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10639900000016

第16章 驱除你心中的不良情绪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自从潘多拉的魔匣打开以后,烦恼、疾病、痛苦……一股脑儿地降临人间。我们哪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于是每个人都会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乐天派也好,忧愁者也罢,哪个能逃脱得了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呢?有位妇女,爱跟自己较劲,遇上一点事,就胡思乱想,给自己制造烦恼。

每月工资花不到月底,心里烦恼;儿子没有来信,心里烦恼;舞场上男同志没有邀她去跳舞,心里烦恼;年终没评上先进,心里烦恼;碰上某个领导没有向她打招呼,她也烦恼……她的烦恼一来,好几日精神不安。当她察觉到烦恼给自己带来高血压、心脏病时,后悔不已。她想克制自己,但烦恼一来,又无法克制。后来心理学家建议她每天写20分钟日记,把消极的情绪忠实地写在日记里。心理学家还告诉她,这个日记是写给自己的,既要写出正面,也要写出反面。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从心里驱走,留在日记里。

后来这位妇女坚持记日记,通过日记来克服自己的烦恼,遇上自己爱猜忌的事,便在日记里说服自己。她曾在一篇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在楼梯上向局长打招呼,可局长阴着脸,皱着眉头,理也没理我一声。我想他态度冷漠不是冲着我来的,八成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要不然就是挨了上级的批评。”她在日记里这么一写,心里的疑团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她还在另一篇日记里提醒自己:“我翻阅上月的日记,发觉那时的烦恼,现在完全消失了。

这说明时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也包括烦恼在内。如果以后我遇上新的烦恼,就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何须为它烦心?我何不采取一个月后的忘却状态来面对眼下的烦恼?”

她坚持写了8年日记,心理抗病功能增强了。后经医生检查证明,血压正常了,心脏病也好了。

英国诗人威廉?布克在他的诗中写道:

我对朋友感到愤怒,

我尽情地发泄着,它消失了,

我对敌人感到愤怒,

我埋在心头,它滋长了。

这段诗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一个人有了烦恼或者感到愤慨时就应该尽情地发泄出来。发泄出来,疾病会远离你。千万不要埋在心里,埋在心里,就是拿自己来惩罚自己。

上面那位妇女由于找到了排解烦恼的方式方法——写日记,因此她才得以把自己从烦恼和疾病中解脱出来。

实际上,平日总是乐观的人,他们很会利用巧妙的方式方法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给人一种总是乐观的感觉。另一些人,在情绪低潮时,他们把低潮看得很严重,他们很想逼自己尽快走出低潮状态,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当我们观察平和、轻松的人时,我们会发现他们了解正负情绪的来来去去。总有一些时候,他们过得不怎么快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事情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他们接受不可避免的感觉更迭,因此,当他们感到沮丧、生气或紧张时,他们也用同样的开阔心态和智慧对待这些事情。他们不但没有因为感觉不好就对抗这些情绪,反而以平和的心态接纳这些情绪,知道这些情绪会过去。这个做法让他们可以平稳地离开负面情绪,进入心灵的正面状态。

其实乐观的人也时常陷入情绪低潮。差别在于,他们不让低潮情绪左右自己的心情,因为他们知道,过些时候,他们就会再度快乐起来。对他们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我们感到难过时,不要抗拒它,试着放松,看看除了恐慌,我们是否能够保持从容与镇定。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应放松心态,从容面对。

应当以适当的角度来面对自己当前的苦恼,并明白世界总在不断地变好。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快乐,那就是停止担心超乎我们意志力之外的事。

一般自己所忧虑的事情,99%压根儿就不曾发生过。人活着,如果整天担心这个,忧虑那个,岂不是活得太痛苦了吗?这样,身体怎么会健康呢?大好时光,不要让忧愁占据了。当晨曦来临,就应当脱下睡衣,迅速起来,然后告诉自己:“这是快乐的一天,我要好好地干。”接着精神抖擞地出门。出去后。无论遇到长辈还是晚辈,有地位的或是没地位的,很高兴地向他们打招呼,说声“早上好!”

要好好工作,只要是该做的事,不论大小,是轻是重,都要全力以赴。即使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能尽如人意,也无所谓,只要尽了力,也就够了。

处在工作环境中,不管乐观着的、还是忧愁着的人们,该知道如何让自己真正地快乐了吧!真正的快乐,才是心的天堂。