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277

第277章

戊献王原本还气势汹汹的,待得见到皇上坐在御座内,那种从容大度,圣容威仪,不觉亦是气馁了不少。又见四处之人,并无几个是他的,更无人拥护他。忽而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儿,吴贵妃说吴尚书要扶立他做皇帝,这会儿却口口声声说着皇后。为何不让皇上退位让贤?只是看吴尚书的神色,因皇后娘娘不在,他又犯了忌讳,故而很是不待见他,暂且只得忍着。

坐着椅子内,忠顺王吃着茶,一遍遍回味着忠顺太妃之言,果真还是母妃言之有理,这几个如今皆是各有打算。皇后娘娘出奔,事败只在早晚,又私库已被吴贵妃看住,他如今已无所图,不如见机救驾,兴许还能留得性命。主意打定,便不时打量皇上与两个皇儿片刻,心中暗下主意,必定要护得他们周全。

吴尚书焦躁不安的坐了片刻,接过茶来吃了几口,又站起来来回踱了几圈,看着皇上与正皇子丹公主正在说笑,很是有些儿气恼。忽而肚子又饿了,便一叠声儿催着让送吃得来。众人闻听吃得,早都饿得狠了,只是不曾开口而已。此时闻听要吃得,那些死士亦觉得饿起来,且越是感觉饿,就越加觉得饿。毕竟一大早到此时,已有四五个时辰了,那些本就是耗体力之人,做得耗体力之事,故而皆愈加觉得饿起来。

众臣一早来上朝,与皇上一般,皆不曾用得早膳,此时皆是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只是对着那些凶神恶煞,逆贼反叛,皆谨守着自己得威严,竟无一人开口乞求。皇上抱着正皇子与丹公主,亦自顾玩着,并不搭理,静静得等候着黛玉的消息。他还要照顾好两个皇儿,此时被困,切不可过激,否则刀剑无眼,这些人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什么事都是做得出来的。

吴尚书见着点心,与吴贵妃、戊献王、义忠亲王、忠顺王等约略用了些,忠顺王道:“不如多备些点心吧。皇上乃是天子,你我不该轻易冒犯才是。便是皇子,亦是龙子,我们亦该多尊重些。”吴尚书吃饱喝足,方神智冷清了许多,闻言应道:“很该如此的。你我不过是入宿卫清君侧的,不该委屈了皇上才是。”说罢便命人给皇上等预备吃喝。

看着怀里一直安静平和的两位皇子,皇上一直从容。满朝文武见了亦吃惊不已,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竟比不上两个两岁小儿,心中有愧,故而亦渐渐的平和下来,静观其变。见了吃得,皇上道:“正儿丹儿,你们先吃点儿。”正皇子拿起一块香酥,摆开两半,一半喂了皇妹,一半喂了父皇。皇上笑着接过来,自己吃了一半,另一半却喂到正皇子嘴里。

四下里瞧见得,皆汗颜无地。吴尚书见了心动片刻,方转过头来冲着谢鲸等道:“不知如今宫外情形如何,皇后娘娘在何处?”谢鲸应道:“回吴尚书,才刚来报,宫门外已经困守,暂时无事。皇后娘娘自通明门出逃,有很多人相护,暂时不知所踪。”皇上等听得黛玉已经安然出去,皆放心不少。又有很多人护佑,必定无恙。正皇子与丹公主亦依在父皇怀里,亦长舒了一口气。

吴贵妃问跟前的侍从道:“私库可看好了?后宫可都齐集了?皇太后呢?”侍从应道:“回贵妃娘娘,私库无恙,后宫之人此时皆在长秋宫,皇太后亦在,听候贵妃娘娘吩咐。”吴贵妃应了一声,便看着吴尚书。吴尚书道:“请皇太后移驾至此,别的暂且不动,看住了即可。”那侍从闻言便去了。

吴尚书想想又至一旁与义忠亲王谋道:“既然皇上不肯废后,倨傲不从,不如干脆将其幽禁,号令天下如何?只要是皇上圣旨,各处亦该遵循才是。此时都忙着宫中了,还不知宫外情形如何。不如即刻拟召,颁行天下,数皇后罪恶,非之。”义忠亲王道:“或可一试,只是还得先得知宫外情形才好。亦很该先打探皇后娘娘所在,兴许尚可补救。”吴尚书觉得有理,便命人打探去了。自己则一边儿与礼部侍郎等几个商议着如何拟写诏书。

长秋宫内众人皆有些慌乱,皇太后见有人擅闯长信宫,便已猜到了,虽则如皇上及黛玉等一样,不曾预料到竟会直接逼宫造反,然则事实俱在时,不过片刻功夫,便冷静下来了。来到长秋宫,见李淑妃等已经被扣在此处,又听得是吴贵妃吴尚书等起事,心下更是明了。得知黛玉与皇儿不在,皆长舒了一口气,将恐惧担忧直接折耗了一半。

