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10640200000007

第7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国有句名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它教导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去掉依赖性,懂得凡事靠自己,有独立自主的心态。依赖性强的人往往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所以永远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一个凡事总想依赖别人的人是危险的,因为再强大的依靠也有消失的一天,所以一个人最大的靠山只能是自己,而自己最大的靠山是独立的心态。

在1993年的“世界爱鸟日”中,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五年的秃鹫。三天之后,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它因饥饿而亡。

秃鹫,原本是一种凶悍的禽鸟,生存本领极强,常捕食小动物。饥饿异常的秃鹫甚至敢与虎豹争食。然而这只鸟中之王却死于饥饿,到底是什么原因?动物学家分析,几年来,这只秃鹫过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安乐生活,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这只秃鹫,与其说死于饥饿,倒不如说死于安乐。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富兰克林,是一位政治、科学方面的巨人,并且是很活跃的伟人。他就是在苦难的磨炼中,从安乐、从依赖别人走向独立自主,从而获得成功的。

起初,他在波士顿城一家小报馆当一名印刷工,因为他的哥哥是那家报馆的经营者。但是有一天,他和哥哥为了一点儿小事闹意见,并打了一架,因而不得不离开那家报社。

兄弟之间的关系原本很密切,但是一旦发生冲突,比别人更会产生强烈的仇恨念头。相信这种经历很多人都有过,富兰克林的情形也是一样。离开哥哥的报社,富兰克林想到其他的印刷厂去工作,可是,气急败坏的哥哥却通知波士顿的所有印刷工厂,拜托他们不要雇用自己的弟弟。一般的同业者,不想卷入这场兄弟之间的纷争,于是就答应他哥哥的请托。富兰克林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一时陷入困境。

但是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智慧和胆量反而都会涌现出来,这种情形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道理。富兰克林觉得:“我不一定必须要在波士顿挣扎。”就这样,他下定决心一个人跑到纽约去了。当然,到了纽约之后他也无法立刻找到工作。后来好不容易在费城找到印刷工作的职位,那时的富兰克林只有十七岁。

在费城,富兰克林成为普通的印刷工人,继续每天的生活。因为他是新来的,所以有很多的苦力要他去做;同时也有出门在外的苦恼,对哥哥的怨恨有时也会充满全身,思乡之愁也常常涌上心头。但是富兰克林毅然漠视这一切,他有一套新的人生哲学:“我今天会遭到的待遇,是以前我对哥哥太依赖的关系。”

富兰克林心想,如果现在做苦力是过去的安乐所造成的结果,相反地,也会促进将来的成长吧!他毫不气馁地继续读书和工作,被认为是一个用功的青年。

之后,他又到伦敦谋了份差事,一边学习英国最新的印刷技术,一边了解在费城无法了解的国际间的形势。自立使富兰克林成长,从此他凡事靠自己,去掉了依赖性,变得更自信、更成熟了。

独立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石。一个不能自立、处处依赖他人的人是可怜的;一个贪图安乐,不懂得勤奋进取的人是可悲的。我们不能把命运完全托付给他人,依赖他人活着。人只有摆脱了依赖性,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把命运托付在他人的手里,这是一种自信成熟的表现,也是迈向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