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最新实用生活小窍门全集
10641900000016

第16章 做个小医生,方便全家人——家庭用药小常识

巧辨处方上的代号

A、C:饭前服用

P、C:饭后服用

H、S、S:睡前服用

P、r、n:必要时服用

B、i、d:1日2次

T、i、d:1日3次

H:皮下注射

I、V:静脉注射

I、m:肌内注射

巧辨药名

在药品的包装上,都印有药名。药名分为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是国家规定的统一名称,同种药品的通用名一定是相同的。商品名则是由不同产药厂对自己制剂产品所起的名字,并经过注册,具有专用权。所以同一种药物由不同药厂生产的制剂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商品名(不同品牌)。

如乙酰氨基酚(通用名)是一种退热药,不同药厂用它生产的制剂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等。

药品说明书使用期限的解读

药品说明书上的批号和使用期限直接关系着药品的疗效,阅读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1.批号是指药品的生产日期,如060512就是2006年5月12日生产的。

2.有的药品的使用期限用失效期表示,注明失效期为2006年10月,则指使用到2006年9月30日到10月份第1天起便不要再用。

3.也有的药品使用期限用“有效期”来表示,如有效期为2006年5月,则说明此药2006年5月31日前有效。

如何鉴别变质药品

家里保存了一段时间的药品,在发现以下情况时,不可再用。

注射剂:水(油)剂变混浊、沉淀,析出结晶,用水微温、振摇后如能溶解便可使用,反之不能。

糖衣片:变色,裂开,粘连。

胶囊剂:变软,破裂,内容物变质。

散剂:吸潮结块,发黏,发霉。

吃哪些药需忌口

服用中草药,一般不宜同时服用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中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时服用,会与某些中草药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样就会影响某些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临床表现为热象的病人(如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滑、唇燥、咽喉肿痛、舌质干红等症状),不宜食用辣椒,因辣椒属热性,吃辣椒会增加热象,而抵消清热滋阳药物的作用。

另外,服用人参、阿胶等滋补药物时,不宜同时服萝卜。萝卜有顺气、消食、化痰的作用,同用就会降低补药的疗效。

哪些西药不能和中药同时吃

中药和西药一般是可以同时吃的。但是,有些西药不能和中药同时吃,如治疗贫血用的硫酸亚铁片;治疗消化不良的酶制剂,如胃酶片、胶酶片;含有安替匹林、氨基比林等成分的解热镇痛药,如加当片、去痛片;还有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片等。因为这些西药容易同中药里的鞣酸发生化学变化,失去药效,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另外,肝肾病人的肝肾功能均较差,如果同时服用多种中西药品,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造成危害。因此,不宜长期同时服用多种中西药。

哪些药物不宜用糖拌服

药物的苦味、怪味,使得许多人感到难以下咽,于是人们想到了用糖拌服。但是,并不是每一种药物都能用糖拌服的。一些苦味健胃药,如健胃散、龙胆酊、龙胆大黄合剂等都是借助于药的苦味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若用糖拌服,就降低甚至丧失药物应有的治疗作用。另外,异烟肼、扑热息痛、退热净等药物不能与糖同服,因糖能抑制这些药在体内的吸收、利用,使药效降低。考的松类药物能增高肝糖元,升高血糖,若同时服糖,会使肝糖元、血糖更高而致糖尿。

用药的最佳时间

用药时间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但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关专家指出,如驱虫药,要求必须空腹服,而且要在清晨。而一般来说,大部分药物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较好,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如消炎痛、抗生素等。

助消化药物需在吃饭时服用才能发挥作用,如胃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最好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如七味散、乳酶生等,止吐药、利胆药等也应在饭前服用。

睡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应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最好,如安眠药等。

补益药宜在饭前服,因为补益药性昧甘温,无刺激性,饭前服既无副作用,又有利于消化。

自备家庭药箱的技巧

如果要在家里预备一个简单的小药箱,有些急性病、常见病当时就可以解决问题。

1.外用药常备:治皮肤损伤出血的创可贴;治扭挫伤,皮下肿痛的好得快喷雾剂;治口腔溃疡的口腔溃疡散;治烧烫伤的绿药膏、金万红等。

2.内服药常备:抗感冒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清热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胶囊等;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川贝清肺糖浆等;心脏病用药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等;消化不良用药如酵母片、乳酶生片等;止泻药如黄连素等;抗过敏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等;降压、降糖药等。

家庭药品巧保存

1.用剩的药不需要时不必保存。在丢弃前应把药物从包装中倒出。(不要整包装丢弃,防止他人误拾误用。)

2.请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更不要把药品给孩子当做玩具。

3.药品最好分类存放,如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分类存放。药品说明书也要保存好,以备查用。不要用某一种药的瓶子去装另一种药,以免误服误用,发生危险。

