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079

第79章

晴雯看了一眼这院子,便问刘姥姥如今情况如何?刘姥姥道:“阿弥陀佛,托姑娘们的福,我们如今可是好了。几次三番得着府里的照应,再不如先前那般艰难了。”探春道:“听说姥姥为了保巧姐儿挪借了许多银子,如今怎样了?”刘姥姥笑道:“老太太都给我了,还多给了一百两银子,我们才能买下这个院子,大家住着亦宽敞些儿。便是姑娘们来了,若是要住一宿,也好有个地方。到底是老寿星慈善人,前几日又拿出那么些银子,我们又买了些地,明年怕是愈发的好了。”

说话间鸳鸯和琥珀已经送上茶来,刘姥姥忙招呼众人坐了,一边儿吃茶一边儿说话。众人都让刘姥姥和贾母上座,探春惜春又故意要让晴雯坐在她们上面。贾母有些儿诧异,可是仔细一打量,却见晴雯似乎却是姑娘的装扮,便开口道:“晴雯你就坐了吧,你原就比她们大几岁。”惜春道:“晴雯姐姐如今可是主子,比我们尊贵。”贾母待要问,却又想起上次探狱时惜春口口声声的主子奴才,莫非三位孙女侄孙女虽不曾入狱,却亦并非那么称心如意?可是看样子又不像,只是一直问不出所以来。

晴雯忽想起一事儿,便问道:“姥姥,听说今年又蝗灾,不知这里怎样?”刘姥姥听得晴雯问,便又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道:“要说这却果真是个怪事儿,那蝗灾来的那么厉害,以前虽时常有,到底不如今年,更不曾听说还会吃人。”探春惜春听说都吓了一跳,忙问何故。刘姥姥道:“这里没见,是听说别的地方有。我们这里不过是受了些灾而已。要说这怪,还不止一件儿。头一件便是听说钦差到那个什么河南的那个地方救灾,有好多人见了菩萨。”

说起菩萨,探春笑道:“听说那几日林姐姐每日念佛,皇太后说不定是她将菩萨感动了去救灾的,可林姐姐说不是。”晴雯但笑不语。贾母忙问道:“皇太后?你们见着皇太后了?玉儿认得皇太后?”探春正脸红失语了,惜春冷笑道:“不过都是到处听说而已,做不得准。还是听刘姥姥继续说吧,还有何奇事?”探春忙低了头,贾母一时无法。

刘姥姥看了众人一眼接着道:“菩萨显灵后说会有官府来救人,果然就来了,且都不像以往那么凶神恶煞。这可是奇事,没过几日,官府便来人帮我们灭虫,又送我们粮食。可这还不是最奇的。最奇的是官府叫我们拿火来烧那些蝗虫,地里都干了,火都走到山上农家去了,不想第二天夜里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后来听说那雨也是菩萨下的。你们说可是奇事不是?”贾母听后喃喃道:“不想这世上果真有菩萨,却还显灵了。”晴雯心里笑道:若是让他们知道姑娘就是那菩萨,不知会有多热闹。

惜春听得果真有此事,十分入迷,见刘姥姥停下来,便又催她继续讲。刘姥姥道:“后来地里也有水了,官府便来帮我们种些东西,那甘薯如今长的很好,先凑合和摘叶子吃,等入冬就可以吃上甘薯了。官府还给我们送来冬粮,还有麦种。我活了七十多年了,可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好事儿。”晴雯心里笑了:跟着姑娘,为她做些自己能做得事,姑娘便可以让这些人得着几十年都不曾得过的实惠,这辈子,也算值了。

众人正在闲聊,见青儿来说该吃饭了。鸳鸯琥珀等都一齐帮忙,侍书三人则给三位姑娘收拾。很快便摆上饭来:一盘煮倭瓜,一盘甘薯叶子,两盘炒的不知是什么野菜,另外还有一盘咸菜红烧肉,主食是糙米粥。晴雯探春惜春几人看着青儿板儿的模样,便知这对他们来说已是极丰盛的了。几人只是胡乱吃了些儿,别说是太过粗粝吃不下,便是那两个小孩那垂涎的模样儿,便足以让人不忍心再吃下去,宁愿给他们多留些儿。

刘姥姥则是极客气的不停的招呼几个人吃,因乡下简陋,是以几位丫头都不分开另吃。刘姥姥给这个夹完菜又给那个添粥,结果什么都吃不上。探春先下桌来说道:“姥姥你竟赶紧儿的吃吧,我们都不饿。”刘姥姥笑道:“说的也是,姑娘们倒是不稀罕这个,只是好歹吃些个,免得一会儿饿了,我们这里可没点心吃。”说完一边儿又自豪的说道:“我们这都算是好的了,许多人家都吃不上呢,外面挖野菜的有时候都能抢上呢。”惜春奇道:“姥姥不是刚才说官府给发粮了吗?怎么还吃不上?”刘姥姥笑道:“姑娘是没吃过苦的,不知道。如今便是有点儿粮,谁家不是可着劲儿的多留着些儿,谁知道以后会怎样?还有那极穷的人家,为了换点儿钱,竟有将粮食拿去卖了的,自己使劲儿挖野菜吃。”

