳,才是高水平的司机。

而内阁就是国家的发动机,在彼时的大明内阁里,油滑的刘吉属于润滑装置,急脾气的刘健属于加速装置,而沉稳老练的徐溥,则是减速操控装置。弘治朝初年的工作不少,人事任免,清丈土地,抗灾救灾,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没有谨慎持重的精神是不行的。而徐溥,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刚入阁的徐溥,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工作能力,大小政务事无巨细,都能安排得妥当。国家要施行大政方针,他反复斟酌,尽量做到不骚扰百姓;同僚之间有矛盾,他耐心做调解工作;中央下派干部到山西,陕西两省清查土地,他事先给人家制定出完善细致的清查步骤与斗争方略,尽可能的在不出乱子的情况下把事情办了;中央要任免地方干部,他严格把关,举荐的都是老成持重的好模范;黄河闹灾要赈济灾民,他担心原先核算的赈济款解决不了问题,又建议增加了三成;国家要修水利工程,他认真反复核算,最后的预算比预期减免了四成;中央要整顿问题,他担心株连过多会出乱子,几次上奏章要求纠偏……总之,既要争取进步,又要谨慎小心,就是他的工作方针。

而他的人缘也一如既往的好。同僚犯了小错误,他既进行批评教育,又千方百计的帮忙遮掩,真正做到治病救人。刘吉整言官整得厉害,他想方设法帮忙营救,“两京之狱”事件里的许多言官都得到过他的庇护。刘吉明明知道,却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总之,上下关系都处得好。

如果仅仅如此,徐溥也不过是个谨小慎微的官僚,而随着弘治朝日渐走向正轨,朱祐樘终于发现,厚道的徐溥还有另一项可怕的品质:固执!

身为一个老知识分子,徐溥也是有坚定的信仰的。他的信仰就是两个字:祖制。

所谓祖制,就是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制订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弘治朝,这些制度有的名存实亡,有的也败坏得差不多了。

这些现象让徐溥痛心疾首。他坚定的相信:朱元璋留下的制度是好的。国家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没有遵守这些制度;要想国泰民安,就要遵守祖制。谁要是敢破坏祖制,我就跟他玩命。

比如叶淇要变更盐法,他认为这纯粹是扯淡,在朝堂上拼命反对。但是当有人污蔑叶淇贪污受贿,他却旗帜鲜明的替叶淇证明清白。后来叶淇辞官回乡,穷得连路费都凑不出来,经济同样不宽裕的徐溥慷慨解囊,送别的时候目送二里地远后,又急匆匆地追上来,气喘吁吁地拉着叶淇的手认真地说:虽然你人要走了,话我还是要说,你改革盐政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修黄河也不例外,白昂要求在山东加挖分流运河,报告打到中央,他是也坚决反对。不但自己反对,还发动大家集体反对。花这个冤枉钱干啥?再说了,朱元璋当年都没这么修过!这次朱祐樘尊重了他的意见,你说不修那就不修吧。结果两年后黄河大决口,整个苏北大地全泡到黄汤里。这下徐大人却又来精神了,六十五岁的老头主动要求去灾区工作,以钦差大臣的身份雄赳赳气昂昂奔赴一线,为治河总指挥刘大夏排忧解难,还走家串户访贫问苦,积极帮助灾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把当地老少爷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徐大人,再生父母啊!

要是当初支持白昂的计划,现在至于费这劲吗?

和同僚玩命,和改革玩命,甚至和黄河玩命,一切都源自徐溥固执的信仰。按照中国官场的惯例,一个拥有坚贞信仰的政治家,不和皇帝玩命是相当说不过去的,在这点上,徐溥果然“不负众望”。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应该说弘治朝的忠臣们已经很知足了:有朱见深这样的反面教材在前面摆着,早把励精图治的朱祐樘衬托的光芒万丈。但徐溥却明显不这么想:英明神武?你才刚上路呢。

因为徐老爷子素来以“向模范看齐”的标准要求别人,皇帝也不能搞特殊。朱见深算啥,你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谁是先进典型?当然是明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了。

朱祐樘很快就感受到徐溥的“严格要求”了……

比如天文台(钦天监)有个叫李华的技术员,因为犯了错误被革职,后来又因为替皇后看风水得到赏识。朱祐樘想:老婆的面子是要给的嘛,要不让他官复原职?徐溥不干了:国家选拔干部是要有组织程序的,不正之风的口子开不得。皇上您下命令可以,不过我是坚决不会听的,如果您一定要下命令,那就先把我撤了好了。朱祐樘当然不会为了一个技术员罢免副总理:算了,那就听你的吧。

又比如朱祐樘有几天起得晚,上朝时间迟了一会儿。按说领导日理万机,上班迟到会儿情有可原。但徐溥又不干了,不但严肃批评了朱祐樘的行为,还借题发挥,把朱祐樘回复奏章太慢和最近业余生活过多的错误都批评了一遍,最后归结一句话:皇上您比太祖差远了!这简直不像大臣提意见,倒像是老师训差生了。

严格要求领导也就算了,徐溥连领导的奶奶也干脆一起严格要求。周太皇太后(朱见深的母亲)想念小孙子了,想召崇王(朱祐樘的弟弟)进京叙叙旧。徐溥又发话了:太祖朱元璋早教导我们说,藩王不能随便进京。所以太皇太后的想法是错误的,是应该改正的。徐溥又非常体贴地对朱祐樘说:皇上您应该做通您奶奶的思想工作,督促她改正错误,要是您不方便去的话,我去。

朱祐樘是个孝顺人,当然不想让这家伙给奶奶添堵,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

每到这个时候,朱祐樘都相当无可奈何。他渐渐明白,这个看似很好说话,办事厚道的老大爷,其实是个外柔内刚,毫不退缩的倔老头。

但朱祐樘总算是好脾气,很给徐溥面子。他明白,这个倔老头是个对国家有益的人。特别是弘治五年刘吉滚蛋后,他接任内阁首辅,与几位同事通力合作,事事以与民休息为先,提拔推荐人才,保证了弘治朝政局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虽然也有黄河决口之类的傻事,但总起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

对这样的人,朱祐樘当然关怀备至。合理化的建议说得再难听也听,不合理的建议也好言抚慰,还经常把他召入内宫单独讨论工作,加官进爵自然更少不了。到了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徐溥已经是太子太师兼华盖殿大学士。该有的荣耀他已经全有了,当官当到这步,已经够本了。

徐溥当官够本了,可身体的本钱已经耗光了。七十岁的他浑身上下全是病,写字手发抖,走路打哆嗦,看文件眼发花,工作效率是大不如前了。他正式向朱祐樘请求退休。朱祐樘非常舍不得,接连挽留了几次,并特准徐溥刮风下雨天可以在家休息。但徐溥一脸苦相:臣实在干不动了,您就让臣享两天清福吧。

弘治十一年,带着朱祐樘丰厚的赏赐,七十岁的徐溥正式退休了。但厚道人徐溥的好人好事,并没随着他的退休而做完。

归乡的徐溥用全部的积蓄在宜兴溪河畔建了一个小宅子,当地地方官为巴结他,下令将宅子门口的一条大路封锁了,为的是怕车水马龙打扰阁老休息。消息传到徐溥耳朵里,徐溥怒了:谁让你骚扰群众的,怎么改的你给我怎么再改回来!

