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从此不做月光族
10644600000034

第34章 充分利用利息,别让它耗掉

很多人往往在储蓄时不太注意储蓄利息,只是有钱就存,随用随取,其实这样很容易将利息损耗掉,储蓄理财并非简单的存取,只有充分利用其你现有的资源,才能够掌握奥妙,让存入银行的钱最大限度的发挥功用。下面介绍几种利息最大化的存款方式:

存本取息利滚利

这种方法一般比较划算,尤其是对于一些资金需求有要求的人都可以选择这种方法。存本取息就是将本金存入银行,然后每个月取出利息,再将利息零存整取存入另外的账户中,然后每个月都做一次存取动作,从而使得利息越来越多。

老周夫妇俩是一对普通的退休职工。今年儿子结婚,用去了夫妇俩平生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儿子的终身大事总算是顺顺利利地办完,了却了夫妇俩的一桩心头大事,但看着存折上仅余下来的8万元,老周开始担心起自己和老伴接下来的日子。

老伴常年患有心脏病,五年来已经先后动过两次手术,因为病症的突发性强,每次入院都很突然,而且最近老伴的病情反复无常,因此老周在考虑这8万元储蓄的时候,首先想到了资金灵活性。但是两位老人毕竟是退休职工,收入有限,如何让每一分钱获得更高的利息,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儿子的建议下,老周选择了一种听上去最划算的储蓄方法,这是一种使定期“存本取息”效果达到最好,且与“零存整取”储种结合使用,产生“利滚利”的效果的储蓄方法。

老周将8万元闲钱放在7天通知存款存折A中,每个月取出利息,并将利息存入零存整取的存折B中,以后每个月都做一次存取动作。这样不仅本金部分得到了利息,而且产生的利息还能继续获得收益,可谓是“驴打滚”式的储蓄方法,让家里的一笔钱,取得了两份利息,长期坚持之后,便会带来丰厚回报。而且,对于老伴随时可能因心脏病入院而急需用钱的情况来说,这种储蓄方法不妨碍8万元本金的支取,可以应对老伴可能发生的入院需要。

老周的本金为8万元,由于7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35%,因此一个月之后,老周获得的收益为80000×1.35%/360×7×4=84元。而根据零存整取一年期1.71%的利率,每月取出来的84元利息,在一年后将会获得本息为84×12×1.0171=1025.24元。

因此老张在基本不影响随时支取本金的前提下,依然获得了每年1025元的利息。而相比较之下,如果将8万元全部放在活期账户,则每年的利息仅为80000×0.36%=288元。两种储蓄方法之间的利息差异达到1025.24-288=737.24元。

老周的这种储蓄方式就相当于一份本金却取得两份利息,不但本金存入银行有利息,零存整取所存入的那部分利息也能够得到利息,所以说这种方法还是非常适合进行理财的。

四分存储减少利息损失

所谓存单四分法,即把存单存成四张,是一种将现金分割成多份分别进行储蓄的方法,当然,可以分为四张,也可以分成更多。如果你持有1万元,可以分别存成4张定期存单,存单的金额呈金字塔状,以适应急需时不同的数额。可以将1万元分别存成10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4张1年期定期存单。

随着网购的兴起,很多都市白领下班后不再去逛商场,而是随时随地上网购物。潘潘就是个拥有多年网购经历的资深买家,在她电脑的收藏夹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四五十个精品小店的IP地址,衣服、鞋子、饰品,她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买上一件,便宜的一两百元,贵的四五百元。

不过,正因为网购的便捷,让潘潘为自己的储蓄大伤脑筋,看着身边的朋友拿着高利息,钱越存越多,她也想有所转变。为此,潘潘曾经尝试过强制储蓄,一发工资就把大部分钱存入定期账户,但耐不住购物的欲望,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账户里剩下的钱也就只能享受0.36%的活期利率。

