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046

第46章

众人去后,黛玉又签了信函让雪雁送去敖仓,才坐下听几人回话。听说河南府内都开始挖沟填坝铺柴火了,荥阳县许多地方已准备完毕,士卒又去别的地方帮忙去了。城里守城的亦都设法架起火墙,以免蝗虫被火飞进城,各村庄等都设法准备去了。有了粮食,又有士卒帮忙,又有官差不时的巡视,且都极其和顺客气,百姓亦都放心大干,信心十足。

次日一早,荥阳县各地按约定辰时同时点火,农民分别在地里和家里看管照应。一时间但见大地一片火光,黑压压的蝗虫遇火起飞,片刻又被焚化,一片哔哔啵啵噼里啪啦,柴草树枝蝗虫虫卵一齐烧将起来,蔚为壮观。村里百姓见了那纷纷葬身火海的蝗虫,心中大畅,一面扑打着房屋周围的蝗虫,一面都高声叫唤起来,不是骂蝗虫的,就是夸官府赞菩萨的,好不热闹,虽贫苦在前,却依旧充满希望,看得那巡行的几位京官,悄悄落泪。

随后几日,各地纷纷火烧蝗虫,景象万千,到底都有了些期盼。河南知府又传来消息,徐德已顺利交接完毕,正尽力救灾。一连三日,随着亿万蝗虫的毁尸灭迹,断子绝孙,城里亦未出现大批飞蝗投奔之象,钦差们才真正吐了一口长气,各地流民亦纷纷回乡,京城等地已几乎不见了。根据各地发放粮食记录来看,此次蝗灾致死之民近十万,被咬死者少数,流离路途因病而死者稍多,更多的是饿死的,至最后收到赈灾之粮为止,蝗灾共持续近一个月,饥饿者不在少数。夏麦颗粒无收,稷黍苗尽毁,损失惨重,后续救助仍旧繁重。

次日,黛玉刚用过早膳,便见徐德匆匆进来,见过黛玉。黛玉见他穿了官府,更加儒雅大方,只是一脸的汗水一脸的焦虑,叫黛玉吃了一惊,问道:“徐知府刚刚赴任,缘何又回到此地?”徐德接过晴雯端上的茶水忙喝了一口道:“荥阳县亦归河南府管辖,如何来不得?不过我此来却不是为的此事。”黛玉忙让他坐了,徐德方接着道:“如今荥阳大火五日,其他州县已经烧四日,却有事故。”黛玉听闻忙问何事故,徐德道:“一来天旱近三个月,处处干燥,极易着火,有些地方已有耳闻,虽未成大灾,却颇为可惧,且有些地方火尚未息,颇有隐忧。二来地里本就干旱三月,兼之大火猛烤三五日,地干如柴,可如何补种庄稼,如何是好?”说道后来已经眉头拧死,忧心如焚了。黛玉听罢,前一项是有所预料的,偏这后一项却不曾预料,可如何是好?

天旱已久,河干池竭井枯,有的火已上山,无人告诉黛玉,但是她能猜到。千万别一灾未平一灾又起,百姓已经不起了。可若是无水,如何灭火?如何灭火?天啊,为何长久不雨,为何要如此作弄贫贱之民,到底要将我们如何?

黛玉一直在想着法子,徐德来了,肯定是不得已了,师兄尚未来,估计大堂上有事牵绊了,而多半与此有关,昨日还是高高兴兴的,想是昨日傍晚的风作的怪。黛玉见他们都是一头的汗,却忘了她有碧玉佩,此时秋老虎,天正热,她颇不觉的而已。急得团团转时,忽见师兄进来,愁绪写满脸。黛玉走上前问道:“师兄所愁何事?”怡亲王不愿告诉她,正想话儿搪塞,黛玉直面他道:“是不是昨夜有风,火借风势窜开了?”怡亲王看了站在一旁的徐德,点了点头道:“我们都未想到起了风,这里多久都未起风了。且这几日人都累了,心下觉得蝗已消灭殆尽,都放松了,却出了这等事。”

黛玉听罢,跌坐在椅子上,面目呆滞,怡亲王等都吃了一惊,怕师妹如上次一样晕了,又见她人却是好着的,便忙唤御医。黛玉想了很久,亦不待御医瞧,抬头苦笑道:“找神仙吧,御医有何用,他又不会救火……”话未说完,泪如泉涌,潸然而下。黛玉不想当着这么多人失态,忙伸手找帕子,却拽出一张叠好的纸来,正是那日御书房暖阁间里得的,低头看时,泪朦胧了眼,打湿了那薄薄的纸,滴到膝头。

