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55

第155章

黛玉此时方听得明白,皱着眉头道:“傅姆也教过,我嫌那不好听,不顺口。”张丞相笑道:“启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不该自称‘我’的。依臣愚见,不如称‘朕’以配皇帝。再者‘朕’原乃‘我’之意,如今他人不敢如此自称。而圣皇后如此自称,方配了这身份。再者前朝亦有贤明太后如此自称的,如此方显皇后威仪。”

皇上笑道:“此议颇合朕心。皇后日后自当自称为‘朕’,不得混同与他人,名正方能言顺。便是皇上与皇太后跟前,亦可如此称谓。不知其他爱卿意下如何?”徐长史点头笑道:“启禀皇上,如此亦不为过,皇后娘娘圣德,能当得此称谓。只是皇后其他仪制,不知皇上可有定夺,还是遵从古制?”

皇上道:“徐爱卿不妨一一道来。”徐长史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凡事不如皆比照皇帝。以往皇后制书称谕,臣以为不如亦称作圣旨。皇帝圣旨颁行天下,皇后圣旨颁行后宫。若有天下母仪之事,皇后亦可当得圣旨之称。尊圣意以顺天,如此更能明意。再者自皇上及太后以下,皆呼为‘皇后’或‘皇后娘娘’,不得有违。而皇后称呼他人,除官职姓名外,其他亦可。”说罢看着怡亲王及贤亲王。

怡亲王见徐长史看着他,忙道:“启奏皇上,臣不敢僭越。”皇上笑道:“你们以后可不许叫师妹了,谁都不许。若是皇后要称师兄,那原是皇后尊敬各位之意,朕不管。”黛玉皱着眉低着头,听完皇上之语,方抬头看着底下的两位师兄,忽而自己脸红了一下,微启菱唇道:“我就叫师兄……”

话未说完,便被皇上拦住了,还捏了她一下。皇上看着妹妹恶狠狠的唬道:“不许说‘我’,除非与哥哥说话。”黛玉看着两位师兄本就有些儿羞臊,此番见皇上又非要将她与皇上单另开说,更是有些害羞,皇上偏不依不饶的看着她,要她改口。黛玉看了无法,只得撅嘴道:“朕晓得了,朕遵旨,朕以后再也不敢了,还求皇上饶了朕……”皇上见黛玉此时又在赌气,忙低着头咬着她耳朵道:“不许淘气,否而哥哥可要教训了。”

黛玉听了登时脸发烧,低下了头。底下几人虽不敢抬头,大概还是斜眼瞧着的,毕竟皆是近臣,极见信用的。此时见了二人嘀嘀咕咕,老丞相及徐长史皆心内好笑,果真是新婚小夫妻,便是这会儿也如此这般。那两位亲王,便没这么好的心情了。虽说如今天底下皆知他师妹当了皇后,到底在眼前甜蜜,心里还是不一般,比以往更有一番难言滋味。

一时间都没了人说话,皇上方看着黛玉笑了下,示了威,方开口道:“若是无异议,便即刻下诏书。皇后称谓旨意等效仿皇帝,中宫及后宫一切,皆由皇后做主。”黛玉虽则才刚被吓了一下,心内羞恼不已,此时听得说后宫,想起才刚见到的李充容及周贵人,便道:“既如此,朕要见见李充容及周贵人的父亲。”刘仁看着皇上,不知所措。

张丞相不说话,徐长史还没转过来,怡亲王迟疑道:“启奏皇后娘娘,才刚皇上只是说皇后之制称谓圣旨,并无皇帝圣旨说皇后娘娘可以参政。”皇上看着黛玉道:“刘公公还不快去,皇后圣旨已下,难不成要抗旨?再者,皇后只是下旨,并未言明何事,若有利天下百姓的,便是皇后下旨召见朝臣又如何?”

张丞相明白皇上是打定主意依着黛玉了,徐长史则是支持的,因他知晓黛玉不是那种骄横泼妇,绝不会因此参政。且她若是下旨,定是天下之事,故而更是一心想着如何维护黛玉。两位亲王也无法,本是替黛玉担忧之意,见皇上如此,也就罢了。

太监送上茶来,皇上也给几位赐座,又等了片刻,聊了几句别的,便见李充容之父李大学士及周贵人之父周将军一前一后来了。二人皆是一头的汗,黛玉看得明白,心下狐疑这八月天里流的什么汗。她却不知,李大学士与周将军听闻皇后圣旨召见,不知出了何事,且并未听说过皇后之制如何称为圣旨了。再者皇后刚立,召见妃嫔之父到底意欲何为?皇后又如何可以到御书房?召见外臣?可别是自己女儿在宫里出什么乱子了?

