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67

第167章

皇上拢了妹妹的手道:“史大姑娘的亲事不如让谁再去提提,看卫家是何主意,若是能成,便嫁了过去,便是想要赐婚亦可。至于那贾三姑娘,却有些儿不好办。如今她身份尴尬,若是妹妹不给三姑娘额外的恩宠,她一介平民,若是想嫁个王侯之家,定是不能的。便是她庶出的身份,放在以前也难嫁个好的。偏她又是个有志气的,嫁的不好,怕是委屈了她。”

黛玉点头道:“按说如今二舅舅他们一家子都团聚了,三位妹妹很该一块儿回去才是,在这里呆着,那伴读又并未正式授了她们,很是有些儿不尴不尬的。只是若是回去了,将来再要出来,却更难了。我也爱惜她们才情,也爱惜她们人品,不想她们跟着受苦。”

皇上看着黛玉道:“不如先都封了内官,毕竟内官也是要一定出身才有的,她们原本公侯家出身,又是皇后娘娘骨肉亲戚,也不算过。待慢慢寻见合适的,再给她们指婚,如此也好说一些儿。妹妹觉得如何?”

黛玉想了想点头道:“不如明日就将她们都授了伴读吧,不过是个意思,伴读也清闲。”皇上点头应了,摸着妹妹的脸道:“朝中张丞相他们都建议在建章宫朝会诸侯王,妹妹该赶紧收拾准备了。上次去建章宫还带了三位姑娘,不如这次将娴儿也带去。娴儿如今也不小了,也该给她找个驸马了。”

黛玉道:“这样也好,大会诸侯,文武百官是否也去呢?对了,是否还要冬狩呢?”皇上点头道:“徐长史启奏冬狩以宣德。另冬狩最不伤农,又可练兵,不忘根本,哥哥已下旨了。文武百官都去,也要朝觐妹妹,妹妹眼光好,不如给娴儿找个驸马如何?看妹妹如今气色就比以前好很多,娴儿也该早些儿嫁出去才是。”

黛玉使劲打着哥哥娇羞道:“再这样我不去了。”皇上见妹妹还是害羞,奸笑道:“许多事情可由不得你了。”一夜如旧,略过不表。

次日一早,黛玉便命召来娴公主及探春姐妹三人,下旨授了探春三人,正式有了身份,又因黛玉怜惜,都赐了七品俸禄。几人皆是感恩戴德不已,娴公主也是高兴。又请四人皆随驾去建章宫,算是陪驾。几人更是雀跃,一时回过皇太后,便都议定了,忙回去着人预备。

早膳后皇上依旧去两仪殿商议朝觐等诸多事宜,以及建章宫的安排等。如今天下附庸大小上百,各地王侯亦是上百,此番赶着天下大庆,许多皆是拖儿挈女来的,还有那藩邦更有连夫人等也一并带来的,为的是难得一睹天国上邦富贵繁盛天家威仪。

故而此时都中颇为拥挤,许多王侯无处可住,最后礼部奏请,另行安置在建章宫内。更有那些游牧之后,直接于上林苑内设帐,更显豪迈阔气许多。故而因着今岁皇帝成礼大事而冷落了一年的建章宫,此番格外的热闹起来。

因大会诸侯将进行半月左右,皇上与皇后也驾临此处。故而奇华殿已着力进行彻底整修,虽则黛玉百般不肯太过奢侈,奈何此事开始时她并不知晓,待得知之时,已将近结束,只得冲着皇上道:“此时府库空虚,今年又大赦天下,奈何如此奢靡,不过十天半月,却要耗费巨万之资。若事有缓急,如之奈何?”

皇上笑道:“众臣皆怕太过鄙陋不足以彰显圣序,饶是如此,已是极尽简约了。若论府库今岁赦免,刑部却有不少进项,也能稍稍抵补二三。再者今岁丰收,虽则半税,较之去年已多了许多了。府库此时虽不说丰盈,也比去年稍多些许。”

黛玉道:“虽说如此,召公甘棠下听治,圣人嘉之。今既已有宫室苑囿,尚图宽广,你我一年难得居住几日,却徒费万民所入。如此岂非圣德有亏?奸臣伪佞,不以民为本,却以媚上为务,既修宫室,当增器玩,再添车马,复加侍从,环环相因,何时能止?曾闻但凡有工程事项,定要有人主之,府库必当大开,管事者上下盘剥。如此一来,上得恶名,而民不得其惠。哥哥岂不做了冤大头还自得其乐?”

