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一梦潇湘冷清秋
1064600000142

第142章

闻言贾母忙摆手道:“福晋只管放心,我的话儿他们不敢不听的,福晋只管回府准备罢。”

元春得了贾母的保证,心里一块儿大石方落了地,因又说了一会子闲话儿,便告辞坐车回理亲王府去了。

是夜,她便找了自己的几个心腹婆子来,命其明儿便遍京城打听一下儿如今有那些有钱有势人家想娶小妾姨娘们什么的,惟愿明儿能将三春“卖”出个好价钱儿,至于为何不考虑那些个想娶正式夫人的,一来凭贾府如今的名声地位,只怕没有那户好人家愿娶贾家的姑娘作正房奶奶,倒没的白作无用功;二来若是嫁过去坐正房,势必要赔上许多嫁妆,她可不做这赔本儿的买卖!

打听了几日,元春心里已有了大概的底儿,因命人唤了王府一个清客相公来,隔着帘幔口口相授的令其写起明儿要发出去的帖子来,不消多记。

不提这边儿理亲王府元春的诸多行动,如今且说自雍正帝身体日渐康复后,黛玉便不若先那般每日进宫了,不过隔三差五的去,亦是只待到午膳过后便回来,因此倒空出了大把的时间来。幸得不时要过对街弘昼府上瞧瞧他与沁灵大婚的准备事宜,倒亦不觉着那么难以度日了。

这一日午后,黛玉正自弘昼府上回来,欲先洗把脸,再躺到榻上歪一会子,忽然就有小丫头子来报:“回福晋,户部冯大人的夫人求见。”

黛玉听说,不由喜道:“正想着来个人说话儿呢,可巧儿她就来了。快快请进来罢。”打发了丫头,忙又就着紫鹃雪雁的手洗了脸匀了面,方坐到榻上,静候起英莲的到来。

不多一会儿,就见一身四品诰命夫人妆扮的英莲扶着丫头,款款行了进来,见了黛玉,先跪下行礼道:“奴才冯氏英莲,见过福晋。”

慌得黛玉忙命雪雁去搀,嘴里又嗔道:“英莲姐姐多早晚亦变得这么客气儿起来?”一面命她坐了,又令丫头斟了茶来,方笑道,“白日里冯大人去了衙门,想必英莲姐姐在家亦是寂寞得紧,怎不时常过来逛逛?孩子在家里?亦不说带过来我瞧瞧。”

英莲见问,忙起身笑回道:“回福晋,奴才早想着来瞧福晋了,只家里琐事儿一大堆,孩子又还小,离不得人,才一直没来请安的,还请福晋赎罪。”

黛玉亦知她之所以会这般拘谨客气,是因着自家乃四贝勒府门下,按规矩他们一家子便是弘历和她的奴才之故,然心里到底不喜她这般见外,因佯怒道:“英莲姐姐若是再要这般客气,明儿可就再不用登咱们四贝勒府的大门儿了。”她方渐渐放松了下来,陪着黛玉说笑起来。

说了一会子,英莲忽然道:“不知福晋可曾听说前几日荣国府贾家的新闻儿?”

黛玉见问,怔了一下儿,方淡淡道:“是有关他们家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之事儿吗?倒亦是有所耳闻。”好歹荣府亦是她母亲生活了十几载的地方,且贾府如今在京城的名号又是那般“响亮”,她便是再不想听到一丝半毫在耳里,亦没法儿忽略掉人们的口口相传。

英莲却摇头笑道:“并不是有关那位哥儿的,如今他的那一件事儿,早已淡出人们的脑海了,如今荣府的新闻儿,却是有关他们府上那位待字闺中的姑娘的。”

一语未了,已被黛玉惊疑的打断:“怎么又扯上他们那三位姑娘了?”

见黛玉果真不知此事,英莲遂娓娓说道了起来:“福晋有所不知,近日荣府那位嫁入理亲王府作福晋的大姑娘,不知怎的就忽然派人满城打听起有那些人家是欲娶小妾姨娘、或是还没有姨娘小妾的的人家来,还放出话儿说贾家的姑娘个个儿绝色,只看那家钱权兼备的人家,有福气儿享受了这艳遇去。打听了几日后,她又派人有针对性的发出了一批帖子去,说是邀请大伙儿过几日去理亲王吃酒看戏。依我说,那有像她这样儿的大家福晋,这不摆明了是想高价‘出卖’自己的妹妹们吗?还特意避开那些或没钱或没权或欲聘正房奶奶的人家,分明是在把自个儿的妹妹们往火坑里推呢,世上竟还有这样儿狠心的姐姐!”

一席话儿说得黛玉脸色都变了,半日方回神儿道:“此事儿可真是不真?姐姐又是从那里听来的?”