晴雯等都吓了一跳,原来,还有这等缘故。晴雯不禁叹息了一声:姑娘便是再细心的为百姓着想,也算不到这一层。不过总归是有了些儿,偶尔还能吃上一点,就算很不错了。探春心里却是翻起千层浪:一直都觉得自己苦,甚至弃了生母要嫡母;家里遭难了,便时时想着能否帮家里一把;便是在储秀宫,有时还觉得委屈,毕竟那不是自己的家。从不曾想过这野菜粗粥都有人吃不上的,而自己,却一直都是锦衣玉食,便是做了公主的伴读,也无人委屈了自己。看来真是林姐姐说的对,我们很是该做些事情了,为的却是天下百姓。

晴雯等六人都下来了,方见狗儿媳妇儿出来吃饭。鸳鸯则忙着过来给几人重新泡茶,不再有上好的茶叶,几位姑娘都不过略略喝点儿而已。老太太却吃的还可以,许是习惯了。吃完饭,便过来与几人聊天儿,一时见天色不早了,便要留几人住下来。探春惜春都想回去,毕竟未曾在外头留宿过,晴雯得了史良娣的意思,便商量着要住下来。探春开始还觉得不妥,惜春道:“晴雯姐姐最大,她说了算,便是有事儿,明日跟林姐姐说是她留的便是了。”晴雯笑得要去打她。不过到底探春也想多留会儿的,便议定了。

这里六人要留下来,那几位赶车的便将车子卸下来打马回去了,毕竟骑马回去还来得及,不过明日早些儿过来接罢了。

待外面侍卫太监走后,狗儿媳妇儿她们也已吃完饭,琥珀青儿几个都到厨房收拾去了。刘姥姥及老太太则与鸳鸯一道去收拾房间,安排六位姑娘歇息之处。晴雯等几个无事,又细细的打量起这上房来。正面墙上挂着大幅的松鹤延年画儿,两边是副对联,道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壁下有一五尺高、八尺来长的香案,正中放着一个小香炉,内有许多新旧的香把子,两边则胡乱放些家常之物如茶叶、剪子灯烛之类的。香案是个新的,怕是为了庆贺购了新房而添置的吧?香案中间有四只大抽屉,两边儿是两只小抽屉,两边小抽屉下还有两只小柜子,此时都关的整齐,圆形木把手,简单大方。香案边角处都是云纹镂刻装饰,虽都是粗大手笔,却不失朴拙之风。

香案前面是一张大大的桐木八仙桌,若是挤挤,能坐十多个人,四面放着四条长凳。刚才众人便是在这桌上吃的饭,除了挤着坐了十个人外,四角也都可以站人吃饭或是上菜伺候。两边儿挨着墙放了许多大小高低的椅子板凳,共有十几个。靠近两边暖阁间儿门口各放着一张小桌子,二尺高,三尺见方,有些儿与炕桌相似。若是客人多,大人自是坐了大桌,小孩就坐了这小桌子,或是有那先吃完的,又或是吃饭时有来串门的邻居,通常便是坐了这小桌子。又或者夏日乘凉、厢房要放东西、乃至晾晒东西等,都是用得这小桌子。此时晴雯等便是坐在小桌子四周,慢慢的喝着鸳鸯才刚沏得茶

吃了会儿茶,忽听得门外有敲门声儿,似乎有人叫“青儿姥姥”。探春惜春等都很纳闷,不知是谁来了,何以都这么晚了还会有人来?不一会儿便见板儿带着四位老嬷嬷进来,年纪都与刘姥姥相差无几,穿的亦是一身粗布衣裳,偶尔还有几块补丁。刘姥姥见了忙出来笑道:“几位先随便坐,我一会儿再来。”一面说着一面高喊道:“青儿,香儿奶奶她们来了,快出来泡茶。”那看似叫做香儿奶奶的忙道:“姥姥忙你的,天儿早,我们不过过来坐坐。”

那几人见了晴雯等,便站在一旁好奇的打量着,悄悄儿的说着话。晴雯几个不好意思,又不知如何开口。还好青儿很快便出来了,笑道:“不知奶奶们来,你们且先坐一会儿,我去泡茶。”那几人忙让过青儿,一边儿自己拿凳子坐了。那香儿奶奶道:“不知你们家有客,不如我们先回去吧。”说着话屁股却不动。另一个老嬷嬷笑道:“嫂子可别让人家城里人笑话,我们原是来瞧瞧青儿家客人来的,如此倒是扭捏了。”香儿奶奶讪讪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