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10640800000056

第56章 做人要有一点傲骨

做人,就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正直,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每个人都要有尊严。生活之中,如果不能自律,就丧失了自己的尊严,丢弃了骨气;就很容易近墨者黑,变成受人鄙弃的对象。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的尊严是一种高度和一种质量,再不起眼的人有了这种高度和这种质量,就能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

一个有着正直品性的人,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尊严。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1995年的春天,珠海一家电子公司的韩国老板金老板因为一件惹自己生气的小事,竟然无视中国工人的尊严,强迫所有的工人给她下跪。

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工人师傅们在繁重的劳作中破天荒地获得了10分钟的休息,因而高兴得忘记了金老板定下的休息时排成4队离开车间的铁规矩。在金老板的威吓下,工人们一个个地被迫跪下了。只有一位名叫孙天帅的小伙子,始终铁骨铮铮地站着。金老板面对不跪的中国工人孙天帅,气急败坏地大吼:“不跪就给我滚!”

孙天帅无所畏惧,毅然转身大踏步走了出去。

懂得尊重自己,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清醒。孙天帅这个有着铮铮傲骨的年轻人虽然失去了工作,却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在他看来,尊严是无价的!

做人不能没有尊严,有时尊严要高于生命。我们身处于强调自由的社会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重视和认可。尊严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所在,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一个人如果有了尊严,也就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尊严,那么这个人虽空有一副人的躯壳,却犹如江河没有了豪迈的奔涌,犹如太阳没有了炽热的光芒,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1948年,朱自清的胃病越来越重。这天,朱自清正在家里躺着,吴晗来到他家,递给他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书。朱自清看了,不说话,只是颤颤地提起笔,在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便逝世了。朱自清的胃病,是必须严格选择食品的,而那时候面粉是不可多得的好食品。如果他不签字,别人也能理解,但他还是签了。我们可以想象,朱自清不能忍受食用美国面粉的侮辱,却忍受了病痛的剧烈折磨,这种选择显示了他对自我尊严的看重。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它很容易让人失去本色,容易磨光一个人的棱角,只有站直了,虽外圆还能内方,才不至于成为见利忘义的庸人。我们生为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挺起做人的脊梁。

孟子有云:“求我所必求,为我所必为。当取则取,如此而已。”意思也就是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的东西。仔细说起来,我所不要的东西,既包括我们不该要的东西,也包括我们不必要的东西。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要,如名不副实的空衔虚誉;不该要的东西不要,如来路不明的不义之财。不该要不必要的东西,如果要了,人就变成了外物的奴隶,本来受人驱遣、被人役使的外物便转即控制了我们自己。干不可干的事,往往会损害别人,会受制裁,会被千夫所指。即使不受制裁,稍有良知,也会日不安夜不宁,问心有愧;良知即便全失,也免不了担惊受怕,夜不成寐,饮食难安。干不愿干的事,就必须勉强自己,甚至要强迫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也无法尽心竭力,虽是举手之劳,也会觉得苦不堪言。

罗曼·罗兰有这样的一句名言:“自私和怯懦的人常不快乐,因为他们即使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

晋代陶渊明从小就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非常贫困,常常揭不开锅,可他还是照样读书作诗,自得其乐。后来,陶渊明家境更为贫寒,靠自己耕种田地根本就无法养活一家老小。于是,亲戚朋友们劝他出去谋一官半职,他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陶侃的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大将刘裕手下做个参军。然而,没过多少时日,陶渊明就看出当时的将领、官员互相倾轧,心里非常烦恼,提出到地方上去做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并不高,加上陶渊明既不会贪污受贿,又不肯搜刮百姓,所以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贫穷,但是比起他在乡里的穷日子,当然要好得多。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跑来向陶渊明报告。当时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万分扫兴,可是又没办法,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了一惊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随随便便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本来就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不愿受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督邮打躬作揖。”说着,他也懒得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官不干了。

陶渊明回到老家以后,觉得整个社会混乱的局势跟自己的理想、志趣相差得太远了。从此以后,他就隐居起来,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闲着就写文章、诗歌,来寄托自己的心情。

踏寻着前人的足迹,我们为他们的气节而折服,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一股正气,可贯长虹,不苟且,不虚饰,不惧怕权势强力,不贪恋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以全身而偷生,这就是气节;知正道而持行不怠,守本性而遗世独立,依理遵道,行侠仗义,这就是操守。

做人要有傲骨,要挺起自己的脊梁,要看重自己的尊严。一个人的尊严,除了需要他人的维护与尊重外,最需要的是自己用坚定的信念及风骨甚至以生命来捍卫和维护。只要我们懂得尊重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别人才会尊重你;只要我们能够挺起做人的脊梁,那么即使孤独、贫穷,内心也依然会有一份和谐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