宅门口的溪河波涛汹涌,商旅往来非常不便,徐溥散步的时候瞧见了:这不是个事呀。立刻自己出钱造了一条大船,义务接送两岸来往行人,这就是今天当地依然津津乐道的“徐氏义渡。”

他还把自己的家产也都捐出来了,名下的八百亩水田全都捐给了族人耕种。至于朱祐樘的赏赐?拿出来当“爱心基金”,周围乡亲的婚丧嫁娶,只要有经济困难的,都可以用这些钱来救急。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七十一岁的徐溥与世长辞,追赠太师,谥号文靖。为缅怀他的恩德,他建在溪河边的老宅子,被命名为“世德堂。”

说起这个人,我总想起小时候雷锋叔叔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但是徐溥,这个高尚而固执的倔老头,却完成了这个高难度动作。关于这个人,毛主席语录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作为评价:他是一个纯粹的人。

纯粹的徐溥,以他纯粹的工作方式和做人方式,为弘治朝初年的朝局呕心沥血。但归根结底,他还是个稳重保守的人,就像纯朴山村里守旧的老农,要他勤俭持家可以,要他转换思路发家致富是基本没指望。徐溥是个好干部,保持稳定可以依靠他,但想继往开来,还是要指望别人的。

这里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邱浚。

弘治五年(公元1493年),大学士刘吉滚蛋,礼部尚书邱浚入阁。此时的内阁班子为:徐溥、刘健、邱浚。

邱浚这位老兄前面已经露脸多次了。整王恕这类的坏事里有他,《大学衍义补》这类的好事里也有他。言官们很鄙视他,商人们很感激他,纪晓岚很不屑他,列宁同志很欣赏他。

邱浚貌似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但恨也好,爱也好,有个评价却是无人能否认的:他是个牛人。

邱浚,字仲深,号,海南琼山人。他的最牛之处,在于经常在历史中与名人并列。列宁的著作里,他与王安石齐名;在他的老家海南岛,其声名更是如雷贯耳,人称“海南双壁”,而与他并称为“双壁”的,是震古撼今的明朝第一清官海瑞。

海瑞何许人,两袖清风的廉政标兵,不畏权臣敢骂皇帝的好汉,邱浚却能喝他平起平坐。牛到如此,不服不行。

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牛。邱浚的牛当然也是有原因的,甚至如果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角度讲,把海瑞和邱浚并列,其实是寒碜了邱浚。

首先是个天分问题,老天没有给邱浚一个完整的童年,出生没多久就死了爹。但老天却给了邱浚一幅聪明的大脑,三岁就能识字,长篇的文言文过目不忘,八岁就能做诗,九岁就写八股文。而且还全面发展,不但文章做的好,天文地理医学算术之类的“杂学”也同样学得精熟。这样又聪明又全面发展的孩子,放到今天准能上电视节目里当神童。

聪明还不算,更重要是好学。按说古代知识分子爱学习不算新闻,可邱浚同学的学习热情已经不能用“刻苦”来形容,而是要用另外一个词:上瘾。

具体表现就是读书,一是爱读书,二是逮着什么书读什么书。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就去有钱人家里蹭书看,经常为了向人家蹭本书,在别人家一住就是十几天,比酸秀才打秋风还厚脸皮。长大了以后考进北京当公务员,手里的薪水大多拿来买书,官越当越大,书越买越多。七十岁那年右眼瞎了,睁一只左眼照样读书,临死那天还坚持写读书笔记。在读书内容上也来者不拒,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甚至看相算卦,逮着什么读什么,而且样样读透读熟,不但博闻强识,还能举一反三。比比四十岁才考上举人的海瑞,那真是牛得不得了。

久而久之,邱浚的学问出了名。朱祁镇的《英宗实录》和朱见深的《宪宗实录》都是他主持编修的,《大学衍义补》也是他写的。弘治五年(公元1493年),他还主持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经籍整理运动,从民间整理抢救了大批珍贵古籍,许多记载中国传统文化成果的珍贵书籍因此保存了下来。这份贡献,至少比乾隆爷“清风不识字”般的《四库全书》整理运动强得多。

如果邱浚的牛仅限于此,他至多不过是个大学问家。而且众所周知,大多数学问家都是搞不好政治的,而邱浚之所以能在官场平步青云,却全因他另一样本事:眼光。

比如成化朝那场震撼全国的大藤峡叛乱,我们前文说过,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点,在于明军采取了直捣黄龙的战略,一举端掉了叛军的老窝。而提出这个方略的人,正是当时担任翰林院编修的邱浚。

至于他的著作《大学衍义补》的眼光更是超群,提出了发展工商业的主张,几乎颠覆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直到几百年后的满清王朝,还被一大帮封建老夫子不住口地骂。

工作的眼光了得,看人的眼光同样独到。编《宪宗实录》的时候,有个助手把写好的草稿拿给他审批,他扫了一眼,大为惊讶,当场对这位助手拍案叫绝道:你将来的成就要远胜于我。

而这位助手,就是后来正德朝的内阁首辅,明武宗的老师,大明朝杰出的政治家杨廷和。

工作能力如此,邱浚的人品也不差,敢于坚持真理。修《英宗实录》的时候,有人为了遮掩朱祁镇的过失,故意给于谦头上安插罪名。邱浚坚决反对,宁可得罪领导也不干这缺德事。为官也清廉的很,身为“副总理”,自家的破房子住了四十年,漏雨了也不换。买书没钱了,竟然跑到当铺卖家当。这样的两袖清风,比比中国古代哪位清官都不差。

既聪明好学,又有工作能力,为官也清正廉洁,这样的好干部朱祐樘当然不能闲置,刘吉一滚蛋就提拔起来,官至内阁大学士。之所以重用他,全因为四个字:治国理念。

现代企业要搞项目,需要先有策划案,然后拍板做决定,最后落实。如果把搞项目看作治国,那么此时弘治朝的内阁里,刘健是个善于抉择的人,徐溥是个善于落实的人,而邱浚,则负责最基础的东西:策划。

这就是邱浚的能耐所在。博学多才的他,最大的本事用在经济建设上,弘治朝开朝后大小国家建设方针,包括调整税制、税粮运输改革、田赋改革,乃至屯田整顿,大大小小的方针政策都是由邱浚主持谋划。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盐政改革,他更是坚定的支持者,一直给叶淇做后盾。他以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以及高人一筹的发展眼光,一次又一次抓住事情的关键点。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他开始,明朝封建经济的发展方式已经转了一个弯,从前的重农抑商,已经日益演变成农商并举。

在搞经济的同时,邱浚也没放下其他工作,弘治五年的典籍整理工作是他主持的,当然,另一个重要工作和徐溥差不多:折腾朱祐樘。

直臣折腾皇帝,对于历代君主来说都是件头疼事,要么龙颜大怒,要么忍气吞声。可邱浚的折腾只让朱祐樘有一个感觉:哭笑不得。

因为在这点上,邱浚充分发挥了他的“多才多艺”,方法另类。

比如朱祐樘喜欢让邱浚陪他下象棋,有一次邱浚一边落子一边念念有词:将军!海南钱粮减三分。朱祐樘想:这顺口溜不错,挺合辙押韵。就跟着念了一遍,谁知道话音刚落,邱浚立刻翻身跪倒,口称万岁万万岁:臣谢皇上,明年海南钱粮咱就减三分?

海南老百姓就这样烧高香了。下一盘棋,减免百分之三十税收,这便宜占大了。

占领导便宜也就算了,还经常挑领导的错。在这点上邱浚充分发挥“一切事物都有联系”的哲学原则,只要是自然灾害就不放过,统统拿来借题发挥。东边闹个洪水,西边闹个地震,甚至天上出来颗彗星,邱浚就立刻给朱祐樘提意见:皇上您看了吗?老天爷又闹灾了,那是在提醒您呢,您最近哪里哪里做的不对,所以您要改正错误,否则老天爷还是要发脾气的。日久天长,只要有灾情禀报上来,朱祐樘的眼前立刻就浮现出邱浚那张谆谆教诲的脸。

尽管如此,朱祐樘还是很喜欢邱浚的,他知道这个老智多星的能量,只要是国家到了需要调整政策的时候,他一定会拿出最完美的方案。所以即使有朝臣攻击他,朱祐樘也百般维护,逼走王恕的那个破事,如果不是朱祐樘护着,身败名裂的邱浚早就卷包袱回家了。

清正廉洁,一心为公,仗义执言,才能卓越……封建时代能臣的一切完美品质,放在邱浚身上貌似全有了。可按照达芬奇的亲身体验:世界上没有一颗完全圆形的鸡蛋。而看似完美的邱浚,也有一个毁他一辈子的弱点:狭隘。

