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16

第316章

皇上笑道:“这倒是不惧,哥哥看正儿亶儿皆很是贴心的。亶儿还果真与妹妹母子连心呢,只要妹妹有个烦心事,他便愁眉。”想起几日后的中秋节,黛玉笑道:“哥哥,如今倒好,正儿与亶儿都这么大了,将来便是有小皇妹他们必定亦是能帮着带了,皇儿亦好有个伴儿。只是后日的中秋节,可要将众人皆召来?亶儿又嘟哝许久不见史姨妈娴姑妈了。”

皇上笑道:“她们生了都有好几个月了,该当可以出来了,妹妹召见即可,众人亦好聚聚。”黛玉点头道:“如今时常不是这个有身子,便是那个坐月子,或者儿女小在家不便出来,很是难以聚齐。很该趁着年节里多见见,亦是一点儿意思。”

次日一早,皇上早朝去后,黛玉嫌没了哥哥睡得不舒服,便跟着起来,由雪雁白露及几个新来的等一块儿陪着去四海池走走。远远闻见扑鼻而来的桂花香,黛玉深吸一口气,笑道:“白露,你如今将女儿放在府里能放心?”

白露笑道:“回皇后娘娘,臣妾婆婆已经将女儿抱到跟前养活了,一如当年贾家几个姑娘在老太太跟前一般。臣妾在家亦顾不上这些。夫君如今亦是收了两房姬妾,倒也懂得规矩,伺候的还好。再者臣妾在此还有俸禄,家中还指望着这个帮衬呢。女儿必定无恙的。”

黛玉笑道:“你如今有了家,过过日子,果真不一样了。将来待得皇儿三岁了,你就早些回去吧,免得你女儿长大了将来连你都不认了,岂不可惜。”白露笑道:“回皇后娘娘,儿女能在父母膝下长大,原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福分。便是多少富贵人家子女,皆是奶娘等带着的,父母亦不曾十分抚养,人伦之情,反倒比不上那些穷苦人家。”

想起日日黏在跟前的正皇子与亶皇子,黛玉很是满足。她才不放心将皇儿完全交到别人手里去教养呢,那些人别说尽心不尽心,便是如吕莹及灵珠那般尽心的,怕是许多时候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她要皇儿自小便跟着知圣贤之事,学圣贤之道,进退容止,不得有丝毫差池。上回见了宁公主的小姐儿,比正儿可是差远了。

众人自荷海转到菊园,又在竹林底下歇息片刻,方缓缓的回到长秋宫来,李淑妃等人已经候在那里了。如今倒是有趣儿,后宫六人,五个都有身子,其他四个虽则才不过三五个月,亦不大明显,黛玉却是快了。想起再过几个月,一片孕妇,倒也壮观。

众人行礼后不过闲话片刻,李淑妃与周昭媛又将几件事情回禀明白,又请旨中秋赏礼等事,因着皆有定例,倒也简便。待得众人去后,方见人来回,敬肃王妃有喜了,如今害喜的厉害,恐中秋来不了。余者宁公主、娴公主及卫国公夫人等皆已接旨,是必定前来的。黛玉听得敬肃王妃有喜,忙让人召御医前往探视,又赏赐下许多东西。

虽则经过贾家贾芳贾菌那般一闹,都中对贾家出身的敬肃王妃又有些鄙薄,然而怡亲王府极为殷勤照应,怡王太妃又多次登门,渐渐的又刮目相看起来。黛玉更是借着各种由头时常赏赐,不仅因着敬肃王妃乃她表妹,更因敬肃王乃是皇上幼弟,又是皇太后养子,更兼勤谨恭肃,难得得贤臣,故而格外照应些。

因着敬肃王妃有了身子,倒是将外放敬肃王之事又耽搁了下来。皇太后体恤敬肃王与敬肃王妃皆无父母在前,如今又有了身子,很是不想二人各处一方。再者敬肃王亦算是皇上得力辅佐,亦不十分想放他出去。他的子嗣虽远比不上皇上子女,然则亦是皇室重要庶支,又念及黛玉有身子皇上屡屡照应,故而亦不肯委屈了敬肃王妃。

中秋这日,黛玉更是将妙玉一并请来,单设一席,奉上素酒斋饭,格外款待。虽则化槛之人,若是见到人世和谐美满,亦是一件幸事。待得众人行礼后,正皇子领着亶皇子与众人见礼。亶皇子如今三岁多,正是学事情的时候,很多事情一遍便懂,又肯多思,故而极得保傅喜爱,又时常让保傅措手不及。

因皇上与黛玉格外宠爱亶皇子,故而虽则设席,亦不让他与正皇子坐在下面,而是留在跟前。亶皇子坐在黛玉怀里笑道:“回母后,都说中秋月圆,其他时候月不圆吗?为何只在中秋赏月?又有十五月亮十六圆,又是何道理?”

