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083

第83章

过了一会儿,吉时已到,众人便要开始入席。最热闹的便是你推我让的坐首席,今日客人又多,那做了首席的,是最尊贵最有面子的。大嫂子忙悄悄进去告诉小儿子去了,小儿子让人拿了他的扇子出去插在香案上。这里众人还没让清楚,都有让老寿星坐首席的意思。这时有人走到香案前拿出那扇子,往上一插,众人待看了个大概,都忙的跪下来了。要说这状元爷尊贵,便是用得扇子等都是有规制的,别人自是轻易不敢僭越的。

状元爷听得外面很是有些个动静,方从里面慢慢的踱步出来。至首席坐定了,方让人将大嫂子请出来,当着众人跪地磕了三个响头以谢救命之恩。底下那些人都不知状元爷是谁,见状元爷磕头便也跟着磕头。大嫂子见拉不起小叔子,便忙要跪地回礼,被小儿子拦住了。一时礼毕,小儿子方起来又到首席坐好了。悠悠的看了众人一眼,方让大嫂子拿起那扇子,在他老爷太太头上各敲三下。这便是砍头杀人一般的处分,却留了他二人的性命。待敲过之后,底下众人方敢起来。状元爷除了宣旨大嫂子为诰命夫人外,饭也不吃一口,便走了。留下一地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

那媳妇儿讲完后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模样,喝了口茶笑道:“世上虽有些人知道一点儿先天神数,但并非所有算命的都知道。那算命的凭此骗些钱财糊口,原算不得大的罪过,但若是有人因此谋害他人,或是自轻自贱,却是大错了。”刘姥姥道:“不论何时,都不能欺神,‘凡人做事,天知地知’。善恶总是会有报应的。”

边上一个老嬷嬷笑道:“说起这考状元了,听说今年皇上开了恩科,可是遇见圣主了。”说着又看着香儿奶奶问道:“前几日你们家救得那秀才如今怎样了?听说过几天就要大比了,可别一病错过了时候,却是可惜了。”香儿奶奶笑道:“多谢你还惦记着。郎中说他到底无碍了,只是能不能考试却不知,不过到底性命要紧。”香儿奶奶又看着刘姥姥不好意思的笑道:“说起来姥姥别笑话我,如今我家里可是一个子儿都没了,这几日的药还是赊来的。只是若要送那秀才去城里大考,却还得些银子,不知姥姥能否帮衬点儿,我们回头有了就还。”

刘姥姥忙笑道:“香儿奶奶说的哪里话,你好心救人,我怎能连借点儿钱都不行的?只是如今我也没多少,你等着我去给你拿去。”说着一边儿起身进到里屋去了。晴雯疑惑的问道:“好好的进城考试如何就病倒了,却是为何?”香儿奶奶见问,叹息道:“姑娘金尊玉贵的不知道,如今许多人都是可怜的,好容易听说开了恩科,便凑了些盘缠,想得个功名,既是求个富贵,也是光宗耀祖的意思。昨日听那秀才说他家里只有母子相依为命,好容易凑了些盘缠,到底不曾出过远门,走得又累,又饿,到底病倒了。郎中说他好似还有些儿风寒。”

正说着刘姥姥出来了,手里拿个布包,拿出来打开递给香儿奶奶道:“这里是三两九钱二分,你先拿着吧,若是不够再来。都是乡里乡亲的,大不了大家一块儿想法子。”另外几个人都随声附和。惜春插嘴道:“不知那秀才人怎样?可别是个酸腐的,还不如回家种地的好,免得误人误己。”贾母忙止了她道:“读书上进原是男人的志向,四丫头不可这么说话。”惜春撇撇嘴正要理论,这里晴雯插嘴道:“不知那人如何,若是个好的,银钱都不是问题,若是个酸腐的,还真不如回去种地的好。”

香儿奶奶收好了银子想想道:“姑娘们讲得道理我们不懂,但那秀才看着却是个好人。昨儿个醒来怎么说不肯打搅我们,要起来自己走。若不是身体虚弱,怕是拦不住了。我儿子与他聊天儿也能说得上,听说他在家一边儿种地一边儿教几个娃儿读书。很有本事的。”刘姥姥道:“他能有多大,再者若是能当先生,如何还自己种地?”香儿奶奶笑道:“我也不知道。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年纪。我儿子说他家里穷,那里人也穷,若是光教孩子,怕是拿不了几个钱,光种地,又丢不开书。是以辛苦些儿,好歹能让他母亲轻松一些儿。”贾母叹道:“如此说来,却是个极孝顺又通情理明是非的好孩子。”