黑格尔曾说:“看得见大洋彼岸的人,未必就能看清自己”。这句话放在邱浚身上绝对合适,虽然他经常教育朱祐樘宽大为怀,可他自己的气量却有时候实在小得很。

王恕的事且不说,丁点大的小矛盾,斗成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不止和王恕,邱浚在整个弘治朝的人缘都相当差,内阁搭档刘健就整天和他掐架,有一次掐到激动时,邱浚竟然直接把帽子摁到地下。言官有弹劾他的,邱浚立刻火冒三丈,直接冲上去和人家骂街。同僚里有谁得罪了他,哪怕一点小事,他也要千方百计报复回来。日子久了,好人坏人都罪光了,他的名声越混越臭。一直臭到他去世,追悼会上都没几个人来。

弘治八年,积劳成疾的邱浚病逝,追赠太傅,谥号文庄,享年七十六岁。

他折腾过皇帝,也折腾过学问,更折腾过忠臣,还折腾过经济。一句话,这是个能折腾的牛人。他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眼光卓越,清正廉洁,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换来相应的声名,反而是生前身后无数的攻击。牛人尚且如此,普通人呢?邱浚的一生证明:做人,还是宽容点好。

牛人邱浚的病逝,是朱祐樘巨大的损失,大明朝少了一个卓越的策划师。不过对于国家建设来说,仅有策划是不够的。仅有执行也是不够的,因为在策划与执行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判断!

你有非常好的策划方案,你也有非常强的行动力和稳重的做事方式,可是下决心做决定的时候你犹豫了,动摇了,甚至放弃了。或者说,你原本确定的方向就是错误的,你一切精妙的构思与刻苦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所谓策划,所谓执行,也就统统白搭。所以不管是干事业还是搞国家,判断都很重要。

而在这方面的本事,不管是稳重的徐溥还是博学的邱浚,都不得不对另一个人叫声佩服。这个人就是:刘健。

生活中总有一种人,脾气可能比较臭,平时可能说话不多,可每到大事做决定的时候,他总会说出至理名言,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刘健,正属于这种人。

刘健,河南洛阳人,字希贤,天顺四年进士,弘治初年入阁,弘治十一年徐溥退休后,他接任内阁首辅职务。他学问不如邱浚,人缘和稳重不如徐溥,时不时还经常发点大牌脾气,但他却是弘治朝任期最长的内阁首辅,足足长达七年。也是陪伴朱祐樘时间最长的阁臣,从始至终,整整十八年。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些名人的“征兆”,比如牛顿小时候喜欢研究苹果,罗丹小时候喜欢捏泥巴,贝利小时候喜欢拿着袜子当足球踢,至于刘健嘛……

刘健的出身很不错,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是当时享有盛名的三原教谕刘亮,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刘健从小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不过没过多久大家却发现,这孩子刻苦的有点让人……受不了……

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就是打死也不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课下自由讨论问题,他只在一边听,就是不发表意见。节假日大家出去玩,他关起门来继续读书,你要问他学习心得体会,他却沉默不语。不过问题是,虽然学习努力,可他的学习成绩却算不得最好,科场搏杀更是屡战屡败,眼看着师兄师弟一个个金榜题名,已过而立之年的刘健依旧一次次名落孙山。因此,家乡父老送给他一个亲切的雅号:木头。

所谓木头,说不好听了就是书呆子:读书很用功,成绩很糟糕,脑袋很死板,做事很搞笑。青年时代的刘健似乎样样如此,说是“木头”,貌似毫不冤枉。

但历史的经验无数次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的“木头”有两种,一种是读书读傻了的,说话也说不出的丑寅。另一种是读书读精了的,轻易不说话,说出来就石破天惊。事实证明,沉默的刘健恰恰属于后者。

他不说话,并不意味着他不思考,自读圣贤书以来,他碰到许多问题,遇到许多困惑,都默默的放在心里,苦苦思索,执拗地寻找答案。“木头”的外表下,是一颗沸腾的心。

而他终于找到了答案的钥匙,来自于他二十二岁那年的一次出游。象刘健这样一心苦读的人,出门旅游算是稀罕事了。然而正是这次难得的旅游,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因为他旅游的目的地,是山西河津,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人:薛瑄。

在今天,薛瑄这个名字已然陌生,而放在当时,这是个如雷贯耳的大师级人物。他是明朝著名理学流派:河东学派的创始人,更是明朝中期出名的直臣,王振专权的时候和王振对着干,石亨专权的时候和石亨对着干,被整得死去活来也绝不低头。这样的人,在明朝只当得起一个称呼:圣贤。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刘健在山西旅游的时候,正赶上薛圣贤得罪了王振,遭陷害罢官归乡,于是欣然前往求教,可到了门口才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见圣贤?先排队。

虽然是个被撤了职的干部,但当时的薛圣贤已经名闻天下,下岗的消息一传开,全国各地的学子不远万里前来求学,各类青年才俊挤破家门。而开馆授徒的薛瑄也制订了严格的招生标准:先面试,再考试。笨的不要,成绩差的不要,聪明却浮躁的也不要。只有最具资质的才子,才配做我薛瑄的门徒。

刘健就这样默默地在考生大军里排队,他既不聪明,成绩也不是很好,在他之前,无数自命不凡的才子碰了一鼻子灰,兴高采烈的参加考试,灰溜溜的卷包袱离开,等待自己的命运又是什么呢?

刘健终于等来了薛瑄的接见,过程相当干脆利落。只聊了几句,薛瑄就当场拍板:免试入学。

两个人具体聊的什么?今天史料上已无记载,但我相信,刘健打动薛瑄的,并非他的刻苦与学问,恰恰是他的沉默,因为就在不久的将来,薛瑄会告诉刘健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成就了刘健在沉默中爆发的命运。

刘健就这样留在了薛瑄的门下,他一如既往地沉默,一如既往地聆听老师的教诲,一如既往地发奋苦读,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向老师倒出了埋藏心头多年的那个困惑。

为什么圣人的教诲,看似句句是真理,可实行起来却这么难。

这正是刘健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是他长久沉默的原因。他读了太多的圣贤书,纲常名教早已烂熟于心,但他也听过太多的蝇营狗苟,见过当时宦官专权朝政败坏的时局。圣人的教诲真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他还年轻,想不明白这些事,所以很多年来,他默默的思考,在思考中沉默。

而薛瑄,却只用一句话,就化解了刘健心中的困惑。

实理,皆在乎万物万事之间,圣贤之书不过模写其理耳。

刹那间,刘健精神一振,心中的困惑如地震一般轰然倒塌,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光照千秋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理是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中的,圣贤的教条,只是对他们的总结。这句话在今天更有个通俗而响亮的说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判断难,做正确的判断更是难上加难。判断面前,圣人的教条未必有用,高谈阔论更没有用,事实,唯独事实,才是真正有用的。自此以后,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刘健都是这样做的。

这句话,为刘健打开了通向名臣之路的大门,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薛瑄真是个好老师,不但教授刘健学问,也经常带他出去云游,了解世情百态民生疾苦。但更重要的是,有一次,他以一种特殊的办法,告诉了刘健一件重要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薛瑄带刘健一起出去划船,薛瑄坐在船上,刘健奋力摇橹,沿河水逆流而上。忽然山洪爆发河水暴涨,滚滚洪流中小船东摇西摆,被山洪冲得倒退,刘健也慌了手脚,他一边气喘吁吁的继续划,一边求助似的看着老师。

薛瑄只是平静的说:让开,我来。

六十多岁的薛瑄从二十多岁的刘健手里接过了桨,经过一番奋力搏杀,小船竟然奇迹般的在逆流中缓缓前行,不多久,山洪退却重归平静,师徒二人平安到达目的地。

下船后,望着面带愧色的徒弟,薛瑄并未责怪,只是平静的说了一段话。

今日之事,你要牢牢记住,无论时局如何艰难,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都要绝不妥协,绝不后退,方为我辈做人之根本。

