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42

第142章

再者黄河沿岸家兄已查看一遍,心中有数。而江南之地,如今孙弘甚是艰难。然则江南富庶,国用半数以上仰江南,却一直难得信臣。如此江南之富流于私家,民不得善养而县官不得其利。而如金陵四大家取不正之财,用于骄奢淫逸,朋党比周,又或是如之前一般,用于谋逆。如此则如养贼无二。

前者闻刘御史首倡,劝勉忠顺亲王,亦难免有养虎之患,为今之计,不如将臣外放。若能与孙知府互为膀臂,则江南之财可图,江南之民可安,而国用亦将富足。便是北方有危急,亦能救助。臣细思之,孙弘在广信府,臣莫若至两江等地,互为犄角,如此甚便。且臣若外放江南,则朝中之人,必以为谋利而去,家兄在朝必能稍缓。”

皇上思虑许久,觉得如此亦不失为良策,虽觉得可惜,到底暂时并无妥当之人。江南确实一直皆是心腹之患,积弊日久,难以猝改。徐利果断决绝,智勇双全,倒是可为一试。皇上问道:“你有何请求?”徐利笑道:“回皇上,盐铁之利最大,铜铁,在广信府,盐,莫过于扬州。”皇上笑道:“你也看中巡盐御史了?确是个要职。只是此职只管盐政,获利虽大,却难顾其他。”

徐利道:“回皇上,其实不然。所谓打蛇七寸,擒贼擒王。盐利既大,必牵涉甚众。若皇上上施恩威,臣下抽柴薪,不惧其不服。若是没了盐利,许多事情也就做不成了。且臣势单力孤,若得高位,反不稳。得此位,上有皇帝天威,下离百姓颇近。所有牵涉者,又能摸弄明白根底,亦未尝不是为将来打算之意。”

皇上无话可说,直接下旨,原巡盐御史调任他职,调原户部郎中徐利任巡盐御史。隔日又下旨河南知府徐德任职一年,劳苦功高,提调入京,授丞相府长史,位正二品。徐利接到圣旨,立刻离京,不待众人拜贺,免得应对。徐德接旨后即刻进京,不曾歇息,即进宫面圣。

皇上亲自起身迎接,徐德大礼拜过之后,皇上道:“徐爱卿辛苦了。”徐德回道:“回皇上,为民请命,不敢言苦。”皇上问道:“爱卿奏折里说河南府已经有人代行监督。还请说明。”徐德道:“回皇上,几月前臣巡行黄河沿岸,发现一人,带回府中试用,此人竟应对从容。此番正待奏明圣上,求皇上恩典。”

皇上道:“爱卿不妨说的明白些。”徐德道:“回皇上,此人乃去年恩科举人,因去年蝗灾,家贫无以进京都赴考。才学却是极通。试为臣监河南府三月有奇,并无错漏。臣斗胆以身家性命作保,保举此人。”皇上道:“丞相负察查举荐之责,爱卿以后为丞相长史,当多察贤良。若果有称职者,破格一用又何妨。”说罢即刻下旨,命此人以举人试守河南府一年,考功优良者就地授职不疑。

徐德替那人叩谢皇恩。又行礼谢过黛玉,又恭贺皇上大喜。想起黛玉,徐德很是想见见她,只是不敢开口。皇上见其迟疑,便问他。徐德道:“回皇上,臣举自垄亩,受林姑娘深恩,欲当面致谢,敢请皇上开恩。”皇上笑道:“朕这个妹妹,当日灾除行赏时,跟朕只要一样赏物,爱卿猜猜?”

徐德虽听徐利说起过黛玉在皇帝更前如何受宠,到底未曾亲见,此时见问,不知如何答,过了许久,方回道:“回皇上,不会是河南府大印吧?”皇上闻言击案大笑道:“爱卿果真识人,你们不过几面之缘,何以能猜到?”心下很是不爽,妹妹的心事他都时常猜不到,别人却一猜就中。

徐德笑道:“回皇上,林姑娘仙资慧质,断不会为自己谋利。臣起自垄亩,皇上必不肯凭他人一言而毅然下旨授臣之职,除皇上相信林姑娘外,定是姑娘另有所求。”皇上道:“爱卿为何有此一言?”徐德跪地道:“臣万死,今日河南府监守乃恩科举人,皇上犹不肯授职,遑论臣当时不过一布衣而。”

皇上顿时变色,甚是不悦,过了良久,方道:“爱卿起来吧。朕虽手握天下权柄,然则时时担忧不安,唯恐稍有差错。”徐德不起来,磕头道:“臣万死,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今皇上欲其以秀才之名行知府之实,恐其下不服,又如何能成其事?皇上即已授臣为丞相长史,则臣当为皇上察贤良、举秀才。今既得秀才而皇上不任用,是不信臣也。若皇上以臣为不可信,则不知皇上可信林姑娘?臣虽不才,察查之能不敢比林姑娘,然则此人已守三月而有功,为何尚不能信用?臣惶恐。”

