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059

第59章

黛玉歇息够了,方坐好。皇上不时的看着她,见她准备好似乎有话要说,忙止了话头,让黛玉开口。黛玉笑道:“我却还有两个主意。一个是既然如今改了考试的内容,怕是各省一时亦难以领会哥哥的意思,莫若待各省放榜之后将一应考卷皆封了送进京来。哥哥再找礼部等再阅一遍,若是与已取之名差异不大便罢,否则,若是有那以次充好的,从重处理。又或者有那等好文章被各省疏漏的,则急速补录,以期能赶上明年春闱。此事暂不下旨,只待考过之后或是放榜之后方下旨,且急速将卷子带回京。”

“还有一件儿,却是与武举有关的。如今武举皆是考三场,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试策,即兵法、天文、地理等。此法固然好,只是有一样,许多人武艺精湛,却不知书,因此痛失机会。不如补录一等人才,即若是将策试之题告知他们,若是能答得出来,考场中着人记录下来未必不可。有人有勇有力,却家贫难以备考,若是如此,到不失为一个办法。取中之后有了功名,有多少书是读不得的。”

“其实要我说,知书达礼固然好,可是如今之人,有多少是知了书礼上却一点儿都不通,却偏有那些个未曾读书却是贤良孝悌的,只因这‘礼’并非从书上来的,而是发乎内心。或者说,有极多‘知书达礼’的,却整日做些个偷鸡摸狗丧尽天良的事情,没得玷污了这么好的词,竟将那么些儿好书都顺带玷污了。这种人即便是考中了状元亦是个糊涂蛋害人精,偏这些人会舞文弄墨,害人却比那些个不知书的更甚。因此我以为各府县都应尽察查之职,将那孝廉有德之士举出来,将那德而有才之人选出来,如此方能整肃民风,使民免受其害。”

众人听罢皆是吃惊。第一件固然好,如此重审,至少那等好文章就不会遗失了,只是颇费时日,如何是好?第二件则是闻所未闻,虽有些儿道理,到底奇怪些。至于这知书达礼之事,一时还是无能为力的,只得以后再议了。众人商议一回,到底都同意了,又修改了好些而。只是这重审之事,黛玉想着若是太过费功夫,得空挑选些儿亦是好的。因此都商议定了。

临走时张丞相还又和黛玉道别,黛玉只是隔着屏风施了一礼,到底还是未曾见到。张丞相有些怏怏的,不知黛玉耍的那一套,先皇那般郑重,如今果然不错。到底放心好些儿了。

中秋一过,天气转凉,黛玉的旧疾亦有些儿犯了。此次虽不比今春及往常,到底不好受,宫女们都极是紧张慎重,皇上更是时常盯着。御医一日两次,除诊视外还得熬药送来,在黛玉这可是被用到家了,只因皇上圣旨,务要将黛玉的心血不足之症彻底治好。黛玉则是好容易隔了几日不用吃药了,如今又要吃那苦汁子,很是闹腾了几回,说是一直如此,不肯好生吃。不过这些无谓的抵抗是无用的,八个宫女盯着她不说,皇上从来都是要盯着她将药吃完才放手的。不过到底照顾的好,不几日便好了,是以连皇太后亦不知晓,否则更有她受得了。御医的意思是继续吃一段时间药将根治了去,黛玉无法,只得依了。

不仅黛玉如此,世人又有哪个不是?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个理儿或许都知道,可是真的轮到要自个儿吃那苦汁子时,多半还是不愿意的,若不是人前人后盯着,便有多少人便放任了自己,一任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有的方开始后悔,岂不知世上有的病能治,有的病不能治?而后悔,则从来就无药可救。好在黛玉虽闹腾,到底还不是那等刁钻之人,不过撒个娇使下性儿,最多不过是想告诉世人她有多苦,要吃那么苦的东西,又或者是让别人多疼她些儿,因为她吃了那么多苦药。

可叹的是并非世人皆是如此明白的,竟有一等人致死都不肯吃那良药的。此言非虚,贾府中有些便是此类人,所谓死不悔改的便是。既然连探春惜春等这些闺阁姑娘都知晓家里腌臜不堪,大祸将临,因此探春方有批抄家之语,而惜春有顶尤氏之言。难道老太太这等积年的老人家人精儿一样的人物竟会不知?既然已是病入膏肓、垂死挣扎,缘何不肯吃些儿苦药治一治?除不知有病外,便是不肯认为病的竟是那般重,亦或是不肯吃药罢了。但凡是病,刚开始多半儿是有药的,只是或是不曾发觉或是不肯吃药,才至于酿成痼疾而难治了。