望着老师的谆谆教诲,刘健郑重地点了点头,此情此景,已被他牢牢记在心里,从此在他的脑海里,这个世界除了前进就是后退,前进是光荣的,让步是可耻的,认准了的事情,打死也不能妥协。应该说,他的成功来自于这个信念,他最后的失败,也栽在这个信念上。

经过数年苦读之后,刘健告别了薛瑄,踏上了赴京赶考的路。同来时一样,出师的刘健依然是一个沉默的人,不一样的是,他的眼中已经没有迷茫,他的心头已经没有困惑。他累积了丰富的知识、坚定的信念和判断事物的正确标准,胸怀之中已装满天下。

天顺四年,刘健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时年三十六岁。

当了官的刘健依然是个沉默的人,什么同乡拉关系,什么跑官送礼,什么请客应酬,能推的推能躲的躲。白天认真干工作,晚上回家关门读书,日久天长,“木头”的名号传遍了京城。

但这世界上既然有木头,就有喜欢木头的人,当时的大学士李贤就是其中之一,不但经常表扬这个一心工作的年轻人(也不年轻了),更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成化元年,四十二岁的刘健成为《英宗实录》编委会的待定人选之一,这在当时可是人人羡慕的好工作,可刘健的回答却是两个字:不干。

倒不是刘健耍大牌,而是因为那年刘健的父亲去世了。按照有关规定,刘健应当回家为父亲守孝三年。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只好对不起领导的殷切希望了。

不干?不干也得干。在李贤的活动下,刘健的请假条被枪毙了:老老实实给我干活去。栽培的就是你,爹死了也没用。

擦干眼泪的刘健开始认真工作了,他与邱浚等同事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英宗实录》的编写工作,之后被提拔为翰林院修撰。此时李贤已经过世了,继任的内阁首辅彭时同样对刘健赏识有加,在他的关照下,刘健连升三级,得到了另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东宫讲官。

东宫讲官,就是太子朱祐樘的老师。也就是从此时起,这对胸怀天下的君臣的命运,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要问朱祐樘对刘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那只有两个字:害怕。

因为刘老师的脾气实在大的吓人,而勤快的朱祐樘也有偷懒的时候。别人的作业可以不完成,刘老师的作业是绝对拖不得的,否则就是挨训没商量,从来都拿太子不当干部。久而久之,朱祐樘在刘老师的面前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了皇帝以后也不改:别人的奏折可以晚几天回复,刘老师的奏折一定要及时回复。

要问朱祐樘对刘老师的最重要的印象是什么,那也是两个字:佩服!

因为朱祐樘发现,刘老师是个很有一套的人,别看平日里他说话不多,但也从不说废话,每句话都能切中要害。别人罗嗦半天讲不明白的问题,他几句话就能分析个透彻。朱祐樘渐渐明白,这个火爆脾气的老师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

有真本事的人当然要重用,弘治元年朱祐樘登基,刘健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入阁,成为弘治朝的重臣之一。

被委以重任的刘健很快拿出了他的真本事,他勤勤恳恳干工作,并经常向朱祐樘直言进谏,阻止各种错误行为,而他最重要的工作却是一个——判断。

国家的各项工作,哪些是应该重点抓的,哪些是应该先放一放的,各种方针政策,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哪些是纯粹扯淡的,每到要做这种决定的时候,朱祐樘都会重点听取刘健的意见。而每一次,刘健都会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综合分析各种现实情况,给朱祐樘最正确的回答。

比如邱浚《大学衍义补》里的各类改革措施,被刘健分门别类,区分出哪些应该是首先要做的,田赋改革和运输改革都由此而展开。又比如弘治初年自然灾害四起,朱祐樘问刘健该怎么办,刘健沉吟良久,脱口一句话:“赈济当以防患为要务,防患当以治水为先。”事实证明,他又对了。

而一旦做出了决定,刘健都要坚决实行,但凡有反对声音,他都要力争到底。

什么“有理不在声高”,刘健得了理嗓门准高八度。领导不同意没关系,白天在朝堂上争,晚上跑到深宫里继续争。同僚不同意也没关系,白天在单位里掐,晚上跑到人家家里接着掐。曾经为了一次人事任免工作,他跑到吏部尚书倪岳家里吵了一整夜,搞得人家全家都没睡觉。弘治朝入阁十八年,上至领导下至百官,从来都是人家最后让着自己,绝无我刘健让步之理。

不仅判断准确,刘健的办事效率更是快得很,做了决定就要立刻落实,今天的工作绝不能过夜,谁慢了就敲打谁。清丈土地的时候,户部有几项数据没有核算完,刘健火了,直接捎话给户部:今天要是完不成任务,谁都别下班。去山东检查治水工作,当地地方官晚上睡觉早,又被刘健劈头盖脸一顿训:工作这么紧张,你小子竟然还早睡觉?肯定是偷懒了,差点没当场摘了人家乌纱帽。

风风火火如此,绰号当然也要改一改了。“木头”是叫不得了,刘健又多了一个光荣的新称号:炮仗。那年头各级官员碰上刘健,哪怕手头上没事情,也要做出匆忙工作状,否则肯定挨炸没商量。

脾气臭到如此,不招人骂是不可能的,私下里抱怨刘健的声音一直很多,就是上奏章骂他的人不多。实在是大家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的能量,邱浚发了脾气大不了骂街,刘健发了脾气能卷袖子动手,真是惹不起也躲不起。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弘治十一年,刘健终于挨了人生里最重的一发炮弹,也正是这个事情,让大家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刘健。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工作上的事,刘健又发脾气了,闹得朱祐樘几天不痛快。这时候国子监学生江瑢“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弹劾刘健四条大罪:阻塞言路,嚣张跋扈,欺压同僚,独断专权。

实事求是的说,江瑢的弹劾还真不“冤枉”。刘健一向是谁骂他就骂谁,言官们没少被喷口水;至于嚣张跋扈,欺压同僚,那也是有笔笔血泪的;至于独断专权嘛,刘健似乎也没发扬过精神。

当然,要说江瑢是为了“伸张正义”,那简直搞笑了,无非是看着最近刘健得罪了领导,跟着上去踩一脚而已。而且这个弹劾不仅代表了他自己,更代表了众多对刘健有意见的干部的心声,在这个问题上,他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既不是一个人战斗,弹章当然写得又狠又毒,历代皇帝最反感的,恰恰就是“专权”“跋扈”这几个字眼。

朱祐樘几乎立刻做出反应:国子监生江瑢诽谤国家重臣,罪大恶极,着即下狱听候处理。同时召刘健入宫,朱祐樘亲切抚慰:你受委屈了,领导是相信你的。

江瑢们还是错估形势了,要知道朱祐樘平日里都是称呼刘健为“先生”的,外人眼里貌似吵得天翻地覆的事,不过是人家师生之间的内部矛盾罢了。凭这点事就想搞倒刘老师?简直是白日做梦。

但白日做梦的后果却是严重的,江瑢被抓进了监狱,而根据小道消息:刘健很委屈,朱祐樘很生气,所以后果很严重。消息传来,大家眼前仿佛浮现出刘健那张愤怒的脸,平时骂他一句他都能卷袖子,这次直接给人放炮,他能善罢甘休?真要对号入座追查下来,那些平时和他有仇的人……

管不了江瑢到底是几个人在战斗了,大家统一了思想,纷纷上奏章批评江瑢,个别无耻的还主张把江瑢拉出去砍了。其实江瑢死不死无所谓,几个人战斗也无所谓,划清界限要紧。

听候处理的江瑢算是没指望了,同党不管他,同僚不管他,朱祐樘很恼火他,貌似不死也得脱层皮,至少吃几年牢饭是板上钉钉了。

谁料没过多久,江瑢竟然被释放了,然后宣布处理结果,批评教育一顿,赶回家了事,功名都没剥夺。这处理,连轻如鸿毛都算不上。

事后大家才知道,是刘健在朱祐樘面前说了好话。起先朱祐樘还不消气,刘健又发了大牌脾气,总算弄回个从轻发落的结果。

更让江瑢始料不及的是,离京之前,刘健竟然还专门来看望他,并勉励说:你骂我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如果你归家后能够不气馁,继续发奋苦读,将来必能成大器。为表达自己的殷切希望,他还将自己珍藏的一些典籍赠予了江瑢。

大家全傻了:被人骂了,还替人说好话,还勉励人家好好学习,这是那个炮仗脾气的刘健吗?