二人匆忙来到两仪殿,虽则在门口刘仁约略解释了才刚皇上旨意,二位到底心里不安。进到御书房,忙给皇上跪地行礼,又与丞相亲王等逐一行礼。皇上笑道:“两位爱卿为何不见过皇后?”两位又跪倒在地,李大学士道:“臣惶恐,只是这两仪殿乃前殿,不属后宫之数,皇后如何可到得此处,臣不解?”他一句话倒是将众人各噎了一下。

皇上看了他一眼道:“朕素知爱卿并非愚鲁之辈。皇后乃当时贤明,朕等原是与丞相来商议皇后礼仪的,因皇后提及爱卿,故而召爱卿前来。”李大学士磕头道:“臣惶恐,并无冒犯之意,既如此,不知皇后召臣等有何事?”黛玉听得他的话有些儿不高兴,只是见他不过质疑,并无冒犯之意,更无不敬之色。故而缓缓道:“朕不过是想见见二位大人,不想却让二位受惊了。”

周将军行过礼,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臣愚钝,还望皇后娘娘明示。”李大学士见黛玉并无怪罪之意,想起夫人屡屡传递女儿所言,心下折服,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臣鲁莽,顶撞了皇后娘娘,臣万死。”

黛玉见二人倒是颇有贾政的三分古板之气,却也有几分正气,脸上丝毫不见皇亲之骄气,心下很是受用。想了一下道:“按说二位爱卿亦算是皇亲国戚,朕便是按家礼召见,亦无不可,只是此番却有事相商。还望二位莫要见怪。朕虽年轻,却也颇读圣贤之书,也受教多年,对于天下道理,也略知一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并无罪过之说。”

言罢看了二位一眼,见皆有愧色,又道:“朕既是后宫,便言后宫之事。二位爱卿之女在宫中侍奉皇上多年,贤良淑德,端方守礼。朕今日召二位,便是想一听二位见解,方好裁夺。”众人听得黛玉说起后宫之事,虽则于此言论,并无不妥,只是皇后新婚不过三日便提起此事,是何道理?

周将军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女愚顽,能有幸得充后宫,臣及臣女之幸,不敢有他念。”李大学士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女粗鄙,能有幸得充后宫,臣女之幸,望皇后多加教诲,或能侍奉一二,臣女及臣之幸。”黛玉看着二人,笑道:“自上次省亲,不知二位多久不曾见得女儿了?可思念否?”

周将军磕头道:“启禀皇后娘娘,自上次之后,并未再见。臣女入侍后宫,当以孝事皇上及皇太后为要,不得以私家为念。思念骨肉,人之常情,只是皇上已有隆恩,臣拙荆亦能时常入宫探视,臣心愿以足,无复他求。”李大学士道:“启禀皇后娘娘,臣附周将军议,入宫侍奉,当以天家为重,以帝后为重,臣不敢过求天恩。”

黛玉听罢笑道:“想女儿了便是想了,还不敢,不老实。隔几日再让她们回去省亲如何?你们得多久方能准备妥当?”二人吓得忙跪地磕头道:“启禀皇后娘娘,臣惶恐,不敢有此念。”黛玉笑道:“若是朕果真要让她们回家省亲呢?”周将军尚未开言,李大学士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自古女子出嫁,方是于归,当以孝事亲长为务,不以娘家为念。再者,娘娘恕臣直言,接驾劳民伤财,虽则风光无限,然则皆是糜费之事。不排场,无以显君威,排场则往往耗费甚广。不仅娘家负担甚重,便是后宫,赏赐等物亦不在少数。臣愚钝,臣不敢望之。”

周将军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臣附李大学士议。虽则皇恩浩荡,然则便是归宁,不过片刻功夫,便要破费如兹,臣不敢复望。”黛玉听着,看着,听到后来微微笑着。皇上不知她心里打得什么主意,后来方想起贾府当年为备女儿省亲,便耗费了不少,黛玉未必不曾惦记着此事,或许还有其他意思。

黛玉不理哥哥,听完后笑道:“今日既有皇帝圣旨,朕得专后宫,不如两位爱卿此刻便至后宫,见过各自女儿。朕特与二位一个时辰,叙叙旧,如何?”说罢看着皇上,眨着眼笑。皇上见黛玉还有主意,便回头命刘福道:“着尚宫即刻带两位爱卿前去,另着尚仪前去召两位娘娘,至长秋宫偏殿见过各自父亲,以全孝道。”

两位父亲突蒙隆恩,忙跪地磕头涕泣道谢,谢过皇上恩典,更谢过皇后隆恩。虽则心下狐疑,到底能见到女儿,亦是件幸事。故而随着尚宫等往中宫行去,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