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236

第236章

黛玉将头靠在哥哥怀里笑道:“还不知道呢。便是将来,也还早着呢,还不知几十年上百年后的事情呢,操这心做什么。若果真是皇儿,与正儿也只差一岁,很是可以放在一块儿教养,将来之事,将来自有定论。”皇上道:“只是若果真如梦中所示,则将来便很该注意万不可将正儿作太子教养,否则会惹争端的。”黛玉点头应了。

待得御医来诊视,果真是黛玉已经怀了个将近两月的小皇子。长秋宫再次欢腾起来,虽则不如皇长子那般热闹,到底亦是件难得的喜事。更为难得的是皇后娘娘竟然隔了一年便又怀上龙种,若是个皇子,则将来皇位更是不用愁了。皇太后听闻忙赶过来与众人一道庆贺。李淑妃与周昭媛则忙着过来预备赏礼。

皇太后拉着黛玉的手道:“玉儿才轻松了几个月,如今又该辛苦了。上次皇上说补偿玉儿的,还不曾兑现呢。”皇上笑道:“儿皇求母后体谅,儿皇如今两手空空,亦不知该如何补偿了。”皇太后笑道:“补偿是个心意,谁要那些黄白浊物,玉儿才看不上呢。”黛玉笑道:“罢了,看哥哥每日那么细心照料皇儿的份上,便饶了他,先欠着吧。”

皇太后笑道:“还是玉儿大度。只要他对皇儿好就行,如此也太便宜他了。”皇上笑道:“母后有所不知。儿皇不能对皇儿太好的,否则妹妹便要吃醋。儿皇倒是对妹妹好些罢了。”说着便拉着黛玉在跟前坐下。皇太后笑道:“你们一家子,很该如此的。所谓那些酬谢什么的,也不过是个意思,若是能和睦相处,一家子和乐,可比什么东西都强。”

吴贵妃如今时常称病,并不出来,此时亦不见她人。黛玉不过略略看了一眼,唯有她不在,既然称病,也不便过于计较。皇太妃见黛玉又有了身子,道贺道:“果真皇后娘娘好福气,如今不仅天下宁定,也能为皇上多添子孙。如此一来,天下更是有盼头了。”娴公主则站在黛玉身边儿,很是想去看看丹公主。

按着吕莹的意思,这些人许多不过瞧着皇儿好玩罢了,那几个皆是不曾带过孩子的,若是抱出来不让她们玩,则于理不通,若是让了,又于心不安。故而渐渐得便留在偏殿内,皇上与黛玉有了空闲,便去后殿看望正皇子与丹公主。那里地方也宽敞,收拾摆放的也齐整,且各处东西皆好生预备过了,那些个尖利细致之物,一概不见。如今五个多月了,已会自己动手乱抓乱弄了,最是难以看着的时候。几个奶娘如今也比先前累起来。

待得众人走了,黛玉便带着娴公主去看皇儿。娴公主也渐渐的学着如何照应皇儿,吕莹偶尔也能放心的将丹公主交给娴公主抱着。只是虽则众人不说,然则正皇子还是被众人更加细心的照看着的,毕竟是皇上的嫡长子。也刚巧丹公主比正皇子更加俏丽活泼些,故而众人也爱逗丹公主,故而也无人发觉。

带着皇儿学走路是最辛苦的。弯腰弓背不说,两手得不停的扶着。且皇儿越是能自己晃悠着动了,便越不安神,正皇子还好一些,学走路的晚。丹公主最是个好动的,开始几日还好,不过略略走一会儿,便累的不想动了。到了后来就不成了,抱在怀里一会儿便挣扎着要下来自己走路。这种时候真恨不得她永远都不要走路,宁愿抱着。

好在奶娘多,正皇子与丹公主如今各留了四位奶娘,便是吃奶,也很够了。另外每人又有八位嬷嬷,故而一应事宜,皆收拾的妥妥当当的。便是带着学走路,每人亦不会太累。黛玉如今又有了皇儿,且才两个月,御医及吕莹等皆不允许她再抱正皇子与丹公主,便是离得近也不行。两个皇子如今时常手脚并用的,虽则力气不大,只是劲儿亦不小。三个月内的胎儿,最是担心这些的。黛玉只得干瞪眼看着。

偶尔丹公主很是想让黛玉抱,黛玉亦只得看着皇上,让皇上抱抱。丹公主开始很是委屈,众人亦无可奈何,黛玉就着哥哥的怀里劝道:“丹儿乖,母后如今可是怀着小弟弟呢,不能抱丹儿。等过些日子便可以了。”好几回丹公主皆泪眼汪汪的看着黛玉,那模样好不可怜见。黛玉总是不忍心,得央求许久,方能抱着丹公主一会儿。待得她稍稍好些儿,便又只得放下来,唯恐她一高兴动脚踢了黛玉。