晴雯想想道:“不如明日再作打算。”说着便拿出十两银子递给香儿奶奶道:“奶奶如此良善,比那些富贵人家好了多少倍了。我别的没有,这些个银两,你权当贴补家用吧,也好将药钱给了人家。”说着探春拔下一支金钗来,也递给香儿奶奶。那老嬷嬷道手足无措起来,不知该不该接。贾母笑道:“我这些个孙女儿都是明白人,你就收下吧。这些东西对她们来说都不算什么。”香儿奶奶又看着刘姥姥,刘姥姥笑道:“你收了吧,都是姑娘们的一点意思,我的那些儿你也不用还了。”香儿奶奶忙跪地磕头谢恩方收了。晴雯探春忙将她扶起来,众人又说了一回话,见时候不早了,方都散了。

待这里外人都走完了,刘姥姥方要领着晴雯探春惜春去歇息,晴雯正色道:“我还有几件事儿,不如都说了吧。”贾母等方又坐下来看着晴雯。晴雯看了众人一眼,掏出些银票递给老太太,一边儿笑道:“我原是替姑娘来的,姑娘人虽不能来,到底意思还是要带到的。这是二百两银票,还请老太太收好。姑娘如今也是一个人,没什么进益,不过别人送的一点儿体己,还请老太太不要见怪。”

贾母正欲推辞,晴雯又拿出一百两银票递给刘姥姥,笑道:“如今老太太住在姥姥这里,还要打扰姥姥,姑娘的一点意思,还请收下。姑娘说了,老太太是她外祖母,应该好生孝顺老太太的,只是一直不得空,还请老太太姥姥多担待。”贾母收了银票,刘姥姥还想推辞,晴雯忽然又笑道:“钱是姑娘给的,姥姥还是收下吧。不过我却有个主意,不知姥姥可听我的。”刘姥姥一边收了银票一边儿笑道:“姑娘尽管吩咐。”

晴雯说道:“姥姥若是能有些个闲散银子,不如将路过的病了的饿了的接济一些儿,也算是一桩好事儿。今日香儿奶奶说的那秀才,明日还得请姥姥帮忙请来我们或是见见,或是问几句话也使得。姑娘常说贤士难得,听香儿奶奶那话,那秀才却是个孝顺之人。百善孝为先,若真是个孝顺儿子,又不迂腐,又读的好书,怕是个难得的贤士亦未可知。若果真是,怕是姥姥和我都有莫大的功劳呢。”

刘姥姥念了一声佛笑道:“姑娘说的道理我不懂,但是姑娘的吩咐,我明日定会办的好好的。若那秀才果真是个人才,也是他的造化,能遇着姑娘这样的好人。要说功劳,我不敢占,倒是香儿奶奶却是头功。”几人于是又商议了明日如何请来那秀才,又争一回功劳,方去睡觉。当夜晴雯探春惜春三个住在上房,因乡下的土炕极大,因此三人睡在一处倒也便宜。不仅暖和许多,而且也好收拾伺候。虽乡下条件艰苦,到底累了一天了,因此很快便睡着了。

次日一早起来,三人都有些儿腰酸背痛,想是那炕太硬的缘故。是以起床时便叫丫头们收拾好了,当天必须回去。那三个丫头也不曾这么累过,也非常乐意。

洗漱梳妆完毕,三人出来依旧到上房去,见贾母已经坐在那里了,鸳鸯一旁伺候。晴雯等请过安,便在一旁坐下来。探春问道:“琥珀姐姐为何不见?”鸳鸯道:“她和青儿准备早饭去了。”探春问道:“以前并不曾听说琥珀姐姐会做饭的,难道还要你们自己做饭不成?”贾母叹道:“如今在这里已经是好的了,比别个乡下人已经好了不止百倍。在小户人家,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动手的。虽说老亲家照顾,到底他们要去忙外头的事情,是以家里的做饭洗衣收拾等,就由她们几个帮着做些儿,其实也是给我们自己张罗。巧姐儿也大了,也该学着做些事情了。”

是啊,便是公侯家的小姐又如何,很多时候还得自己照顾自己,别人,犹如那过眼的繁华,未必靠得住。鸳鸯说,她们已经开始学着纺纱织布,以前那么精美的绣工如今许多时候都用不上了,因为这里人都没工夫看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欣赏,不光要修养,还要有心情,更需要有空闲的功夫。虽然黛玉接济了她们不少,但如今,已不是当日锦绣灿烂的时候了,也要学着许多乡下人勤俭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