有问题,一定有问题,或许刘阁老是欲擒故纵呢,先放你一马,再找机会慢慢收拾你,或许他是放长线钓大鱼呢,不处理你,就等着你后面的人跳出来。许多人胆战心惊的想。

然后……然后也没然后了,刘健还是认真干工作,动不动就跟人掐架,至于什么打击报复放线钓鱼之类的事更是连影都没有。刘健用行动告诉大家:过去了,这事过去了。

至于被赶回家的江瑢,还是有必要提一提的,他归乡后发奋读书,若干年后成了南京都察院的一名御史,权阉刘瑾乱政的时候,他上书揭发刘瑾罪恶,被刘瑾乱棍活活打死。从一个投机分子到一个为真理而死的斗士,我们或许可以说,是刘健的宽容改变了他。

而许多记性好的同僚们也慢慢想起来了,当年刘健和王恕吵嘴的时候,虽说差点动手,可刘健到底还是成为王恕整顿吏治的支持者,后来刘健又和邱浚掐架,可邱浚之后整顿经济的各项举措,也都得到了刘健的大力支持。而这一次……

大家终于开始认识了刘健,他也许脾气很臭,他也许性格很倔,但他从不干背后下阴招的龌龊事。他做的每件事,得罪人也好,伤自尊也罢,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政治敌人,只有江山社稷。

许多被他骂过的人服了,许多背后骂过他的人也服了,不是因为他位高权重,而是因为他们明白:这个人见人怕的大炮仗,其实是个公正无私,襟怀坦荡的好老头。

弘治十一年,内阁首辅徐溥退休,好老头刘健接任内阁首辅。这位大儒薛瑄的高徒,终于达到了自己为官生涯的顶点。他将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大展拳脚,后面关于他的故事还很多。

说到刘健的故事,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两个搭档:谢迁,李东阳。正是这两个人与刘健一起构成了大明朝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个内阁搭配,在史书中留下了一段光荣的记录: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刘公断”说的就是善于判断的刘健,他的风采我们已经讲过了,且让我们看看另两位仁兄的光辉事迹。

首先是“尤侃侃”的谢迁。

谢迁,字余乔,浙江余姚人,成华十一年状元,弘治八年以兵部尚书身份入阁。

在中国历史上,做臣子的没有不想出名的,身前出名是非常盼望的,身后出名是热烈盼望的,名垂青史是日夜盼望的。而大家出名的方式也不同,有干工作干出来的,有写文章写出来的,有整人整出来的,有拍马屁拍出来的,有贪污贪出来的。但可以断言:谢迁的出名方式是任何人也不能复制的,因为,他是谈恋爱谈出来的。

话说谢迁年轻的时候,在江苏一家富户家里当家教,大概是因为英俊潇洒的缘故,富户家的女儿竟然爱上了他。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主人出门走亲戚,该女子番强爬窗,跳入谢迁的书房,向正在苦读四书五经的谢迁勇敢的表白道:公子我爱你,今夜我们就……(此处删去××字)

此情此景,月朗星稀,万籁俱寂,俊男迎风望月,美女送抱投怀。放在任何一位男同胞身上,后面的情形都是极其浪漫令人心驰神往的,至于谢迁嘛……

他礼貌的接待了这位女同胞,同她进行了亲切攀谈(同时保持安全距离),先谈理想再谈人生,然后谈到纲常名教,三从四德。千言万语总结出中心思想:哪来的,回哪去。

少女大为悲伤,掩面哭泣而去。而谢迁老师也反应相当快,当即卷包袱收拾行李,跑……

若干年以后,这段故事被人广为传扬,大体是表扬谢迁先生作风正派,品德优良,而放在恋爱中人眼里,这个故事让人想起一句歌词:青春不解风情,燃烧少女的心……

不解风情也好,燃烧谁的心也罢,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则故事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明朝许多理学家的文章里都援引了这则故事当例证,以教育妇女恪守妇道,学会清白做人。今天的许多类似“哲理文集”里也收录了这则故事,用以表现古人的伟大情操。甚至,这则故事的知名度,比谢迁本人的知名度还要高。

但真也好,假也好,俗话说由小见大,这则充满浪漫情调,但结局非常不浪漫的爱情故事,至少告诉了我们如下关于谢迁的信息。

首先,这是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虽说爱情是没有理由的,但寄人篱下的林黛玉都不会爱上贾府打杂的焦大,何况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没魅力能引得大美女学人家罗密欧番强跳窗?

其次,这是立场坚定的男人。面对美女投怀送抱,面对当富户家上门女婿的大好机会,人家微微一笑坚决不干,这抗腐蚀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

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个很有决断力的男人,出了绯闻二话不说拔腿就跑,换成徐溥肯定会满怀沉痛的放黑豆,再写几段深刻检查。所以,他虽然正派,却并不呆。

有魅力,有道德,有头脑,没错,这就是阁老谢迁的光辉形象。

同样是朱祐樘做太子时候的老师,如果说刘健给朱祐樘的第一印象是害怕的话,那么对于谢迁,朱祐樘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印象:喜欢。

这当然是因为他的魅力,谢迁人长的帅,虽说一把年纪了,依然是个标准的美男子,而且他还相当注重仪表,别人来上课,夹着书本就开讲,谢迁老师却要花大量时间精心打扮,从衣着到发型都要仔细收拾,比演员登台唱戏还讲究。这样的老师,讲课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往学生面前一站就足够养眼了。

人帅气,课也上的不差。谢迁的声音极其富有磁性,普通话讲得字正腔圆,还擅长“胸腔共鸣”,放在今天比播音员还播音员。备课也十分认真。上课前的那个晚上,都要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事先彩排一遍,做到精益求精,每个表情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要经过严格的设计,讲课内容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听他的课简直不是听课,真是比看话剧还过瘾。

长的帅,声音好听,讲课精彩,这样的好老师,朱祐樘不喜欢实在是没天理了。所以后来朱祐樘立了太子,同样任命谢迁为太子老师,教完了爹再教儿子,说是模范教师,那实在是不过分。

既然朱祐樘喜欢,谢迁的官运当然也好的很,弘治八年邱浚去世,谢迁被调入内阁,开始了他的阁老生涯,他为官的名声也同样好的很,后世的许多人都称赞他为“一代贤相”、“中兴名臣”,评价可谓相当的高。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纳闷:就算谢老师长的帅,教学成绩好,可选阁老又不是选世界小姐,更不是选模范教师,谢老师究竟何德何能,不仅与徐溥、邱浚等名臣比肩,更能流芳百世,混出“一代贤相”的名号?他凭什么?就凭他是状元郎?

当然不是,论谋划,谢迁不如邱浚;论稳重,谢迁不如徐溥;论判断,谢迁更比刘健差的远。但身为大明帝国的内阁重臣,谢迁也有属于自己的独到本事:说话。

虽然所有的健全人都会说话,但不开玩笑,从古至今,无论是谈恋爱还是干工作,说话都是一门绝对的学问。说话不难,但说得对方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却是难。说什么样的话,就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那叫难上加难。恰如战国时期大纵横家张仪的名言:只要舌头不烂,老子就有翻身的本钱。

谢迁,也有这个本钱。

谢迁的第一本钱就是能说。身为成化十一年的状元郎,基础知识相当丰富,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上扯天文下扯地理,外带人生理想哲学原理,还特别注意具体听众具体分析,充分做到看人下菜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话匣子一打开,上至领导同僚,下至街头卖菜大婶,都能听得如痴如醉,比小朋友听妈妈讲故事还入迷。换句话说,那是绝对的享受。

所以那年头,只要谢迁开口发言,那真是连鬼都欢迎。同僚家里夫妻吵架儿女不和,同事之间出了矛盾纠纷,甚至某些干部出现感情问题,没关系,有谢迁在,几句话就搞定。连朱祐樘的养母吴太后都喜欢的不得了,经常叫谢迁进宫来唠家长。这份本事就算放到今天,也肯定能当个成功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红遍大江南北。

可干工作不是说相声,耍嘴皮子不能解决问题。但凡事总有例外,谢迁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耍嘴皮子,就能解决问题。

因为谢迁耍嘴皮子,绝不是为了受欢迎当明星,说到底,还是为了干工作。

比如大臣们要给朱祐樘提意见,又怕说话太难听惹领导生气,要不谢老师您受累?