4.须冷藏的药品如胰岛素、利福平滴眼液等,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不要放在冷冻室内。

5.须避光的药品,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的药品,如维生素C、硝酸甘油等,要放在密闭的棕色瓶中。

6.须防潮的药品,如干酵母、复方甘草片等,要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旋扭瓶盖。

7.应经常查看,过期失效的药品应及时丢弃,以免用时发现过期,再去买药,贻误服药最佳时间。

节日家庭备药的窍门

1.应必备感冒药。银翘解毒片、感冒清、小柴胡冲剂、清开灵、三九感冒灵可任备2种;百服宁、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可任备1种。另外,冬春季节可能会爆发流感,所以家庭还应准备板蓝根冲剂。

2.节日期间,各种美食丰盛,吃喝过量了就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助消化的药物要多备:可备些族维生素液、吗丁啉、多酶片等;治疗便秘的药物也不可少:黄连清丸、麻仁丸、果导片等;还有治疗腹泻的药物:藿香正气水(丸)、黄连素、香连丸等。

3.烧伤、烫伤、跌伤、碰伤也是节日期间的常见病,所以家庭药箱中还应备有外用消炎解毒药和止痛药:如创可贴、碘酒、高锰酸钾、75%酒精以及消毒药棉和纱布,止痛喷雾剂、南星止痛膏、麝香止痛膏、红花油等。

4.由于白天的劳累兴奋,往往会造成夜晚睡眠质量下降,所以还应准备助睡眠药物:如利眠宁、交泰丸、安神补脑液、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等。

盛夏家庭备药的窍门

1.金银花露。有解暑、清热、消肿、解毒之效,也可预防中暑,还可用于流感、急性扁桃体炎及菌痢等症。

2.藿香正气水。有祛暑解毒、化湿和中之功。若将其涂于蚊虫叮咬处,也有良效。

3.六一散。有清暑利尿、解毒止吐等作用,还可外用于痱子、湿疹、湿疮等。孕妇忌用。

4.避瘟散。有开窍、祛暑、镇痛等作用。

5.暑症片。为消暑解毒、豁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剂,多用于中暑昏厥者急救,待苏醒后,即可停用。孕妇禁用。

6.仁丹。有醒脑安神、清热祛暑、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等功效。孕妇忌服。

用吸管喝汤药好

中药煎好后,服用时一般药味都很浓很苦,嘴里长时间存有药味,消失较慢。用一支塑料吸管(饮料管、酸奶管)直接吸入咽喉中,就能避免中药异味了。

滴鼻药的正确方法

治疗鼻病,常常要滴鼻药水。要想使各种药液充分发挥作用,滴药方法必须得当。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疗效。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患者平卧,头部突出床缘;向后仰,鼻孔朝上,或头向一侧垂下,靠下肩,然后将药水滴人鼻腔3~5滴。头后仰时,双侧鼻孔可同时滴药;头侧位时,先滴下部鼻孔,待翻身换位后再滴另侧。滴药后保持原姿势3~5分钟,药滴就能均匀地分布于鼻腔黏膜,坐起来后也不会感觉口苦了。

哪些药不能热水服用

1.助消化类药。如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2.维生素C。维生素C是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遇热后易还原、破坏成分失去药效。

3.止咳糖浆类。止咳药溶解在糖浆里,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薄膜,能减轻粘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不能形成保护性薄膜,也就不能减轻刺激,缓解咳嗽。

服胶囊药可剥去外壳吗

胶囊剂,指将药物装入胶囊中制成的药剂,有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两种。洋参丸、速效伤风胶囊等是硬胶囊剂;鱼肝油丸、维生素E胶丸、牡荆油胶丸等是软胶囊剂。

有些人在服用胶囊药时,觉得胶囊壳是多余的东西,认为对人体有害,采取了弃囊取药的服法。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首先,胶囊是用明胶制成,能溶于水和胃酸,对人体无害。其次,用胶囊装的药,一般都是些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微粒,它是易于挥发或在口腔散失易被唾液酶分解的,非常容易呛入气管的药。胶囊既保护了药,也保护了消化器官,所以,服胶囊药不能剥了外壳再服。

维生素类药是补药吗

有些人认为长期服用维生素类药对身体有好处,会祛病延年。不可否认,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维护人体健康很重要,机体缺乏时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主要表现为:夜盲、恶心、呕吐、口角糜烂、皮肤干燥、牙龈肿胀、佝偻病、骨软化等。此时适当补充一定量机体所缺乏的某种维生素是有益的。但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则会导致对人体的毒性反应。例如,服用维生素C过量会产生尿道草酸盐沉淀形成尿结石,还会出现腹泻使身体电解质平衡紊乱;维生素A过量可引起皮肤干燥、食欲减退、头发脱落、肝肿大、关节疼痛等;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血钙升高,导致软组织钙化、头痛、食欲不振、多尿等症状;维生素B过量会引起头晕、眼花、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说维生素不可随便乱服。

