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82

第382章

过了些时候,皇上与黛玉正渐渐改为一心辅佐皇太子,又盼着赵姑娘长大,却发现黛玉又有了身子。惊喜之余,众人皆有些儿担忧,毕竟年龄已经大些,且黛玉的身子骨一直都不大好,生养怕是艰难。故而有了身子之后,皇上更是将政事大半交给皇太子,虽则每日依旧早朝,亦是大多听由皇太子之意决断事情。皇太子心知母后之意,故而亦不推辞。

其余时间,皇上多留在后宫陪着黛玉。虽则昭公主等时常陪伴左右,皇上却是不妨心,唯恐这几个年岁太小,且又不通人事,若是稍有闪失,可是追悔莫及的。昭公主依旧在黛玉身前身后忙着服侍母后,恭敬孝顺,非寻常侍婢可比。慈公主与和公主亦是一般的孝顺膝下,时常陪着黛玉说笑解闷,又尽心服侍。

皇上亦由着几人留在黛玉跟前,毕竟看着那许多子女都长大又有能为了,亦是件儿开怀之事,心胸一开许多事情便能简便许多。待得儿女皆走后,皇上又如二人年亲时一般,嬉笑逗闹,还将黛玉幼时的把戏儿寻出来玩儿。便是龙床上,亦时常能找到九连环,让昭公主及尚寝等皆要格外小心,唯恐留在床上将黛玉搁了。

皇太子渐渐得已经能独立理事了,许是习惯了,或是顺手了,或是凡事已经顺利了,总之不到一年,皇太子不再愁眉。每日回来见到黛玉皆是温润和蔼的,先给皇上请安后,又关切的将母后问候完,方拉着和公主几个说话。望着皇儿如今方算得是真正长大了,皇上与黛玉方会心的笑了。

唯有一事,如今让黛玉能稍微担忧些,便是水王妃一直不曾有身子,让她颇为犹疑。只是想起皇室或是皇太后往常便时常担心子嗣之事,让她心下有点儿嫌隙,总有点儿不快。故而此番即便是心中惦念,亦不可轻易问出来,唯恐将自己受过的别扭又带给水王妃。故而只当作不知,水王妃亦是时常来伺候黛玉,如亲女一般,倒也融洽。

次年黛玉顺利又添得一个皇子,皇上喜得泪落不止,比之文亲王与皇太子出生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太后亦是拄着拐棍儿过来,高兴的看着小皇子,气色还不错,看着比文亲王那时要好些儿,亦是心花怒放。只是这二人欢喜的缘故则大有不同。皇太后是欣喜又添得皇子,且又是嫡子,故而忙命人打赏不迭。

皇上则是见黛玉辛苦这许久,终于顺利,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呵。虽则黛玉此时看着很是虚弱,可,到底还是平安了。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必定不肯再叫她受这等苦楚了。回头见到皇太后,当初为得催着要皇儿,添子嗣,不仅让黛玉受了不少委屈,更是让周惠妃与世长辞,皇上更是喜中带悲。

还是妙玉说得好,子女都是缘分,若是有缘,自然都会有的,若是无缘,则便是添得子,亦会没了母。虽说无法去计较商亲王与周惠妃谁更要紧些,只是因着周惠妃而徒添隐忧的李淑妃之薨逝,却将这种衡量更添了一些悲哀。幸好,妹妹还好。只要妹妹好,他便好了。不论过去如何,日后必定要好生护着妹妹,让她将身子养得好好儿的,过得开开心心,方不辜负这一世的情分。望着她有些儿虚弱的脸容,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从此之后,皇上便除过早朝之外,凡事尽皆丢给皇太子。而去上早朝,则是黛玉的意思。唯恐如今皇太子年幼,且处事不久,唯恐朝中老臣不服,或是别有用心的钻了空子,误了天下。皇上看着黛玉淡淡的憔悴,便什么都听,虽则让黛玉笑话。只是内有贤妻为辅,外有圣子为治,便是垂拱,有何不可?说起来,本朝还不曾成就盛世,他却是先开始垂拱了,亦算有趣儿。他才不计较什么被妻子左右之类的闲话,不说没有,便是有,亦不在乎。谁让他有这么好的福气,娇妻仙女临凡,爱子真龙送生?他垂拱听之,亦算得是顺应天命吧。

越是如此时常一块儿荷海荡舟,梅园赋诗,皇上与黛玉便愈加想着赶紧儿得让贤,让皇太子能早日正名。只是此时时机尚不成熟,故而二人还得为皇太子多担些心。总不能因着自己图自在,或是因着有利天下,便随意的将担子交给皇儿,却是不妥。即便是皇太后,亦帮着皇上及黛玉料理后宫多年,出力不少。