潘潘经过研究发现自己最适合的就是存单四分法,她每次用钱的具体金额、时间不能确定,而且既想让钱获取“高利”,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消费,导致每一次用钱之后,定存全部自动折为活存。而进行存单四分法储蓄后,潘潘决定将每月工资6000元除去生活花销后的4000元存为两张500元、一张1000元和一张2000元,把支取现金的主要区间进行细化。假设支取的现金在500元以内或者1000-1500元区间,就只需要动用500元存单或1000元存单,这样就让她更多的现金用于获取利息收入。

采用这种储蓄方法,不但可以在急需用钱时,根据实际需用金额领取相应额度的存单,还可避免需取小数额却不得不动用大存单的弊端,以减少不必要的利息损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存单四分法储蓄之所以利息高出一筹,主要是因为有节制的消费。每月支取的金额越少,四分法的优势就越明显。如果赚多少花多少,那么再好的存款方法都无法实现储蓄的目的。

阶梯存储:子女教育金储备优选

假如你持有3万元,可分别用1万元开设1至3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单各1份。1年后,你可用到期的1万元再开设1张3年期的存单,以此类推,3年后你持有的存单则全部为3年期的,只是到期的年限不同,依次相差1年。这种储蓄方式可使年度储蓄到期额保持等量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3年期存款的较高利息。这是一种中长期投资,比较适宜于工薪家庭为子女积累教育基金与婚嫁资金等,同样也可以为月光族提供强制储蓄的机会,为自己的未来理财方案做好铺垫。

倪先生去年喜得贵女,宝宝虽然未满周岁,他却想得很远大。他算了一笔细账,当年他就读大学的时候,学费2400元一年,十年之后普遍涨到了1万元,综合考虑学费涨幅和通货膨胀的因素,等到女儿就读大学时,学费至少5万元一年。

倪先生在咨询了专家之后,决定采用“递进存储法”,这种储蓄方法能使储蓄到期额保持等量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对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最高五年期存款的高利息,最适宜工薪家庭为子女积累教育基金。

倪先生目前手中有12万元现金,他用3万元开设了一张一年期存单,用3万元开设一张两年期存单,用3万元开设一张三年期存单,又用3万元开设一张四年期存单(即三年期加一年期)。一年后,他就可以用到期的3万元加利息,再去开设一张五年期存单,以后每年如此,五年后手中所持有的存单全部为五年期,只是每张存单的到期年限不同,依次相差一年。

计算后他发现,在储蓄的第14个年头,他就能如期获得50400元,在孩子就读大学前一年准备好首年的学费。以后每年,他还能分别获得52041元、54215元和55856元作为后三年的学费。总的来说,投入的成本为12万元,而最终获得了21.25万元的本息,实现了最初的设想。

随着80后独生子女进入新一轮的生育高峰期,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在倍感欣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由于教育费用的过快增长,对许多家庭来说,未来的子女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家庭不得不考虑的一项内容。而阶梯存储由于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定期存款的利率,所以在收益上往往要高于其他存款,而且在未来时间里若遇到手头紧的情况,这种储蓄方式还可以将每年到期的存款转换为现金进行取用,所以并不会引起现金短缺。

交替储蓄更方便

如果手上闲钱较多,一年之内不会用到,用交替储蓄法会更方便。假设你有3万元现金,把它平均分成2份(各1.5万元)分别存成半年和1年的定期存款。半年后,把其中到期的那一笔改存成1年定期,并将两份1年期存款都设定成自动转存(即存款到期后如果你不取出,就会自动延长一个储蓄周期)。这样交替储蓄,循环时间为半年,在每个半年时间到期后需要用钱时,你都可以有到期的存单可以支取。

接力储蓄法显灵活

与交替储蓄法类似,但操作更灵活,是一种完全能代替日常活期储蓄的定期储蓄方法。假设你每个月都会固定到银行存5000元活期存款。不妨将这5000元存成3个月定期。在之后的2个月中,继续坚持每月存一笔5000元定期存款,这样,在第四个月时,第一个月存的5000元存款已经到期,从此每个月你都有一笔3个月的定期存款到期可以支取啦!这种方式不仅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用钱,还会取得比活期储蓄高得多的利息(即便是3个月的定期存款,利息也是活期存款的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