黛玉看着亶皇子,用手摸着他头笑道:“月有阴晴圆缺,天道如此。至于其他各月的月亮,兴许亦是有圆的,只是时节不同,未必在意而已。中秋时节,恰巧在丰收之后,农人难得闲下来,享受一番丰收之喜悦,又酬劳一下一年的辛苦。更兼此时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故而便一家之人,相聚一番,共同庆贺。若是上元节,天气寒冷,如何出来赏月?又或是中元节,天气即热,众人又忙着预备秋收,哪得这等闲情逸致?”

亶皇子安静的听着母后解释,瞪着一双骨碌碌的慧眼看着,小脑袋里也不停的转着,过了一会儿又问道:“回母后,如此说来这些远古的节日,皆是千百年来形成,许多皆是有其道理的。所谓顺天应命,如此亦算是顺天吧。”

黛玉点头笑道:“正是如此,春忙夏种时节,必定是要先忙着耕耘稼穑的。且春荒之时,许多人家连饭都吃不上,那里还能做那些精致的糕点?这必定是要在秋收之后才有的。若是遇上丰收年景,更可置酒备宴,兼有庆贺之意。另外所谓春嵬、夏苗、秋狩、冬狝,亦是规劝圣王当于农闲时狩猎,如此方为顺天命,不伤农。”

亶皇子点头应道:“回母后,儿臣亦能射猎了,能否跟皇兄一块儿去秋狩?母后,儿臣想去。”黛玉听得亶皇子又提起射猎来,很是后悔自己提起秋狩,一脸无奈的看着亶皇子道:“亶儿不想陪着母后了?母后如今可是哪里都去不了呢,父皇亦不去,亶儿想跟着谁去?”亶皇子听得母后不去,伸手摸着黛玉的肚子,颇为遗憾的叹道:“回母后,儿臣不去了,皇兄与保傅皆要去,儿臣留下来陪母后。”

皇上伸手抱过亶皇子来,捏着他鼻子道:“亶儿在母后怀里坐了一会儿就够了,那里能坐这半日?母后早都累了。拐了半天弯儿,还是想着跟皇兄去狩猎,父皇不准去。”亶皇子听得母后累了,便乖巧的看着母后道:“回母后,儿臣错了,不该累着母后,下次不敢了。”

贤亲王看着正皇子笑道:“正儿,你今年准备打什么回来?可能否打个狐狸豹子什么的,好将皮献给母后,或是皇祖母?”正皇子应道:“那也说不来,凡事还得顺其自然呢。”威烈侯忙道:“正皇子所言有理,如今才刚学会骑马,可不敢为着猎物一时纵情伤了自己。以身犯险,非圣贤该为之事。”

黛玉看着正皇子道:“正儿如今果真会骑马了?可还骑得稳当?”正皇子回道:“回母后,儿臣学了几个月,如今才能骑得稳当,还不敢纵马,故而未必能骑马打猎。或者还是得骑在威烈侯或是舅父的马上才可。”黛玉转过来看着皇上。

皇上笑道:“正儿往常打猎皆是靖献王或是卫国公骑马带着他的,他那么小,大马都骑不上去,只有那小点儿的还好。前些日子得了一匹好马驹,才赐给正儿骑着,如今算是有了自己的马了。将来随着正儿一块儿长大,亦算是他的坐骑。”亶皇子坐在皇上怀里极为羡慕的道:“回父皇,儿臣亦想要一匹小马,儿臣想学。”

皇太后看着亶皇子唬道:“亶儿将来大了父皇自然会给你的,将天底下最好的马驹都给亶儿。只是这会儿这么小,若是骑马摔了母后岂不要伤心难过。”亶皇子转过头来看着黛玉,扁着嘴道:“回母后,儿臣如今会读书、写字、作诗,还小吗?”

且说众人听得亶皇子说话,待听得他说都会作诗了,很是好奇的看着,卫国公夫人更是兴高采烈的道:“亶儿果真会作诗了?如此说来又多了一个诗仙。”黛玉笑道:“你的诗还没做够?还是瘾又犯了?他才三岁多,哪里做得什么诗出来,不过是一时高兴。作出来的诗能顺口便不错了,还诗仙呢,没得气煞李太白。”

卫国公夫人笑回道:“启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之诗便是风流飘逸,常人难敌,如今亶儿小小年纪便会作诗,又得皇上与皇后娘娘之教导,来日必定造诣颇深,只怕能胜过李太白亦未可知。”皇上笑道:“你们原先时常斗诗,这许久不曾较量过了,不如今日且尽兴一回?亶儿虽小,亦要做出来一两首,父皇另外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