只是如今有了宣亲王与皇太子,事情还是轻松了许多,虽则有些儿着急,却过得亦快。待得皇太子十六岁时,赵姑娘亦已年满十三,已经能当得起大事了。且与昭公主跟着黛玉三年,亦得了不少黛玉的心意,行事更加慈和大度。皇上又惦记着便是退位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帮扶二人的,故而便催了许多次,方将此事定下来。

谁知事情又有波折,让黛玉懊恼不已。原来徐丞相给黛玉出了难题,或是他致仕,或是皇太子先嗣立,后册妃,且暂时不得立后。黛玉望着徐丞相半日,知他心意,亦不多计较。致仕是断然不允的,至于是否立后,倒是不急。且赵姑娘如今尚幼,虽则知理懂事,有些事情还是不能操之过急的。故而不过册妃而已,却亦不同牢。

皇太子见赵姑娘行事妥当,虽则比母后稍有不及,却亦有不同之处,较黛玉更为大方一些,虑事亦更加周全,倒也算得是良配。且看着面善,又是母后之意,故而一切皆听母后的。至于何时同牢,亦由母后说了算。他如今虽则听得刘福等说了些,到底心中惦记着母后最为担心之天下事,故而于此亦不大在意。

吉月吉日,皇上与皇太子告祭宗庙,皇太子乃真龙天子,如今已经长成,皇上退位让贤。又黛玉之意,皇太子移居嘉德殿,她则与皇上退居大明宫,以正位。皇太子拜伏泣请半日,皇上从容劝他黛玉如今身子弱,很需静养,且从太极宫经复道至大明宫不过半个时辰而已,很是便宜的。皇太子见黛玉虽则经过长时间调养,奈何还是不如往昔,只得作罢。

改日又上尊号,奉父皇为太上皇,母后为皇太后,皇祖母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原是因着先皇驾崩之后皇上孝顺,方接回长信宫奉养的,此时亦一同移居大明宫。昭公主与慈公主乐公主和公主尽皆往侍,而充仪充媛亦一并前往陪侍。而众位皇子亦即如今的皇弟,依旧留在太极宫跟随保傅读书。宣亲王再三请求,奈何皇上不允,故而皇上兄弟八人留在太极宫。

隔日清后宫,虽则黛玉不欲带走那许多东西,皇上与昭公主却让黛玉带走,便是日后帮着皇上预备赏赐等,亦能便宜许多。故而私库之物,许多皆是十几年来难得见一回天日,直运送了两月方稍稍停歇下来。而大明宫亦已收拾停当,太上皇与黛玉方移驾。

且说大明宫原称永安宫,乃是前朝皇帝专为得太上皇所修的一座避暑之宫,后来亦有皇帝于此疗养。本朝以来许是因得前朝之故,故而唯有太上皇方居于此处,寻常则是空着,多为离宫。唯有司按例整修巡查而已。正因其原是一座避暑别宫,故而内中古树遮天蔽日,繁花盛开,鸟雀成群,宛如一个巨大的园子,比大观园还大好些儿,倒是颇合黛玉的意。

接到圣旨,此处便开始大肆修缮,虽则黛玉一直严令不得奢靡铺张浪费。却因如今国用富足;且太上皇与黛玉想是要在此度过余生的,还有许多年,不过修缮一次,日后却可以不用再动了;又兼皇上与太上皇皆极是敬爱黛玉,不肯她受了丝毫委屈。故而很是大张旗鼓的好生修正了一番,虽则不是富丽堂皇,却最是适合居住颐养散淡的。

金华殿乃是大明宫内主殿,因如今人多,便将此处好生扩建了。前后左右共有一二百间房子。正殿的前殿可以朝见前来请安的皇上及众臣,后殿则是皇上与黛玉的寝室,宽大舒适,定要让黛玉修养好。两旁许多的厢房与稍间,则是一应随从等居住的。因着皇上与太上皇郑重其事,故而往常的侍卫等一定不肯少了,大多都跟着过来。正殿两旁则是四个偏殿,左右各二,左边儿赐给充仪充媛,右边儿安置太皇太后与褚婕妤。

金华殿后方是一个极大的池子,名为山水池。水乃活水,清澈干净,内养龙鲤,边植菱藕。旁边紧挨着一山,是为假山,高三丈有余,古树苍天,繁花其下。寻常游玩极是惬意。

山水池旁又有一玉堂殿,依山傍水,白玉其堂,清新亮丽,温婉柔和,四位公主倒是喜欢得很。进去之后左右打量了半日,颇为满意,和公主又蹦又跳的将几位姐姐的寝室皆扑腾了一番,方往金华殿来看望父皇母后。虽则看得极尽,这二殿之间走起来亦得一盏茶功夫,倒是也相宜。四位公主同起同卧,清早一块儿来给父皇母后及皇祖母等请安,亦便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