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48

第148章

张丞相道:“臣奉制,授皇后备物典册。”媒人进去,林速出来,对着太极殿方向参拜。然后大家都进去,林速站在偏殿门口。奉皇后册宝桉的人过来,将册宝交给张丞相及礼部尚书。内侍走过来接下册宝,交给刘仁。刘仁拿起册宝,进到暖阁间儿,跪在才刚的桉上。尚宫等进来,奉着皇后的朝服配饰,傅姆出来唱赞,尚宫引黛玉出来到庭中。尚宫跪地接过册书,尚服跪地拿过宝绶,站在黛玉右面。

尚宫说有制书,让黛玉两拜,宣读册书。又让黛玉拜一回,将册书给黛玉,黛玉顺手交给有司。然后又同样将宝绶交给黛玉,黛玉交给司宝,便是以后专门管皇后宝授的司官。众人扶着黛玉坐下,内官都出去站好,拜见黛玉。一应来的卫士都过去在黛玉跟前站好,摆好阵势,尚宫出去告诉张丞相,张丞相回说礼毕,这册立皇后的礼便算完成了。黛玉也可以进去歇息了。

张丞相等依旧回太极殿交旨复命去。

待外头众人都走后,长信宫方稍稍安静下来。等得黛玉用过点心,歇息片刻,皇太后亲自来请黛玉,原来后宫诸人都已来了,等着给黛玉行礼,也是恭喜之意。按规矩,先皇的皇太妃见了今上的皇后也是要行礼的,故而见了黛玉进来,一应人等尽皆站起来。虽则拜皇后寻常是要待皇后迎亲入宫行礼之后的,然则皇太后为了给黛玉立威,此后两日又见不到这些人,故而此时一并叫来行礼。

皇太妃从容的行过礼,娴公主则是大大方方的,吴贵妃酸溜溜的,满心满眼不是滋味儿,一眼就能瞧出来。李充容与周贵人等则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从此以后,便是自己的皇后娘娘了。黛玉虽则时常与太后坐在御榻上,此时却只能规规矩矩的坐在御榻的另一边儿,也即另一个主位上。她不能再依靠在太后的怀里,而是与太后一道,接受众人的跪拜。

待行过礼后,太后遣散众人。念及次日及吉日事情繁杂,便命嬷嬷及傅姆前来给黛玉最后讲解各种礼仪,以免到跟前混乱。

偏殿内,黛玉被四个嬷嬷拉着再次讲授各种成礼的礼仪,还有第一次告诉她伺候皇上的规矩。傅姆也在一边儿看着,虽则黛玉有百般的不愿意,只是事已至此,早已无路可退。更何况,她一心想着能与哥哥在一起,想起这样做都是为了哥哥,她很是想着回头一定要哥哥好好补偿一番才好。待到最后听到嬷嬷说起伺候皇上的事情时,早将那羞红的双脸又更添上了一层红晕,顺带将脖子头皮都红了,羞得不肯再听嬷嬷说下去。

其中一个嬷嬷说道:“姑娘别害羞,还得听清楚些。伺候皇上可非同一般,要十分用心才是。”另一个嬷嬷见黛玉娇羞无限,更甚于他人,悄悄说道:“姑娘若是不愿意,当夜要千万防着皇上才是,别让他得了手才好。”她那里知道,黛玉是因熟识皇上,想起素日那般情景,此番又该如此这般,故而更是羞了十五分去。待听到最后一句,想起如此羞人之事,是该防着哥哥才是,便忙应了。

傅姆见黛玉似乎都听得明白了,兼之后日就该行礼了,故而将几人都遣走好让黛玉歇息。那两个嬷嬷走到无人处时,这个嬷嬷才悄悄问道:“你为何才刚要叫姑娘防着皇上,这可是什么道理?”那个嬷嬷悄声儿笑道:“你不见姑娘那么羞臊吗?是个男人都最爱这个样子的,若是姑娘再防着几分,皇上不就……”

这个嬷嬷闻言偷笑起来,想想果真有理儿,自己都脸红了起来。二人笑了许久,这个嬷嬷突然想起来似乎觉得不妥,便问道:“我怎么觉着似乎不对。”那个嬷嬷道:“有何不对,若是皇上知道了定要赏我们才是。”这个嬷嬷道:“你没听说过皇上最是疼爱姑娘吗?若是姑娘果真防着,皇上过了火,姑娘这第一次若是受不了可怎么办?听说有人第一次伤了坏了的都有。便是她吃不住痛,皇上心疼起来再一追查,那不就险了?”