治疗伤风感冒用抗生素有效吗

现在的医生在给伤风感冒病人开药时,只要有发热,常常不管病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总喜欢给病人开出各种各样的抗生素,最常用的有青霉素等。这实际是一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伤风感冒不是细菌引起的病症,而是由病毒所致,所以无论是用抗生素还是磺胺类抗菌药,对病毒都是毫无损伤的,也就是无效的。滥用抗生素,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而且会使病人增加耐药性,甚至对肝、肾、耳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患了伤风感冒不必用抗生素,而应该服些抗病毒药,如病毒灵、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如果不伴有发烧,不服药也行。只要不并发感染,感冒一个星期便可自愈。

什么时候服降压药疗效最佳

许多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习惯于一天3次,轻度高血压患者多为睡前服1次。然而,这样服用降压药不能达到药物最佳效果。

据研究资料表明,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每天以上午9~11点,下午3~6点为血压的高峰时间,临床统计数字也表明在这两个时间内发生脑出血的最多,而午夜睡眠中血压则降到低谷,最大差值可达5.33千帕(40毫米汞柱)。再加上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慢而无力,血液流动缓慢,又因已有6~11小时未进食,从肠道吸收水分较少,血液粘稠度增高,所以是脑血栓形成的高峰期。

临床观察发现,降压药在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效果最好。

由此可见,服降压药物的最好时间是上午8点半,下午2点半,这样药物恰好与血压高峰期相遇,才能控制血压的增高。经临床试用证明,采用上述时间服用降压药比一日3次服用的病人其脑猝死的发生率减少50%~70%。睡前服用降压药,使人体血压明显下降,会导致脑、心、肾供血不足,促使脑血栓形成及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发生猝死。

服降压药禁忌

1.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导致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虚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使肌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停药而出现血压反跳升高所致。

2.忌服药量过大、血压骤降。人体的动脉血压是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血压骤降,全身各组织器官血供应不足,可因缺血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造成不良反应。

3.忌睡前服药。睡前服药,2小时后药物达到高效值,而机体本身血压在此时也下降,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按规定的时间服药,除已知血压过高外,应避免睡前服药,如需晚上服用,也应安排在睡前3~4小时。

怎样正确使用红药水

“红药水”常用于碰伤、擦伤、小伤口及皮肤粘膜的表面消毒。

使用红药水时不能与碘酊同用,否则容易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毒性很强的物质,这样会对皮肤粘膜或其他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性与毒性。也不可与紫药水一起使用,否则会使其疗效降低或完全失效。

另外,忌与酸类接触;大面积伤口不宜使用;汞过敏者忌用。

为什么化脓伤口不能涂紫药水

紫药水不但有杀菌作用,还有收敛作用。对新鲜的浅表皮肤伤口,涂用紫药水不但可杀菌防止感染,而且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但对化脓伤口却会影响愈合。这是因为涂用紫药水后,可使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痂皮,影响脓液的引流,甚至容易使痂皮下的脓液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

维生素C能代替水果和蔬菜吗

维生素C的来源是水果和蔬菜。有人认为,只要多服一些维生素C药片,不吃水果和蔬菜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水果与蔬菜中的天然维生素C,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那就是天然的维生素C更易被人体吸收,发挥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则是纯药物制剂,其效果远不如天然维生素C。此外,服用维生素C药片,往往用量较大,如长期服用可在体内产生大量草酸,形成肾结石,而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不会使尿中草酸过高。

因此,不能用维生素C药片来代替水果、蔬菜,只有出现维生素C缺乏症状(如败血病)或治疗其他病症的需要,才可以考虑用药品维生素C来作补充治疗。

咳嗽病人睡前慎服止咳药

有些患咳嗽病的人,喜欢睡前服用止咳药,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夜间咳嗽。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止咳药之所以能够止咳,是因为它能作用于咳嗽中枢、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抑制咳嗽反射。虽然止咳药止住了咳嗽,但它造成了呼吸道中痰液的滞留,容易阻塞呼吸道。加上人入睡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使气管管腔形缩小,在越发狭窄的管腔里,加上痰液的阻塞,导致肺通气的严重不足。由于肺部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出现心胸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结果不仅不能通过服用止咳药来安然入睡,反而加重身体不适,对痰液稠厚的患者来说,更易导致窒息,少数虚弱病人还因呼吸中枢过于抑制出现呼吸衰竭。

服用维生素C时为什么不能吃甲壳类食物

食用水生甲壳类食物(如小虾、大虾等)同时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致人于死地。因为这些甲壳类食物中含有很高浓度的五价砷化合物,同时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五价砷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砒霜,引起中毒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