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70

第370章

奶娘不过寻常之人,看管的紧了便勤谨些,如今稍稍松散些,便偷点儿懒,亦是有得。再者便是母后与淑妃,不过亦是寻常之人,哪里知道教导人如何因人而异,又或是哪里能比得妹妹这般因人而宜?正儿亶儿昭儿皆很是乖巧安静的,偏和儿淘气,许是她们皆担心若是果真放纵了,将来移了和儿的性情,又怕担不是。

和儿调皮的时候亦很是会捣乱的,兴许亦是受了几回训斥,日后被母后她们管得严了,亦是有得。再则此时我们都已经回来了,整肃之外,让和儿日日跟着妹妹,好生补偿一番,自己调教亦便是了。生气却是很不必的,否则让正儿他们看着担心。”说着很是拿眼睛看文亲王,欲让他跟着劝解黛玉。

文亲王回道:“回母后,儿臣以为教化之功,非一日可成。便是她们能在母后管束之下,勤谨守己,便算得已经知本分了。此时母后离都日久,她们松懈怠惰,复了本性,亦是有得。寻常三申五令,许是过耳之风,未必能当回事儿。此时既有此事,母后不过再严令约束一番。她们不过寻常之人,母后又何须为了她们苦恼。

再则此时或可另寻法子处置。如今和儿已经大了,昭儿更大些,都懂事了,不如跟着昭儿让白露妈妈领着另外两个妈妈多照应些便罢。将和儿的那些奶娘都遣退出去,如此不怕日后她们行事做人不改了,日后亦不敢居功或是在外骄横。

再则皇祖母与母妃亦并非恶意,许是循规蹈矩而已。再则如今和儿又大些了,许是不爱跟皇祖母她们玩那些玩意儿,一如儿臣当时,故而两下里不合意。和儿又不大明白,总觉得凡事不如意,故而很是委屈些。如今不过照着和儿的意思,母后稍加补偿或是调教而已。便是和儿,很不该在母后一回来便告状,母后改日还得问你是否孝顺之罪才好。”

听得众人皆为她撑腰,和公主方止了泪,抓着黛玉的袖子犹自撒娇,最后听得文亲王吓唬,忙坐直起来,看着黛玉道:“回母后,儿臣乖,不曾捣乱。只是奶娘不许儿臣到处跑,唯恐摔了。皇祖母又不肯儿臣跟慈姐姐学做针线,唯恐扎了手。母妃又不肯儿臣跟着修王兄读书,因着儿臣不识字,故而总是打搅皇兄。”

皇上看着和公主道:“和儿这会儿就想学针线了?皇祖母说得倒是不错,你确是还小了些,此事却怨不得皇祖母。还有皇兄他们正是读书上进之时,和儿很是不该打搅。只是这些事情都不许做,皇祖母与母妃让和儿做什么呢?”和公主道:“皇祖母与母妃都有许多事情要做,故而总是让儿臣跟着奶娘。刚开始皇祖母还每日来看儿臣,后来便不常见了。”

宣亲王道:“那几个奶娘开始还好,规规矩矩的。待得后来时日久了,渐渐的便现了形。和儿想读书,她们不愿意教;和儿想写字,她们自己都写不好。和儿见皇祖母教训,母妃训斥,故而不敢说,更是唯恐奶娘报复,不待见她。那些服侍的姐姐还好些,故而和儿偶尔便跟着她们学点儿。回来奶娘还嫌和儿学得不好。儿臣回来亦给和儿教些,只是有时忙得顾不上,故而让和儿多受了些委屈。”

和公主摇头道:“回母后,皇兄最好了。每日都来教儿臣读书。只是儿臣笨,记不得多少,白日又无处可问,一直要待得皇兄下朝回来。母后,皇兄说让儿臣乖乖的,来年要教儿臣读好多好多书,还要教儿臣写字。母后可否允准呢?儿臣喜欢跟皇兄读书,皇兄的字亦写得极好,儿臣喜欢。”说到此又很是巴望的看着黛玉。

黛玉低头看着和公主,过了许久,方下旨道:“今日和儿跟着朕歇息,昭儿乖些,让着皇妹,明日让皇妹跟你去,让白露妈妈照顾她。你跟着水姐姐她们一块儿便罢。那四个奶娘赏赐之后年前就将她们打发了,你们看着,不用来给朕辞行。朕暂且亦不计较那么多。日后若是有何事不中朕意,许是便没这么容易了。”

和公主见能跟着母后一块儿,忙谢恩不迭,昭公主又起身应了。让皇上很是苦恼的看着这姐妹二人,还有他妹妹,这母女三个。黛玉见众人皆有些不豫,又见和公主之事已经这般处置了,酒席已经送进来,便亦不多计较,与皇上一同领着几人去用膳。

