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长
10643700000081

第81章 (4)角逐中原建功业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停战协定,对我解放区和根据地发动全面进攻。在华中地区,国民党集中17个军约40万兵力,从南向北沿津浦铁路推进。在西线,从西向东沿陇海铁路推进,在占领郑州、开封、许昌、商丘等战略要点后,矛头首先指向河南东部之水东抗日根据地。集结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向我淮北路西平原大举进攻,致使我地方武装受到损失,边区根据地被侵占。

当时,我主力部队已东进,战斗在这一地区的是冀鲁豫军区第6分区(即水东分区)、华中军区第8分区的部队。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包围和进攻之下,斗争形势极为严峻。这两个长期独立坚持在抗日敌后战场上的军分区,在刚刚粉碎日伪“清剿”与“扫荡”之后,又面临着几十万国民党正规军的“围剿”与进攻,再次被敌分割,孤悬于国民党进攻大军之后,不得不在3条铁路干线的夹角里与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周旋,环境险恶,情况复杂,任务异常艰巨。

第6、8两分区共同战斗在豫皖苏边区,原为新四军第4师在抗战初期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有效歼灭敌人,巩固陇海路以南地区,恢复和发展豫皖苏边区,党中央派张国华率八路军一部南下,与吴芝圃率领的新四军第4师一部会师,加强这一地区的武装力量。

1946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决定以冀鲁豫军区第6分区和华中军区第8分区为基础,整合当地武装力量,重建豫皖苏军区,张国华任军区司令员,吴芝圃任军区政治委员。为加强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建立了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吴芝圃担任边区党委书记兼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

10月,吴芝圃前往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汇报豫皖苏军区及边区组建情况,听取野司首长关于组建豫皖苏军区的战略意图和重大意义的阐述,深感责任重大,他向党中央和野司首长提出建议:“首先应打通豫东与皖北,逐渐开拓新黄河地区,尔后打通与豫西地区的联系”。他的建议得到了野司首长赞同和中共中央的批准。

1946年12月24日,豫皖苏区党委和豫皖苏军区在河南省睢县平岗正式宣告成立,这在华中是件大事。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党在中原地区一个新的斗争阶段的开始。

豫皖苏军区成立之后,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即恢复和健全各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加强各级领导力量,整编部队,充实主力,加强地方武装建设。但这些牵动全局的大事,做起来并非易事。仅从部队来说,实行全区整编就是十分复杂的。两个分区从1941年以后,长期属于华北八路军与华中新四军两个不同的建制,干部、组织、作风、习惯都不相同,吴芝圃召开区党委会,强调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要求无条件服从军区党委决定,豫皖苏军区这次历史性整编,仅用几天时间就完成了。

部队整编之后,吴芝圃和张国华贯彻党中央和冀鲁豫中央局指示,在睢、杞、太边界一带,积极发动群众,迅速恢复和扩大豫皖苏边区根据地,领导全区军民粉碎敌人进攻,牵制了敌人兵力。1947年1月,积极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南集团出击豫皖边作战,在40天之内连克7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个多旅和3个县保安团,使豫皖苏地区形势大为改观。到1948年夏天,成立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宋任穷任书记,吴芝圃任副书记,根据地已扩大到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的广大地带,武装力量由3个军分区发展到8个军分区。

豫皖苏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有力打击了敌人,支援了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为把战争引向敌占区和实行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为我军取得中原大战胜利,粉碎蒋介石“守江固淮”的美梦,为淮海战役和以后我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张国华、吴芝圃率领的这支部队后来编入第18军,解放西藏后仍留在西藏边防工作,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