谢迁每次都欣然受累,他的第一句话准是:皇上我给您讲个故事吧。

朱祐樘想铺张浪费,就给朱祐樘讲勤俭节约的故事;朱祐樘想偷懒贪玩,就给朱祐樘讲勤政爱民的故事;朱祐樘想增加赋税,就给朱祐樘讲爱惜民力的故事……每每此时,崇高的思想在听众的耳边穿行,空气中飘荡着谢老师动听的讲课声,朱祐樘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听谢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

就这样,再难听的意见,放到谢迁嘴里都成了好话,不但每次都说服朱祐樘改正错误,还经常把朱祐樘感动得眼泪鼻涕一大把。这份本事,擅长做“思想工作”的马文升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经常对谢迁赞不绝口。

但对于谢迁超强的口才来说,给领导讲故事只能算牛刀小试了。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谢老师的一张利嘴,当然也要用在工作上。比如中央要搞新政策了,总要有人向大家阐述政策内容,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刘健的一张臭嘴逮谁得罪谁,徐溥只会高喊朱元璋万岁,没关系,有谢迁当“形象代言人”呢,一张利嘴侃侃而谈,好事能说的锦上添花,再强硬的反对派听了都没脾气。

同僚有新建议也是如此,谁有了新的主张,先找谢迁交流,只要争取到谢迁的支持,有他铁嘴铜牙的摇旗呐喊,上能说得朱祐樘欣然接受,下能说得同僚们点头赞许。邱浚的商税改革、叶淇的盐政改革,以及弘治朝初期大大小小的改革措施,几乎都有谢迁在旁边“煽风点火”,几次在反对声一大片的情况下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这份本事,放到今天,绝对是天价的广告明星。

但谢明星是很有职业道德的,每次当“形象代言人”之前都注意调查研究,凡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主张都极力推广,基本是无偿援助;凡是对老百姓有害的政策,别说给坐金山也请不动他,还会被他指桑骂槐的训到灰头土脸。比如张皇后的弟弟张延龄想请朱祐樘允许权贵变相圈地,求到谢迁头上,还开出了天价好处。谢迁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只是云山雾罩的给张延龄讲历史上外戚乱国的故事,竟把文盲水平的张延龄听得入了迷,事后很多天才回过味:你这王八蛋是骂我呢!(活像《大话西游》里被唐僧说得上吊的小牛妖。)

毛主席曾经有言:“宣传工作也是革命工作”,而在弘治朝里,能说会道的谢迁,将这项“革命工作”干得有滋有味。

而之所以将谢迁说成是刘健的好搭档,除了谢老师宣传工作抓得好外,还因为他的口才另有一项独特的作用:防火墙!

谢迁在弘治八年入阁时。内阁的干部编制是这样的: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

这几个人里,徐溥是个倔人,刘健是个狠人,后面要出场的李东阳,是个精于谋划满肚子算盘的牛人。总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有刘健这样的臭脾气在,想保持团结是相当难的。

别担心,有谢迁呢。

搭档之间出了矛盾,上至掐架骂战,下至吵嘴红脸,有谢迁在中间调停,最后总能化干戈为玉帛。特别是逮谁跟谁干仗的刘健,几次和李东阳发生工作矛盾,都是谢迁出面调解,几句话说得斗争双方握手言和。而刘健干工作得罪了人,也经常是谢迁事后和稀泥,用真诚的思想工作和高超的说话艺术,抚平对方受伤的心灵。还是朱祐樘本人对此的评价最到位:谢迁很努力,大家很团结。(谢公在,朝臣无隙也)

何止是朝臣无隙?十几年后谢迁罢官归家,竟然也在家乡做起了“义务调解员”。邻居之间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夫妻打架儿女不孝,兄弟之间争财产,家长里短的事全由谢迁出来主持公道,每次都能处理的妥贴。这份本事,今天去居委会做个干部发挥余热,也是绝对能胜任。

而如果拿出我们在之前的那个比方来说的话,谢迁和刘吉算是同行,都是内阁发动机里的润滑装置,但不同的是,他虽然与刘吉一样聪明,但他的人品比刘吉更正派。巧舌入簧的外表下,是一颗正直的心。

而要说“最强内阁”和之前的内阁有何不同,关键还是在于另一个的存在。在这个内阁班子里,此人既不是加速装置,也不是减速装置,却是独特的电脑智能操控装置。

这就是被称为“李公谋”的李东阳。

之所以说他是关键人物,全因名号里的一个“谋”字。刘健会拍板,谢迁搞宣传,饶是干的有声有色,可缺了谋划,照样啥都玩不转。

和判断一样,谋划这个工作同样不好干。《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描绘得近乎神话,充分说明,干这个工作的人,忠也好,奸也罢,都得是无与伦比的聪明人。

同前文中从事相同工作的邱浚一样,李东阳也是一个这样的聪明人,甚至可以说,尽管他没有《大学衍义补》这样的大智慧,却在某些方面的智商,远胜于这位经常和名人齐名的老前辈。

李东阳,字宾之,湖南茶陵人,天顺八年进士,弘治八年以礼部尚书身份入阁。

单看这份履历貌似没什么神奇,但事实上,早在科场登第之前,李东阳已经名满天下了。有多早?四岁。

四岁的时候,当别的小朋友还在玩过家家,甚至个别人还没断奶(比如民国大军阀韩德勤)的时候,小李东阳已经是满腹经纶了,不但出口成章,还能提笔写书法。请注意,不是小孩子在纸上胡涂乱画,而是在雪白的宣纸上,工工整整的写一尺见方的大字。要是放在今天的学龄前少儿辅导班里,那可是不得了。

当时,小李东阳的声名远播,连在位的景泰帝朱祁钰都惊动了,不但热情接见,勉励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还亲切的把他抱在怀里喂水果吃。在那个跟皇帝握个手都要炫耀一辈子的年代,这何止是神童,简直是红透半边天的小明星。

关于童年的李东阳,有一则故事直到今天依然广为流传。据说在得到景泰帝亲切接见时,皇帝陛下心血来潮,出了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小李东阳眼皮都不眨一下,脱口而出:蜘蛛满腹经纶。登时满场皆惊,景泰帝当场拍案叫绝道:这小孩有前途,将来肯定当首辅。

且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数十年后,才华横溢的李东阳,真的仿佛一只角落里沉默的蜘蛛,把满腹的经纶,织成大明朝的盛世江山。

补充说明一下,当时朱祁钰接见小李东阳的同时,还接见了另一位同样名满天下的神童。喂水果的时候,左边怀里抱一个,右边怀里还抱一个。这位小神童叫程敏政,数十年后,这两位过半百的老神童联手主持了弘治朝一次重要的科举考试,本以为可以成为千古美谈,却不幸演绎了一场直到今天还是糊涂账的科场舞弊案,毁了程敏政的晚节不说,还直接断送了另一位名满天下的神童——唐伯虎的锦绣前程。抚今追昔,直叫人感叹一句:神童神童,人同命不同。

同人不同命,小李东阳的命好得很。因为出名早,小李东阳也曾飘飘然过,上课开始打瞌睡,作业不认真完成,考试的时候凭小聪明瞎糊弄,还喜欢四处游玩卖弄文采,日益堕落起来。