正皇子亦有好几回要黛玉抱着,幸好他还不如丹公主那般一把鼻涕一把泪得,让人看着那么可怜,又有皇上时常出来解围,故而还好些。每每此时,皇上总是不平道:“这么多人都疼着你,你偏生要赖着母后,是何道理?父皇也时常抱你呢,也一般的疼你呢。”傅姆笑道:“儿女若是跟着母亲长大的,自然与母亲格外亲厚些,亦是常有的。”

这日早膳后,皇上拉着黛玉道:“今日陪哥哥去御书房坐会儿吧。上次徐长史所说二人来了,妹妹要不要见见?”黛玉闻言笑道:“若是那二人,我倒是还挺想见见的。”皇上闻言便拉着黛玉去了御书房,路上笑道:“那二人的文章哥哥看了,果真是不成句的,难怪礼部不肯取中他们,今日若是妹妹觉着可以,不如额外赐个进士出身如何?”

黛玉摇头笑道:“便是赐他们个状元亦不过如此。他们既然考不中,便不要那功名好了,为何非要以功名论英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哪个不是百年不遇之良才。”皇上点头道:“既如此,便是徐长史,如今亦是股肱之臣。只是这徐长史自为五羖大夫而荐蹇叔,很是坦荡大方。”黛玉笑道:“但愿他几人能成为管鲍之交,则哥哥多了不少膀臂,将来亦能做更多事情了。”

皇上与黛玉说话间进了御书房,徐长史已经领着那二人等候多时。都坐下后,徐长史刚要开口,却吃惊的看着二人,方致歉道:“启禀皇上,臣尚不知二位举人大名,无法举荐。”黛玉看着皇上不觉失笑,皇上亦是笑道:“亏得爱卿三番两次举荐,竟连二人姓名皆未曾问得明白,爱卿难道就不怕担负失察之名,或是太过草率?”

徐长史跪地赔礼不迭,那二人亦忙着跪地磕头,请到:“启禀皇上,臣姓东,单名一个里字,他姓夏,单名一个季字。此事非徐长史之过,乃臣等矫情,不与告知而已,还望皇上恕罪。”皇上道:“众位爱卿皆请起吧。徐长史举贤举到市井之中,又连名姓皆不知,还巴巴的来求朕,亦算是个笑谈。若非皇后娘娘贤明,怕是就要错过了。”

那两人闻听与黛玉还有些缘故,双双跪地磕头行礼道:“启禀皇后娘娘,臣等鲁莽,惊动天听,惶恐不安,还请皇后娘娘恕罪。皇后娘娘圣明,天下皆知,臣等亦是慕名而来,唯恐不实,故而矫情为之,若有失礼之处,还望皇上及徐长史宽宥。”皇上与黛玉相视而笑,徐长史看着二人道:“失礼亦就罢了,倒是让皇后娘娘见笑了。”

黛玉笑道:“不然,徐爱卿举贤而已,至于名姓,则在其次。至于矫情,亦是相察之意,亦无不妥。便是四皓,汉高多次相请尚且不仕,朕何德何能,能有幸得二位青睐,朕之幸,天下之幸也。”东里回道:“启禀皇上,启禀皇后娘娘,臣等昏聩,岂敢比四皓。不过乡村野夫,粗狂之辈,能有幸得蒙圣宠,一睹天颜,三生有幸。”

皇上笑道:“既如此,朕倒是有一事相商。两位爱卿既然春闱落第,如今有何打算?尽管据实相告,正好皇后亦在此,若是有何打算,皇后娘娘亦可为你们做主。”东里与夏季对视一眼,回道:“启禀皇上,臣等惶恐。春闱三年一次,臣倒是等等亦无妨,只是如今所试,并无多大用处,故而臣等皆不曾太过用心于此。若是臣等有幸,原追随皇后娘娘左右,或是忝列丞相府亦可。臣等不才,昏乱之处,还请皇上与皇后娘娘恕罪。”

皇上笑道:“两位爱卿倒是愿意追随皇后,为何不愿意出仕朝廷,为朕分忧,朕不解其意。”夏季回道:“启禀皇上,启禀皇后娘娘,臣等暗昧,不比其他,不敢有辱朝廷。臣等以为此时莫若列位丞相府,待得三五年之后,便可追随皇后娘娘,服侍太子。”黛玉闻言方明白过来,看着二人道:“两位爱卿可是早入都,谋功名,待得三五年后,亦有了根基,再为太傅?若是如此,三五年时间,二位之才亦可尽显了。丞相府倒是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