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一梦潇湘冷清秋
1064600000082

第82章

见弘时闭了嘴,雍正满意的点了点头,接过苏培盛递上的茶浅啜了一口,方问道:“廉亲王因何事求见朕?”

廉亲王见问,忙出列抱拳道:“启禀皇上,才刚散了朝,臣弟方忆起还有一事须回明皇上,请皇上圣裁。”

“但说无妨。”雍正帝道。

廉亲王便禀道:“前儿皇上命臣弟主理先帝陵寝一事,如今已诸事齐备,只除了陵寝所用之红土尚未议定。因昨儿个臣弟听工部一名官员说,遵化当地亦有红土,倒不如由户部折银发往当地采买,如此可省下不少的运费事儿。臣弟以为其言之有理,因此特意来请示皇上,若皇上亦以为可行,罢了臣弟去工部时,即可命底下人速速前往采买。”

闻言雍正帝并未置可否,而是先转头似笑非笑向敦郡王道:“敦郡王,半个月前朕才打发了你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图的灵龛返回喀尔喀,倒不想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敦郡王办差的速度,实在堪称我大清文武百官之表率呀!”说话儿的同时,他的心里早已是怒火冲天了,只不过未表露出丝毫来罢了。

这敦郡王允俄乃先帝第十子,系温僖贵太妃所生,身份尊贵,兼其为人又素来豪爽大气,倒也颇得先帝宠爱,但他却与先帝第九子一个样儿,自小便惟当时的皇八子,如今的廉亲王马首是瞻,因此对他私心里以为夺了他所敬服的八哥帝位的雍正帝,是面上不服心里更不服!此前雍正帝打发他至喀尔喀办差,他面儿上答应得好好儿的,却不想一转眼儿便已返回京城来了,此举无异于是在昭示满朝文武,他敦郡王就是不服当今的雍正帝,能奈他何?

如今见雍正帝问,敦郡王脸上并无一丝惭色,反而是大大咧咧的道:“回皇上,前往喀尔喀路途遥远,沿途又条件恶劣,况皇上打发臣弟办的差事儿亦算不得多么重要,因此臣弟已打发了自己一个手下带队前往,皇上只管放心。”

一语未了,一旁廉亲王已出言喝住了他,“十弟胡吣什么呢!你奉差擅回,已是有错在先,如今不独不向皇上认错,还满嘴一派胡言,真真反了你了!”

敦郡王一向听廉亲王的话儿,如今既见他都开口了,方退至一旁,一声儿不再吭。

廉亲王见他不再吭声儿,满意的点了一下头,方抱拳向雍正道:“回皇上,十弟素来大大咧咧、放荡不羁惯了,然心地却是好的,还请皇上不要与他一般见识,原谅他这一遭儿罢。”

紧抿薄唇听他说罢,雍正帝沉吟了片刻,方淡淡一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廉亲王说这话儿就外道了。罢了,你们都退下罢,朕还有几句话儿要问问老三。”只是心里的怒火,却于这会子达到了极致,廉亲王此举,无疑是在向他挑衅,连他这个皇帝都管教不住的人,偏偏被他几句话儿便说得不敢再吭声儿!哼,早早晚晚他回让他们好看的!

二人听说,忙行了一个礼,退了出去。

这里雍正方转头向弘时道,“老三,昨儿个你十三叔献与了朕一柄好剑,说是削铁如泥,锋利无比,朕试了一下儿,果真是无坚不摧。朕便想起你十岁那年,朕曾赐予你一把‘鱼肠剑’,又听得人说那柄剑向来都不离你身的,不如这会子你便拿出来,让其与朕的宝剑比试比试,看到究是那把更锋利一些儿罢。”

未料到雍正竟会忽然问起鱼肠剑来,弘时不由怔了一下儿,半晌方喃喃道:“回……回皇阿玛,儿臣的鱼肠剑,已于前儿不知去向了,儿臣想着这是皇阿玛御赐之物,如今却被儿臣弄丢了,实在是对皇阿玛的大不敬,因此一直隐瞒着未敢向皇阿玛禀明。”说着“噗通”一声儿埋首跪到了地上,心里却在暗自庆幸,幸得昨儿个夜里八叔已经教过他如何应付这样儿的场面儿了!

雍正帝听说,不由微微扯了扯嘴角,道:“朕刚得了剑,你便丢了剑,可真真是巧儿了!”说着自御案上拿起才刚弘历奉上的鱼肠剑,一把掷于了弘时面前,方冷笑道:“这便是朕才得了的宝剑,你好生瞧瞧罢!”