要照这么胡混下去,恐怕地球上将多了一位浪荡文人,少了一位大明朝的内阁重臣。不过幸运的是,李东阳碰上了一位好老师:黎淳。

在当时,黎淳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素以治学严苛著称。他在听说了李东阳的一些荒唐事后,把李东阳叫了来,一不打二不骂,只是翻出一篇文章,罚李东阳抄写十遍。

按说这也不稀奇,学生不守纪律,老师罚抄课文么,今天的学校里也常有,可待到李东阳细读文章,只看了一遍,立刻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当场泪流满面,发誓从此之后发奋苦读,再不荒废光阴。

那篇文章,正是宋朝欧阳修的名篇《伤仲永》。

从此以后,李东阳的人生进入了另一种状态:牢记老师的铮铮叮咛,不再嬉戏玩耍,不再卖弄才华,不再沉迷于神童的名号,每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但安心学好本职功课(八股文),在诗词歌赋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更勤于思考,观察世事,求索治国之道。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明朝好青年。

天顺八年,李东阳高中进士,正式踏入官场。而无意之间,他也打破了邱浚保持的进士及第最年轻记录:十八岁。

而这段堪称学习模范的成功路程,带给李东阳的,绝不仅仅是辉煌的仕途前程和更高的关注度。就在那一刻,在恩师严厉的目光下一笔一划抄写下《伤仲永》的那一刻,他已深味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要道理:做人,要宠辱不惊。

年轻时代,在河津奔腾的水流中,山西名师薛暄,以逆水行舟的体罚方式,告诉迷茫中的刘健:人生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年轻时代,在北京寂静的学堂里,京城名师黎淳,用罚抄课文的方式,告诉飘飘然里的李东阳:人生有起有落,无论是阳光还是乌云,都要以一颗平静的心面对。

不同的名师,用不同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学生,将一个相同的词:天下,深深地植入他们的心中。

带着同一个词汇,两位心怀梦想的年轻人相继走进了荆棘密布的官场。倔强的刘健与平静的李东阳,因为这个相同的词汇走在一起,在血雨腥风的官场斗争中结成亲密战友,共同帮助朱祐樘开创了辉煌的盛世。然而,数十年后,当正德朝初年那场巨大的政治风暴袭来时,谢迁的倔强与李东阳的平静,却终究成为水火不相容的碰撞,注定了这对老战友最终决裂的结局。即使是那个共同的词汇,也终未抚平他们之间深深的裂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恰如那句台词所言:我猜透了开头,可我却猜不透这结尾。还是让我们先从开头开始吧。

天顺八年,平静的李东阳步入了永远不会平静的官场。那是大明朝最折腾的几年,大藤峡叛乱,荆襄叛乱,满浚叛乱……从皇帝到大臣都很忙。然后是废皇后,宫廷计划生育工作,炼丹,修道,纸糊的阁老,泥塑的尚书……渐渐的大家都不怎么忙。

不管大家忙不忙,李东阳始终很忙。先是干韩林院编修,苦熬了十年后,升为詹事府左庶子,主管太子府的公文往来工作,又过了九年,继续提拔,成为东宫侍讲学士,也就是太子朱祐樘的老师。从正七品的修撰到正五品的侍讲学士,足足用了十九年时间。貌似进步缓慢,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全是前途远大的好工作呢。

之所以这么有前途,当然还是李大才子工作成绩好,在成化朝纷乱的朝局里,李东阳兢兢业业安心工作,一只妙笔横飞,再枯燥的公文都能写得花香四溢,一等一的“模范秘书”。他为人也很低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好作风,群众关系处得好。领导关系处得更好。成化朝鱼龙混杂的大佬们,不管是能臣李贤彭时,还是纸糊的阁老万安刘吉,乃至后来的倔老头徐溥,都对他赏识有加。由此可见,李秘书不但干工作有一套,搞关系也同样有一套,在这一点上,他比同为谋划大师的邱浚强太多了。

不但官场混得如鱼得水,李秘书在文化战线上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法绘画门门轻松,直接引领了当时大明朝的文化时尚。上午做的诗,下午就红透大街小巷,连青楼里卖艺的都天天唱。随便几笔做的画写的字,放到书画市场上立刻万人空巷,不用等他死就能卖天价。甚至到了弘治朝,一批文人紧紧团结在以他为核心的文化名流周围,形成了一个名传千古的诗词流派:茶陵诗派。

官场混的好,文化圈同样混的好,这何止是能臣加才子,简直是脚踩政坛文坛画坛的三栖明星。这种人,放在今天只有一个称呼:大腕。

饶是名满天下,但事实上,朱祐樘起初对李大腕并不感冒。这也难怪,同刘健和谢迁比起来,李大腕给朱祐樘当老师的时间实在有点短。何况,他既不像刘健那样会吼,也不像谢迁那样会说,印象不深刻是自然的。

所以朱祐樘登基后,老同事刘健很快成为内阁重臣,李东阳却先是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后来又被提拔为左庶子兼侍讲学士,到弘治三年又掌韩林院事(中央大学校长)。虽说也是一步步提拔,但在朱祐樘看来,这位名声在外的文化名人,还是干文化工作最有前途。

然而不久以后,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所有人改变了对李东阳的看法,也让朱祐樘看到了这位大腕最大的本事:谋划。

这正是拜我们前文提到的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所赐。那一年,黄河发大水,长江发大水,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闹旱灾,可谓是无处不闹灾。

朱祐樘急的上火,下诏大臣们上书言事,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各类奏折纷纷送到了朱祐樘的案头上,像以往一样,有推卸责任的,有张口乱骂人的,还有个别无耻的借机拍马屁的,总之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而看得头大的朱祐樘,目光却突然被一封奇特的奏章吸引。这篇奏章的题目叫《应诏陈言奏》,作者正是文化大腕李东阳。

这是李东阳官场生涯里一篇重要的奏章,也是一篇将李东阳的博学、智慧、眼光、凝结到水融的一篇名作。在这篇文采斐然的奇文中,李大腕充分发扬了自己心忧天下的高贵精神和学富五车的光荣传统,以荡气回肠的文字旁征博引,接连引用了圣贤孟子的十条语录,一一加以解说,进而含沙射影,抨击大明朝存在的各类施政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既拉大旗做虎皮,又解决实际问题,更兼骂人不带脏字,堪称是大明朝各类奏章里的标准范文。

在这篇奏章里,李东阳告诉朱祐樘,所谓天灾,其实是人祸。现在农村经济很不好,土地兼并很严重,老百姓不闹灾,都吃不上饭,不解决人祸,怎么救灾都是白救。

李东阳又告诉朱祐樘,别老哭穷,你爹当年搞一次封建迷信活动的钱就够养活几个县的老百姓了,现在好多封建迷信活动没叫停,宫廷的开支也太多了,咬牙过几天紧日子,救灾的钱也就有了。

李东阳还告诉朱祐樘,所谓救灾,救完了不管,等于没救。不闹灾的时候就要居安思危,水利要兴修,官仓每年也要额外准备储蓄粮,等着救灾的时候用。只有这样,才能灾年无灾。

另外关于司法、税收中的等各类弊端,李东阳也同样在文中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不但揭露,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详细办法。既切中要害,又谋划周详,更兼眼光独到。

要是评选那一年抗灾救灾的“最佳奏章奖”,此文可谓当仁不让。

当朱祐樘一口气看完这篇奇文后,相信他的脑海中只回旋着一句话:十五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果然,此事过了不久,李东阳就高升了,先提拔为礼部侍朗,再加封内阁侍读学士,专门主抓诏书起草工作,弘治八年邱浚病逝后更是高升一步,正式入阁,成为大明朝最高决策层的人物之一。

之所以升得这么快,除了朱祐樘的赏识外,也同样和另一个人的悉心培养分不开:内阁首辅徐溥。

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老夫子,徐溥看人的要求极高,一般同僚很难有入他的法眼的,而李东阳,则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

