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零阻力二次创业
10643100000076

第76章 企业文化的误区

从2001年开始,中国重新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小型企业则跟随也做一些企业文化有关的培训’生怕落后在这股新的管理浪潮中,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形,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只看到别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舆论都在谈企业文化,就跟别人一样大谈文化建设甚至请广告公司或者咨询公司来做企业文化,至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则不是他所关心的内容。作为一家以企业文化咨询为主的咨询公司,我们对中国当前企业文化的误区感到担忧,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中国企业文化工作有一些帮助,也建议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各行业人士能够共同来推动中国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CIS式的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悲哀就是将CIS理解成为企业文化,甚至将CIS凌驾于企业文化之上,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企业文化形式化,让本来就属于企业管理软性因素的企业文化显得更“虚”!

ClS(coiporate identity strategy)企业形象战略是先于企业文化理论进人中国的一种理论,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管理理论,而是基于美学基础之上的一种企业形象宣传手法,至于它为什么会和企业文化挂上钩,则是因为从美国起源的CI到了日本之后经过日本人的改造,融人了企业理念内容才得以脱胎换骨,但它的本质还是以企业的对外形象为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它包含内容进行分析。CIS分为三大内容,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之所以分为这三大部分,是希望通过三大识别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出企业的差异性,从而建立企业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CIS有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就是MI理念系统部分,这是它与企业文化交叉的地方,但由于出发点不同,通过导人CIS的企业理念会侧重在企业的宣传方面,就是说CIS的企业理念部分往往做得很漂亮,很激动人心,很有煽动性,但它却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充其量说是企业的对外宣传口号而已。导致这样的结果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倡导或者说是推动CIS的专业机构一般是广告公司或者是策划公司,这些公司的专业性在美术和中文,形象和策划是他们的专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公司在企业形象塑造和推广方面的专业能力,但我们却担心由一群广告或策划人做出来的所谓企业理念是否适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因为毕竟形象讲究的是创意和感性,而管理则是要求理性和逻辑。尽管现在一些策划和广告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也强调他们的CIS是基于企业战略之上,但对于理性的企业家来说,管理并不是可以由那些创意和点子所能代替的。中国企业文化CIS化的重要原因与中国企业家的“务实”精神也分不开。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往往要投入一笔可观的费用,而企业家则是希望能够“多、快、好、省”地收回这笔投资,如果通过CIS导入企业文化,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一举两得,因此尽管知道这样的企业精神是不适合企业需求的,也只好默默地认了。而这种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的企业文化怎么能够让企业员工为之而奋斗,为之而激动,为之而忠诚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