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22

第322章

黛玉听得如此才安心睡了。次日一早,见过雍儿慈儿等,又带着昭公主哄了一会儿,心下惦记着贾家之事,便让白露带着昭公主去睡觉。奈何昭公主就是不肯去,恍惚听得姨妈姨父要来,更是睁大眼睛盯着,拉着黛玉道:“回母后,儿臣乖,儿臣想见姨妈。儿臣乖。”黛玉见状无法,见昭公主眼巴巴的盼望着,只得将她留下来。

早膳时卫国公夫人先到,不多一会儿卫国公便跟着皇上一块儿来了。昭公主见了卫国公比见了父皇还亲热,乖乖的抱着卫国公叫道:“姨父,昭儿乖,姨父说话,昭儿不多嘴。”黛玉笑道:“云妹妹,令郎如今亦该大了吧?不知道可淘气?朕还不曾见过呢。”卫国公夫人回道:“启禀皇后娘娘,犬子大概与他父亲相仿,整日就没个安静的。上串下跳,差点不曾将家里翻个底朝天儿。他祖母还宠着,道是将来长大了许是就懂事了。”

黛玉听得这话笑道:“你如此说朕倒是想起一事来,若说正儿亶儿亦就罢了,倒是雍儿与酆儿亦快周岁了,若是卫国公愿意,不如过两年让他来给雍儿酆儿伴读,算是做个伴儿,大个一两岁,亦懂事些。”卫国公笑道:“启禀皇后娘娘,只怕犬子太过淘气,误了皇子。”皇上笑道:“不妨,若是淘气更该让保傅好生教导一番,将来许是就出息了。”

众人用过早膳,亦不曾专门设宴,不过随意而已。早膳过后,昭公主还要坐在卫国公怀里,黏着姨父不放。皇上亦不急着去御书房,便一块儿留下来听听最近之事。卫国公想着有许多事情要回,故而亦不耽误,略略吃了一盅茶,便开始一一道来。

要说此事还有些意思。那次和昌郡主归省朝觐,贾芸与小红亦跟着回来了,却偏逢贾芳贾菌等事,让原本一场团圆欢喜之事,变得尴尬得很。后来见到刘姥姥领着巧姐儿去,赵氏贾芸等皆以为时来运转了,便是李纨,亦有些盼望起来。毕竟能入宫,便很可能见到黛玉,不管是伺候她,还是能得着些实惠,皆是件儿很不错的事情。贾代儒更是想着凭着巧姐儿的容貌气度,许是还能册立个嫔妃呢,如此一来,贾家便算是东山再起了。

待得探春自建章宫回来,巧姐儿的名字都已经报上去了,心下虽则觉得不妥,却亦说不上来,只得作罢。再者亦不知黛玉是何意思,若是她都已经忘了,让巧姐儿在宫中侍奉几年,总比留在这里被贾家众人惦记着兴许还能清静些。再则她虽贵为郡主,奈何是贾家嫁出去的女儿,说话亦未必有人听,亦不好多说什么,否则落得个不顾娘家之名。故而只是悄悄的将贾芸叫来问了一下,只得叹息而已。

正当贾家众人喜滋滋殷切切之时,王仁干脆住在贾家,吃好得用好得,跟着贾代儒一块儿日日吹捧算计,想着巧姐儿该会有怎样的前程。凭着她那般的人品,肯定是能选上的,也就是入宫是肯定的。接下来便是能否做得娘娘了。虽则如今皇后娘娘对贾家下旨,格外严惩,然而看她对和昌郡主及敬肃王妃的情义,未必便会赶尽杀绝。故而只要皇后娘娘知道,荣华富贵必定是少不了的。想起和昌郡主的荣耀,几人便不由得流口水。

宝玉时常留在自己房内,读书写字,反倒比以往勤快了许多,亦精进不少。如今亦不多事,便是偶尔一两句参禅之语,亦不与人争执,亦不长篇大论,故而众人只当他是个闲人而已,亦不多理会。只要他不给别人添不自在,众人亦就这般过着,左右一口吃的家里还不缺。

谁知不多久便见巧姐儿回来了,见过贾家众人,祖母伯母叔叔兄长,又拜别舅舅,便要回刘姥姥那里去。看着随行而来许多人拿着丰厚的赏赐,王仁等皆以为所料不错,等着领赏。却听得是皇后娘娘赏赐给巧姐儿的,又特意为其指婚,指得却是庄子上那个板儿,便是当日到贾府去的那个呆呆的小子。

赵氏犹疑道:“不知皇后娘娘到底是何意思,若说不待见巧姐儿,便不该有何赏赐才是。若说念旧情,便很该留在宫里赐个女官,便是指婚,亦该是外国世子或者是都中那些王子公孙。为何却指给那板儿?看样子巧姐儿还挺满意。”