弘时听说,忙抬眼望了一下儿,登时便喜道:“原来竟是皇阿玛得了儿臣的剑!枉自儿臣唬了那么久,原来竟早已物归原主了。”一面还故作喜色的将其里里外外细细看了几回,又笑道:“这把剑跟了儿臣十几年,早已有了感情,还请皇阿玛再赏与儿臣罢,儿臣保证,以后一定会好好保管,绝对不会再遗失……”

“你还在装蒜!”不想话音未落,已被雍正暴喝着打断,“这是你四弟才逞与朕的!弘时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买凶杀弟、手足相残,究竟是谁给你这样儿胆子的?!”

闻言弘时不由微微瑟缩了一下儿,方白着脸子辩道:“皇阿玛这话儿儿臣听不懂,还请皇阿玛明示。”

一句话儿说得雍正更是怒上加怒,因冷笑道:“很好,你听不懂,那就由朕来告诉你!”说着将那夜弘历一行遇险时的大致情况细细说了一遍,倒像是当日他亦在现场一般,末了犹向弘时喝道,“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弘时的脸色越发的煞白了,但犹作着困死的挣扎,“皇阿玛……难道就未想过,会是有人在陷害儿臣吗?皇阿玛想,鱼肠剑为儿臣所有,乃很多人皆知道之事,儿臣便是再傻,亦不会让人拿了它去杀人尤其是杀自己的手足,必定是有人在陷害儿臣啊,还请皇阿玛明察!”

雍正帝听完,向一旁怡亲王交换了一下儿眼色,方转头道:“今儿个朕也累了,明儿再议此事罢,你且先退下。”

那弘时以为雍正相信了自己的话儿,心里不由又是一阵庆幸,旋即便跪了安,忙忙的退了出去。

前文因说到弘时在养心殿被雍正帝质问其买凶杀弟,被他以廉亲王所授之办法混过去后,心里不由十分的庆幸,遂于出宫之后,便一径去了廉亲王府。

其时廉亲王尚在工部处理公务,并未来家,他便安心等至晚间他来家后,方笑道:“八叔果然好智计!先皇阿玛还对我有所怀疑,待我将八叔您教我的话儿说出来后,皇阿玛便不曾再怀疑我,八叔此计真真是高明至极啊。只是可惜此番这般好的机会儿,竟亦未能将弘历杀死,明儿再要寻下如此机会,可就难了!”

廉亲王闻言,不由温润一笑,道:“当今皇上正是年富力强之际,三阿哥你还大有机会,明儿咱们再从长计议,亦不为迟的。”心里却在冷笑,这样儿一个草包,换了他是雍正,亦不会属意他来作储君的。

弘时听说,才刚还带着几分沮丧的脸上,霎时又笑逐颜开起来,“八叔说得对,皇阿玛如今正值壮年,我还大有机会呢,况我还有八叔在背后相帮,凭他弘历有三头六臂,亦绝非咱们叔侄的对手!”说完又说了一会子话儿,他方打马回了自己的府邸不提。

让廉亲王与弘时始料未及的是,次日早朝上,雍正帝忽然命苏培盛宣读了一道圣旨,大意便是“弘时为人,任意妄为,轻狂至极,如今特消其贝子之爵,令为廉亲王之子,着廉亲王好生教养,以观后效!”

又针对廉亲王昨日散朝后提及的陵寝红土之事谕旨:“皇考陵寝乃何等大事?竟打着省运费事之幌子,欲加朕以轻陵工、重财物之名也,端的是用心险恶,特罚俸一年,禁足三月,工部之事暂且移交怡亲王主理。”

又以“奉差擅回、目无尊长”之罪名,罚敦郡王俸禄三年,禁足一年。

而弘历亦未逃得过,亦被罚了一年的俸禄并禁足一月,只是因眼下乃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时期,户部责任重大,方没有立时禁他的足罢了。

当下廉亲王一党之势力被重挫,着实萎靡了一段时间,方渐渐振作起来,然还未待彻底恢复过来,雍正帝又对其采取了一系列更彻底的打压,这是后话儿了,暂且不表。

如今且说傅恒与黛玉兄妹二人,自那夜与荣保弘历暂时道别后,便又各自回房歇息至天明,方坐车往京城里他们已阔别了两月有余的家中赶去。

赶至富察府时,天已是傍晚时分。

因着有傅恒先打发了人来家报信儿,是以他们的马车才一行至富察府所在的那条街道上,便早有一大群子人迎了出来,为首的不是别个,正是周嬷嬷。

马车行至大门口,周嬷嬷忙上前亲自掀开车帘,扶了黛玉下来,方领着众人跪下行礼道:“奴才们给二爷请安,给三格格请安。”

慌得黛玉忙忙伸手便要去扶,周嬷嬷却抬头笑道:“三格格勿须客气,今儿个是您与二爷出远门来家的日子,奴才们行此大礼,原是该的。”才刚出来之前,富察福晋便与她交代了,一定要将黛玉如傅恒一般看待,让她真正有回到了自己家来的感觉,是以她才会一开口便唤“格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