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289

第289章

想起夭折的丹公主,孙弘更是叹息不已。那样一场大祸,众人因着风平浪静,竟然忘了身边的危险,最后落得如此结局。伤害得,却是最不应该的那个人,那个一直宽以待人,慈怀天下的公主的母亲。看着黛玉脸上依旧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孙弘心中还是难抑伤痛。只是,这种事情,既然发生了,就只能面对,别无它法。

齐儿过来拉着黛玉的手,二人流着泪笑着,许多的事情,都不用再说。齐儿如今亦变了,少了几分沙漠草原儿女的豪爽,多了一缕江南水乡女子的婉约。轻灵的眼中,带着成熟的魅力,能洞悉世事。与孙弘携手走过的日子,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知道。只是,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虽则前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然则,众人皆在努力,不害怕。

抚摸着怀里的正皇子的头,皇上道:“爱卿回来就好,还以为得过一两日来觐见皇后。”黛玉拉着齐儿在旁边坐下来,问道:“齐儿在那里可还好?习惯吗?”齐儿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妾一切都好,如今皇上与皇后娘娘圣明,臣妾不过辅佐夫君听命而已,很是便宜。江南水乡,住得亦好,很是个富庶之地,才子佳人辈出,只是虽则读诗书,却未必遵圣行,又轻生死,未免美中不足。”

黛玉点头道:“吴楚其俗剽轻,易发怒。而移风易俗,却是件难事。《荀子》有言:‘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有:‘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有待礼部重修礼乐以教化之,或能成功。”说罢叹息不已。

皇上道:“各地民风皆有其长,又兼其短,不可猝改,妹妹还是放宽心慢慢来吧。兴许亶儿将来能略更该一二呢。”听得说亶皇子,孙弘道:“启禀皇上,启禀皇后娘娘,听闻正皇子聪慧伶俐,如今将近两岁,不知可拜得保傅?今日早朝徐丞相说起东里夏季,不知皇上与皇后娘娘准备如何安置二人?”

听得说起东里夏季,黛玉点头道:“这二人当初来便指明是来给皇儿当保傅的,只是如今皇儿尚幼,不如待到明年吧。”孙弘道:“启禀皇后娘娘,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三少,是与太子宴者也。若使太子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其行必正。

设使皇后娘娘亲爱,欲免之保傅之严,则当设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如今两皇子虽则年幼,然聪慧异于常人,皇后娘娘当思尽早拜师,教养皇子,以成其性,以利天下。便是怜其幼弱,便是每日若干时候与保傅相处亦可。再者皇子得皇上与皇后娘娘圣德贤风,与保傅相处,必定容易,莫若让正皇子先就教。听闻正皇子仁孝,来日亦是亶皇子之贤兄良朋,如此更便。”

看着灵珠才抱进来的亶皇子,黛玉猛然吃了一惊,才三个月就抱去跟保傅一块儿就学,算了罢,还是让正皇子去吧,想着方拉过正皇子来道:“正儿,孙爱卿让你去跟着保傅习学,你可愿意?”正皇子点头道:“儿臣听母后的。如今儿臣要看书,或是有不懂的,嬷嬷都说不上来了。如此亦好,儿臣会听从保傅的教诲,将来亦会陪着亶儿的。”

看着即将两岁的正皇子,如此懂事,黛玉很是放心,方让人去召东里与夏季,先行拜过保傅,再择日行礼。片刻二人到来,皇上拜东里为少保,夏季为少傅。二人接过皇子束脩:束帛一篚,五匹;酒一壶,二斗;脩一案,五脡,便算是正皇子的保傅了。正皇子见了二人倒也大方亲厚,二人亦是如此,更让黛玉放了心。

吉日天亮,刘仁亲自陪着正皇子,服学生之服,其服青衿。至学门外。一堆礼节,正皇子对礼官道:“皇子正受业于先生,敢请见。”礼官进去告诉二位,二位答道:“我等不德,请皇子无辱。”如此谦虚请让三次,最后正皇子请求:“皇子正不敢以视宾客,请终赐见。”礼官进去,二位答道:“我等不得命,敢不从。”再一堆礼节,将近一个时辰,拜完,出来,从此便算是上学了。每日一早起来便跟着皇上去,早膳与保傅一同用,午时左右回来。