皇太后等皆知皇上与黛玉今日回宫,原本欲过来见见的,奈何一来天色已晚,外面又下着雪,她已经有些儿不想动了;二来众人才回来,今日又累了一日,故而很该歇息才是;再则亦是有点儿端着架子,以为皇上出去这许久,回来该先给她请安才是。故而并不曾来得。李淑妃等人无召见自然不敢这么晚了还来探视。

至于偏殿的修亲王顺亲王几人,还有已经会走路的商亲王及润皇子,一年不见黛玉,又跟着自己母亲亲近了些,故而皆生疏了许多。兼之若是无宣召,自是不敢轻易过来打搅的。修亲王虽则有点儿想过来请安,奈何奶娘劝他明日一早亦是一般的,故而作罢。

如此一来,皇上与黛玉倒是领着几人安静的吃饱喝足了,方收拾歇息。因着和公主在,皇上亦不曾十分亲近黛玉,不过闲话几句,便赶紧歇下。次日一早,后宫皆来定省,黛玉因着心绪不大好,故而借着有些累了,很是淡淡的应对一番。李淑妃大吃一惊,待得一会儿又听闻要将和公主的奶娘及教引嬷嬷等尽皆遣退,另行安置,便知事有不妥。奈何小公主之事,又是幼儿,如何解释?故而心下颇为不安。

皇太后原等着今日皇上与黛玉等会儿一块儿与她请安的,奈何几人见过后宫,便又去商议封赏等,皆因眼看着便要过年,故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敢稍微耽搁。兼之黛玉因着宣亲王及和公主之事,心生嫌隙,不比以往。故而此时既有如此缘故,自当稍稍推后一些。待晚膳后去亦是一般的。便是以前忙时亦是如此,故而黛玉亦不在意。

只是对于皇太后而言,却别有深意。这边厢等着皇上与黛玉不见,那边厢又听得黛玉不知怎地,便将和公主挪到与昭公主一块儿抚养,且昨夜还是随着皇上皇后睡得。众人闻言皆大吃一惊,皇太后想起和公主时常委屈的坐着的模样儿。忽而觉得母女情深,非旁人可比,且此时无法解释,和公主又极乖巧,众人喜爱。故而便是黛玉因着她的缘故做些事情出来,亦算不得出奇,到得此时方想起自己不曾多体贴小公主来。

对于那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公主,皆因父皇母后不在,众人便委屈了她,此番虽则只是将奶娘撵了出去,其他众人却皆心下狐疑不自在。虽则黛玉大致还是如往常一般,却还是不能完全如往常一般的。皇太后年事已高,不能再帮着料理寻常之事了。李淑妃心下疑惧,又周惠妃薨逝后她总有些形单影只之感,故而神情很是落寞起来,人亦大不如前。

许是因着众人皆有了些年纪,有了些经历,故而许多事情皆变了。长秋宫如今黛玉又挑选了几个很是稳妥的司官,故而李淑妃便是忙不过来,亦不用操心,渐渐的便不用她了。待得过完年,文亲王跟着皇上去上朝,黛玉便更少操心朝廷之事。而是果真如前番说得,带着文亲王一块儿,处理完宫内诸事,便一块儿下棋看书,或是教和公主,很是和乐了些日子。

这一日,听得怡亲王上奏,怡王太妃薨逝。怡王太妃与皇太后原是妯娌,情分非同一般,又多次佐定天下大事,很有功劳。此时薨逝,皇上与皇太后皆很是哀伤。又念及其多番照应,黛玉亦跟着损膳素服几日。另着宣亲王代皇上前往吊丧。赏赐无数,并赐谥号为懿。敬肃王妃为女,哭灵甚哀。因怡亲王府尊贵非常,丧事天下震动。往来吊唁的,往来送礼的,不计其数。其阵仗比周惠妃似乎还要大些。

因着这丧事,文亲王的十岁生日亦未曾好生过得。虽则并非国丧,然自皇上皇太后以下,及至黛玉,再至其他皇亲如宁公主等,皆极为哀戚。故而生日之日,不过敷衍一番而已,黛玉与靖献王等皆送来贺礼,其他各处亦有,不过收下又备赏礼而已。黛玉很是过意不去,拉着文亲王道:“亶儿,你满月周岁便不曾好生过,如今十岁还是这般,可是母后愧对你了。”

皇上亦是有些愧疚,拉着文亲王道:“明年生日父皇再给你好生过一回。”文亲王回道:“回父皇,回母后,儿臣所生之日,天下共知,亦不过如此。儿臣当思如何为父皇母后分忧,思为天下谋福,而非热闹排场的给自己过生日。出生之时,天下为乱,如今又是王祖母薨逝,儿臣为人子为人孙,不敢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