李纨首先明白过来,叹道:“看来此时又是我们行错了。皇后娘娘如今指望着咱们能自食其力,老实本分,克己为人。上次之事,已经让皇后娘娘大为恼怒了,便是她念旧情,亦是绝不肯亲戚家人仗势为非作歹的。如今巧姐儿在刘姥姥那里多年,你我不曾照顾过半分,这会儿却巴巴的要送她入宫去,你我原本于情有亏。更何况巧姐儿亦未必愿意。听和昌郡主还有敬肃王妃等人的意思,皇后娘娘与皇太后最是肯顾全各人自己的意思的。这兴许就是巧姐儿自己的意思亦未可知。若果真如此,必定是皇后娘娘格外恩宠她了。”

赵氏不解道:“你说得亦有几分道理,只是巧姐儿原本便是我们贾家的姑娘,贾家自是做得主的。刘姥姥家当年穷困,多亏了咱们府上接济,便是后来巧姐儿住在那里,老太太那时亦是带着皇后娘娘的赏赐体己去得。后来巧姐儿长大了亦是一般儿的干活,并不曾亏欠刘姥姥半分。再者巧姐儿为何还会喜欢那种辛苦的日子,别是有何隐衷吧?”

邢夫人亦是疑惑道:“依我看,别是皇后娘娘又是想着法子跟大家过不去,嫌大家不给她长脸吧?谁能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偏要回乡下去过那等苦日子?巧姐儿小时候亦是金尊玉贵的,难不成还真能从此脱胎换骨了不成?”

众人虽则如此猜疑,亦不过说说而已。王仁则满腹狐疑,当下拉着巧姐儿问道:“巧儿可得给舅舅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会这样。”巧姐儿推开他笑道:“巧儿见过舅舅,只是此乃皇后娘娘旨意,甥女儿能解释吗?岂不犯上?皇后娘娘圣旨,妾身之事自有皇后娘娘做主。不知舅舅可还有什么要问的?”想起黛玉的教诲,还有王仁的知恩不报,巧姐儿很是有些难过。此番见他还如此相问,故而便冷冷的回了他。

王仁见巧姐儿形状,蛮狠道:“你是我甥女儿,别用拿皇后娘娘圣旨来压我。便是皇后娘娘有圣旨,你亦该孝顺舅舅才是,我为何就问不得?便算是皇后娘娘将你赐婚给板儿,我亦是可以做主,可以收彩礼的。”巧姐儿见此很是苦笑了一下。

鸳鸯在旁边原本一直皆是冷眼看着的,因着受了雪雁的意思,故而将多年的隐忍皆丢到一边儿,指着王仁道:“你还收彩礼?皇后娘娘赏赐的彩礼你也敢收?你知恩不报,还想着将巧姐儿送到宫里去给你自己谋好处。这句彩礼收得好,大家亦听得明白。你从不曾教养过巧姐儿半分,这会儿还想跟皇后娘娘比大小,来收皇后娘娘赏赐的嫁妆彩礼。我倒是不知道巧姐儿哪里来的这么气派的舅舅?这么不顾脸面的来充大。”

一句话说中王仁的要害,他原本还是口口声声说为得巧姐儿好,这会儿见漏了馅儿,又见鸳鸯不过是个丫头,亦敢指责他,很是恼羞成怒的道:“你不过是个丫头,也敢来编排我的不是,这是什么道理?莫非你们寻常亦是如此欺负巧儿的不成?今日若是不教训你们一番,我这舅舅算是白做了。”说着就寻思着如何教训鸳鸯。

一同送东西来的太监看着实在无聊,喝道:“你个狗奴才,若是还想清清静静自自在在的多活几年,便老老实实长长远远的滚到一边儿去。贾巧姐是皇后娘娘的侄女儿,该不着你管。便是她的丫头,那亦该是归她管,犯不着劳你动手,越俎代庖。”

王仁见那太监看着还像是个头子,左右还跟着许多人,还有几个侍卫,见了这架势,一下子将才刚的威势皆丢了,忙行礼道:“见过公公,只是小的甥女儿不太懂事,故而小的想教导几句,得罪之处,还望公公海涵。”心下想着皇后娘娘能将巧姐儿这么着打发回来,必定是瞧不上她的,别人不过是仗势而已,不如先应付了再说。

岂止侍卫闻言勃然大怒,直接吩咐道:“将他送到京兆府里去,便说此人疯了。连皇后娘娘侄女儿,他亦能胡乱编排。交代京兆尹好生看管着,若是要证人,你们说明即可。”原来这侍卫乃是威烈侯之人,此前见得皇后被贾家纠缠毁坏名声,便很是不愤,此时见还有这等活宝,亦懒得再跟他纠缠,直接关到牢里去得了。

可怜王仁,出来没多久又被关进京兆府大牢去了。京兆尹见是皇后近侍送来的,又如此这般交代一番,故而不敢怠慢,将王仁审讯一番。见他犹自说什么贾巧姐是他甥女儿,该由他管教才是,又说皇后娘娘不该越过他的。京兆府见他昏言乱语,判了个癫狂,便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