英莲见问,皱了皱眉头儿,方叹道:“咱们家亦收到了这样儿的帖子,福晋说我从那里听来!”一面又骂元春,“她想卖妹子也罢了,何苦硬要去破坏别个夫妻的感情!”

就见黛玉只是紧缩着一双黛眉,并不答言,她亦不好再说,只掬起桌上的茶,静静的吃起来。

沉默了片刻,黛玉忽然道:“明儿姐姐去是不去?若是要去,烦请带了我去;若是不去,就着人将帖子送过来,明儿我自个儿去。”据如今理亲王府正处于骑虎难下的局势看来,元春此举,无疑是想通过“卖”三春所得的银子钱,再撑上一段儿时间并寻好机会行动了,她倒要去看看,如今郑各庄瞧着可与往日有何不同!

当然除过这个原因,三春即将面对的噩运,亦是让她十分揪心的,毕竟她们还是她心里十分重视的姐妹,是如今贾府内她惟一值得她挂心的人儿!若是可能,她亦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在适当的时候,向她们施与一把援手。

英莲听说,怔了一下儿,方笑道:“既是福晋想去,我自然全程奉陪伺候的。”一面又交代了帖子上写明的日子,及到了那日她先坐了车过来服侍着黛玉过去,方告辞去了。

晚间待弘历来家,黛玉因向他提及了此事,末了又道:“这可是能正大光明去探探理亲王虚实的好机会呢,四哥哥你一定不会阻止我的罢?”

弘历不由点了点她的鼻子,方打趣儿道:“什么时候妹妹要星星,我给过月亮的?自然是妹妹说怎么样儿,就怎么样儿的!”说着顿了一顿,方正色道,“但只一点,妹妹心里便是再为你那三位姐妹们担心,明儿亦最好不要阻拦理亲王福晋的任何行动。须知她们若是嫁到了其他人家里,好歹将来事发时还能保得住一条命或是不被卖作官妓,不然明儿妹妹便是先暂时救下了她们,只要她们一天未嫁人,就一天是贾府的人,将来被抄家灭门时势必被牵连,到那时她们的命运,只会比如今凄惨一百倍一千倍,因此还请妹妹三思而后行!”

一席话儿说得黛玉变了颜色,半晌方幽幽叹道:“哥哥只管放心,我理会得了。”罢了,周嬷嬷当日有一句话儿说得对,“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儿来”,毕竟三春亦是贾府金奴银婢娇养至今的,没道理她们就只该享受贾府的富贵荣华,却不去承担身为贾家人该去承担的责任甚至罪责的!

展眼已是元春相邀的日子,早早儿的英莲便收拾妥了,坐了马车到四贝勒府上,来接黛玉一块儿去理亲王府。彼时黛玉业已收拾妥了,遂留了紫鹃林平媳妇看家,只带了雪雁雪鸢,并十来个媳妇婆子跟车,便同英莲坐了自己的马车,一径往城外郑各庄理亲王府去了。

马车行了半日,便已入得了郑各庄的地界儿。前次来此地时,还是差不多三年以前的事儿了,且当时一来年纪儿小,二来其时亦未接触到这么多的国事内幕,并不曾注意郑各庄到究是个什么所在,因此一入得郑各庄的街市,黛玉便有意掀起车帘儿的一角,留神细细观察起沿途有什么异样儿来。

就见郑各庄早已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城镇了,其街市之阜盛繁华,虽差京城还差远了,却亦远远超过了黛玉的想象,显见得理亲王亦非那碌碌无为之辈。

瞧了一会子,黛玉觉着脖子有些儿酸了,因正欲放下帘子,不想却忽然瞧得一小队儿穿着打扮都异于寻常兵士,且瞧着仪容行动皆十分训练有素的样儿远远儿的经过,心下不由忖度起来,难道这便是理亲王府如今正训养着的死士们?瞧着倒并不若弘历所说的那样儿,“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啊!那他为何要那样儿说,难道是怕她担心吗?

正思忖间,忽然便听得外面儿跟车的婆子们道:“回福晋,已经到了。”

黛玉方回过神儿来,因略微整理了一下儿衣妆,方就着雪雁雪鸢及先下车的英莲的手,下得了车去。

就有几个衣着十分光鲜的妇女着迎了上来,先冲黛玉一行福了一福,方赔笑道:“夫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只不知夫人是那位大人的家眷,可有帖子不曾?”

原来那元春想的是今儿个自己请来的女眷们,其夫或其子地位都是在理亲王之下的,自然不配由她这个堂堂的亲王福晋亲自出来相迎,遂只打发了几个执事的婆子在门外迎客,她自己则留在正厅里总揽全局。而黛玉原只是三年多以前来过理亲王府一回,当时年纪儿又小,如今又出挑了许多,理亲王府的下人们认不得她,倒亦是在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