猛然间,黛玉想起了那日之梦,想起了菩萨和仙道,抬头深吸一口气,又低头看手里的纸,只见上面竟有淡淡字迹:《太白闲言御医治病,上天救火》,上次明明写了那么多东西,后来又没了,这会儿怎么又是这句?且不管上次这次,这“上天救火”是何意?要我求上天不成?想到这里,黛玉忙吩咐道:“赶紧到庭中设香案,我要祭天!”众人看着怡亲王,怡亲王点头让他们赶紧预备去了,才看着黛玉,见她模样儿好好的,虽有些古怪,到底看不出有何不妥,见她手里拿着张纸,却是黄表纸,只是质地好些而已。黛玉见纸已干,便又叠起收好,进屋去沐浴更衣了。

香案设好后,黛玉亦出来了,跪在案前对天祷告:“皇天在上,苏州林氏女求告:如今中州五省十州蝗灾,民不聊生。吾有心相助,以火焚之;蝗即将尽,火却不止;牵连无辜,心内惶恐。天既久旱,民无所依;无水失望,如之奈何?不知民有何罪,天其惩之?即已惩之,何重至斯?今告上帝,无怨无悔:一应罪过,但责于我;赦免万民,唯我所愿;若我德薄,愿以万世子孙偿之,唯天哀矜……”黛玉一边祷告,一边早已泪流满面,眼前仿佛已见蝗火之下挣扎之万民,浴火待焚,告毕磕头,跪于案前而不动,悲痛欲绝,伸手摸帕时,又掏出那张黄纸来,片刻泪水湿透,只得另掏绣帕……

祭天原是大事,便是怡亲王亦不敢擅动,此时只是陪跪在侧。四周廊下侍立着黛玉的六个丫头及刘仁徐德等,还有些怡亲王的近侍,其他人等皆回避了。正在黛玉哭得泪湿黄纸拜垫儿、准备另掏帕子拭泪时,只见空中一道光亮直击黛玉,众人吓了一大跳,晴雯晕了过去,待陆续回过神来看时,只见黛玉周身光亮,众人双腿战栗,都未曾想过去扶起黛玉。而怡亲王亦只是惊奇的看着,不知所措。如此片刻,但见风渐起,天渐黑,瞬间便伸手不见五指,众人只见庭中黛玉依旧在光亮笼罩之中,依旧神情肃穆,依旧泪落不止……

又过了一盏茶功夫,空中传来一阵幽香,片刻倾盆大雨,瓢泼而下,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只见雨中黛玉泪已收,颜渐开。这雨直下了大半个时辰,天方渐渐开了,但见庭中怡亲王已经浑身湿透,跪在水中,而地上,已经积了不少水。待过得片刻,雨方渐渐住了,空中出现七彩虹,绚烂异常,过了一刻钟,彩虹一端渐渐收了,却深入庭中,接上黛玉周身的光亮,片刻尽收,黛玉身上的光亦不见了。众人方渐渐回过神来,刘仁不顾积水,走到黛玉跟前扶她起来,许是跪得久了,黛玉一下没站稳,差点摔了,好在人小力弱,刘仁扶住了。丫头们方抢过来扶黛玉,却见她通体幽香胜过往日,周身干燥,只有裙摆底下有些微的水点,却是方才溅上的。黛玉看看手中的纸,写得却是:“《太白闲言》注意善后,戒之慎之”,看一眼又细细咂摸一回便收起来。

因回头见众人已扶起怡亲王,浑身湿透,已然昏过去了。黛玉忙命御医给他诊治,那御医起先不肯,道是不合制。黛玉急得骂道:“师兄都昏过去了,要是有什么问题我找你算账,老天把火都给我救了,你却不就他命,你比天还厉害。”众人听得没头没脑的,不过那御医见黛玉急了,便忙跟着去给怡亲王诊治去了。

到了戌时,怡亲王才悠悠醒来,黛玉坐着他床边儿看着,御医在一边儿候着。见师兄醒来了,黛玉又命御医替他看视一遍,那御医亦知晓怡亲王尊贵,既然姑娘这祖宗这么厉害,才刚又见她祭天求雨时那般光景,且此时远在荥阳,少不得都依了她。外间太医亦来了,黛玉亦不管回避不回避,只叫二人赶紧看病,怡亲王笑道:“我见下雨了,怎样了?”黛玉道:“师兄怎样了?”便有人回说荥阳得水三寸,所有的火都熄了,已然无事了。怡亲王笑道:“师兄没事,你怎么样?”那御医并太医都被黛玉逼着看完了,都道:“劳累过度,淋了些雨,稍有点风寒,吃两服药明日就好了。”

黛玉才放下心来,让太医出去弄药,这才对御医道:“得罪了,只师兄有事就没人管我了,或者告诉哥哥回去也给你记上一功如何?”一面说着,一面觉得应该记功的,那御医倒是时常给黛玉看病的,见此知无事了,才放下心来,又知她淘气,便笑道:“多谢姑娘,下官不敢居功,只下次别骂下官就是了。”怡亲王听得黛玉骂人,又见是御医,拍了一下黛玉的脑袋道:“可是又淘气呢?这御医一直都替你看病,最是好的,师兄才一会儿不见你就骂人?”黛玉捂着脑袋口里喊冤着就走了,留下怡亲王与御医等偷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