过了片刻,听得史良娣说起晴雯与紫鹃,皇太后便去看视,让人好生收殓了停灵在偏殿内。对于晴雯,没有丝毫得怪罪之意,却是十二分的感激与赞赏。那些围困此处的死士等,见皇太后威严,亦不敢不恭。皇太后吊过晴雯,方又回到正殿,抚慰众人。李淑妃等听得大概,皆安定下来,各自思量着都能做些什么,若是需要,能如晴雯那般,亦是件好事。

见有人来请,皇太后亦不犹豫,随着来人便到了两仪殿。见皇上与正皇子及丹公主皆好好的,又见正皇子与丹公主掉了个个儿,皱眉凝思片刻,便坐到皇上跟前,一块儿与皇儿说笑。晚膳过后将近一个时辰,那派出去几人陆续跌跌撞撞回来禀报,道是皇后娘娘在五香斋,有各处将帅护驾,还有百姓自发前往。皇后娘娘已经……下诏说有逆贼……擅闯皇宫,宫外城外守卫亦尽皆散了。吴尚书先是惊得跳起来,听完后便跌坐在椅子上,半日不曾言语。

如此说来,此时已无多少势力可仰仗了,唯有跟前将近八百死士,以及皇上、皇太后及正皇子。是呵,只要有这几个在手,谅谁也不敢轻动。皇后娘娘仁慈,必定不肯皇上涉险,只要看好这几个,便有了护身符,很可放心。

听得那几个回报,因着紧张,故而顾不得小声轻诉,殿中之人亦皆听了个明白。皇上与皇太后以及正皇子等,脸上皆浮现出笑容来。如此一来,大势已定,很是可以不用担心了。朝中众臣听闻,亦将心中石头放下来,想来皇后娘娘很快便会入宫来解救众人了。忠顺王等乌合之众听了,更是忧心不已,将向背之心,更加挪移了不少。

虽则吴尚书自我得意,庆幸自己有了护身符,义忠亲王却担忧起来。若是那么多百姓竟自发自愿前往护驾,可见人心,如此一来,便是挟持皇帝亦无用,除了退出去,除了交出皇帝来,怕是众人连葬身之地都没了。只要皇后娘娘不认账,天下亦必定不肯善罢甘休的。而要让皇后娘娘认同,怕是比登天还难。

吴尚书过了许久方渐渐定下神来,看着皇上与正皇子,心下有了主意。都说皇后娘娘最是心慈的,又与皇上极为恩爱,不如以皇上及皇儿要挟,若是能骗得她交出皇后宝授,或是逼她自尽,未必不是个法子。想着此时天色已晚,又腹中饥渴,便往偏殿吃喝歇息去了。殿中其他诸人见亦无可奈何,如今只剩此处了,已经无法抗衡,不过死守而已,渐渐的便失了斗志,兼之劳累一日,又不得饮食,早都疲惫不堪了。

忠顺王依旧在吃喝之后给皇上皇太后皇儿送上丰盛的一份儿吃得,皇上与皇太后亦不挑剔,亦不忌讳,大方的吃了。正皇子与丹公主虽则才学会吃东西,亦不曾吃过那些粗食,故而只是跟着吃了些汤粥等,又泡了些饭吃了。底下众臣与那些死士等一般,皆不曾吃的东西。谢鲸与另几位统领请求几次,方得了些,却根本不够上千人吃得。

吴尚书心烦意乱,此时根本无心搭理这些。义忠亲王心思不定,又见吴尚书处处出头,大有不将他放在眼里得意思,很是有些后悔与他合谋共事。吴贵妃只惦记着能否做上皇后,戊献王一直耐心等着做皇帝。忠顺王已经变了心,不过敷衍乃至护佑皇上而已。故而一时间皆各有所图,将别个皆丢到一旁,自去打着算盘预备安歇去了。

谢鲸等又不敢擅离,一来此处原本人就不多,若是再一分散,许是会更加危险。二来后宫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熟悉,若是撞到侍卫那里,亦是凶多吉少。故而极力劝着各人暂且忍忍,待得来日再行商议。不久众人便在饥渴疲惫交加中渐渐困了。不论安稳与否,除了轮班的外,尽皆睡下。那轮班的亦是坚持而已,心中亦颇有非议。

这一夜,月亮格外的亮,夜风格外的温和,吹过大地,竟如无事一般,温柔和缓,舒爽人心。只是这人心,却有些实在安宁不下来的。不论是饥渴的难以安稳入睡的,还是惊恐得不能安眠的,亦或是担忧的噩梦连连的。皆在痛苦的熬着,等待着未知的明日。唯有几个潜藏各处的几个侍卫,悄悄的打探清楚两仪殿内情形后,趁着月色,离了这里,去五香斋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