皇上默然,良久不语,徐德犹跪地不起。皇上说道:“爱卿起来与朕一同去看看妹妹吧,你也好久不曾见她了。”徐德无法,只得起来,皇上命人去告诉太后设宴。

黛玉如今在长信宫,因皇后礼仪众多,皇太后又怕她累了,故而将傅姆及四个嬷嬷、太常寺等有关人都叫来,每日给黛玉讲一些儿,慢慢的学着,自己又给她教些各种窍门。黛玉如今已经渐渐明白皇上对她并非完全兄妹之谊,原是要她做这么多累人的事情的,有数不完的祭祀、朝觐、宴会等等等等。

皇上如今每日都过来用膳,因两仪殿离长信宫远,故而总是要等很久才能用早膳。太后与黛玉总是得吃些点心才好。每每用膳时皇上还是要盯着黛玉吃饭,将黛玉羞的总是吃不好,后来只得作罢。如今也不肯皇上碰她,便是说话,也是离着三尺远客客气气的说几句,且多半是皇上说三句,黛玉应一句。日常若是遇见宁公主及几位妃嫔来给太后请安,太后皆让其暂按姐妹行礼,日后再行大礼,倒是将吴贵妃给气走了许久不来。

这会儿听得皇上又要来,黛玉已是累了,便想吃些点心,皇太后笑道:“皇上一会儿就来了,你这会儿吃点心,一会儿又不肯好好吃饭。”黛玉嘟喃道:“哥哥为何不在嘉德殿吃饭,总要来这里。”皇太后笑道:“那还不是想看看你,你是他的心肝儿,没了便什么都不成了。”黛玉如今在太后跟前也害羞,听得说起哥哥更是害羞,撅着嘴至一边儿饿着去了。皇太后见黛玉似乎是累坏了,又不忍心,忙叫人送了些点心来,亲自喂了黛玉吃了。

刚吃完坐下歇息了一会儿,太监来回皇上已经来了,皇太后便领着黛玉往外殿走去。几人见了,徐德忙跪地给皇太后请安。黛玉见了哥哥如今也是每每要行礼,却被皇上拉住,后来为了不让他动手,便只是轻轻一礼而已。饶是如此,皇上还不大愿意,到底被皇太后给劝住了。徐德给皇太后行过礼,又要过来给黛玉行礼,黛玉不肯。

皇上笑道:“妹妹就让他行个礼吧,他一会儿还有事情求你,也好让他求的安心些儿。”黛玉道:“徐大人又有何事求我?”见了徐德本是很高兴的,奈何皇上及太后在,她最近又总是受那些礼教,很是不舒服,故而也只能轻描淡写。徐德见了黛玉,原也是极高兴的,此番如此,徐德跪地道:“臣见过林姑娘。恭祝林姑娘大喜。”黛玉听得此言,更是羞红了脸。

皇太后见状,忙叫徐德起来。徐德却不肯起来,叩头求道:“姑娘当日真心为民,实意待臣,干脆利落,不知此番为何如此扭捏?若是为人情之故,切不可如此。良善坦率,真性情也,礼仪虽教化万方,却是教化愚夫愚妇之用,非圣贤之用。切不可因礼仪而移性情。再者,今臣进京,河南府由去岁恩科秀才暂时监管,臣试其三月,可守,特奏请圣上裁夺。”

皇上及皇太后见他一见面就提这些事情,皆有三分不悦,倒是黛玉过去扶他起来,脸露戚容,答道:“但凡贤才,不问出处。大人当世伊尹周公,如此之事,大人定夺奏明即可,不知为何再三?”徐德见黛玉难受,便说道:“礼,乃为教化万民,并非束缚人性。姑娘聪明贤良,为何有今日之故?若为皇后礼仪,臣窃非之。”

黛玉听了他说的,很是受用,看了他很久,方笑道:“你弟弟就不像你,不爱谏诤。我却喜欢,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只知道低头苦做两件事情有何用?守着那些破礼有何能?河南知府,一秀才足矣。将你放在那里,岂不大材小用?又皇后那么多礼仪,事必躬亲,岂不累死我,我又只能忙于做那些事情了,若是如此,还要我做皇后做什么?找个爱做的做去。”

徐德笑道:“如此才是姑娘的性情。天下之事,当天下人共为之,贤能各处其位,人各尽其才,方能成就大事。许多的事情,既要将相,则让将相为之即可。何必累的满头大汗愁眉苦脸的?经年不见,臣还以为姑娘将为皇后,与臣摆谱呢。”黛玉听到此处,高兴的大笑起来,又故意板着脸道:“你也就高兴这些日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