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朝那些人
10640700000027

第27章 李天馥

贞松康熙三十一年(1692),皇帝亲自授予李天馥为武英殿大学士(相当于丞相)。皇帝说,这是个参与机要事务的重要职位,绝对不能用那些喜欢生事的人。我看这李天馥老练持重,明智廉洁而且谨慎,学问与品行都好,就任用他吧。

李天馥为大学士不到一年,母亲去世,按照规定要回家守墓尽孝(即“丁忧”,规定三年为期)。康熙皇帝亲书“贞松”两个大字赐予李天馥。在他回籍后,康熙皇帝又说,李天馥跟随我办事三十年,没犯什么错误。三年的时间很容易过,大学士这职位不必另外补人,等三年之后他回来继续担任。

为等一个人而使大学士位置空缺三年,这是很罕见的。

唐句,康熙书

四部尚书

李天馥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誉为神童。少小时遇见战乱,随着家人逃难,即便在逃难路途中,也是手不释卷。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博览群书。后考中进士,入翰林院,更是加紧学习经史百家。

李天馥曾任吏部、工部、刑部、兵部尚书,人称“四部尚书”。

拒贪

由于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等事项,所以户部的官员就比较容易从职位中捞到一些好处。李天馥初任户部左侍郎时,有人给他送礼,他拒绝不收,并说:只要我在户部一天,用钱收买这种事你们想也别想。于是户部的一些贪官都有所收敛。

李天馥后来调到吏部,更加褒奖清廉制裁贪腐,多年来从不收礼。由于李天馥坚持原则不与贪官同流合污,所以各部中的一些以权谋私的人都盼着他离开;一些候选的官员,则盼着他来,因为他罢免撤职查办那些谋私利的人非常严厉,而一旦有职位空缺,候选的人就有机会了。

减刑

李天馥办事认真,同时非常谨慎。他的同事有些时候比较激动急躁,李天馥就笑着开导:为什么要如此激动呢,凡事都要做到心平气和。我开始的时候也像你一样地急躁,可慢慢地成熟了,心态也就平和了。

李天馥掌管刑部的时候,赦免、宽判了很多犯人,能不判处死刑的就不判处死刑;罪行能够从轻处罚的,就尽量从轻处罚。他还改善监狱条件,区分不同罪行分别关押,很多囚徒也非常感激他。

资料来源:《碑传集》、《郎潜纪闻二笔》李天馥(1634-1699),字湘北,号容斋,祖藉合肥,其父入藉永城。从小聪颖异常,被称为神童。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次年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康熙十九年(1680)夏,大旱,他受命会同三司详讯狱中囚犯,全部减等发落,升任户部左侍郎,后调任吏部。再后授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卒于官,年65岁,谥号文定。著有《容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