皇上见黛玉一脸正色,甚至颇为气愤乃至嘲笑,只是话却颇有道理,只得叹道:“哥哥原是想着奇华殿许久不曾修缮了,不过借机修缮一下,便是以后也能使用。且妹妹要去,如何能太过简陋粗糙了?哥哥不忍心妹妹受一点儿委屈的。”

黛玉看着皇上正色行礼道:“妾身蒙皇上宠爱有加,本是人生之幸,只是如若太过,反恐有不及之嫌。若是天下皆知皇上为宠幸妾身,大开并不丰盈之府库,劳动尚未离厄之万民,竭天下财货,费圣上巧思。上行下效,伪诈之徒必将奔走为之,损阴鸷而致民怨。无需经年,妾身必将落得祸水之名,岂乃皇上所欲?

便是府库约略有余,当谋长久之计。民遭去岁之困,如今方稍息,仓有新粮,家无余财,而皇上庆幸所入不减,奈兆民之困何?黄河江南,虽今岁丰收,亦是孙弘徐德监督之功。若不能及时善加修治,未必能长久。府库虽略有盈余,然则尚不足一年之积,而如此自喜,妾身私为皇上惑之。若果有余资,莫若轻赋税,薄徭役,善养民,为长久之计。待行得三十税一之时,妾身亲谢皇上圣恩,为天下庆。”

皇上看着黛玉声色俱厉,两股战战,惭愧有加,悔道:“哥哥只是照着旧例,已俭省许多了,如今看来,却不及妹妹多矣。日后不敢再如此了,否则还真恐反误了妹妹。”黛玉道:“我倒不怕什么。只是若是人言皇后无德,岂非依旧是损了皇上的圣名?”

因着黛玉的这番话,其他原本商议修改加增之事,一概复议之,皇上务要俭省且不得有伤民之事。奇华殿内尚未摆设完毕之处,一应从简处置。一时间上下皆传皇上皇后圣明贤德。其实此事也不通的很。原是不该之事,行了便是常例,止了便是圣明。若说世人难以克己之欲故而克己者姑且能附会为明,则那祖上骄奢淫逸者若后世稍稍改之,又该如何表功?

曾闻神医扁鹊感慨,他自认自己乃最卑劣者,却最得世人认同。他以为他父亲能察人病于无形,人却不自防,反嫌其所言不吉,故而恶之;他长兄能察人病于初现,人却自轻,不以为然。待得病入膏肓,方求医问药,偶一得救,感激涕零,致谢神医。岂非可笑?

黛玉并非圣明,此等之事,史所常见。她既博览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无不涉猎,此等之事,又何能不知一二?太宗曾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上之事,历历在目,聪慧之人,如何敢稍忘?

黛玉随着司库等到得长秋宫私库内,但见处处流光,物物泛彩,金银玉石,珠光宝气,映入眼帘。司库道:“回皇后娘娘,近日收入贡品太多,尚不及收拾齐整,还请皇后娘娘恕罪。”黛玉道:“这些皆此次朝贡之物?”司库道:“库中原有之物皆乃皇后娘娘嫁妆,早已收拾齐整另行放置。这些皆是此次才收之物。”

黛玉点头道:“先都别收起来,将几处大的礼单呈上来朕看看。”司库闻言忙去取来厚厚的一沓礼单来,尚不及整理,一时也说不清谁的礼最厚,只能凭记忆,回忆起个大概来。黛玉怒道:“你如此也太不通。既委了你做司库,缘何如此无头无序的?若是朕此时要行赏赐,该当如何?若其中有易碎易坏之物,或是不宜久置之物,又该如何?若是有人告知其中有疑,你如何找寻?便是东西一时不能收拾妥当,亦该心中有数,否则碎了坏了,如何处?那朝觐之人原是一片心意,辛辛苦苦千万里之外送了来,却在此坏了,你如何对得起那送礼之人,又如何对得起朕?若是弄不清楚,便自己交代去。”

李淑妃跟在后面唯唯应了,又盯着那私库将礼单皆送来,又忙差派二人协助,先将贡品收拾妥当,再做区处。黛玉查看一会,得了如此结果,甚为不悦。看着李淑妃道:“姐姐也该多督促些儿,不是朕挑剔,实在是差强人意。”

李淑妃初次见黛玉如此行事,便是长秋宫诸人,也难得见黛玉如此清楚严厉,皆吃惊不小,将近两月来放下的心,又悄悄提起,唯恐出了差错。待黛玉走后,李淑妃当即与私库一道,不仅将礼单整理清楚,更是连夜将一应要紧之物整理妥当,以便次日一早奏明黛玉。

当夜黛玉依旧不悦,早早便睡下了,次日皇上早朝去后,李淑妃便领着私库前来,请罪之后,急忙回明情况。黛玉方略略舒缓些,随手拿起几份来,见乌孙王、大月氏王、高丽王及邛都王贺礼皆颇为丰厚,便命人取来邛都王贺礼,要亲自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