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长
10643700000025

第25章 (1)抗日烽火燃邢台

1936年6月,杜者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北大学经济系。青年时期的杜者蘅,面临就业与个人前途的重大选择,他先是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东北民众救亡会”,从事情报工作,几个月后,又经人介绍来到东北军总部办公厅当了一名职员。西安事变之后,1937年春东北军调往豫皖苏等地,杜者蘅向中共地下党组织提出去陕北延安的请求,党组织考虑到统一战线的需要,让杜者蘅继续留在东北军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者蘅得知中国工农红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便再次提出离开东北军到华北抗日前线参加战斗,最终获得了党组织的批准。

离开东北军后,1937年10月,杜者蘅跟随东北军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高扬,从济南经由新乡到达太原,见到了中共北方局负责人彭真,正式接上了组织关系,然后参加高扬、周桓率领的八路军工作团,由太原出发到达太行山深处的邢台县,发展力量,开辟抗日根据地。

邢台县与山西和顺县接壤,这里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气势汹汹,沿平汉路南犯。10月10日,华北重镇石家庄陷落,邢台吃紧。日寇尚未兵临城下,邢台县长白如琳及其文武官员弃职逃跑,旧政府顷刻土崩瓦解,驻守邢台的国民党32军师长黄光华,也率领官兵逃之夭夭,日军一枪未放便占领了古城邢台。

1937年11月,杜者蘅随八路军工作团来到邢台县浆水镇,在这里组建了浆水抗日游击队,全称东北抗日游击第1纵队第1游击大队。游击队下辖第1、3两个中队,另有若干分队和小队,杜者蘅被编入第3中队,听命中队长冯文绍指挥。

游击队成员主要来自当地村民,没有经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除了对他们进行抗日救国宗旨等思想教育和战争形势教育外,还要进行军事训练,由于杜者蘅具有东北军的历练,训练工作主要由杜者蘅负责。杜者蘅首先给游击队员讲解立正、稍息、齐步、正步、向左向右转等操练基本动作,讲解举手礼、持枪礼、立跪卧式射击、投掷手榴弹的基本要领,然后讲解利用地形地物展开进攻等作战技能,他在东北军掌握的军事技术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

1938年1月,侵占邢台的日军向山区进犯。浆水游击队奉命从第1、3中队抽调近百人临时组建第2中队,在杜者蘅、王旭率领下配合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参加战斗,与日军在马寨河山上展开激战,游击队将计就计,各个击破,几次打退日军进攻,最终把敌人击溃于进犯的路上。

战斗结束后,杜者蘅率领第2中队仍活动在前沿各个村庄,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政权,组织自卫队及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组织,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抗日成果。同时,当地游击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开始成立时游击队员不足200人,随着各村自卫队、自救会、村政权的相继建立,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村村都有游击队员。

正当游击队风风火火迅速发展壮大的时候,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迎击日军对根据地的围攻,八路军总部决定,把浆水游击队扩编到129师385旅,游击队升格为八路军正规作战力量。1938年2、3月间,浆水游击队与山西晋东南各县游击队一起编入129师385旅,成为独立第14团,进入八路军正规编制序列。从1937年到1939年的短短两年中,这支小小游击队发展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力量。杜者蘅亲身参与了这支队伍发展壮大的过程,并作出了很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