这贾府虽是武荫之属,到底经过了这么几世,亦颇读了些儿诗书的,那贾赦贾珍之流虽终日游手好闲却多少亦是有些儿墨水在肚里的。而那贾琏更是个明白人,对于贾府与贾雨村来往,在听的林之孝说贾雨村降了时,贾琏就曾说过:“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又说“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只可惜,正如林之孝说的:“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即便是个毒瘤,一个想着是反正我不抠它,必会无事,另两个则是时常往来,似乎还有颇些儿得意。

这样的家,如何不败?说是可悲,岂非可恨?可惜了贾琏这么个明白人,偏还给搅和进去了,又是个好色的,又有个厉害老婆,岂能“不相干”?偏还有一等人,不认为病是病的,更为可悲可恨。那贾赦王夫人,夺人钱物,竟是那般理所当然、理直气壮。那石呆子的扇子,黛玉的家产,哪一样该是他们的?可恨这等人,夺了财物不说,还有赶尽杀绝的功夫。下了毒不说,连女儿都能卖了,难不成堂堂国公府就能缺那几个钱儿?还是堂堂国公府的千金,竟值那几个钱儿?亦或是国公府的亲情,只值那几两银子?

不过,不论这些人如今是否后悔,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自己承受着一辈子的愧疚去吧。八月下旬,大理寺连同刑部及御史台将贾府一门的案子交由圣上裁决了。朱笔一划,多少人被勾决了。皇上亦是神情凄凉,多少年放任,却得了这样一个结果。参与谋逆、大不敬、不孝,这哪一条拿出来都足以灭门的,不过今年大灾之后不宜大兴刑狱,罪及己身吧。那些个死罪的,该有个决断了;活罪的,姑且先关着,判的轻了怕难起惩戒之效,判的重了怕有害天意,不如先关着;那些个受牵连的,暂时还只能关着,毕竟是钦案,若是有人启奏,或许还会再审还会再定的。

再者说了,贾府的案子急着先结,不过是想将一应罪过推到那几个该死的人身上,多救几个活罪之人。毕竟他们是黛玉唯一的血亲了,这种事情会随她一辈子的,还是留点儿余地的好些。不过既便要救,亦不能白便宜了他们,多关他们一年半载的都算是有幸的了。倒是北静郡王出了个主意,将那些个无罪的保释出来,若有人保,便是放了亦无所谓,到底有人担着的。皇上顺水人情,准了他的奏,倒是实惠了探春三姐妹,但有言在先,若是无人担保,到时可是要按例官卖的。而北静郡王由于一直在争贾府不该判如此重罪,徐利以理劾之,奈何北静郡王位高权重,又一味的坚持,最后动了天威,使其他人等亦不敢保释贾府之人了。

晚膳后在御书房,皇上将勾决的人名给黛玉看,黛玉倒是好好看了一下,看有没有漏的,有没有多的。虽然他们作恶多端,到底是她外祖母家,而且外祖母装出来的十分疼爱中到底有三分是真的。于是黛玉仔细的看着一干人等,从“贾赦、贾珍、贾琏、贾菖、贾菱、贾蓉……”到薛蟠共四十九人,又有从“贾王氏、贾尤氏……”至薛王氏即薛姨妈共二十四人。薛宝钗虽有罪但罪不至死,故而并未被勾决。其他贾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政等以及贾刑氏、贾王氏熙凤等一干人等皆有各种罪过但罪不及诛,暂且关押,随后处置。而自贾代儒至贾宝玉、贾芳、贾兰、贾菌等以及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等,暂判无罪,暂时关押,可取保候审。贾史氏暨史太夫人年事已高,不再论罪,暂时关押,可取保候审。

黛玉看后忙要保探春惜春湘云等人,皇上笑道:“都在你手里了还这么急?”黛玉笑道:“保了她们以后就不害怕不用躲藏了,怕哥哥反悔呢。”皇上道:“那么多人可以保,你准备保几个?”黛玉想了许方犹豫道:“且看个人造化吧,我现在不想管他们。我也不好管呢。”皇上听后方笑道:“知道了就好,你自己一个姑娘家,如何出面保谁,便是救二姐姐,那还是万不得已才了母后的名义。如今这些人已是性命无忧,让他们吃些苦头亦是应该的。”其实两人心里都打量的是贾母,若是黛玉要保贾母,皇上不会不许的。黛玉心里清楚,因此才有此一说,心里想着每个人做过的事情总是要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