正皇子的生日亦是随意过得,当日一早还去见过保傅,东里与夏季皆极为喜爱正皇子,故而更是管教得严厉。便是生日,亦待一同用过早膳后方让其回去。黛玉虽则有些嫌二位太过了,然则见正皇子如今长进更快,故而亦放心让二位教着。皇上亦很是高兴,这二人与当初林如海又有些不同,教得尽是以仁孝治国,皆为盛世之风。

此时天下亦无甚大事,朝中有徐丞相与孙御史,以及怡亲王与贤亲王统驭,很是清肃,皇上便多些时候回来陪着黛玉。虽则黛玉如今依旧时常想起丹公主,然则还是好多了,时常带着亶皇子,又与正皇子及娴公主、惜春等闲话一回,时常亦能笑笑。

如此这般,冬去春来,梅落梨华,因不许宴乐,故而天下亦少了许多的事情,众人皆在平安淡然中,享受着去岁的丰收,与来年的希冀。黛玉如今身子已经大好了,故而难得的能跟着皇上祭祀一回,又到安民侯府去过一次,又到五香斋去过一趟,又到刚收拾准备好得敬肃王府去过一回,不过略微坐坐,家常几句而已。

展眼便是花开花落春尽夏来,亶皇子的周日卒便到了。皇上与黛玉依旧只将亲近之人召来几个,一来国服未除,二来亶皇子生就异象,黛玉更不欲众多人围着他,生恐有何以外。虽则人少,却亦热闹,抓周时更是让众人笑了个够。原来亶皇子颇有些丹公主当日的意思,转了好大一圈儿,却拐回来抱着皇上的腿直笑。又拉着皇上往黛玉怀里钻。

皇太后摇头笑道:“你们姐弟二人,一个抓母后,那都是仙女儿下凡。一个抓父皇,难不成是将来要做皇帝的?为何又不抓那玉玺?”亶皇子钻在黛玉的怀里伸出头来冲着皇太后装个鬼脸笑道:“皇祖母,父皇好,母后好。”众人皆不明白,正皇子解释道:“回皇太后,亶儿的意思是那些东西都比不过父皇母后好。他要抓就抓最好的。”

亶皇子生日之后,随着吉日除服,娴公主与惜春的喜事便近了。钦天监择定端阳节便是个上佳吉日,兼之又是两位亲王同时迎娶,亦算是合了这个日子了。两府早已收拾准备齐整,只待得一除服,便开始纳征纳彩纳聘。因着亲王纳妃,礼节亦极为繁复,故而礼部与太常寺、宫内尚仪等一同商议操办。

此时却有一件儿有趣之事,便是娴公主与惜春住在一处,而靖献王与敬肃王的迎娶礼仪是一样的,故而纳征时同时来了两拨人,还要在一个地方站着,看着很是有些儿乱乎,虽则迎亲使好区分,那些后面的人可就不好办了,一会儿便搅到一块儿。好在众人皆不计较,不过分开而已。

次日众人商议,最后黛玉让惜春挪到长球宫来。后面每次行礼,皆是仪仗等停在承天门外,迎亲使带着几个紧要的进来至长秋宫长信宫行礼。而惜春并无父兄,怡王太妃便让怡亲王来答礼,兼之他出入长秋宫亦较别个格外便宜些。

这日纳征礼毕,黛玉拉着惜春坐在跟前道:“四妹妹,如今你也大了,日后离了这里,要与敬肃王相亲相爱,相互敬重,相互扶持。若是有何事情,你随时入宫来找朕即可。便是怡王太妃那里,亦是可以的。虽则朕不太清楚,估计她亦是一心一意待朕好的,许多事情,若是你觉得不便,她亦能帮着解决。”

惜春点头拭泪道:“启禀皇后娘娘,这些我都理会得。日后自当扶持敬肃王,好生辅佐皇上,做个好王爷。臣妾别无所求,故而亦不会生出许多事情来,还请皇后娘娘放心。倒是皇后娘娘自己,很该放宽心,时常多松快松快,四海池如今花团锦簇,皇后娘娘已很可去散散心的。日后若是有臣妾能做的,皇后娘娘但请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