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10643600000135

第135章 (1)创建照金根据地

张仲良是陕西耀县人,他从小勤奋好学,追求进步,早在青年时代,就接受《向导》、《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所传播的马列主义思想,积极参加耀县当地农民的革命斗争。大革命时期在家乡担任小学教员,曾参加当地的农民运动,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小学教员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担任过中共耀县特支书记、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积极带领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敌人多次通缉他,并要悬赏他的人头,张仲良无所畏惧,继续坚持斗争。

1932年春,张仲良在领导农民进行抗捐斗争中被捕,在狱中,他同敌人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崇高气节。经党组织营救出狱,随后被派到杨虎城部队和中共西安市委工作。

张仲良出狱之时,也就是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来到照金。照金离张仲良的家乡耀县很近,位于耀县、旬邑、淳化三县的交界,实际属于耀县管辖。照金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里的群众大多是外来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他们不断进行抗捐、抗租和抗债斗争,有迫切的土地革命要求,有发自内心的革命愿望。刘志丹发现,照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子午岭的南端,山岳连绵纵横,地形崎岖不平,便于小规模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同时,这里进可夺取渭北,威胁国民党在西北的统治中心西安,退可据险固守,是个得天独厚的游击战活动区,于是便决定建立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新苏区。

1932年12月,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按照党中央关于在泾渭三水之间的旬邑、正宁、三原一带建立根据地的指示,红二十六军以照金为中心,在陕甘边山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1933年3月初,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成立,4月初,在照金召开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到了这年春夏之交,照金苏区已成为纵横近百里、面积2500平方公里的革命武装割据区域。在鼎盛时期,红色武装割据区域扩展到陕甘两省14个县,面积数万平方公里。这是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习仲勋、王泰吉等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就流传“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说。

1933年7月,共产党员王泰吉率陕军骑兵团在耀县起义,成立了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起义失败后,王泰吉率部退入照金苏区,部队改编为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大队。根据组织的安排,张促良奉命回到耀县,按照党的“六大”确定的总方针,利用王泰吉部队起义之机,张仲良同张邦英、陈学鼎、陈国栋等人一起发动农民暴动,打土豪、分财物,镇压反动分子。不久,张仲良组织建立了耀县游击队,并率游击队进入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谢子长创建的红二十六军会合。

1934年春,张仲良任红军第3路游击大队政委,辗转于陕甘边地区。此时,红二十六军派张仲良和王安明领导第3路游击大队,前往关中地区,恢复和发展以照金为中心的关中根据地。后来,这支游击大队不断发展壮大,和其他兄弟部队合编为红二十六军第1团,张仲良任团政委,一直坚持关中地区的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