徐溥对李东阳青眼有加,几次选拔干部的时候都倾力举荐。李东阳升内阁侍读学士,就是出自徐溥的建议。两人的私交也很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诗论画,并且互赠礼物,堪称是莫逆之交。在李东阳赠送给徐溥的各种礼物中,有一样正是名传千古的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

而在听风就是雨的明朝,这事当然逃不过言官们的法眼,传来传去就走了样,成了李东阳向徐溥行贿,个别鼻子灵的还写弹章大骂。不管是朱祐樘,还是这两位当事人,对此都置之一笑,全当是苍蝇嗡嗡。

然而很久以后,到了弘治十二年(公元1500年),已然退休在家,生命已到最后一刻的徐溥,突然又想起了这件事,他急匆匆地派孙子出发,拿着这幅画去京城找李东阳,务必要亲手交还到他手里。之后,年迈的徐溥卧病在床,医生把完脉之后叹息着说快准备后事吧。可徐溥却还是咬牙撑着,一直撑了一个月,直到孙子风尘仆仆的从京城赶回来,告知李东阳已经收到了画,这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不久之后,徐溥病逝。

人家送你的东西,临死了却还送回来,徐溥为什么要这样,难倒仅仅为了廉洁的美名?

二十年后,同样退休归家的李东阳在一篇文章里深情地回忆了这一幕。原来,徐溥孙子交与李东阳的,除了这幅画外,还有一封徐溥的亲笔信,而在这封信中,有一句话,让李东阳从此牢牢记住。

吾之志,交汝也。

这正是徐溥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这幅记录了北宋盛世荣光的《清明上河图》,在徐溥的眼中,不仅仅意味着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意味着一个治世的理想,这是一个他为之奋斗的理想,而收到这幅画的人,他希望能够将这个理想延续下去。

国泰民安。

李东阳,我相信你会做的比我更好,这就是我的缘由。

事实证明,李东阳没有让他失望。

自进入内阁以来,始终兢兢业业,事事以天下为先。尽管他没有邱浚那般看穿未来的大智慧,却在具体施政策略上远胜于这位老前辈。邱浚《大学衍义补》中的许多内容,都被他以最为稳妥的方式实施,国家的大政方针,他都能做到精心谋划,从军事到生产到税收,每一样工作都做到万无一失,事事做到谋而后动。在他入阁的那些年里,国家基本上没有伤筋动骨的大改革,然而大事小情的处理,国泰民安的朝局,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他就象“神州七号”的主控电脑,以其缜密的思维和高效的运转,无数次托起腾飞的辉煌。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高效的组合: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具体的分工很明确:刘健拍板定方向,谢迁努力抓宣传,李东阳则负责谋划实施,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明王朝的发动机,就此以最高的效率运转起来。

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曾说: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合起来是一群熊。

话虽然说的刻薄,可看看历史上的许多事,却无话可说。特别是在官场上,牛人与牛人搭档的结果,总是见面了就掐,干工作更掐,掐到告老还乡都不罢手,直到写盘点成绩时才发现:一辈子除了掐,啥正事没干。什么牛人,说熊人是一点不夸张。

但如果要说例外的话,刘健、谢迁、李东阳却算是绝对的例外。在当时,三位阁老可谓朝臣中的人尖子,却是性格互补,施政风格互补,脾气互补,虽然彼此之间也曾有过争吵,却终能做到事事以国事为先,分工明确密切配合,说是最佳搭档,那是绝不过分的。

如果套用瓦德西的话来评价他们,或许可以这么说: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个人是三条龙,合起来是霸王龙。

在这个“最强内阁”的引领下,一幕幕盛世的好戏,轰轰烈烈的上演了。

但凡谈起盛世,总有一件事回避不了:打仗。

国泰民安么,百姓安乐么,放到盛世的华光图景下,貌似样样齐全,却也貌似缺点啥?君不见强汉荣光里,是北逐匈奴的璀璨画面;君不见盛唐长歌中,是壮士开边的豪迈诗篇。天下太平算啥?黎民安康又算啥?千秋盛世的光辉画卷,总需要赫赫的武功来映衬。古往今来,无数自诩为“圣君”的万岁爷都曾这样想过。

比如在那个被许多知名教授推崇为空前绝后的“××盛世”里,那位被赞誉为“十全老人”的千古圣君,就是个在这方面相当执着的人。眼看着横扫天下没仗打,可一心追求的“十大武功”还没攒齐呢,咋办?大手一挥冲着西南边陲的大小金川开战了,前后历经八年,调兵几十万,伤亡数万人,国库存银消耗一空,代价如此惨重,最后只不过是扫平了两个既无战略价值也无政治意义的小寨子。所谓赫赫武功,不过没事找事;所谓横扫天下,不过屠戮妇孺。这样的胜利是胜利?噱头还差不多。流传到今天,与其说让后人热血澎湃,不如说让我辈哭笑不得。

但噱头都是吹出来的,直到今天还有人接着吹。吹得很多人都心向往之:毕竟这也是一种面子,横竖不关我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我也只有一句话:感情上战场挨刀的不是你。

这样充满噱头,甚至让我们哭笑不得的“盛世”,算不得真正的盛世。一个真正的盛世并不回避战争,但一个真正的盛世,却不能迷恋战争。早有人说过很多遍: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怎么个延续法,那些拿战争当面子的“圣君”们却不一定懂。

对于某些帝王来说,战争或许只是一种面子。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却不仅仅是一种面子。所谓守土开疆,所谓北逐胡虏,所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演绎出无数凝血的记忆,却只汇成了四个字:国家利益。

如果一个国家是一家公司,那么战争,就是一笔充满风险性的长线投资。无论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或者是经济意义,都是战争参与者所谋求的回报。许多“圣君”并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在他们的手中,战争成为一项虚耗民力却没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无数曾经强大的王朝就这样走向了“破产”。

万幸,朱祐樘懂得这个道理。

他即位的时候,面对的是极其严重的外患,北方、西北甚至西南边境皆有战事。特别是北方的蒙古鞑靼,在一位优秀的统帅:达延可汗的率领下,正日益强大。蒙古的铁骑如阴霾一般,沉沉的压迫在大明朝北方边陲上。而朱祐樘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江山:军备,部队战斗力低下,边防废弛,士兵厌战……他又该怎么办呢?

自即位以来,朱祐樘整治军备,加强军屯,改革军官选拔制度,任用贤能,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在渐渐的恢复,残破的边备日益巩固,然后……是不是该整顿兵马,大打一仗了?

事实是,没有。

纵观整个弘治朝的军事历史,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并没有发生什么足够载入史册的大规模战役,也没有类似“封狼居胥”那样激动人心的胜仗,至于开疆拓土雄霸天下之类的追求,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盛世”,是不是太窝囊了?

当然不是。

自古以来,言战者未必勇,言和者未必怯。动动嘴皮子充英雄的本事谁都有,可战争的残酷性和风险性,却未必是每个言战者都明白的。朱祐樘是从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开始励精图治的帝王生涯的,历史也仅仅给予了他十八年的准备时间。更何况,他北方的对手:达延可汗,虽然仅在《明史》中被笼统地称为“小王子”,却是一个足够媲美蒙古民族历代天骄的军事奇才。

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对手,仅仅有血性是不够的,采用最明智的军事策略和外交策略,最大限度的保障国家的利益,是每个有头脑的统治者都会作出的选择,而非简单的冲冠一怒。

所以在这段貌似“窝囊”的历史中,我们也同样看到如下真实的景象:万里长城的雄关日渐连成一片,边防日益巩固,明朝边军在局部战斗中多次击败侵扰的蒙古骑兵,在有限的冲突中一次次打击着他们南下的野心。而大明军队中也渐渐涌现出了一代杰出的将领,他们的声名与战功,尽管并不为今人所熟知,但他们的热血与功绩,同样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纪念。

那么,且让我们的目光穿过沉重的历史,投向雄关漫道的边疆,看看他们金戈铁马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