那个嬷嬷一听,果真吓了一跳,想起姑娘那般娇柔纤弱,皇上又是百般疼爱的,这可如何是好,忙拉着这个嬷嬷道:“那可怎么办?我原是想给皇上助助兴,那里想到这么多?如今可如何是好?”这个嬷嬷思虑道:“若说要是回去再告诉姑娘,她会如何?姑娘本就不知,我们再一反复,姑娘羞得不肯听,又或是被旁人听了去,岂不更是事儿大。”

那个嬷嬷道:“我怎么忽然觉得,若是皇上以为我们教姑娘不正经,那不又是一条罪?”这个嬷嬷道:“我看姑娘还听高兴的点头应了,便是回去说,她也未必肯听。如此岂不就麻烦了。”两个嬷嬷思来想去,一时间竟毫无办法,从此日日夜夜,胆战心惊,不得安宁。唯恐何时被皇上皇后抓出来,乱棍打死或是砍了头,有时想想都能噩梦惊醒。

言归正传,黛玉听了几个嬷嬷的话,偏生将最后一句记得很牢。想起能躲过此事,连晚膳用饭、夜里睡觉都是香的。再说了,哥哥那样疼她,如是她果真不肯,哥哥未必会强求她,否则跟他翻脸。

次日一早,黛玉便被叫起来,因林速来了,林立也被悄悄的以林速管家的身份带进来了。黛玉见了林立与林速,很是高兴,想起出嫁就得从家里嫁出去的。皇太后再好,若是对着别人,皇太后还是自己人,可是当着皇后,皇太后自然不是自己人了,而是,将来的婆婆呢。许多事情,许多时候,总不好跟婆婆太好吧。

此时且不说黛玉如何吃着五香斋的点心,等着一会儿纳征之人前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煎熬,黛玉难得清静片刻,此时不论如何,总算万事俱备了,还是好生吃点儿东西要紧。

且说纳征之礼开始,太极殿内与纳彩类似,文武百官之前皇上眼下,迎亲使接过制书,出发纳征。长信宫门口,无数的聘礼等物,包括次日黛玉嫁过来成礼时要穿的衣裳首饰,以及皇后坐着前往成亲的銮舆等,摆满了偏殿。媒人见了来人,进来告诉林速,林速让接出去,张丞相说他奉制纳征。媒人进去告诉林速,林速道:“奉制赐臣以重礼,臣林速祗奉典制。”媒人出来将张丞相领进去,有司坐好,启椟取珪,加于玄纁。如此这般,最后将张丞相送出去,长信宫的礼便算是完成了。张丞相依旧回去交旨复命。

待张丞相走后,终于就要等着次日出嫁了,林速与林立也留在宫内陪黛玉。再次想起过往种种,想起了父母。父母,给予她生命的父母,此时,却不能见到女儿的大喜。婚事不仅是子女的大事,更是父母的大事,而此时,却只有她一人等候此处,一人独自面对。此时方明白,林速与林立给她带来的家的感觉,只是,他们到底不是自己的父母,如何能代替?

从此,女儿就算是正正的大人了,要为人妇,为人母,要承担其自己的一份责任。可是,自己至亲父母,却再也不会知晓了,也没人看着她的欢喜与忧愁,无人共同担待或是排解。自古女儿出门之日便是骨肉分离之时,从此难再见,可她,却早已骨肉分离,永无见日。此刻,多想陪在父亲膝下,感谢父母十五年的养育恩。只是,十五年,她与父母相处只有五六年而已。只是,父母恩却并不会少掉一份。

此刻忽然明白,为何那样依赖哥哥与母后,只因他们都有着自己父母的身影。不知他们是否真心相待,至少,这里面夹杂着一丝自我安慰。听闻寻常人家嫁女,有那些恩情深的,自从换好嫁衣,便会开始不停的哭泣。跪于父母跟前,述说着父母的养育恩、教诲意,从此骨肉分离,归宁不易。从此女儿也将有自己的家,孝顺父母不是自己的责任,也难以从心。

听闻,有的新娘能一一辞过家中所有亲长,直至哭昏过去。虽则有那不愿意被嫁出去的姑娘,也有那被卖出去的姑娘,也有那不愿从此便要做大人的姑娘,然而,更多的,还是从此便离了父母,不能再得父母之宠爱,不能再孝顺父母,不会再有人能轻易容忍她的错与娇,也没人能轻易容忍她睡到日上三竿。只是,便是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还是要出嫁的,所以,只能在上出门之前,痛哭宣泄。

黛玉想着父母,想着幼时的欢乐,想着贾府的悲哀,忽而又想起最近的,在哥哥身边的点点滴滴。从此,她要与他共同面对,共同分担,共同享受,同悲共喜,永不分离。不知哥哥是算计着她,还是真的疼她,毕竟,事已至此,只能给哥哥做皇后了。哭过的花脸上,又露出一丝愤愤不平的俏皮来,心却平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